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燃料裂变破碎过程中静力学和动力学受力分析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斐 谢东升 +3 位作者 张瑷月 康锐 吴璐 潘虎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05,共6页
利用工程法和ANSYS软件对UO_(2)/Zr核燃料裂变气体爆炸破碎过程进行了静力学近似分析和有限元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UO_(2)/Zr发生塑性变形乃至塑性失效,主要与气体大小和材料自身屈服强度有关,表现为自然对数关系。塑性失效路径由内至... 利用工程法和ANSYS软件对UO_(2)/Zr核燃料裂变气体爆炸破碎过程进行了静力学近似分析和有限元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UO_(2)/Zr发生塑性变形乃至塑性失效,主要与气体大小和材料自身屈服强度有关,表现为自然对数关系。塑性失效路径由内至外,孔的圆周首先塑性失效和破碎,随着裂变过程进行和气体冲击作用下,圆心连线上产生应力集中,最终连接贯通。静力条件下裂变气体使基体产生破碎需要更大的内压,而动力学条件下使材料发生破坏需要的冲击载荷变小。经过对比发现,静力学分析方法能够对反应气体裂变中的受力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 核燃料 ZR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强度低合金化镁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仁山 潘虎成 +3 位作者 谢东升 李景仁 谢红波 秦高梧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8,30,共9页
近年来,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作为轻量化合金代表之一的镁合金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特别是低合金化镁合金,因其具有优异的可加工性能、好的耐蚀性、低成本(密度)以及可提高镁合金塑性等优势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 近年来,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作为轻量化合金代表之一的镁合金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特别是低合金化镁合金,因其具有优异的可加工性能、好的耐蚀性、低成本(密度)以及可提高镁合金塑性等优势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低合金含量镁合金获得的绝对强度难以满足实际的工况需求,使其应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强度低合金化镁合金可进一步拓展镁合金的应用范围。综述了近年来高强度低合金化镁合金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不同体系高强度低合金化镁合金的高强高韧化机理,并展望了未来高性能低合金化镁合金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晶粒细化 强化机制 合金化 元素偏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CA条件下环境介质影响感应加热过程中锆合金内部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席航 谢东升 +3 位作者 张瑷月 康锐 吴璐 潘虎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9,共9页
基于COMSOL软件模拟计算了典型锆合金核材料在失水事故条件下经感应加热后的温升行为,重点考察了3种特殊的工况条件,即氩气环境、水蒸气环境和高温水蒸气环境。结果表明:金属块的体积内最高温度、体积平均温度、表面平均温度和表面中心... 基于COMSOL软件模拟计算了典型锆合金核材料在失水事故条件下经感应加热后的温升行为,重点考察了3种特殊的工况条件,即氩气环境、水蒸气环境和高温水蒸气环境。结果表明:金属块的体积内最高温度、体积平均温度、表面平均温度和表面中心点的温度差值逐次降低。相较于氩气条件,锆合金在水蒸气和高温水蒸气条件下加热至1 200℃时,金属块的体积内最高温度和表面中心点的温度差值将分别降低6.223℃和11.952℃;体积平均温度和表面中心点的温度差值将分别降低3.652℃和7.13℃;表面平均温度和表面中心点的温度差值分别降低3.162℃和6.161℃。即在高温水蒸气的环境下,金属块内外的温度分布最为均匀。相关结果将为高性能反应堆包壳材料的设计以及可能发生的LOCA事故下的应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 环境介质 锆合金 感应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