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网络模型在非线性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
作者 李立新 王建党 李造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2-66,共5页
以岩体的粘弹性位移反分析为基础,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在非线性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对粘弹性位移反分析样本集的学习,结合张家洼铁矿和三台子煤矿的位移测试数据,得到了二者的岩体力学参数,并与试验结果相接近。
关键词 位移 反分析 神经元网络模型 粘弹性 岩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裂隙注浆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郝哲 王介强 何修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27-730,共4页
利用蒙特卡洛( MonteCarlo) 法模拟岩体裂隙分布,根据山东莱芜铁矿谷家台矿区现场注浆实践,编制开发出一套反映裂隙岩体中注浆扩散情况的计算机模拟程序。
关键词 岩体 裂隙 注浆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微破裂损伤演化诱致突变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忠辉 唐春安 傅宇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15,共7页
基于岩石变形过程中损伤局域化现象,根据岩石材料随机性的特点,通过二维网络系统损伤演化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发现:岩石微破裂在损伤演化过程中显示出从均匀随机的无序逐渐向局域化的有序转化特征,不论微破裂如何演化,最终都诱致岩石... 基于岩石变形过程中损伤局域化现象,根据岩石材料随机性的特点,通过二维网络系统损伤演化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发现:岩石微破裂在损伤演化过程中显示出从均匀随机的无序逐渐向局域化的有序转化特征,不论微破裂如何演化,最终都诱致岩石网络系统产生突变破裂现象。用岩石微破裂与声发射具有一致性的假设,模拟出岩石破裂过程中声发射空间分布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破裂 损伤演化 数值模拟 诱致突变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深基坑土钉支护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建党 秦四清 +1 位作者 石美成 李造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6-49,共4页
在深基坑土钉支护设计中,目前存在着混乱的现象,如何既经济又安全可靠地设计土钉支护方案成为岩土工程界一个关键而又迫切的问题。本文从土钉受力及基坑变形控制等方面出发,对土钉支护设计中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 在深基坑土钉支护设计中,目前存在着混乱的现象,如何既经济又安全可靠地设计土钉支护方案成为岩土工程界一个关键而又迫切的问题。本文从土钉受力及基坑变形控制等方面出发,对土钉支护设计中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土钉支护设计中土钉长度、间距的确定思想,并对其他一些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钉支护 优化设计 土压力 深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混合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文林 郝丽娜 徐心和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47-148,178,共3页
针对不准确、不完整的信息系统,设计了一个用于分类的粗糙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混合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流程图,描述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通过一个滚动轴承技术诊断实例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关键词 粗糙集 人工神经网络 专家系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泉河流域水环境地球化学 被引量:5
6
作者 孙丽娜 金成洙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103,共7页
卧龙泉河流域金矿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卧龙泉河水及该区的地下水产生影响。在近金矿开采区,水的pH、CODCr(化学需氧量)、κ(电导率)、TH(硬度值)、SO2-4和CN-明显升高,Eh和DO(溶解氧)明显降低;其中局部河水的pH、CODCr、DO超出国家地表... 卧龙泉河流域金矿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卧龙泉河水及该区的地下水产生影响。在近金矿开采区,水的pH、CODCr(化学需氧量)、κ(电导率)、TH(硬度值)、SO2-4和CN-明显升高,Eh和DO(溶解氧)明显降低;其中局部河水的pH、CODCr、DO超出国家地表水的三类标准,局部地下水的CN-含量分别超出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971)的15倍和80倍;水的重金属含量也明显偏高。局部地下水水质类型由远离金矿开发区的Ca-HCO-3型变为Na-SO2-4和Ca-SO2-4型。水文地球化学和水系沉积物研究表明,水环境污染主要与金矿开发过程中的人为活动有关,部分与区域水岩交换反应有关。污染源主要为金矿的尾矿渗水和乱弃的尾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地球化学 卧龙泉河 辽宁 金矿床 开发 水质 污染源 水系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变时井下大气性状突变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钟茂华 温丽敏 +1 位作者 陈宝智 陈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29-733,共5页
应用突变理论对火灾灾变时井下大气性状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灾变过程大气性状的突变模型。该模型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利用这一突变模型可确定防治火灾的各种有效措施,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 矿井 火灾 大气性状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时间对SBBR/BAF除磷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微 胡筱敏 +1 位作者 孙铁珩 张传彬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03-206,共4页
研究间歇曝气/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果,确定其最佳间歇时间,为该种形式的曝气生物滤池高效运行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SBBR和传统曝气生物滤池BAF串联运行的方式,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一级滤柱)曝气时间与停曝气时间比为... 研究间歇曝气/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果,确定其最佳间歇时间,为该种形式的曝气生物滤池高效运行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SBBR和传统曝气生物滤池BAF串联运行的方式,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一级滤柱)曝气时间与停曝气时间比为2h/1h、3h/2h和4h/3h下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曝气与停曝气间歇时间在3h/2h运行时,除磷效果好,TP去除率为86.9%,出水TP平均浓度为0.92mg/L,COD去除率为88.42%,出水平均浓度<30mg/L,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采用SBBR-BAF工艺能同时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且系统在间歇时间为3h/2h下运行时,处理污水效能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脱氮除磷 间歇时间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失效相依时系统失效概率的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穹 田宏 +1 位作者 付燕平 陈宝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33-1935,共3页
针对实际工程系统中元素失效的相依性,提出了元素失效的高阶关联度的定义,基于该定义并利用区间概率理论修改了传统的失效概率计算公式。复杂系统中元素失效的高阶关联度可以通过系统的层次结构和FMEA来确定。当系统中元素失效间存在相... 针对实际工程系统中元素失效的相依性,提出了元素失效的高阶关联度的定义,基于该定义并利用区间概率理论修改了传统的失效概率计算公式。复杂系统中元素失效的高阶关联度可以通过系统的层次结构和FMEA来确定。当系统中元素失效间存在相依时,关联度的定义和使用不仅使系统失效概率的计算变得容易,而且降低了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实例计算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统计数学 系统可靠性 区间概率 失效相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杆中应变波激发的磁流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国军 徐小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0-95,共6页
应变波通过铁磁性杆件时,由于压磁效应,会同时在杆件中激发出不均匀的磁流。利用实验和磁流理论的分析,证实了撞击杆中磁流的存在。
关键词 应变波 磁流 压磁效应 撞击 铁磁性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山铁矿西帮反倾岩质边坡变形监测及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洋 杨天鸿 +4 位作者 李华 杨意德 赵永 李金多 邓文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1-267,共7页
针对研山铁矿西帮反倾岩质边坡开挖稳定性问题,建立了集成钻孔测斜仪、锚杆应力计、微震、高清摄像头等多种手段的坡内及坡表协同监测网,通过原位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研山西帮反倾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针对研山铁矿西帮反倾岩质边坡开挖稳定性问题,建立了集成钻孔测斜仪、锚杆应力计、微震、高清摄像头等多种手段的坡内及坡表协同监测网,通过原位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研山西帮反倾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目前监测显示边坡仅14 m深度及以上有较小的位移变化,受降雨影响坡体内部出现明显的应力变化特征。微震事件时空分布情况及微震反演分析表明,高坡段为潜在失稳破坏区域,坡体浅层易形成拉裂松动趋势,微震事件呈现出密集—贯通性分布状态,但是沿坡脚发生切层滑移的可能性不大;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判断,边坡为拉应力主导的变形破坏,下部台阶受节理切割作用先发生拉裂破坏,上部台阶牵引式受拉发生倾倒破坏,整体边坡发生倾倒滑移变形。微震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成果对现场滑坡预警及工程防护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岩质边坡 变形机制 原位监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岭-王家崴子金矿采矿废料的酸化潜力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丽娜 金成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3-207,共5页
为控制金矿开采废岩和选冶废料的酸化 ,利用净产酸量、净产酸势实验和柱淋溶实验 ,研究了猫岭 王家崴子金矿区采矿废石和尾矿的酸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废石和尾矿的堆放过程中会发生酸化 ,且废石的产酸量远高于尾矿的产酸量 ,氰化尾矿... 为控制金矿开采废岩和选冶废料的酸化 ,利用净产酸量、净产酸势实验和柱淋溶实验 ,研究了猫岭 王家崴子金矿区采矿废石和尾矿的酸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废石和尾矿的堆放过程中会发生酸化 ,且废石的产酸量远高于尾矿的产酸量 ,氰化尾矿的产酸量高于浮选尾矿的产酸量。但是 ,12 0天的淋溶实验表明 ,各种采选废物在短期内酸化现象不明显 ,与本区采矿废石和尾矿低的含硫量和系统中的缓冲能力及其外部环境因素有关 ,也反映了废物漫长的酸化过程。本研究结果为金矿开发废碴的环境管理和酸化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尾矿和废石 酸化 产酸实验 淋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石之微生物脱磷机理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郑少奎 杨敏 +2 位作者 关晓辉 魏德洲 张维庆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45-348,共4页
以生尘芽孢杆菌进行了微生物脱磷机理与应用的探索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生尘芽孢杆菌脱磷必须经过两个步骤 :(1)通过产生有机酸降低溶液pH值使磷矿石中的磷溶出 ;(2 )当溶液中的磷达到一定浓度后微生物形成胞内聚磷酸盐。
关键词 锰矿石 微生物 脱磷 矿石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应力钢管轻骨料砼轴压中长柱的工作特性
14
作者 李帼昌 冯国会 刘之洋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58-62,共5页
对自应力钢管轻骨料砼中长柱在轴心受压状态下进行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对破坏现象、破坏类型以及测得的荷载—变形曲线进行分析.
关键词 自应力 钢管混凝土柱 轻骨料混凝土 工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应力钢管轻骨料砼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15
作者 李帼昌 冯国会 +1 位作者 徐术陇 刘之洋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绘制不同含钢率下轴压短柱核心砼的σc-εc关系曲线,轴压短柱中截面的钢管的纵向应力和应变σsz-εsz关系曲线,同一强度等级、不同骨料的σc-εc关系曲线。
关键词 自应力 钢管混凝土 轻骨料 应力应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西露天矿软硬岩互层反倾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凤林 王东明 +5 位作者 杨天鸿 吕斌 高源 邓文学 纪玉石 王雪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169,共8页
软硬岩互层反倾岩体边坡具有形成机理复杂、内部节理构造隐蔽性强以及致灾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其防治工程难度相对较高。抚顺西露天矿地质灾害风险较大,矿界周边特别是东北部建筑物较多,人口密集,亟需采取强有力的综合治理措施。基于抚顺... 软硬岩互层反倾岩体边坡具有形成机理复杂、内部节理构造隐蔽性强以及致灾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其防治工程难度相对较高。抚顺西露天矿地质灾害风险较大,矿界周边特别是东北部建筑物较多,人口密集,亟需采取强有力的综合治理措施。基于抚顺滑坡历史灾害统计和研究区域精细化工程地质勘查,多角度分析了矿区北帮E1000边坡失稳机理,采用强度折减理论验算刚体极限平衡的反分析方法对现有的滑坡形态进行了反演分析;以反分析获取的泥页岩互层抗剪强度参数为基准,对设计的疏干排水、削坡、充水回填以及综合治理方案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演算。研究表明:综合治理方案具有投资强度小、安全性高(安全系数为1.506)、治理措施适宜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岩互层 防治工程 反分析 抗剪强度参数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家营研山铁矿采场三维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及协同监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意德 杨天鸿 +4 位作者 刘洋 邓文学 李华 田益琳 叶会师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4-221,共8页
司家营研山铁矿是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矿体赋存于单斜构造中,东帮顺倾,西帮反倾,近年发生了多处不同规模的滑坡,边坡稳定性问题严重。 根据地质剖面资料,结合矿山采剥计划和最终境界设计方案,建立矿山三维地质模型,并划分有限元网格。... 司家营研山铁矿是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矿体赋存于单斜构造中,东帮顺倾,西帮反倾,近年发生了多处不同规模的滑坡,边坡稳定性问题严重。 根据地质剖面资料,结合矿山采剥计划和最终境界设计方案,建立矿山三维地质模型,并划分有限元网格。 利用 FLAC^(3D)对现状边坡建立静力学平衡后进行两步开挖数值模拟,分步开挖至2022 年排除境界和最终境界,并利用现场协同监测设备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1)潜在的塑性破坏区主要分布在东帮 N26 勘探线附近及西帮 N14 勘探线附近,与滑坡现状较为吻合;(2)随着开采深度增加,东西帮的塑性破坏区范围均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其中东帮顺层边坡侧分布范围及深度远大于西帮反倾边坡;(3)开挖后边坡具有向临空面方向的变形趋势,东帮的位移值和变形区域均大于西帮,层状岩层导致整体变形具有各向异性特征;(4)协同监测系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得到了研山东帮浅部应力及损伤大于深部。 因此,司家营研山铁矿东、西帮(尤其东帮)边坡均有潜在滑坡风险,应对其潜在塑性区采取适当加固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FLAC^(3D) 三维模型 数值模拟分析 协同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山铁矿薄层状岩体露头裂隙几何参数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文学 杨天鸿 +3 位作者 刘飞跃 李华 杨意德 刘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5,共7页
露天矿薄层状岩体中原生的“隐性”闭合层面为“显性”层状裂隙发育提供了基础,形成了不利于顺层边坡稳定性的岩体结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法流程用于大窗口范围内层状露头裂隙的非接触测量建模、几何特征参数提取及地质统计分析。以... 露天矿薄层状岩体中原生的“隐性”闭合层面为“显性”层状裂隙发育提供了基础,形成了不利于顺层边坡稳定性的岩体结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法流程用于大窗口范围内层状露头裂隙的非接触测量建模、几何特征参数提取及地质统计分析。以研山铁矿东帮顺层边坡为例,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像测量及EPS三维测图进行了大窗口范围的裂隙面和迹线测量建模,并投影至层状边坡各向异性面上,提取了裂隙迹长、倾角、间距及坐标,并进行了地质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研山铁矿露头层状裂隙迹长及间距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倾角服从正态分布,均值分别为2.29 m、0.99 m和48.55°;②3种几何特征参数均具有各向异性半变异函数,变程椭圆主方向接近平均倾角,根据迹长与间距的变程比值推测裂隙方向平均断距为0.62 m,故浅层结构面贯通率约0.78;③裂隙迹长受爆破开挖和原生结构共同控制,二者叠加导致其空间变异程度和变程均最大,主变程与爆破孔深有关。裂隙间距及倾角主要受原生结构控制,三者受控因素的差异导致无显著相关性。所提出的方法流程为层状岩体露头裂隙大窗口测量和地质统计分析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对加深研山铁矿薄层状岩体结构特征认识和揭示滑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薄层状岩体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 层状露头裂隙 半变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