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底吹气中间包内流动与夹杂物控制 被引量:8
1
作者 詹树华 王建军 +2 位作者 仇圣桃 萧泽强 干勇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367-372,376,共7页
以宝钢集团梅山钢厂1台连铸中间包为原型,采用水模型的方法对底吹气中间包内的流动和夹杂物控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行设计的装置进行底吹气,能够在中间包内形成均匀、稳定而又细小的气泡;底吹气能够在中间包内形成微气泡形式的... 以宝钢集团梅山钢厂1台连铸中间包为原型,采用水模型的方法对底吹气中间包内的流动和夹杂物控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行设计的装置进行底吹气,能够在中间包内形成均匀、稳定而又细小的气泡;底吹气能够在中间包内形成微气泡形式的“气幕挡墙,”“气幕挡墙”的形成能有效地破坏中间包内"层流"结构的流动形式,避免形成短路流动,提高平均停留时间,缩小死区体积分率;在吹气位置的选择上,采用中部位置(B2)进行吹气,效果较好;采用底吹气的方式可以实现对中间包内流动的控制,且不需要大的气体流量;底吹气有利于中间包内夹杂物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流动控制 夹杂物 水模型 底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浸入式侧吹模式下的熔池搅拌现象 被引量:8
2
作者 詹树华 欧俭平 +1 位作者 赖朝彬 萧泽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4,共6页
在考虑流股成泡后各分散气泡形阻力的影响以及气液相运动时相间的滑移等条件的基础上,耦合了 Sato模型和湍流分散力,建立了欧拉气液两相多流体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深侧吹和浅侧吹 2 种不同浸入式侧吹模式下熔池内两相流动状... 在考虑流股成泡后各分散气泡形阻力的影响以及气液相运动时相间的滑移等条件的基础上,耦合了 Sato模型和湍流分散力,建立了欧拉气液两相多流体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深侧吹和浅侧吹 2 种不同浸入式侧吹模式下熔池内两相流动状态和混合特性等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浸入式侧吹能有效吸收气体流股的冲击能量,减少喷溅,熔池中易于形成有利于体系混合的环流;深侧吹比浅侧吹具有更强的搅拌能力和更快的混合速度,相间和相内传质速度更快,可以为高碳锰铁快速脱碳提供更加良好的反应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氧脱碳 金属熔池 计算流体力学 气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吹金属熔池内的搅动现象 被引量:18
3
作者 詹树华 赖朝斌 萧泽强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针对浸入式侧吹高碳锰铁快速脱碳技术,研究了侧吹熔池内的三维流动特征.对气体喷吹熔池进行实测,以测量结果为基础,用CFD的方法对熔池中气体射流行为进行三维数值计算研究,在计算中考虑了气液相间的滑移和气泡形成阻力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针对浸入式侧吹高碳锰铁快速脱碳技术,研究了侧吹熔池内的三维流动特征.对气体喷吹熔池进行实测,以测量结果为基础,用CFD的方法对熔池中气体射流行为进行三维数值计算研究,在计算中考虑了气液相间的滑移和气泡形成阻力对流体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A.Irons等有关熔池浸入式侧吹射流的描述方法用于描述金属熔池的射流行为不恰当,为此,对其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浸入式侧吹能更有效吸收气体流股的冲击能量,减少喷溅,熔池中易于形成有利于体系混合的环流,因而有利于高碳锰脱碳过程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氧脱碳 金展熔池 气液两相流 浸入式侧吹 三维流动特征 高碳锰铁 冶炼 搅动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