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线状α-MnO_(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健 陈庆伦 +1 位作者 韩宁 何立子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27-8033,8089,共8页
以KMnO_(4)和MnCl_(2)·4H_(2)O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利用SEM、XRD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并确定其晶型,通过放电测试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二氧化锰作为电极材料的ORR电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温度为180℃、KMn... 以KMnO_(4)和MnCl_(2)·4H_(2)O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利用SEM、XRD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并确定其晶型,通过放电测试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二氧化锰作为电极材料的ORR电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温度为180℃、KMnO_(4)∶MnCl_(2)·4H_(2)O摩尔比为2.5∶1时,能够制得均匀纳米线状的α-MnO_(2),其作为催化剂制备的空气阴极在极化电压为1.0 V时极化电流密度最大,达到76.15 mA/cm^(2),并且具有最小的阻抗,说明氧还原反应阻力最小,在10,20,30,40 mA/cm^(2)电流密度下放电电压分别为1.64,1.49,1.36和1.23 V,放电性能相较于5%铂碳催化剂提升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电催化 放电性能 空气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改善铸坯内部质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张宏丽 贾光霖 +1 位作者 王恩刚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5-318,共4页
采用低碳钢进行静态浇铸实验 ,并就电磁搅拌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电磁搅拌可明显提高铸坯凝固组织的等轴晶率 ,同时又可以改善铸坯内的成分分布状况 ,从而提高铸坯的内部质量·在合理的电磁搅拌... 采用低碳钢进行静态浇铸实验 ,并就电磁搅拌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电磁搅拌可明显提高铸坯凝固组织的等轴晶率 ,同时又可以改善铸坯内的成分分布状况 ,从而提高铸坯的内部质量·在合理的电磁搅拌参数和浇铸参数条件下能够得到几乎为1 0 0 %等轴晶的铸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浇铸 电磁搅拌 铸坯 凝固组织 低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磁场在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评述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强 王恩刚 赫冀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0-595,共6页
在材料电磁过程研究中 ,静磁场尤其是强磁场材料科学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静磁场作用下生成的洛仑兹力和磁化力两个角度系统地归纳总结了静磁场技术在材料生产领域的应用原理和实践。对静磁场下的洛仑兹力 ,主要介绍了流体流动... 在材料电磁过程研究中 ,静磁场尤其是强磁场材料科学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静磁场作用下生成的洛仑兹力和磁化力两个角度系统地归纳总结了静磁场技术在材料生产领域的应用原理和实践。对静磁场下的洛仑兹力 ,主要介绍了流体流动、波动和对流控制、电磁振动及电磁超声波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对强磁场下的磁化力 ,主要介绍了其在相变、结晶配向、磁悬浮、磁对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磁场 洛仑兹力 磁化力 电磁冶金 材料电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软接触连铸圆坯结晶器磁场分布数值模拟研究(Ⅰ)——数学物理模型及数值计算结果的实验验证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本文 孙洋 +1 位作者 邓安元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02-1304,共3页
描述了自行设计的电磁软接触圆坯连铸结晶器,给出了相应的三维圆坯连铸结晶器电磁软接触电磁场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在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后,系统地研究三维圆坯连铸结晶器内磁场分布.数值解与实... 描述了自行设计的电磁软接触圆坯连铸结晶器,给出了相应的三维圆坯连铸结晶器电磁软接触电磁场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在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后,系统地研究三维圆坯连铸结晶器内磁场分布.数值解与实验结果误差小于5%.分别考察了结晶器结构参数,钢液液面高度、电流强度等参数对结晶器内磁场分布的影响.定量地得到了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随各种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变化的规律.为电磁软接触连铸圆坯结晶器的设计和实际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接触 电磁连铸 结晶器 电磁场 磁感应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铝多向锻造大塑性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朱庆丰 张扬 +2 位作者 朱成 班春燕 崔建忠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0,共6页
采用多向锻造的方法研究室温下锻造道次对高纯铝组织的影响,并用三维DEFORM软件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经3次多向锻造后,高纯铝试样横截面上形成1个X形的细晶区及4个粗晶区,随锻造道次增至9,细晶区的面积不断扩大,粗晶区的面积... 采用多向锻造的方法研究室温下锻造道次对高纯铝组织的影响,并用三维DEFORM软件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经3次多向锻造后,高纯铝试样横截面上形成1个X形的细晶区及4个粗晶区,随锻造道次增至9,细晶区的面积不断扩大,粗晶区的面积不断缩小,但细晶区与粗晶区的晶粒尺寸差异并未消除。当高纯铝试样心部的等效应变量达到2.5时,心部再结晶晶粒尺寸达到70μm,继续增加心部的等效应变至6.0,心部的晶粒不再随等效应变量的增加而细化,达到晶粒细化的极限。而当试样边部难变形区和自由变形区的等效应变量增至4.0时,其再结晶晶粒仍随等效应变量的增加而细化,未达到晶粒细化极限。这表明局部等效应变量及局部变形方式均是影响高纯铝晶粒细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锻造 高纯铝 组织均匀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电磁场在材料凝固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庆丰 赵志浩 +1 位作者 王静 崔建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0,114,共3页
组合电磁场是指通过2个或者2个以上励磁线圈,产生2个或2个以上交互作用的电磁场,并将交互作用的电磁场作用于材料制备过程。组合电磁场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应用可为开发新材料、优化材料制备工艺、提高金属材料制品的综合质量和解决金属... 组合电磁场是指通过2个或者2个以上励磁线圈,产生2个或2个以上交互作用的电磁场,并将交互作用的电磁场作用于材料制备过程。组合电磁场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应用可为开发新材料、优化材料制备工艺、提高金属材料制品的综合质量和解决金属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组合磁场在材料凝固过程中的应用必将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磁场 电磁悬浮 电磁振荡 异相位电磁连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铁材料的金刚石可切削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占杰 宫虎 +2 位作者 佟伟平 房丰洲 杨川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85-789,共5页
为解决单晶金刚石切削黑色金属时产生严重磨损这一制造领域难题,对工件表面改性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索了新的金刚石可切削材料.对有限厚度的纯铁进行了气体渗氮,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对渗层进行了物相表征.渗氮纯铁的金刚石可切削性... 为解决单晶金刚石切削黑色金属时产生严重磨损这一制造领域难题,对工件表面改性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索了新的金刚石可切削材料.对有限厚度的纯铁进行了气体渗氮,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对渗层进行了物相表征.渗氮纯铁的金刚石可切削性实验结果表明,以氮化铁为主要成分的化合物是一种适于镜面加工的潜在材料(Ra<10,nm);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整体单相可控氮化铁粉末冶金钢这一新型模具材料,初步切削实验证明其具有较好的金刚石可切削性,后刀面磨损VB值仅为1.1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单晶金刚石 黑色金属 刀具磨损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焊接过程中电磁场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8
作者 翟璐璐 班春燕 张峻巍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2-17,21,共7页
电磁辅助激光焊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清洁无污染,作用效果显著等特点。引入电磁场能够改变金属熔体凝固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控制等离子体形成和影响熔池流动,从而对激光焊缝组织、抗拉强度及焊接过程的稳定性起到改善和促进作用。本... 电磁辅助激光焊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清洁无污染,作用效果显著等特点。引入电磁场能够改变金属熔体凝固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控制等离子体形成和影响熔池流动,从而对激光焊缝组织、抗拉强度及焊接过程的稳定性起到改善和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电磁场的实现形式及其在激光焊接中的应用现状,详细阐述了单一电场、单一磁场及电磁复合场对激光焊接的作用机制,并对电磁辅助激光焊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电磁场 焊缝 熔池对流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95铝合金不同速度热轧过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庆丰 闫渤 +1 位作者 冯志鑫 左玉波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2-509,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和热轧实验研究了轧制速度对2195铝合金热轧(相同轧制规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轧制速度板材厚度方向的组织均匀性不同,轧速1.2 m/s板材厚度方向的变形组织比0.3 m/s板材更均匀;数值模拟获得终轧板材厚度方向的等效应... 采用数值模拟和热轧实验研究了轧制速度对2195铝合金热轧(相同轧制规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轧制速度板材厚度方向的组织均匀性不同,轧速1.2 m/s板材厚度方向的变形组织比0.3 m/s板材更均匀;数值模拟获得终轧板材厚度方向的等效应变分布也是轧速1.2 m/s板材更均匀,与板材组织特征对应.轧制速度对相同轧制规程终轧板材宽展有影响,1.2 m/s终轧板材比0.3 m/s终轧板材宽度更大,长度更短,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相对应.数值模拟结果和热轧实验结果在轧制力、温度变化、板材最终形状、厚度方向变形均匀性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95铝合金 热轧 数值模拟 轧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流模式下电渣重熔的电磁特性
10
作者 李兴达 赵岩 +3 位作者 张红伟 何江一 韩信 雷洪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为了深入探究导电结晶器电渣重熔和传统电渣重熔的电磁特性,求解了简化的Maxwell方程,并分析了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下两种电渣重熔装置内磁场、电流密度、电磁力和焦耳热的分布.结果表明:两种电渣重熔装置的磁场、电流密度、电磁力和焦... 为了深入探究导电结晶器电渣重熔和传统电渣重熔的电磁特性,求解了简化的Maxwell方程,并分析了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下两种电渣重熔装置内磁场、电流密度、电磁力和焦耳热的分布.结果表明:两种电渣重熔装置的磁场、电流密度、电磁力和焦耳热均呈轴对称分布;随着电流频率的增加,趋肤效应变得更为明显,电极和金属熔池处的焦耳热比渣池处的焦耳热高3个数量级;两种装置下的电极/渣池界面、渣池/金属熔池界面均为等电势面,渣池的等效电阻比电极与金属熔池的等效电阻低3个数量级;当电流频率为100 Hz时,传统电渣重熔电磁力和焦耳热的最大值分别为1220N/m^(3)和7.15×10^(7) W/m^(3),导电结晶器电渣重熔电磁力和焦耳热的最大值分别为586 N/m^(3)和7.54×10^(7) W/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渣重熔 导电结晶器 电磁场 焦耳热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析液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1
作者 张润雨 延东伟 +2 位作者 耿佃桥 李家卉 李华英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0,共5页
在液相法制备泡沫铝过程中,熔融态铝合金在重力及毛细力作用下发生析液行为,导致液膜减薄直至破裂,进而对泡沫铝产品质量及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从泡沫铝析液行为的研究方法以及泡沫铝的稳定方法等方面出发,阐述了泡沫铝析液行为的研究现... 在液相法制备泡沫铝过程中,熔融态铝合金在重力及毛细力作用下发生析液行为,导致液膜减薄直至破裂,进而对泡沫铝产品质量及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从泡沫铝析液行为的研究方法以及泡沫铝的稳定方法等方面出发,阐述了泡沫铝析液行为的研究现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析液行为 析液方程 原位观察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辊连续铸造制备A1-Mg-Mn合金板材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敬宇 付金禹 +1 位作者 许光明 李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29,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电导率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双辊连续铸造Al-Mg-Mn合金板坯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双辊连续铸造工艺的优化机制。结果表明,半凝固状态下的熔体受到冷却水的强烈作用,热...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电导率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双辊连续铸造Al-Mg-Mn合金板坯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双辊连续铸造工艺的优化机制。结果表明,半凝固状态下的熔体受到冷却水的强烈作用,热量由铸轧区后端传向前端,初始枝晶沿与热流相反方向生长形成柱状晶,且靠近心部生长方向近乎水平,液穴的形状发生较大变化,有效改善了宏观偏析缺陷。随着板坯厚度增加,液穴形状的变化更加显著,同时冷速逐渐降低,合金元素扩散充分;当厚度达到20 mm时,冷速最慢,宏观偏析和微观偏析缺陷基本消失,合金元素分布最为弥散,固溶体过饱和度最高,具有最高的硬度和最低的电导率,分别为92.26 HV和17.74 M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连续铸造工艺 Al-Mg-Mn合金 水平凝固方式 偏析缺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台形坯料对镁合金轮毂锻造成形过程的影响
13
作者 祝亚同 蒋燕超 +3 位作者 乐启炽 廖启宇 于晓强 王彤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2,共6页
锻造镁合金轮毂存在轮辐处晶粒粗大、组织分布不均匀、再结晶程度低和上轮缘容易开裂等问题。为了细化轮辐处的微观组织,改善轮辐处的组织均匀性,提高轮毂的使用性能与成品率,提出一种圆台形坯料,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圆台形坯料... 锻造镁合金轮毂存在轮辐处晶粒粗大、组织分布不均匀、再结晶程度低和上轮缘容易开裂等问题。为了细化轮辐处的微观组织,改善轮辐处的组织均匀性,提高轮毂的使用性能与成品率,提出一种圆台形坯料,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圆台形坯料对AZ80镁合金轮毂锻造过程中的有效应变、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平均晶粒尺寸和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台形坯料相较于传统圆柱形坯料能够明显改善成形过程中的坯料流动情况,提高轮辐部位的有效应变,促进轮辐部位的动态再结晶,使得晶粒尺寸分布均匀,并且降低了上轮缘处的开裂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轮毂 圆台形坯料 数值模拟 锻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原位Cu-Ag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贵茂 王恩刚 +2 位作者 张林 左小伟 赫冀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4,共5页
高强高导Cu-Ag合金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结构功能材料,具有强度和导电率的良好匹配。从合金的组织、制备工艺、强化机理及导电机理等方面综述了Cu-Ag合金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高强高导Cu-Ag合金 组织 制备工艺 强化机理 导电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流动液体中夹杂物去除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白晓清 张林 +1 位作者 李东辉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8-351,共4页
针对利用超声波去除流动液体中夹杂物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以高密度聚乙烯和普通水、高密度聚乙烯和脱气软化水的超声分离作为研究体系 ,探索了超声波输入电功率、液体流量对夹杂物总去除率、上浮去除率以及粘附去除率的影响&... 针对利用超声波去除流动液体中夹杂物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以高密度聚乙烯和普通水、高密度聚乙烯和脱气软化水的超声分离作为研究体系 ,探索了超声波输入电功率、液体流量对夹杂物总去除率、上浮去除率以及粘附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超声波对不同含气量液体中夹杂物去除均有明显的效果 ,但是机理不同 ,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铸钢 超声波处理 夹杂物去除 流动液体 超声波输入电功率 流量 冶金工业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上引连铸法生产铜银合金接触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强 崔建忠 +1 位作者 许光明 刘晓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44-847,共4页
研究了用上引连铸法生产铜银合金接触线的生产工艺及产品性能·结果表明,上引连铸法的电磁搅拌作用可显著提高合金成分的均匀性,Ag的质量分数偏差不超过±0 01%,比用其他方法生产的均匀性提高1倍·铜银合金接触线试样的性... 研究了用上引连铸法生产铜银合金接触线的生产工艺及产品性能·结果表明,上引连铸法的电磁搅拌作用可显著提高合金成分的均匀性,Ag的质量分数偏差不超过±0 01%,比用其他方法生产的均匀性提高1倍·铜银合金接触线试样的性能实验表明,铜银合金接触线的主要性能指标优于纯铜接触线·随Ag含量的增加,接触线的拉断力提高,延长率下降,导电率略有下降;当Ag质量分数超过0 12%时,接触线的塑性明显下降·铜银合金接触线较纯铜接触线软化温度提高近100℃,这对于提高电气化铁路的运行安全和提高接触线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铜银合金接触线的强度与塑性可知,Ag质量分数在0 1%~0 1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引连铸法 接触线 电磁搅拌 拉断力 热稳定性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铸造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春江 王强 赫冀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7,共5页
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液态铸造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较系统地论述了颗粒、晶须和短纤维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液态铸造制备方法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液态铸造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 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液态铸造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较系统地论述了颗粒、晶须和短纤维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液态铸造制备方法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液态铸造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进展,展望了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铸造法 研究现状 液态金属 制备方法 短纤维增强 发展前景 材料性能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磁铸造超高强高韧铝合金元素晶内固溶度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董杰 崔建忠 赵志浩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采用电磁细晶铸造技术,降低其频率,半连续铸造一种新的超高强高韧铝合金(10Zn-2.5Mg-2.5Cu-0.15Zr-余量Al),考察了低频电磁铸造与常规DC铸造组织、元素晶内固溶度和力学性能的区别,重点考察了电磁场频率和安匝数对铸锭元素晶内固溶度和... 采用电磁细晶铸造技术,降低其频率,半连续铸造一种新的超高强高韧铝合金(10Zn-2.5Mg-2.5Cu-0.15Zr-余量Al),考察了低频电磁铸造与常规DC铸造组织、元素晶内固溶度和力学性能的区别,重点考察了电磁场频率和安匝数对铸锭元素晶内固溶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对常规DC铸造,低频电磁铸造组织细小均匀等轴,合金元素Zn,Mg和Cu在晶内的固溶度增加,铸态维氏硬度、延伸率和拉伸强度增加。频率为15~25Hz和安匝数12800~16000AT时,合金元素Zn,Mg和Cu在晶内的固溶度最高,锭坯维氏硬度、延伸率和拉伸强度最大。其12mm的挤压棒材热处理后的拉伸强度极限为780MPa,延伸率大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磁铸造 超高强高韧铝合金 固溶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对钢坯凝固过程中热工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恩刚 张宏丽 +1 位作者 邓安元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9-242,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单侧冷却凝固实验装置进行了有无电磁搅拌作用下钢坯的凝固实验,并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对钢坯凝固过程中的各种热工参数进行了实时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加电磁搅拌以后,钢坯凝固初期的铸型热流量明显增加,... 采用自行设计的单侧冷却凝固实验装置进行了有无电磁搅拌作用下钢坯的凝固实验,并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对钢坯凝固过程中的各种热工参数进行了实时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加电磁搅拌以后,钢坯凝固初期的铸型热流量明显增加,促进了铸型内钢液过热的耗散,使得钢坯内的温度分布趋于均匀,降低了凝固前沿的温度梯度·这不仅抑制了柱状晶的发展,同时易于在钢液内部同时形核,有利于等轴晶凝固组织的形成,使得钢坯的等轴晶比率由无电磁搅拌作用下的47%提高到76%·这也说明了电磁搅拌促进钢液中的过热耗散是提高铸坯凝固组织中等轴晶比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凝固 等轴晶 热流量 冷却速度 计算机数据采集 钢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形变铜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0
作者 左小伟 王恩刚 +2 位作者 张林 李贵茂 赫冀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4-37,共4页
原位形变铜基复合材料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性能功能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高强度、高导电率匹配关系,受到国内外的广泛研究。从不同最终形变工艺、热稳定性、强化机理及导电机理等方面对凝固/形变法制备原位形变铜基复合材料的... 原位形变铜基复合材料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性能功能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高强度、高导电率匹配关系,受到国内外的广泛研究。从不同最终形变工艺、热稳定性、强化机理及导电机理等方面对凝固/形变法制备原位形变铜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这类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高导电率铜基复合材料 原位形变 强化机理 导电机理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