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掺杂含钛高炉渣光催化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昱征 薛向欣 雷雪飞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3-76,共4页
以含钛高炉渣为原料,硫脲为掺杂剂,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S掺杂含钛高炉渣催化剂,通过XRD、UV-vis吸收光谱、SEM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甲基橙溶液pH值等对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焙烧的掺硫催化剂对可见光吸收增强,吸... 以含钛高炉渣为原料,硫脲为掺杂剂,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S掺杂含钛高炉渣催化剂,通过XRD、UV-vis吸收光谱、SEM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甲基橙溶液pH值等对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焙烧的掺硫催化剂对可见光吸收增强,吸收带边明显"红移";当pH=2时,甲基橙氧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钙钛矿 S掺杂 可见光 光催化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含钛高炉渣的矿物特征及降解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秀艳 刘畅 +1 位作者 雷雪飞 薛向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9-173,共5页
为了实现含钛高炉渣的资源化利用,利用其含有的Ti O2可制备光催化降解药剂的特点,以攀钢含钛高炉废渣为原料掺杂硝酸铵,采用高能球磨法,在300℃煅烧2 h,制得氮掺杂含钛高炉渣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 为了实现含钛高炉渣的资源化利用,利用其含有的Ti O2可制备光催化降解药剂的特点,以攀钢含钛高炉废渣为原料掺杂硝酸铵,采用高能球磨法,在300℃煅烧2 h,制得氮掺杂含钛高炉渣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对N-TBFSx-300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影响N-TBFS5.0-300降解吸附Cr(Ⅵ)的因素。结果表明,光催化剂N-TBFS5.0-300用量、溶液Cr(Ⅵ)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等4因素中,pH值对N-TBFS5.0-300催化降解吸附Cr(Ⅵ)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时间,然后是光催化剂用量和溶液Cr(Ⅵ)初始浓度;光催化剂N-TBFS5.0-300在室温和照明下对水中Cr(Ⅵ)光催化吸附的最佳pH=1.5,反应时间为3 h,对重铬酸钾溶液浓度为20 mg/L的模拟废水的降解吸附率达97.80%,饱和降解吸附容量约为0.01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废渣 光催化剂N-TBFSx-300 Cr(Ⅵ)废水 降解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朝阳地区某钒钛磁铁矿中铁精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汪兴 梁海军 +1 位作者 高子先 薛向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81-2688,共8页
为了查明辽宁朝阳地区某钒钛磁铁矿磁选铁精矿品位偏低、钛质量分数过高的原因,应用多晶X线衍射仪(XRD)和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BPM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该铁精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有价组分的粒度和赋存状态以... 为了查明辽宁朝阳地区某钒钛磁铁矿磁选铁精矿品位偏低、钛质量分数过高的原因,应用多晶X线衍射仪(XRD)和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BPM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该铁精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有价组分的粒度和赋存状态以及矿物解离度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铁精矿TFe质量分数为43.75%,二氧化钛质量分数为21.54%;含钛磁铁矿质量分数为63.81%,钛铁矿质量分数为15.02%,两者是铁精矿的主要矿物,此外,还存在少量榍石、闪石、辉石和石英等脉石矿物;该铁精矿平均粒径为21μm,其中一部分含钛磁铁矿和微细粒钛铁矿呈网格状或细脉状紧密连生,并且这2种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均存在连生现象;含钛磁铁矿中钛质量分数高(TiO2质量分数约10.99%)以及含钛磁铁矿解离度偏低(约67%)是导致该铁精矿品位偏低、钛质量分数过高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为优化朝阳地区钒钛磁铁矿选铁工艺、实现该类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铁精矿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矿物解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04-P507在酸性硫酸盐溶液中对Nd^3+和Sm^3+的协同萃取 被引量:25
4
作者 黄小卫 李建宁 +3 位作者 张永奇 龙志奇 王春梅 薛向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6-371,共6页
采用恒摩尔法、斜率法以及饱和容量法研究从硫酸介质中用P204(D2EHPA,用(HA)2表示)与P507(HEHEHP,用(HL)2表示)协同萃取Nd3+或Sm3+的性能与机理,并测定协萃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s.e,求得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结果表明,萃取反应呈现正协... 采用恒摩尔法、斜率法以及饱和容量法研究从硫酸介质中用P204(D2EHPA,用(HA)2表示)与P507(HEHEHP,用(HL)2表示)协同萃取Nd3+或Sm3+的性能与机理,并测定协萃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s.e,求得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结果表明,萃取反应呈现正协同效应,且协萃过程为放热反应,协萃配合物组成分别为Nd.(HA2)2.HL2和Sm.(HA2)2.HL2。因此,P204与P507混合使用可以改善硫酸介质下稀土的萃取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 P507 硫酸介质 协同萃取 SM^3+ N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钛渣碳热还原氮化合成TiN/O′-Sialon导电陶瓷粉体 被引量:2
5
作者 姜涛 薛向欣 +1 位作者 段培宁 唐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40-1346,共7页
以高钛渣、硅灰和高铝矾土熟料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TiN/O′-Sialon导电陶瓷粉体。利用XRD、SEM和EDS检测手段研究合成温度及恒温时间对粉体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并探讨合成机理。结果表明:随合成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延... 以高钛渣、硅灰和高铝矾土熟料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TiN/O′-Sialon导电陶瓷粉体。利用XRD、SEM和EDS检测手段研究合成温度及恒温时间对粉体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并探讨合成机理。结果表明:随合成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延长,产物中O′-Sialon的含量逐渐增加,并在1 375~1 400℃、恒温7 h时成为产物主晶相,此时产物中还有较多TiN和少量β′-Sialon生成。继续提高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体系气氛的改变导致O′-Sialon迅速向β′-Sialon转化。合成粉体中O′-Sialon晶粒多呈等轴状,粒度约2μm,TiN晶粒为细小粒状。此外,反应体系中还有大量白色β′-Sialon晶须状沉积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渣 碳热还原氮化 TiN/O′-Sialon 粉体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