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8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黄金绿色冶金发展潜力研究
1
作者 柴立元 颜旭 +5 位作者 杨洪英 王云燕 佟琳琳 王海鹰 史美清 韩雯雯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黄金是稀缺的全球性战略资源,黄金工业亟需顺应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趋势,以绿色冶金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绿色冶金技术发展、氰化尾渣处理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黄金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资源约束、环境挑战... 黄金是稀缺的全球性战略资源,黄金工业亟需顺应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趋势,以绿色冶金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绿色冶金技术发展、氰化尾渣处理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黄金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资源约束、环境挑战、科技应用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我国黄金工业的需求背景与行业概况,从国际、国内两方面系统梳理了黄金绿色冶金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进一步讨论了黄金氰化尾渣处理现状及技术应用情况。在全面把握黄金工业现状的基础上,研判了黄金绿色冶金技术发展潜力,提出了有色伴生金冶炼和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是突破传统黄金资源限制的重要方向、高端新材料是黄金科技属性彰显下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智能化转型是黄金工业生产模式革新与效率提升的战略路径、产业融合集群化是黄金工业生态重构与协同创新的优选方案等技术性判断。为此建议,加强黄金氰化尾渣安全利用与“生态回归”大规模消纳、加强黄金科技属性开发与高端利用、推进有色金属-黄金产业融合发展,精准保障我国黄金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 绿色冶金 无氰提金 氰化尾渣 黄金高端材料 有色金属-黄金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湿法冶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廷安 贺欣 +1 位作者 吕国志 刘燕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共12页
加压湿法冶金是特殊冶金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氧化铝、红土镍矿、闪锌矿及金矿等的分离提取、金属还原制备和矿物合成。我国的加压湿法冶金技术60余年的发展历史说明,无论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还是规模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面对国内... 加压湿法冶金是特殊冶金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氧化铝、红土镍矿、闪锌矿及金矿等的分离提取、金属还原制备和矿物合成。我国的加压湿法冶金技术60余年的发展历史说明,无论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还是规模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面对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节能减排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生产过程越发严苛的技术要求,加压湿法冶金技术在复杂低品位难处理矿物的高效清洁利用、加压湿法合成与制备、加压湿法氢还原低碳冶金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与生俱来的技术优势。本文对加压湿法冶金技术发展及特点进行阐述,重点介绍氧化铝加压湿法清洁生产、硫化矿氧压浸出及钒渣加压湿法冶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加压湿法冶金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湿法 特殊冶金 发展趋势 钙化-碳化 氧化铝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冶金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廷安 王龙 +2 位作者 李鸿乂 豆志河 刘燕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8-224,共17页
特殊冶金是物理外场或新型介质应用冶金过程衍生出的重要的冶金学科分支,是冶金学科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对突破传统冶金“双碳”技术瓶颈、强化冶金过程和提升冶金技术与装备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特殊冶金的定义、... 特殊冶金是物理外场或新型介质应用冶金过程衍生出的重要的冶金学科分支,是冶金学科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对突破传统冶金“双碳”技术瓶颈、强化冶金过程和提升冶金技术与装备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特殊冶金的定义、原理、方法与分类,追溯了特殊冶金发展历史与演变过程,特别介绍我国在微波冶金、自蔓延冶金、超声波冶金、超重力冶金、真空与相对真空冶金、氯化冶金、富氧冶金(熔炼)、加压湿法冶金和电渣冶金等特殊冶金领域取得的进展与突破,凝练了特殊冶金未来发展所面临的科学问题,展望了特殊冶金的未来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冶金 外场冶金 新型介质体系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混煤制备冶金焦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季玉璋 张卫军 +2 位作者 刘馨 池中源 姜天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4-917,924,共5页
冶金焦炭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原料,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生物质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生物质混煤制备冶金焦炭是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之一。首先,分析了我国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生物质理化性质以及生物质混煤制... 冶金焦炭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原料,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生物质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生物质混煤制备冶金焦炭是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之一。首先,分析了我国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生物质理化性质以及生物质混煤制备冶金焦炭的可行性,对比了热解炭化和水热炭化两种生物质炭化技术。之后,综述了国内外生物质混煤制备冶金焦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生物质混煤制备冶金焦炭的进一步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 冶金焦炭 生物质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碱度和镁铝比对低硼高铝渣冶金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梁子明 柳政根 +1 位作者 储满生 李淑宝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6-464,共9页
以国内某钢铁企业现场高炉渣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w(CaO)/w(SiO_(2))(即二元碱度R_(2))和w(MgO)/w(Al_(2)O_(3))(即镁铝比M/A)对低硼高铝渣黏度η、熔化性温度T_(Br)、黏流活化能E_(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_(2)从1.10增至1.30时,η先... 以国内某钢铁企业现场高炉渣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w(CaO)/w(SiO_(2))(即二元碱度R_(2))和w(MgO)/w(Al_(2)O_(3))(即镁铝比M/A)对低硼高铝渣黏度η、熔化性温度T_(Br)、黏流活化能E_(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_(2)从1.10增至1.30时,η先显著降低,之后趋于平缓,当R_(2)为1.25时,炉渣的高温(1773K)黏度η_(1)最低,为0.227 Pa·s,在此期间,炉渣中的硅铝酸盐网络结构发生解聚,T_(Br)和液相线温度均呈现升高趋势,高熔点基础物相黄长石的衍射峰强度增大,E_(η)先显著升高,再缓慢降低;当M/A从0.40增至0.65时,η先显著降低,之后趋于平缓,当M/A为0.55时,渣系的冶金性能趋于稳定,η_(1)为0.226 Pa·s,在此期间,炉渣中的硅铝酸盐网络结构发生解聚,T_(Br)和液相线温度总体均呈现降低趋势,高熔点基础物相黄长石相的衍射峰强度减小,E_(η)先缓慢降低,再显著升高.综合考虑,当R_(2)为1.25,M/A为0.55时,低硼高铝渣的η_(1),T_(Br)和E_(η)均较低,此时炉渣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硼高铝渣 二元碱度 镁铝比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渣耦合改质及其金属资源碳热还原提取
6
作者 石硕 王楠 +1 位作者 曹博文 黄涛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2-300,共9页
为实现冶金渣中有价金属的高效回收,提出了一种转炉渣与铜渣耦合改质的新工艺.利用高温实验研究了转炉渣与铜渣的耦合改质及碳热还原过程中物相重构规律和元素分离特征,并考察了碱度[w(CaO)/w(SiO_(2) )]、还原温度及碳氧摩尔比[n(C)/n(... 为实现冶金渣中有价金属的高效回收,提出了一种转炉渣与铜渣耦合改质的新工艺.利用高温实验研究了转炉渣与铜渣的耦合改质及碳热还原过程中物相重构规律和元素分离特征,并考察了碱度[w(CaO)/w(SiO_(2) )]、还原温度及碳氧摩尔比[n(C)/n(O)]对金属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炉渣与铜渣的交互作用提高了改质渣中铁氧化物的活度;在碱度为1.25、还原温度为1550℃、碳氧摩尔比为1.2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回收得到Fe,Cu,P,Mn质量分数分别为93.19%,3.81%,0.12%,0.10%的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改质 转炉渣 铜渣 有价金属回收 碳热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冶金废渣活化过硫酸盐降解丁基黄药
7
作者 李美杭 苗思雨 +1 位作者 张巍巍 胡恩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以钢铁冶金废渣(钢渣、含钛高炉渣、提钒尾渣)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的丁基黄药.分析了废渣种类与用量、过硫酸盐浓度、初始pH等因素对丁基黄药降解效能的影响,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揭示了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特征.结果表明丁基黄药的降解... 以钢铁冶金废渣(钢渣、含钛高炉渣、提钒尾渣)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的丁基黄药.分析了废渣种类与用量、过硫酸盐浓度、初始pH等因素对丁基黄药降解效能的影响,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揭示了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特征.结果表明丁基黄药的降解率随废渣用量和过硫酸盐浓度增加而增大.在废渣用量1 g/L,过硫酸盐浓度为0.5 mmol/L,反应时间96 h时,钢渣、含钛高炉渣、提钒尾渣活化过硫酸钠对丁基黄药的降解率分别可达96.47%,97.70%和95.12%.三种废渣活化效能分别在碱性、近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达到最优.其中钢渣活化以非自由基(^(1)O_(2))和SO_(4)·-,HO·共同作用;含钛高炉渣以^(1)O_(2)为主,伴随着HO·的产生;提钒尾渣则仅以^(1)O_(2)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丁基黄药 钢渣 含钛高炉渣 提钒尾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的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和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新方法
8
作者 江文豪 吕冬强 +3 位作者 张学超 杨智勇 王雷 崔子阳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针对燃料燃烧计算现行方法的不足,从燃烧计算的机理模型出发,推导得到一种通用的燃料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和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新方法,并提出了燃料成分因数和实际干烟气系数的概念。在新方法中,过量空气系数通过烟气成分和燃料成分因数求得... 针对燃料燃烧计算现行方法的不足,从燃烧计算的机理模型出发,推导得到一种通用的燃料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和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新方法,并提出了燃料成分因数和实际干烟气系数的概念。在新方法中,过量空气系数通过烟气成分和燃料成分因数求得,实际干烟气量通过实际干烟气系数和理论干烟气量求得。通过试验数据对新方法与现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计算方法中,现行传统方法较为便捷但仅适用于燃料成分因数近似为零的燃料,现行改进方法精度高但需要进行迭代计算,而新方法是简便的通用计算模型,可适用于任何燃料,且计算结果与现行改进方法一致;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方法中,现行方法需要先求解过量空气系数,而新方法中实际干烟气量为独立求解,且计算结果与现行改进方法一致;实际干烟气系数的提出,使得燃料燃烧计算时,实际干空气量和实际干烟气量的求解模式类似,均可通过相应的理论量值和比例系数求积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计算 过量空气系数 实际干烟气量 燃料成分因数 实际干烟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吸收法检测LiFePO_(4)/C的碳含量
9
作者 王琳 王楠 王耀武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6-401,共6页
基于自动进样-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原理,建立了宽范围测定碳包覆磷酸铁锂(LiFePO_(4)/C)正极材料中碳的方法。以某送检的LiFePO_(4)/C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EM确定待测样品中碳的存在且分布相对均匀,探究称样量、助熔方式、分析参数... 基于自动进样-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原理,建立了宽范围测定碳包覆磷酸铁锂(LiFePO_(4)/C)正极材料中碳的方法。以某送检的LiFePO_(4)/C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EM确定待测样品中碳的存在且分布相对均匀,探究称样量、助熔方式、分析参数和功率模式等实验条件,发现当称样量为0.0500 g,助熔方式为m(Fe)+m(W)=0.5000 g+0.7000 g,吹扫时间、延迟时间均为20 s,恒定功率模式(100%)时,结果可靠。方法的线性相关性(R 2)在低碳区、高碳区分别为0.9996、0.9990,检出限为0.0000596%,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80%~1.89%,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9.5%~101.5%。该方法的检测范围宽、准确性好、精密度高、自动化水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 助熔剂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碳包覆 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竖冷炉内物料流动的优化
10
作者 李海峰 祁腾飞 +1 位作者 张永杰 邹宗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60,共9页
为改善梅钢竖冷炉内物料流动,提出了边缘-中心混合布料的优化措施,并使用离散单元法分析该措施对竖冷炉内的物料速度分布以及运动流型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边缘-中心混合布料能够将颗粒速度分布,从现有中间单一布料方式的边缘区速度较... 为改善梅钢竖冷炉内物料流动,提出了边缘-中心混合布料的优化措施,并使用离散单元法分析该措施对竖冷炉内的物料速度分布以及运动流型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边缘-中心混合布料能够将颗粒速度分布,从现有中间单一布料方式的边缘区速度较小而中间区和中心区速度较大,改为边缘区和中心区速度较大,而中间区速度较小;同时将物料运动流型从原来的“U”型变为“—”型;并将颗粒下移的最小整体流指数,从原来的0.645增加至0.762,从而提高炉内物料流动的“整体流”程度.但该布料方式也会造成中间区大颗粒偏析严重.可尝试调整边缘和中心下料管的相对高度,以平衡物料流动的改善和偏析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冷炉 烧结矿 流型 整体流 离散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敏酸在热压氧化作用后对金的劫金效果研究
11
作者 李岩 杨洪英 齐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7,共9页
在不同热压氧化作用下进行了胡敏酸的分解试验和对金的吸附性试验,并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扫描电镜图像分析胡敏酸的结构,探究热压氧化作用对胡敏酸在碳质金矿中的“劫金”性质。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25℃、初始pH=1... 在不同热压氧化作用下进行了胡敏酸的分解试验和对金的吸附性试验,并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扫描电镜图像分析胡敏酸的结构,探究热压氧化作用对胡敏酸在碳质金矿中的“劫金”性质。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25℃、初始pH=10、反应时间4 h时,胡敏酸的分解率最高,为79.80%;在温度为250℃、初始pH=2.5、反应时间3 h时,胡敏酸对金的吸附率最低,为52.11%。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胡敏酸在热压氧化过程中产生了羟基、醇或酚等中间产物,温度较高时不利于中间产物继续分解,碱性环境下胡敏酸中酚类基团不易分解,胡敏酸在热压氧化过程中还产生了醇酚基团和胺类物质,且这类物质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可以被继续氧化。紫外光谱分析表明,胡敏酸中存在C=O与C=C共轭结构,热压氧化作用并不能使其改变。扫描电镜图像分析表明,胡敏酸的形貌在热压氧化作用后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改变了胡敏酸在碳质金矿中的“劫金”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酸 分解率 金吸附率 热压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钕铁硼磁体稀土元素回收工艺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静静 石俊杰 +3 位作者 邱玉超 陈东 侯长乐 李建中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1,共12页
本文以典型钕铁硼磁体的成分及物相特征为基础,阐述了国内外钕铁硼废料回收工艺的发展现状,其中,直接回收工艺能耗低、环境友好,但其仅适用于结构保存相对完整的钕铁硼磁体废料;湿法工艺可以有效提取钕铁硼磁体废料中的稀土和铁等元素,... 本文以典型钕铁硼磁体的成分及物相特征为基础,阐述了国内外钕铁硼废料回收工艺的发展现状,其中,直接回收工艺能耗低、环境友好,但其仅适用于结构保存相对完整的钕铁硼磁体废料;湿法工艺可以有效提取钕铁硼磁体废料中的稀土和铁等元素,但流程相对复杂、耗酸量大,且会产生二次废酸废碱;火法回收工艺流程短,适合大规模操作,但存在耗能高,稀土元素回收率相对较低的问题;联合工艺克服了湿法和火法工艺的缺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未来钕铁硼回收工艺的开发应着重解决现行技术存在的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也应加大基础相变热力学数据库及有价金属微观迁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兼顾非稀土金属的循环高值利用,促进钕铁硼回收产业朝着绿色化、低成本、短流程、高收率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磁体废料 回收工艺 热力学数据库 反应动力学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含钛高炉渣主要冶金性能及物相 被引量:12
13
作者 冯聪 储满生 +2 位作者 唐珏 汤雅婷 柳政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56-2562,共7页
根据渣中TiO_2及Al_2O_3质量分数不同对高炉渣进行划分,以钒钛磁铁矿现场高炉渣为基准,采用纯化学试剂配制渣样,在中性气氛下对比研究低、中、高钛型钒钛矿高炉渣及低、中、高铝型钒钛矿高炉渣主要冶金性能。同时,运用XRD物相分析及Fact... 根据渣中TiO_2及Al_2O_3质量分数不同对高炉渣进行划分,以钒钛磁铁矿现场高炉渣为基准,采用纯化学试剂配制渣样,在中性气氛下对比研究低、中、高钛型钒钛矿高炉渣及低、中、高铝型钒钛矿高炉渣主要冶金性能。同时,运用XRD物相分析及Factsage 6.4热力学软件对各渣系主要组成物相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中、高钛渣熔化性温度逐渐增大,初始黏度和高温黏度降低,渣系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先变好后变差,渣中黄长石相骤减,辉石、钙钛矿相数量增多。低、中、高铝渣熔化性温度、初始黏度和高温黏度升高,渣系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变差,渣中镁铝尖晶石等高熔点物相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TIO2 AL2O3 冶金性能 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钴镍三元系水电解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明华 赵喆 +3 位作者 张文浩 王英鹏 顾军 王泓鉴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6,92,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并表征了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铁钴镍催化剂摩尔分数对泡沫镍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热温度60℃、持续时间8 h,此时得到的样品比表面积最大,为59.61 m^(... 采用水热法制备并表征了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铁钴镍催化剂摩尔分数对泡沫镍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热温度60℃、持续时间8 h,此时得到的样品比表面积最大,为59.61 m^(2)/g;2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60%摩尔分数的Ni样品的析氧电位仅为1.35 V;Co(OH)_(2)摩尔分数为20%的催化剂在2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最低析氧电位仅为1.33 V,过电位为100 mV;而20%Fe(OH)_(3)的样品表现出最低的阻抗。将优化成分后的铁钴镍(摩尔比为2∶2∶6)系氢氧化物催化剂作为测试样品涂覆在镍网电极上,在大面积电极下,电流密度为2000 A/m^(2)时小室电压为1.71 V左右、过电位为420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钴镍三元催化剂 水热法 水电解 析氧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亚熔盐浸出铝电解废阴极炭工艺和含铝固相浸出动力学
15
作者 张俊宇 胡宪伟 +3 位作者 严枫云 陶文举 石忠宁 王兆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2-2194,共13页
本文采用NaOH亚熔盐处理废阴极炭,首先进行了NaOH亚熔盐浸出废阴极炭工艺研究,进而分析了亚熔盐与废阴极主要成分反应机理以及含Al物相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NaOH亚熔盐浸出废阴极炭的最优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50%、温度215℃、反... 本文采用NaOH亚熔盐处理废阴极炭,首先进行了NaOH亚熔盐浸出废阴极炭工艺研究,进而分析了亚熔盐与废阴极主要成分反应机理以及含Al物相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NaOH亚熔盐浸出废阴极炭的最优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50%、温度215℃、反应时间225 min、搅拌速率700 r/min、氧分压1MPa。在此条件下,浸出渣的碳纯度可达96.1%,Al浸出率为91.32%。废阴极炭中部分含Ca物相在亚熔盐中生成了Ca(OH)2和NaCaHSiO4附着在炭粉颗粒表面,阻碍含Al、Ca物相的进一步溶出。废阴极炭含Al物相浸出过程为内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16.77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OH亚熔盐 铝电解 废阴极炭 碳纯度 浸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热法镁渣的二段式盐酸浸出试验研究
16
作者 马振宇 刘燕 +1 位作者 李小龙 张廷安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4,共10页
我国镁还原渣堆存量高达5000万t,目前利用方法主要集中在制备建筑材料、胶凝材料和墙体材料等,张廷安教授团队提出“浸钙-净化-电解-碳化”工艺处理镁还原渣制备食品级碳酸钙粉体的新方法,本文对工艺中的浸钙过程进行研究,提出盐酸二段... 我国镁还原渣堆存量高达5000万t,目前利用方法主要集中在制备建筑材料、胶凝材料和墙体材料等,张廷安教授团队提出“浸钙-净化-电解-碳化”工艺处理镁还原渣制备食品级碳酸钙粉体的新方法,本文对工艺中的浸钙过程进行研究,提出盐酸二段式浸出方法,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工艺参数对镁渣中金属元素浸出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二段式盐酸浸出通过控制第一段浸出过程盐酸加入量控制硅胶的生成,有效避免了浸出的不利影响;在一段浸出工艺参数盐酸浓度3 mol/L、液固比5 L/kg、时间60 min,二段浸出工艺参数盐酸浓度2.4 mol/L、液固比5 L/kg、浸出时间30 min,且全程在转速500 r/min搅拌强化的条件下,钙、镁、铁、铝四种金属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9.15%、96.45%、58.43%和90.21%;含钙浸出液中钙元素含量为45.1 g/L,相当于氯化钙浓度为125 g/L,具有较高的浓度,后续净化以后可通过电解等工序生产食品级碳酸钙等高附加值产品。该工艺产生的尾渣可以作为硅铁的原料,能有效实现镁还原渣废弃物的资源高效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热法 镁还原渣 盐酸浸出 二段式浸出 硅胶 食品级碳酸钙 硅铁 资源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比亚低品位难处理铜钴矿湿法冶金新工艺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媛媛 杨洪英 +1 位作者 佟琳琳 金哲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5-1288,共4页
以赞比亚某低品位难处理铜钴矿石为研究样本,采用全湿法冶金方法,开展新工艺研究.研究可知:矿石Cu,Co和S质量分数分别为1.270%,0.071%,0.022%.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为假孔雀石和少量的孔雀石.钴矿物主要为钴锰矿和水钴矿,在褐铁矿和黑云母... 以赞比亚某低品位难处理铜钴矿石为研究样本,采用全湿法冶金方法,开展新工艺研究.研究可知:矿石Cu,Co和S质量分数分别为1.270%,0.071%,0.022%.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为假孔雀石和少量的孔雀石.钴矿物主要为钴锰矿和水钴矿,在褐铁矿和黑云母晶体中有少量铜、钴,矿石中铜钴元素赋存状态极其复杂.最佳的浸出条件为粒度小于74μm的矿粒所占比例70%、浸出温度65℃、浸出时间4 h、矿浆质量分数30%、硫酸加入量55 kg·t-1.该条件下铜浸出率可达74.34%左右,钴浸出率可达43.32%左右.充分利用萃余液中的硫酸可降低酸耗,硫酸用量减少20%以上.在搅拌浸出过程中加入适量还原剂Na_2SO_3或FeSO_4,可将钴的浸出率从43%提高到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铜钴矿 湿法浸出 假孔雀石 赞比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金属材料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莉 姚广春 +1 位作者 张晓明 罗洪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5-18,共4页
介绍了多孔金属材料的用途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金属材料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对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金属材料尤其是泡沫铝过程的制坯压力、发泡剂量、发泡温度、发泡时间等参数... 介绍了多孔金属材料的用途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金属材料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对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金属材料尤其是泡沫铝过程的制坯压力、发泡剂量、发泡温度、发泡时间等参数对发泡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制备多孔金属材料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金属 制备 粉末冶金 参数控制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用高活性石灰活性度的测定 被引量:16
19
作者 郝素菊 蒋武锋 +1 位作者 方觉 张玉柱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用国标法和增大酚酞浓度法测定了五种石灰的活性度,结果表明,国标法可以准确测定普通低活性石灰的活性度,而测定高活性冶金石灰时存在较大偏差;高活性冶金石灰的活性度宜采用增大酚酞浓度法,即将酚酞浓度提高到10g.L-1,这样可以补足酚... 用国标法和增大酚酞浓度法测定了五种石灰的活性度,结果表明,国标法可以准确测定普通低活性石灰的活性度,而测定高活性冶金石灰时存在较大偏差;高活性冶金石灰的活性度宜采用增大酚酞浓度法,即将酚酞浓度提高到10g.L-1,这样可以补足酚酞数量,保证有部分红色醌式结构来指示盐酸滴定直到测定终点,并用后续补加酚酞法对这一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活性石灰 酸碱滴定法 酚酞指示剂 醌式结构 国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无镍不锈钢研究进展及应用
20
作者 曲青博 王星星 +7 位作者 施建军 李花兵 王青川 彭岩 贾连辉 陈金虎 李桂变 方乃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106,共13页
近年来,功能性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传统含镍不锈钢相比,高氮无镍不锈钢通过用氮元素代替镍元素进行合金化,不仅保持了不锈钢的优异特性,还能大幅度降低镍的使用量,减少对这一贵重金属的依赖。氮元素的加入能够显著... 近年来,功能性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传统含镍不锈钢相比,高氮无镍不锈钢通过用氮元素代替镍元素进行合金化,不仅保持了不锈钢的优异特性,还能大幅度降低镍的使用量,减少对这一贵重金属的依赖。氮元素的加入能够显著提升不锈钢的耐点蚀性以及力学性能,使其在工业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对材料制备、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其次,从成分设计与制备、组织和力学性能等多个关键方面对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研究进行详细评述,耐腐蚀性分析和生物相容性方面的研究显示,高氮无镍不锈钢在多种腐蚀介质中表现优异,特别适用于海洋、化工等腐蚀环境。其次,总结了高氮无镍不锈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何平衡氮元素含量与材料综合性能,仍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最后,指出优化成分、调整热处理工艺提升高氮钢性能,是实现该材料在力学性能、加工性能方面更大突破的主要方式,为高氮无镍不锈钢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无镍不锈钢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耐蚀性 生物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