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进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进路
1
作者 罗柳宁 江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4,共13页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契合了中国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布局要求,是推动民族地区与西部地区同步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工作部署,是推动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动力。文章首先辨析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契合了中国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布局要求,是推动民族地区与西部地区同步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工作部署,是推动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动力。文章首先辨析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背景,并从自然资源、地缘区位及国家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优势。研究发现,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升了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厚植了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能力、扩大了民族地区内需能力、深化了民族地区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进而加快了民族地区新发展格局生成。鉴于此,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索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动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进路:一是贯彻科技创新战略,建设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底色,推进民族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三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民族地区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发展;四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民族地区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中国视角的江村研究:地方知识、现代特征及未来愿景——从《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出发 被引量:1
2
作者 江涛 龚志祥 《乡村论丛》 2024年第3期18-28,共11页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呈现、传播、传承的核心要义。随着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渗透到乡土文化的肌理中。研究发现,乡土文化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封闭性同质化到开放性异质化、从“生存理性”到“生活理性”、...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呈现、传播、传承的核心要义。随着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渗透到乡土文化的肌理中。研究发现,乡土文化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封闭性同质化到开放性异质化、从“生存理性”到“生活理性”、从“熟人社会”到“利益社会”等现代特征转向。这种变迁对“乡土中国”的“乡土本色”产生影响,但乡土文化实质并未改变,仍以“形散而神聚”为特点而存在。当前,乡土文化仍然是构建村落共同体的情感基础,也是构筑乡村社会“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应深入分析乡土文化现状,推动乡土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土文化建设,以此推动乡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 地方性知识 文化变迁 《江村经济》 《乡土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