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竖式移动床内气固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国胜 李俊 +2 位作者 王帮贺 董辉 蔡九菊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确定球团竖炉生产能力(利用系数)与结构和操作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以球团竖炉利用系数为目标,用热成像仪分析竖式移动床内气固传热规律,研究了料层中火焰穿透深度、焙烧加热高度和结构与操作参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移动床 实验研究 气固传热 竖式 操作参数 利用系数 球团竖炉 定量关系 生产能力 传热规律 热成像仪 穿透深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及其对CO2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蔡九菊 王建军 +1 位作者 张琦 李广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6-200,共5页
将复杂的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系统分解为相互关联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过程两部分.针对其中的物质流动过程,构造工序物质流图,并建立物质流模型;针对能量流动过程,构造工序能量流图,并建立能量流模型;在分析钢铁企业CO2排放影响因素的基... 将复杂的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系统分解为相互关联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过程两部分.针对其中的物质流动过程,构造工序物质流图,并建立物质流模型;针对能量流动过程,构造工序能量流图,并建立能量流模型;在分析钢铁企业CO2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吨钢CO2排放量的计算模型及物质流、能量流对CO2排放的影响模型,分析了钢铁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流、能量流的变化对CO2排放的影响;将模型应用于具体企业,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钢铁企业CO2减排的努力方向:①增加各生产工序的外加物质流,减少各生产工序的排放物质流和循环物质流;②降低转炉铁钢比;③提高电炉钢比;④提高自发电的比例和发电水平,发展"只买煤、不买电"能源结构模式;⑤加强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生产系统 物质流 能量流 数学模型 CO2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钢2号球团竖炉高效化技术改造
3
作者 曹洪志 赵玉潮 +5 位作者 董辉 蔡九菊 王国胜 王连勇 傅巍 田红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5,37,共3页
采用现场热工测试、冷态实验、过程解析与模拟等手段 ,找出目前 2号竖炉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竖炉的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和改进 ,竖炉的产量提高了近 3 0 % ,工序能耗也有所降低 ,并实现了洁净生产。
关键词 球团 竖炉 技术改造 填料床 洁净生产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减弱压气机叶片叶背分离的方法
4
作者 黄健 冯杰 +1 位作者 孙文强 赵亮 《冶金能源》 2016年第2期50-52,共3页
燃气轮机在现代工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作为工业动力还是用于舰船飞机上,燃机都独具优势。压气机作为燃气轮机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整台燃机的优劣。压气机的运行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叶背分离,不但影响压气机工... 燃气轮机在现代工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作为工业动力还是用于舰船飞机上,燃机都独具优势。压气机作为燃气轮机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整台燃机的优劣。压气机的运行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叶背分离,不但影响压气机工作效率,严重时还会导致旋转失速。因此,如何减弱压气机的叶背分离现象,便成为一个有意义和有必要的研究方向。文章通过一维通流计算,径向扭曲,三维叶片造型,方案验证修改等一系列工作,设计出符合要求的1.5级压气机用于数值模拟。对该压气机进行静叶叶顶开孔前后的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可知,叶片开孔有助于减弱压气机叶片叶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开孔 叶背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