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活性的荧光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佳佳 周桦 +1 位作者 张进 范世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7-1644,共8页
以土壤为供试样品,基于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反应产生的荧光素含量与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呈比例的现象,探讨了荧光光度法测定土样中微生物活性的可行性,提出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微生物活性的新方法.对测定所涉及的物理参数和... 以土壤为供试样品,基于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反应产生的荧光素含量与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呈比例的现象,探讨了荧光光度法测定土样中微生物活性的可行性,提出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微生物活性的新方法.对测定所涉及的物理参数和化学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荧光素含量2—2000#g.L-1,线性相关系数(r)=0.9971,方法的检出限(3σ)为3.1×10-2#g.L-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n=5),对4个土壤样品荧光素含量测定的回收率为90.6%—104%.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试样用量少等优点,可用于土壤、水等环境样品中微生物活性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法 微生物活性 FDA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光谱分析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世立 方肇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本文对新兴的微型分析技术———微流控分析中的光谱检测技术进行了综合评述 ,简介了微流控分析技术 。
关键词 微全分析系统 光谱检测 微流控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式流通池顺序注射可更新表面反射光谱分析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建雅 方肇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6-130,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流动注射或顺序注射分析进样可更新表面反射光谱法检测的芯片式流通池 ,并将此流通池与顺序注射系统及检测系统相匹配。流通池采用三层组合结构 ,流通池通道刻在中间层的硅橡胶膜上 ,多孔滤层横嵌于硅橡胶膜上的通道处...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流动注射或顺序注射分析进样可更新表面反射光谱法检测的芯片式流通池 ,并将此流通池与顺序注射系统及检测系统相匹配。流通池采用三层组合结构 ,流通池通道刻在中间层的硅橡胶膜上 ,多孔滤层横嵌于硅橡胶膜上的通道处以实现对微珠的截留。流通池检测窗口面积约为 3 6mm2 ,填充微珠体积 2 2 μL ,微珠层厚度 6 0 0 μm。与流通池相接的多股双岔光纤分别与光源、检测器相耦合 ,以实现对微珠表面的反射光谱检测。工作中采用Cr(Ⅵ )与固定在PolysorbC 18微珠表面的DPC的显色反应做为模型系统对流通池和仪器系统进行优化。微珠表面反射光谱在 5 40nm处检测 ,Cr(Ⅵ )采样量 10 0 μL ,载流流速为 1 0mL·min- 1 时 ,线性范围为 0~ 0 6 μg·mL- 1 Cr(Ⅵ ) ,检测限为 6ng·mL- 1 ,分析精度RSD(n =11)为1 5 % ,进样频率 6 4样·h- 1 。文中讨论了分析体系的设计思路 ,微珠层厚度、微珠注入量、载流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式流通池 流动注射 顺序注射系统 反射光谱 Cr(Ⅵ)-DPC 1 5-二苯基卟巴腙 铬(Ⅵ) 光谱分析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的流动注射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淑坤 刘梅英 +1 位作者 徐章润 方肇伦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银的流动注射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首次观察到银可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条件下生成挥发性气态物质。经过对银气态物质发生的化学条件如样品和载流溶液酸度、硼氢化钠浓度等以及流动注射参数如反应管道长度、... 对银的流动注射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首次观察到银可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条件下生成挥发性气态物质。经过对银气态物质发生的化学条件如样品和载流溶液酸度、硼氢化钠浓度等以及流动注射参数如反应管道长度、进样体积、载流和试剂溶液流速、载气流速等的优化,初步建立了银的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在500μL试样和140/h的采样频率下得到0.5μg/LAg的检出限(3σ),测定的RSD为1.8%(50μg/L,n=11)。初步研究了共存离子的干扰,自来水、水库水中加入银的回收率为93%~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流动注射 蒸气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液液萃取-液液波导集成化分析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健 李盼盼 +2 位作者 马滢雪 杨春光 徐章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8-653,共6页
利用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碳酸钠溶液双水相体系,实现了多相层流液液萃取.以具有较高折射率的离子液体为液芯,较低折射率的盐溶液为包层,实现了液液波导吸光度检测.据此建立了一种液液萃取与液液波导检测集成化的微流控分析系... 利用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碳酸钠溶液双水相体系,实现了多相层流液液萃取.以具有较高折射率的离子液体为液芯,较低折射率的盐溶液为包层,实现了液液波导吸光度检测.据此建立了一种液液萃取与液液波导检测集成化的微流控分析系统.该系统对甲酚红试样的萃取率在93%以上,对甲酚红试样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0.40 m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4%(n=11),检出限为3.8μg/mL(3σ).该系统将萃取分离与液液波导长光程吸光度检测集成在一起,为拓展吸光度检测在微流控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 液液波导 吸光度检测 集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气动微型蠕动泵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关艳霞 刘斌 徐章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69,75,共3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气动微型蠕动泵具有结构和制作方法简单、复制速度快、成本低、易于和其他微流控器件集成的优点。通过对PDMS气动微型蠕动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利用ANSYS软件对PDMS薄膜的形变状态和不同气压所引起的液体流速...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气动微型蠕动泵具有结构和制作方法简单、复制速度快、成本低、易于和其他微流控器件集成的优点。通过对PDMS气动微型蠕动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利用ANSYS软件对PDMS薄膜的形变状态和不同气压所引起的液体流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液体沟道剖面的几何形状为弧形和适当的制动气压是微泵实现液体输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 微泵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上实验室"--介观流控分析系统及其在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华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35-136,共2页
作为微全分析系统的重要补充,第三代流动注射分析技术--"阀上实验室(LOV)"在生命科学分析、联用技术、过程分析与控制以及样品超微预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已初步证实了这一技术的有效性.最近,我们将这一新技术定义为介观流控分... 作为微全分析系统的重要补充,第三代流动注射分析技术--"阀上实验室(LOV)"在生命科学分析、联用技术、过程分析与控制以及样品超微预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已初步证实了这一技术的有效性.最近,我们将这一新技术定义为介观流控分析系统(Mesofluidic Analytica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上实验室 介观流控分析系统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分析-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农药和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进 范世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4-499,共6页
综述了流动分析-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农药残留、农药制剂质量控制、食品检测(包括乙醇、糖类、有机酸和咖啡因)等领域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2篇)。
关键词 流动分析 红外光谱法 农药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调控制备与Fe^(3+)传感分析
9
作者 夏畅 陈旭伟 王建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51-352,共2页
采用一步固相合成方法制备了荧光量子产率高达82%的N,S-GQDs。并通过对制备时间的调控,得到尺寸更大的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与未掺杂GQDs相比,N,S-GQDs表面电子特性及表面化学活性明显改变。所得到的N,S-GQDs可与Fe3+的特异性结合引起电... 采用一步固相合成方法制备了荧光量子产率高达82%的N,S-GQDs。并通过对制备时间的调控,得到尺寸更大的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与未掺杂GQDs相比,N,S-GQDs表面电子特性及表面化学活性明显改变。所得到的N,S-GQDs可与Fe3+的特异性结合引起电子转移,导致N,S-GQDs的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高灵敏、高选择性传感Fe3+的定量分析方法,检出限为3.3nmol·L-1,线性范围0.01~3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掺杂 固相合成 三价铁 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注射催化光度分析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钼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夕云 陈志霞 范世华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基于钼(VI)对碘化钾/过氧化氢反应体系催化作用的反应产物在350 nm处的吸光度与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的原理,建立了灵敏的顺序注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2~300μg/L,方法的检出限(3σ)为1.1μg/L,相... 基于钼(VI)对碘化钾/过氧化氢反应体系催化作用的反应产物在350 nm处的吸光度与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的原理,建立了灵敏的顺序注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2~300μg/L,方法的检出限(3σ)为1.1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n=11)。每次测定仅消耗100μL试样,75μL KI和125μL H2O2,对4个不同水样的钼测定回收率在95.2%~105.2%之间。顺序注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钼的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注射 催化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文姝 王方义 +1 位作者 王亚宁 徐章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1-1309,共9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因其高强度、高模量、轻质化、耐腐蚀等卓越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CFRP的生产工艺、服役环境会对CFRP的微观结构造成影响,从而改变其拉伸、剪切等力学性能、界面性能以及热电性能。为了提升CFR...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因其高强度、高模量、轻质化、耐腐蚀等卓越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CFRP的生产工艺、服役环境会对CFRP的微观结构造成影响,从而改变其拉伸、剪切等力学性能、界面性能以及热电性能。为了提升CFRP的结构稳定性,保证其性能和服役安全性,对CFRP进行原位、无损的微观结构检测,损伤识别与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拉曼光谱法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能够用于碳纤维取向、结晶度以及界面相互作用等微观结构特性的测试表征,继而评估材料的组分、缺陷、变形等情况。该文概述了CFRP在航空航天领域减轻飞行器重量、吸收电磁波等方面的应用优势,总结了拉曼光谱用于CFRP结构表征、力学性能和热电性能研究、高温损伤过程研究的场景和原理,以及使用拉曼光谱分析检测CFRP时的注意事项,以期为CFRP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性能优化、质量保证、服役行为监控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拉曼光谱 航空航天领域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法对三种芳香族氨基酸的测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悦 马睿 +1 位作者 赵冠超 范世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04-207,共4页
建立同时测定混合体系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同步荧光分析方法。以波长差Δλ=70nm进行同步荧光扫描,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同步特征峰(以激发波长表示)分别位于280、228、206nm。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可直接由同步特征峰的信... 建立同时测定混合体系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同步荧光分析方法。以波长差Δλ=70nm进行同步荧光扫描,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同步特征峰(以激发波长表示)分别位于280、228、206nm。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可直接由同步特征峰的信号强度进行定量;色氨酸的同步特征峰略受酪氨酸的弱峰影响,采用一阶导数处理后,即可消除干扰,实现定量分析;检出限分别为6.9×10-9、3.8×10-8、4.2×10-7mol/L。该方法无需预分离过程,用于啤酒及氨基酸注射液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荧光分析法 导数同步荧光分析法 芳香族氨基酸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在线提取蛋清中的溶菌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杜卓 张娜 王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2-905,共4页
建立了以羧基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吸附剂在线提取蛋清中溶菌酶的新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经氧化和提纯后装入固相萃取柱,在顺序注射系统中实现对蛋清中溶菌酶的在线选择性萃取,以碳酸盐缓冲溶液定量洗脱,进样量为2 mL时,富集倍率为12... 建立了以羧基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吸附剂在线提取蛋清中溶菌酶的新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经氧化和提纯后装入固相萃取柱,在顺序注射系统中实现对蛋清中溶菌酶的在线选择性萃取,以碳酸盐缓冲溶液定量洗脱,进样量为2 mL时,富集倍率为12,吸附率和洗脱率均为100%,采样速率为10 h-1,精密度为3.0%.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用试剂量少,提取速度快,每100 mL蛋清可提取溶菌酶0.4 g,且溶菌酶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固相萃取 溶菌酶 蛋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沸石填充柱在线分离富集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铬(Ⅵ)及铬的形态分布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明丽 邹爱美 +1 位作者 仲崇慧 王建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27-630,共4页
本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HDTMAB)改性的天然斜发沸石微填充柱,建立了顺序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Cr(Ⅵ)及铬形态分布的方法。方法测定Cr(Ⅵ)的线性范围为0.1~3.0μg/L,检出限为0.03μg/L,精密度为3.... 本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HDTMAB)改性的天然斜发沸石微填充柱,建立了顺序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Cr(Ⅵ)及铬形态分布的方法。方法测定Cr(Ⅵ)的线性范围为0.1~3.0μg/L,检出限为0.03μg/L,精密度为3.7%(1.0μg/L,n=5),采样频率为16/h,当进样体积为200μL时的富集倍率为5.6。用本法测定了标准水样GBW08608中的铬,所得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另外测定了自来水中的铬及其形态分布,加标回收率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分析 沸石表面改性 分离富集 电热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在线吸着分离预浓集冷蒸气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镉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波 徐淑坤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01-1304,共4页
研究了 IRC-71 8离子交换树脂、 1 2 2螯合树脂和 Muromac A-1树脂对镉的预浓集条件 ,建立了超痕量镉的流动注射在线吸着分离预浓集冷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在每小时进样 60 ,60和 4 5次速度下检出限 ( 3σ)分别为 3.0 ,3.0和 ... 研究了 IRC-71 8离子交换树脂、 1 2 2螯合树脂和 Muromac A-1树脂对镉的预浓集条件 ,建立了超痕量镉的流动注射在线吸着分离预浓集冷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在每小时进样 60 ,60和 4 5次速度下检出限 ( 3σ)分别为 3.0 ,3.0和 2 .4 ng/L.线性范围 0~ 0 .3μg/L,对 0 .2 μg/L镉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 .0 %~ 2 .6% ( n=1 1 ) .讨论了用这 3种离子交换树脂微柱进行分离预浓集时条件参数的优化、抗干扰能力以及对天然水样的回收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吸着分离浓集 冷蒸气发生 原子吸收光谱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分离富集铋及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和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明丽 沈丽明 王建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8-243,共6页
以竹炭为固相萃取材料,建立了顺序注射在线微填充柱固相萃取分离富集痕量铋的方法,吸附在微填充柱上的铋(络合物)可用稀硝酸溶液(2.5mol·L-1)洗脱回收。洗脱液与硼氢化钠溶液混合进行氢化物发生(HG)反应,氢化物经气液分离后与原子... 以竹炭为固相萃取材料,建立了顺序注射在线微填充柱固相萃取分离富集痕量铋的方法,吸附在微填充柱上的铋(络合物)可用稀硝酸溶液(2.5mol·L-1)洗脱回收。洗脱液与硼氢化钠溶液混合进行氢化物发生(HG)反应,氢化物经气液分离后与原子荧光(AFS)联用,或直接将洗脱液引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实现了对生物及环境样品中痕量铋的高灵敏检测。考察了固相萃取分离富集、洗脱以及氢化物发生等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当进样体积为1.0mL时,与HG-AFS联用测定铋的检出限为13ng·L-1,精密度为0.9%(0.3μg·L-1,n=9);与ICP-MS联用的检出限为10ng·L-1,精密度为2.8%(0.3μg·L-1,n=5)。用标准物质CRM320(河床沉积物)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并用两种检测方法分别对血液中的痕量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用原子荧光和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铋所得到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固相萃取 原子荧光光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式微型流通池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水中的亚硝酸根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洋 范世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设计了一种芯片式流通池和顺序注射技术联用,基于在酸性介质中NO-2与H2O2反应生成不稳定的过氧亚硝酸,在碱性环境中猝灭为过氧亚硝酸盐迅速分解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测定了环境水中痕量的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和常规的顺序注射进样方式不同... 设计了一种芯片式流通池和顺序注射技术联用,基于在酸性介质中NO-2与H2O2反应生成不稳定的过氧亚硝酸,在碱性环境中猝灭为过氧亚硝酸盐迅速分解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测定了环境水中痕量的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和常规的顺序注射进样方式不同,将流通池作为储存管的一部分,在顺序注射进样条件下可以迅速跟踪捕捉化学发光反应信号;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水样前处理,消除了阳离子的干扰。NO-2浓度在1×10-6~1×10-4mol·L-1范围内和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测限为68×10-7mol·L-1。对浓度为1×10-5mol·L-1的试液,11次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回收率在90%~99%之间,分析频率为80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样 顺序注射 猝灭 NO2^- 化学发光反应 亚硝酸根 相对标准偏差 过氧亚硝酸盐 试液 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式流通池顺序注射光度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世华 王世立 +2 位作者 樊晓峰 王福仁 方肇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8-371,共4页
提出一种反射式流通池用于过程分析光度检测系统 ,可以明显地抑制折光指数效应产生的干扰。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 ,采用多股光纤分别与流通池 ,光源 ,检测器耦合 ,实现对透射后反射回的光谱检测。以Cl- Hg(SCN) 2 Fe(Ⅲ )反应显色体系为... 提出一种反射式流通池用于过程分析光度检测系统 ,可以明显地抑制折光指数效应产生的干扰。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 ,采用多股光纤分别与流通池 ,光源 ,检测器耦合 ,实现对透射后反射回的光谱检测。以Cl- Hg(SCN) 2 Fe(Ⅲ )反应显色体系为模型对系统的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讨论了试剂注入量、进样量、载流流速、试剂注入次序等参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10 0mg·L-1(相关系数r =0 998) ;分析精度 (RSD ,n =11)为 1 5 % ;检出限为 1 2mg·L-1;分析速度为 30个样·h-1;对自来水和海水的回收率分别为 95 %和 1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式流通池 顺序注射系统 过程分析 氯离子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固相氧化物吸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银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洪梅 朱秀慧 +2 位作者 陈明丽 田永 王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49-1954,共6页
基于硅胶表面对碱性体系中新生成的氧化银(Ag2O)的有效吸附,建立了流动注射-固相氧化物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银的方法.当银以氧化物的形式被滞留在硅胶固相表面时,硅胶表面的硅醇基和表面电荷有利于反应体系中新生成的Ag2O... 基于硅胶表面对碱性体系中新生成的氧化银(Ag2O)的有效吸附,建立了流动注射-固相氧化物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银的方法.当银以氧化物的形式被滞留在硅胶固相表面时,硅胶表面的硅醇基和表面电荷有利于反应体系中新生成的Ag2O胶状沉淀的吸附,将收集的沉淀用HNO3(10%,体积分数)洗脱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当进样体积为5.4mL时,测得的富集系数为25.5,检出限为0.6μg/L,采样频率为50次/h,线性范围为2~150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40μg/L,n=11).将该法用于自来水、河水、井水、雪水和山泉水中银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3%,89.5%,96.6%,108.4%和1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固相氧化物吸附 氧化银 火焰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光度测定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宏新 王世立 +1 位作者 徐章润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21-1625,共5页
提出了纳升级进样量的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光度检测系统.制作三层结构微流控芯片,在玻璃片上加工微反应通道,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加工气体渗透膜和具有接收气体微通道的底片,实现了生成气体的化... 提出了纳升级进样量的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分离光度检测系统.制作三层结构微流控芯片,在玻璃片上加工微反应通道,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加工气体渗透膜和具有接收气体微通道的底片,实现了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气-液分离和检测在同一微芯片上的集成化.采用缝管阵列纳升流动注射进样系统连续进样,用吸光度法测定NH4+以验证系统性能.结果表明,该系统对NH4+的检出限为140μmol/L(3σ),峰高精度为3.7%(n=9).在进样时间12s、注入载流48s和每次进样消耗200nL试样条件下,系统分析通量可达60样/h.若加大样品量到800nL,使接收溶液停流1min,该系统对NH4+的检出限可达到35μmol/L(3σ),但分析通量降低到20样/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气体扩散分离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