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采集智能车系统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孙宇舸 叶柠 周孜耕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1期42-45,共4页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信息采集智能车在环境监测、生态研究、地质勘探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基于ESP32微处理器设计和开发具有自动避障和语音控制功能的信息采集智能车系统,通过在智能车系统搭载多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实现不同位...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信息采集智能车在环境监测、生态研究、地质勘探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基于ESP32微处理器设计和开发具有自动避障和语音控制功能的信息采集智能车系统,通过在智能车系统搭载多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实现不同位置环境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与显示。经过实际测试,验证系统功能完善,易于使用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信息采集 自动避障 语音控制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能力驱动下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乐 王正松 +1 位作者 何大阔 赵玉良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8,共8页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是高等教育回应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有助于精准对接国家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两类研究生培养在定位、内容、过程及评价等方面的差异...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是高等教育回应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有助于精准对接国家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两类研究生培养在定位、内容、过程及评价等方面的差异,揭示培养过程中同质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融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培养模式,以培育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保障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构建涵盖立德树人、需求导向、开放办学、分类深化及质量监控等维度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路径。本文旨在为解决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趋同现象提供新思路,为提升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研究生 实践能力 分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的光学特性及其在光电信息传感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勇 董俊良 +1 位作者 陈菁菁 李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6-131,共6页
详细介绍了磁流体的光学性质,包括磁流体的热透镜效应、磁光效应、磁流体折射率的可控性以及磁致分色效应。由于磁流体的光学性质具有可调谐性,这为磁流体在新型光子器件与光纤传感器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新原理、新材料。论述了应用磁流... 详细介绍了磁流体的光学性质,包括磁流体的热透镜效应、磁光效应、磁流体折射率的可控性以及磁致分色效应。由于磁流体的光学性质具有可调谐性,这为磁流体在新型光子器件与光纤传感器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新原理、新材料。论述了应用磁流体设计的多路复用器、光开关、光纤调制器、可调谐磁流体光栅与可调谐滤波器,以及基于磁流体的光纤电流传感器原理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光学特性 光纤电流传感器 磁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博弈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曲阳 徐林 +1 位作者 王建辉 顾树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10-14,共5页
针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的信息冲突,结合博弈论的原理,在考虑信息冲突环境下局中人最优策略和最优支付的情况下,提出了求解信息冲突环境的信息博弈融合方法.首先通过信息熵的形式将多信息器表示成多源信息,并将多源信息的信息冲突... 针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的信息冲突,结合博弈论的原理,在考虑信息冲突环境下局中人最优策略和最优支付的情况下,提出了求解信息冲突环境的信息博弈融合方法.首先通过信息熵的形式将多信息器表示成多源信息,并将多源信息的信息冲突过程抽象成为信息博弈过程,多传感器系统通过信息博弈的过程实现整个系统的信息收益最大化.通过对空调机调速器运行工况评价的实验分析,证实该方法在保持调节性能的同时,能从冗余的多源信息角度对系统的被控参数做出调整,各种动态品质特性优于传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信息博弈 信息表示 熵理论 空调机调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动态生理及病理信息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兴元 顾树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7-403,367,共8页
按照非线性理论 ,作者设计并实施了用于心脏系统非线性研究的深低温停循环 (ProfoundHy pothermiaandCirculatoryArrest,简称PHCA)实验。通过对PHCA实验中几个温度台阶上所采集的心电信号的功率谱分析和Lyapunov指数的计算 ,得出以下结... 按照非线性理论 ,作者设计并实施了用于心脏系统非线性研究的深低温停循环 (ProfoundHy pothermiaandCirculatoryArrest,简称PHCA)实验。通过对PHCA实验中几个温度台阶上所采集的心电信号的功率谱分析和Lyapunov指数的计算 ,得出以下结论 :( 1)心电信号的功率谱和Lya punov指数反映了心脏的总体动态特征 ,它们可用以估计心脏的健康状态 ;( 2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心脏的运动是混沌的 ,而在病理状态下则趋于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心电信号 功率谱 LYAPUNOV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化信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声源定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韵婷 井元伟 张嗣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0-533,共4页
针对量化定位大都集中在单源定位问题,该文研究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量化多声源定位方法。首先针对超声源的传播特性提出了对数量化策略,节点根据量化策略和测量值计算量化信息,并将量化信息传输给基站;然后基站根据提出的基于可能性... 针对量化定位大都集中在单源定位问题,该文研究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量化多声源定位方法。首先针对超声源的传播特性提出了对数量化策略,节点根据量化策略和测量值计算量化信息,并将量化信息传输给基站;然后基站根据提出的基于可能性C均值聚类算法的多源定位方法估计声源的位置。通过在不同参数下的仿真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精确地估计多声源的位置,且对丢包率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多源 可能性C均值聚类 量化信息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尺度动态贝叶斯网络及多信息融合的步态识别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旗 薛定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48-1153,共6页
步态识别在生物识别中研究日益增多。目前对步态的识别研究大都是考虑单一条件下步态的识别率,但在穿外套、背包等混合条件下识别率较低,该文分析了人体行走时步态的时序特征,提出一种4层的双尺度多信息融合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中每... 步态识别在生物识别中研究日益增多。目前对步态的识别研究大都是考虑单一条件下步态的识别率,但在穿外套、背包等混合条件下识别率较低,该文分析了人体行走时步态的时序特征,提出一种4层的双尺度多信息融合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中每个时间片都为整体信息即大尺度信息和局部细节信息即小尺度信息的融合。此模型能很好地表达步态的时序特性,即步态行走时人体姿态,运动幅度等特征的节奏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识别率,能有机地融合步态的整体信息及局部细节信息,并且在有轮廓噪声及信息缺失的情况下有较好的鲁棒性,大大降低了外套及背包对步态识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步态识别 双尺度 动态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智能驾驶系统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淑芳 任兰珍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1-55,共5页
阐述了智能汽车研究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发达国家关于智能汽车研究的历史、发展和趋势,重点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智能驾驶系统模型,分析了此模型下各系统模块的功能,介绍了系统模型中信息融合方法的引入,最后提出了对智能... 阐述了智能汽车研究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发达国家关于智能汽车研究的历史、发展和趋势,重点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智能驾驶系统模型,分析了此模型下各系统模块的功能,介绍了系统模型中信息融合方法的引入,最后提出了对智能驾驶技术应用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信息融合 智能驾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软件定义信息中心型网络的快速转发机制
9
作者 张金钰 王兴伟 +1 位作者 李婕 黄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90-95,共6页
针对软件定义信息中心型网络中数据平面面临的控制器可伸缩性、查找延迟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软件定义信息中心型网络的基于流转发的快速转发机制.该机制设计了名字映射系统来解决控制器可伸缩性问题,并基于快速转发机制建立了流表... 针对软件定义信息中心型网络中数据平面面临的控制器可伸缩性、查找延迟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软件定义信息中心型网络的基于流转发的快速转发机制.该机制设计了名字映射系统来解决控制器可伸缩性问题,并基于快速转发机制建立了流表,在转发阶段可以优先在流表中进行兴趣包和数据包的查找,解决了信息中心型网络名字前缀数量庞大导致的查找延迟较大的问题.同时,该机制的统一索引结构解决了查找切换耗费较高而限制转发速度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原转发机制,快速转发机制吞吐量提升约60%,查找时间减少约51%,转发速率提升约70%,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信息中心型网络 快速转发 流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轻量级多模态车辆轨迹预测算法
10
作者 李贞妮 孙晖 +1 位作者 郝梓彤 肖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3,共10页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车载嵌入式计算平台存储和计算资源有限、车辆未来轨迹具有不确定性、周围环境信息复杂多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obileNeXt搭建的轻量级多模态车辆轨迹预测算法(CAM-MobileNeXt)。首先,利用MobileNeXt轻量级框架,构...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车载嵌入式计算平台存储和计算资源有限、车辆未来轨迹具有不确定性、周围环境信息复杂多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obileNeXt搭建的轻量级多模态车辆轨迹预测算法(CAM-MobileNeXt)。首先,利用MobileNeXt轻量级框架,构建了参数量和计算量均较少的车辆轨迹预测模型;其次,通过将单模态轨迹预测调整为多模态轨迹预测,以预测目标车辆可能存在的多条未来轨迹;最后,引入注意力机制,使其具备从众多输入信息中筛选出重要信息的能力,从而高效分配有限的存储和计算资源。在L5级别自动驾驶车辆轨迹数据集Lyft上开展轨迹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备较低的参数量和计算量,预测性能优于Lyft基线方法ResNet50;与MobileNeXt相比,所提算法在Lyft数据集上的损失值降低了11.9%,最终位移误差降低了7.4%,平均位移误差降低了11.4%。所提算法适合部署在自动驾驶汽车的车载嵌入式计算平台上,在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周围车辆进行准确多模态轨迹预测,以保证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行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迹预测 轻量级网络 多模态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冲击波作用下红砂岩的动态破裂行为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欣冉 饶珂嘉 +4 位作者 苏贺 侯雨函 冯茂根 彭建宇 张凤鹏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3期170-177,185,共9页
为了研究等离子冲击波作用下岩石的破裂行为,开展了不同放电间距下的高压脉冲击穿红砂岩试验。利用超高速相机观测了红砂岩试件的裂纹扩展过程,讨论了放电间距对等离子冲击波作用下红砂岩试样表面裂纹密度的影响。随后,利用数值模拟软件... 为了研究等离子冲击波作用下岩石的破裂行为,开展了不同放电间距下的高压脉冲击穿红砂岩试验。利用超高速相机观测了红砂岩试件的裂纹扩展过程,讨论了放电间距对等离子冲击波作用下红砂岩试样表面裂纹密度的影响。随后,利用数值模拟软件LS-DYNA建立与实验条件一致的有限元模型,对比了模拟和实验结果,再现了试验过程。结果表明:等离子冲击波作用下,垂直放电通道方向的两个表面上的破坏主要是径向裂纹;平行放电通道的四个侧面则是横向裂纹占主导。随着放电间距的增大,试件表面的裂纹密度逐渐增大。依据数值模拟结果对试件内部的破裂过程及应力波的衰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放电间距的增加,等离子冲击波在红砂岩试样内部形成的有效应力呈现出指数型衰减,在自由面附近有效应力峰值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脉冲 放电间距 裂纹扩展 裂纹密度 应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及动态阈值的主燃油回路故障检测
12
作者 李宏新 郝彬彬 董久祥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4,共7页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主燃油伺服回路传感器故障率高、固定阈值判定算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频H_(∞)性能指标的扩展型观测器设计方法和一种动态阈值设计算法,实现主燃油伺服回路早期的故障检测。建立了包含非线性特性的主燃...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主燃油伺服回路传感器故障率高、固定阈值判定算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频H_(∞)性能指标的扩展型观测器设计方法和一种动态阈值设计算法,实现主燃油伺服回路早期的故障检测。建立了包含非线性特性的主燃油控制回路数学模型,基于执行器及传感器所受扰动的频率分布区间,采用有限频H_(∞)性能指标,设计了观测器增益保证扰动到残差输出的无穷范数最小,增强了故障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性。基于白噪声的概率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阈值设计方法,降低了传统故障检测方法中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提高了故障的检测精度,并通过仿真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该方法均可提高故障检测实时性,并提高故障检测精度,误报率和漏报率分别从5.5%和20.5%降至1%和9%,对航空发动机的健康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燃油回路 动态阈值 故障检测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纳米喷流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国强 余建 +5 位作者 瞿驰野 张天尧 马璐 张鹏程 张翊 杨慧 《集成技术》 2024年第2期89-110,共22页
光子纳米喷流是光照射直径与波长相当或略大于波长的无损电介质微颗粒时,会在微颗粒后表面一定距离处形成高强度、紧聚焦光束。光子纳米喷流具有大于照射光的强度、最小的半高宽值能够小于衍射极限的光束宽度、传播超出倏势场区域和较... 光子纳米喷流是光照射直径与波长相当或略大于波长的无损电介质微颗粒时,会在微颗粒后表面一定距离处形成高强度、紧聚焦光束。光子纳米喷流具有大于照射光的强度、最小的半高宽值能够小于衍射极限的光束宽度、传播超出倏势场区域和较强的背向散射等优异特性,在光信号增强、微纳加工与制造、超分辨光学成像、超灵敏捕获和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该文首先介绍了光子纳米喷流的源头和发现;其次,对光子纳米喷流的模型、理论、形貌特征、实验测量和主要特性进行了阐述;再次,调研和讨论了光子纳米喷流的几个重要应用;最后,对光子纳米喷流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纳米喷流 微颗粒 微透镜 光散射 超分辨光学成像 光捕获和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和Fe_(2)O_(3)修饰对CdSnO_(3)基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梅馨跃 蒙欣然 +3 位作者 孟凡利 任梦洋 曹楚 张仁泽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9-76,共8页
用于有害气体丙酮检测的传统传感器具有一定程度不足,以锡酸镉(CdSnO_(3))为基底的传感器对现有传感器缺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弥补。采用水热法合成纯CdSnO_(3)纳米颗粒和Fe_(2)O_(3)纳米颗粒,通过研磨法制备Fe_(2)O_(3)修饰的CdSnO_(3)材料... 用于有害气体丙酮检测的传统传感器具有一定程度不足,以锡酸镉(CdSnO_(3))为基底的传感器对现有传感器缺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弥补。采用水热法合成纯CdSnO_(3)纳米颗粒和Fe_(2)O_(3)纳米颗粒,通过研磨法制备Fe_(2)O_(3)修饰的CdSnO_(3)材料,由此制备传感器并进行气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纯CdSnO_(3)基传感器在最适温度(340℃)下对100 ppm丙酮响应值为19.71,响应时间为98 s,恢复时间为51 s;掺杂3%Fe_(2)O_(3)的CdSnO_(3)基传感器最适温度降低至320℃,且响应值显著提高,最高响应值是纯CdSnO_(3)基传感器的1.564倍,同时响应时间降低至49 s,恢复时间降低至30 s;在365 nm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最适温度也降低至320℃,对100 ppm丙酮的响应值为23.5,是纯CdSnO_(3)基传感器的1.36倍。3%Fe_(2)O_(3)掺杂的CdSnO_(3)传感器用于丙酮检测具有较好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锡酸镉 丙酮检测 光催化 Fe_(2)O_(3)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选址综述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杨珺 张闯 +1 位作者 孙秋野 王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6-144,共9页
分别从风电场选址的两个基本阶段——宏观选址和微观选址出发,对风能资源的评估、风力发电机的选型及排布、国内外的风电场选址软件等方面进行论述。以高效合理利用风能资源为目标,整理分析整个风电场选址的过程,简要介绍风电场选址需... 分别从风电场选址的两个基本阶段——宏观选址和微观选址出发,对风能资源的评估、风力发电机的选型及排布、国内外的风电场选址软件等方面进行论述。以高效合理利用风能资源为目标,整理分析整个风电场选址的过程,简要介绍风电场选址需遵守的基本原则,总结论述了选址过程中涉及的概念及方法,以期对今后的风电场选址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评估 宏观选址 微观选址 风电场规划 选址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Ad hoc网络中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按需路由协议 被引量:26
16
作者 胡曦 李喆 刘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289,共6页
移动Ad hoc网络拓扑的高度动态变化是造成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路由频繁通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链路稳定性预测扩展,增强路由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分组的接收功率把节点间的相对运动划分为靠近... 移动Ad hoc网络拓扑的高度动态变化是造成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路由频繁通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链路稳定性预测扩展,增强路由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分组的接收功率把节点间的相对运动划分为靠近和远离两种类型,然后在不同相对运动类型下根据节点间距离得到了的链路平均维持时间。在路由过程中,中间节点利用得到的链路平均维持时间设置请求报文的转发延迟,通过一定转发规则选择稳定性较强的链路构成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进行链路稳定性预测扩展后的按需路由协议能够有效增强路由的稳定性,并提高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D HOC网络 按需路由协议 链路稳定性预测 链路平均维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达的超像素跟踪算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齐苑辰 吴成东 +1 位作者 陈东岳 陆云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9-535,共7页
该文针对真实场景下视频跟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目标形变、运动和遮挡等问题,该文分别构建了基于超像素局部信息的判别式模型和基于颜色与梯度全局信息的产生式模型,通过两者的结合提升了目标表观特征描述的可区分性和不变性;此外,提出一... 该文针对真实场景下视频跟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目标形变、运动和遮挡等问题,该文分别构建了基于超像素局部信息的判别式模型和基于颜色与梯度全局信息的产生式模型,通过两者的结合提升了目标表观特征描述的可区分性和不变性;此外,提出一种基于稀疏主成分分析的更新策略,在更新特征字典的同时减少其冗余度,在判别式模型的更新阶段分别对每帧图像获得的跟踪结果进行二次判别从而避免漂移现象的发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跟踪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应对目标姿态变化、背景干扰以及遮挡等复杂情况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目标跟踪 稀疏表达 超像素分割 稀疏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与ESN的短期风速混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6
18
作者 田中大 李树江 +1 位作者 王艳红 高宪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03-1610,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与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ARIMA模型对短期风速时间序列进行线性特征的预测,使得短期风速的残差仅包... 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与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ARIMA模型对短期风速时间序列进行线性特征的预测,使得短期风速的残差仅包含非线性特征,然后利用ESN模型对非线性的残差序列进行预测,最后将ARIMA模型的短期风速线性预测值与ESN模型的短期风速非线性预测残差值进行相加得到最终的短期风速的预测值。单步与多步预测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混合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与更小的预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速 预测 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 回声状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软场性能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颜华 邵富群 +1 位作者 王师 吴恩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的敏感场是软场,受被测介质分布的影响·以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灵敏度快速计算法为工具,通过多种介质分布下灵敏度分布的计算与比较,研究了传感器的软场性能·结果表明,即便对于介电常数差异较小的气/ 油... 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的敏感场是软场,受被测介质分布的影响·以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灵敏度快速计算法为工具,通过多种介质分布下灵敏度分布的计算与比较,研究了传感器的软场性能·结果表明,即便对于介电常数差异较小的气/ 油两相流,不同的电介质分布亦可导致灵敏度值有正、负百分之几十的变化·各处灵敏度变化不仅与管内介质分布有关,还与该点在敏感场中所处的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电容传感器 软场特性 灵敏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低空空域监管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纪红 王倩倩 杨丽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从GPS和"北斗"两套卫星导航系统入手,建立了低空空域监管系统,分为GPS定位、"北斗"卫星通信、低空空域飞行器机载设备、地面控制中心四大模块。随着新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完善,可以完全摆脱G... 从GPS和"北斗"两套卫星导航系统入手,建立了低空空域监管系统,分为GPS定位、"北斗"卫星通信、低空空域飞行器机载设备、地面控制中心四大模块。随着新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完善,可以完全摆脱GPS,只利用"北斗"系统来实现低空空域的导航与检测,建立一个产权自主、功能完善、管理便捷的监管系统,在解决高空交通拥堵难题的同时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北斗”卫星系统 低空空域监管 机载设备 地面监控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