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F-AlF_3-CaF_2-LiF-Al_2O_3系电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于亚鑫 邱竹贤 +1 位作者 杨宝刚 黄慧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458-460,共3页
采用惠斯通电桥研究了NaF-AlF3-CaF2-LiF-Al2O3系变温等容电导率。发现该体系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和分子比的增加而升高。在高Al2O3浓度、高分子比区的研究结果适合中型自焙槽,在低Al2O3浓度、低分子比区的研究结果适合大型预焙槽,... 采用惠斯通电桥研究了NaF-AlF3-CaF2-LiF-Al2O3系变温等容电导率。发现该体系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和分子比的增加而升高。在高Al2O3浓度、高分子比区的研究结果适合中型自焙槽,在低Al2O3浓度、低分子比区的研究结果适合大型预焙槽,可供工业生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电导率 初晶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打-硼砂-玻璃系熔渣的粘度 被引量:2
2
作者 袁玉蝶 姚玉田 邱竹贤 《有色金属》 CSCD 1997年第2期47-51,共5页
在贵金属工业中,硼硅酸钠渣广泛应用于贵金属金银的熔炼或精炼作业上。本文采用旋转式粘度计研究了作为含金物料一步熔炼基础的苏打-硼砂-玻璃系在1100~1200℃温度区间内的粘度值,并应用单纯形混料回归试验设计建立了粘度... 在贵金属工业中,硼硅酸钠渣广泛应用于贵金属金银的熔炼或精炼作业上。本文采用旋转式粘度计研究了作为含金物料一步熔炼基础的苏打-硼砂-玻璃系在1100~1200℃温度区间内的粘度值,并应用单纯形混料回归试验设计建立了粘度关于组元浓度的回归方程。同时绘制了苏打-硼砂-玻璃系粘度等值图。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苏打、硼砂的物质量,该体系粘度降低;增加玻璃的物质量,熔渣粘度升高。最后分析讨论了苏打、硼砂降低渣粘度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硅酸钠渣 粘度 等值图 熔渣 贵金属 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法铝酸钠溶液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24
3
作者 毕诗文 薛红 +4 位作者 杨毅宏 陈万坤 王锡慧 刘铸战 姜小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1-134,共4页
讨论了温度和晶种粒度对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中晶体生长的影响,认为添加的晶种粒度对分解速率有很大的影响;晶种的粒度大时其比表面积小,分解速度慢;晶种粒度小时其比表面积大,分解速度快。根据Misra提出的动力学方程求出了该... 讨论了温度和晶种粒度对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中晶体生长的影响,认为添加的晶种粒度对分解速率有很大的影响;晶种的粒度大时其比表面积小,分解速度慢;晶种粒度小时其比表面积大,分解速度快。根据Misra提出的动力学方程求出了该分解条件下的活化能,并将晶种瞬时质量因子引入动力学方程,求得的不同温度下分解速率常数能较好地符合阿仑尼乌斯公式。在分解过程中晶种的瞬时比表面积变化很小,可以忽略瞬时比表面积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分解 晶种 活化能 拜耳法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晶种表面的酸性及其对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谢雁丽 毕诗文 +1 位作者 杨毅宏 王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96-898,共3页
用水溶液滴定法对Al(OH) 3 晶种的表面酸性进行了预测定 ,并用非水溶液回滴法进行了准确测量 ,确定了晶种表面的酸量 ,同时研究了不同粒度的晶种对分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质量下 ,细粒子的表面酸量较粗颗粒大 ;当表面积... 用水溶液滴定法对Al(OH) 3 晶种的表面酸性进行了预测定 ,并用非水溶液回滴法进行了准确测量 ,确定了晶种表面的酸量 ,同时研究了不同粒度的晶种对分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质量下 ,细粒子的表面酸量较粗颗粒大 ;当表面积相同时 ,粗颗粒的单位表面酸量较细颗粒的大。探讨了晶种粒度对分解过程的影响 ,相同种子比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晶种 表面酸性 铝酸钠溶液 种子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条件下二氧化铈与碳的反应过程 被引量:6
5
作者 任存治 涂赣峰 +2 位作者 李春材 张成祥 金美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11-514,共4页
将二氧化铈和石墨粉以1∶9的摩尔比配料,均匀混合并制团,在1500~2000℃的温度范围内及氩气保护下,于碳管炉内在不同温度下恒温反应1~4h。利用XRD和化学分析法确定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二氧化铈的还原率,以探讨碳... 将二氧化铈和石墨粉以1∶9的摩尔比配料,均匀混合并制团,在1500~2000℃的温度范围内及氩气保护下,于碳管炉内在不同温度下恒温反应1~4h。利用XRD和化学分析法确定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二氧化铈的还原率,以探讨碳热还原过程中二氧化铈与碳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研究条件下,在1500~1700℃温度范围内,CeO2被碳还原的产物为Ce2O3;1750~1800℃温度范围内,CeO2被碳还原的产物为Ce2C2O2;1850℃时,CeC2即可迅速生成。CeO2与碳的作用要经历CeO2→Ce2O3→Ce2C2O2→CeC2的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二氧化铈 碳热还原 稀土族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电镀Al-Mn合金镀层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褚松竹 邱竹贤 +2 位作者 杨振海 何鸣鸿 李庆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5-100,共6页
运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化学测试仪和显微硬度计等实验手段,着重研究了从酸性KClNaClAlCl3熔盐中电镀得到的含锰18%~34%的光亮性AlMn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等微观结构以及镀层的耐蚀性、硬度... 运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化学测试仪和显微硬度计等实验手段,着重研究了从酸性KClNaClAlCl3熔盐中电镀得到的含锰18%~34%的光亮性AlMn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等微观结构以及镀层的耐蚀性、硬度、结合力等性能,同时还考察了热处理对镀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锰含量达31%时可获单相非晶态镀层,单相非晶态镀层的耐蚀性、硬度以及装饰性等性能均优于双相镀层;与纯铝相比,AlMn合金镀层的点蚀电位高350~450mV,硬度高4700~5000MPa;采用热处理可提高镀层的硬度,但使其耐蚀性降低。热处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与镀层本身的相结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N合金 镀层 结构 性能 熔盐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法生产硅铝合金的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姚广春 孙挺 +2 位作者 张晓明 于先进 王贵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1-13,共3页
本文讨论了电热法生产硅铝合金的特点、可以使用的原料、应采取的工艺路线以及适宜的炉型等,以利促进电热法生产硅铝合金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硅铝合金 直流电弧炉 制团 还原反应 电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槽炭阴极石墨化影响因素 被引量:6
8
作者 姚广春 张晓明 +2 位作者 司仑纪 周礼 孟庆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15-518,共4页
普通无烟煤基阴极炭块在铝电解槽中使用4个月左右就石墨化。为了研究此石墨化机理,利用20kW工频炭管炉进行了包括在炭素试样中添加NaF,Na3AlF6,Na2CO3等并在炭素试样上通入直流电的试验。试验温度为1400~... 普通无烟煤基阴极炭块在铝电解槽中使用4个月左右就石墨化。为了研究此石墨化机理,利用20kW工频炭管炉进行了包括在炭素试样中添加NaF,Na3AlF6,Na2CO3等并在炭素试样上通入直流电的试验。试验温度为1400~1800℃,提高温度的目的是为了加速炭素试样的石墨化过程;在高温下,Na2CO3能够与碳发生反应生成金属钠蒸气。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因素都能使炭素试样的石墨化度增大,都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铝电解槽炭阴极的石墨化可能是由于氟盐、金属钠和直流电场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阴极 石墨化度 催化 炼铝 电解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效应对三氧化二砷结晶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伟 马荣骏 申殿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59-62,共4页
研究了蒸发结晶As_2O_3过程中磁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效应对溶液蒸发结晶过程有促进作用,对As_2O_3晶体结构和化学成份无影响,对颗粒大小的影响依赖于陈化过程。
关键词 磁处理 结晶 三氧化二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的阻抗谱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光强 徐秀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用频率响应分析仪测量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氧传感器的阻抗谱,该传感器用于硫酸制备过程中焙烧炉炉气的氧分压的测量.测量温度为680℃;气氛为空气,频率范围为0.01~1MHz.用等效电路对测得的阻抗谱进行了分析... 用频率响应分析仪测量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氧传感器的阻抗谱,该传感器用于硫酸制备过程中焙烧炉炉气的氧分压的测量.测量温度为680℃;气氛为空气,频率范围为0.01~1MHz.用等效电路对测得的阻抗谱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新的和使用过的传感器的阻抗谱的对比,发现二者在固体电解质材料本身和电极的电导性能上均有不同,用过的传感器的电极阻抗比新的传感器增大了许多,导致传感器的寿命降低.用LEVM阻抗谱分析软件对测得的阻抗谱进行了非线性复数最小二乘法拟合(CNLS),求得了与阻抗谱对应的等效电路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传感器 阻抗谱 氧化锆 硫酸 沸腾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浸出液深度净化除铜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翟秀静 王昌昊 +1 位作者 肖碧君 赵延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21,共3页
镍浸出液用活性硫深度净化除铜是一项新尝试,本文研究了活性硫的制备与活性硫除铜的机理,考查了酸度,温度,反应时间及活性硫加入量等试验条件,获得了镍浸出液含铜低于2ppm、废渣中铜镍比小于100:1的试验结果。
关键词 镍浸出液 深度净化除铜 活性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铝电解质分子比的演变与现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邱竹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3-18,共6页
在铝电解工业初期,采用分子比3.0左右的电解质,电解温度高达1000℃;经五十余年后逐渐降低到2.6左右;现在先进的大型电解槽已经使用了分子比为2.1~2.2的电解质,电解温度降低到950℃左右。采用新型电解槽与低温... 在铝电解工业初期,采用分子比3.0左右的电解质,电解温度高达1000℃;经五十余年后逐渐降低到2.6左右;现在先进的大型电解槽已经使用了分子比为2.1~2.2的电解质,电解温度降低到950℃左右。采用新型电解槽与低温度电解(850~900℃)也许可使电耗率减少到12000kW·h/tAl。这时候,铝电解质的分子比和电解法发明人霍尔原来的专利方案接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晶石 分子比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渗析膜分离钪锡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秀静 高虹 翟玉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47-49,共3页
研究用自制的甲壳素膜电渗析法分离钪与锡,该甲壳素与交联剂形成的阴离子交换膜能选择性地通过SnO32-阴离子,使溶液中的Sc3+与SnO2+3分离。实验考查了电压、酸度和浓度等条件对SnO32-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用自制的甲壳素膜电渗析法分离钪与锡,该甲壳素与交联剂形成的阴离子交换膜能选择性地通过SnO32-阴离子,使溶液中的Sc3+与SnO2+3分离。实验考查了电压、酸度和浓度等条件对SnO32-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压为20V,膜两侧pH差值ΔpH>7时,在210min内SnO2-3与Sc3+能完全分离。用甲壳素膜分离,允许SnO2-3浓度范围在300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甲壳素膜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鼓风炉炼铜过程中处理金精矿技术和经济探讨
14
作者 马伟 申殿邦 尤继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39,共3页
以沈阳冶炼厂实践为基础,探讨密闭鼓风炉增加处理金精矿量的技术问题,以及如何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 密闭鼓风炉 炼铜 金精矿 炼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质的组成对铝电解中电渗的影响
15
作者 李冰 王兆文 +2 位作者 高炳亮 邱竹贤 林泉 《有色冶炼》 2000年第2期38-40,共3页
通过试验考察了氧化铝浓度、分子比及氟化镁含量对铝电解电渗的影响 ,并通过电子探针和 X-射线衍射分析了电渗的物质 ,电渗的深度。结果表明 :电渗的主要物质是钠氟化合物 ,随着氧化铝浓度及氟化镁含量的增加 ,电渗的深度及电渗的物质... 通过试验考察了氧化铝浓度、分子比及氟化镁含量对铝电解电渗的影响 ,并通过电子探针和 X-射线衍射分析了电渗的物质 ,电渗的深度。结果表明 :电渗的主要物质是钠氟化合物 ,随着氧化铝浓度及氟化镁含量的增加 ,电渗的深度及电渗的物质量增加 ;当冰晶石分子比达到 2 .0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电解质 电渗 炼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