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草原露天煤矿区土壤粒径分布及热红外辐射特征研究
- 1
-
-
作者
李诗朦
包妮沙
刘善军
雷尚彬
-
机构
东北大学灾害遥感与数字矿山研究所
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3,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40123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项目(N160102001)
-
文摘
土壤质地是矿区植被恢复及土地复垦的关键,该文选择土壤粒径作为反映矿区土壤质地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伊敏露天煤矿区域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原地貌围栏、放牧和矿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地利用下土壤粒径分布与发射率光谱的关系,探究不同土壤粒径分布在热红外光谱的敏感波段,进而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土壤粒径分布。结果表明:1)复垦土壤粗砂粒含量高,细砂粒含量低,且发射率低于原地貌土壤;2)土壤粗砂粒含量与土壤热红外发射率在8~13μm上呈显著负相关,粗粉粒含量和细砂粒含量分别在8.2~10.5μm波段和11~13μm波段与发射率呈显著正相关;3)采用径向核函数-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土壤粒径分布进行预测,相比粗粉粒含量和细砂粒含量,粗砂粒预测精度最高(建模精度R2=0.91,RMSE=4.30%,RPD=3.28;验证精度R2=0.65,RMSE=7.71%,RPD=1.71)。研究结果为草原煤矿区利用热红外光谱技术预测土壤粒径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关键词
草原煤矿区
复垦土壤
土壤粒径
热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
Keywords
prairie coal mine area
reclaimed soil
soil grain size
thermal infrared spectroscopy
-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S152.3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基于径向基函数曲面的矿体隐式自动三维建模方法
被引量:40
- 2
-
-
作者
郭甲腾
吴立新
周文辉
-
机构
东北大学灾害遥感与数字矿山研究所
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30-2135,共6页
-
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201502058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N140104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3CB227902)
-
文摘
矿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是矿山信息化与数字矿山的核心内容。目前国内外矿业软件普遍采用基于序列剖面或中段平面矿体边界多边形连接的显式矿体建模方法,建模过程需要大量人工交互且数据更新后模型重建困难。引入径向基隐函数,提出一种基于隐式曲面的矿体自动建模方法。该方法无需手工圈定矿体边界,直接基于钻孔化验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自动构建矿体三维模型曲面,并能针对夹石体自动单独建模;作为建模参数,边界品位重新设定后可自动更新重建矿体三维模型。针对某矿山数据进行了不同边界品位的矿体自动建模实验,与显式方法建模结果对比表明,基于径向基函数隐式曲面的矿体建模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模型光滑且无拓扑错误,可为国内数字矿山与地学三维软件的研发提供新方案。
-
关键词
数字矿山
三维地学建模
矿体建模
隐式建模
径向基函数
-
Keywords
digital mine
3D geosciences modeling
ore body modelling
implicit modell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
分类号
TD67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