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于春玲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119,124,共6页
文化观是关于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文化理论的核心,也是制定文化政策的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
文化观是关于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文化理论的核心,也是制定文化政策的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完善四个阶段。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特别是文化本质观、中西文化观的沿革与发展并把握其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并继续推进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观
文化本质观
中西文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孝文化视角下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冲突及其调适
被引量:
5
2
作者
任鹏
娄成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9,共6页
"价值冲突"可谓是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境遇最深刻和最典型的表述,而"孝"恰恰处于冲突的中心地带和节点区域,是解读冲突状态的一个恰当的"视窗"。"孝"作为元共识的整体性式微、作为"重叠共识&...
"价值冲突"可谓是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境遇最深刻和最典型的表述,而"孝"恰恰处于冲突的中心地带和节点区域,是解读冲突状态的一个恰当的"视窗"。"孝"作为元共识的整体性式微、作为"重叠共识"的非均衡性发展,以及在实践层面的双重演化,充分折射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冲突的复杂性、深刻性。面对复杂的冲突局面,任何单一、生硬的"价值规范"都是徒劳。我们需要构建包括元共识(态度性共识)、主导性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愿景共识(中国梦)在内的整体性共识格局,从而实现对冲突的调适,达致合理多元主义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
价值冲突
整体性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汉代司法中的经义决狱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进华
顾海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5,共6页
经义决狱,又称《春秋》决狱,兴起于西汉,系汉代流行的一种司法审判模式。汉代经学的发达,使汉人将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视为司法"宪章",由此导致了经义决狱的大流行。对经义决狱历来不乏褒扬者和批判者。研判汉代经义...
经义决狱,又称《春秋》决狱,兴起于西汉,系汉代流行的一种司法审判模式。汉代经学的发达,使汉人将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视为司法"宪章",由此导致了经义决狱的大流行。对经义决狱历来不乏褒扬者和批判者。研判汉代经义决狱案例,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许多案例贯彻了儒家的慎罚和平恕精神,而从消极的方面来看,一些断案者对儒家经义的援引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确定性,相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经义决狱执行上的分歧滞涩和处境上的尴尬的成因,大致有两个方面:第一,儒家经典乃纯经验的而非逻辑的产物,并不具备法典所应有的周延逻辑和体系性,由此发生理论的碰撞和实践的窘境就在所难免;第二,对儒家经典的多元解读赋予司法裁判者以广阔的自由裁量空间,让冰冷的司法和执法活动变得温情脉脉,但同时也不免为一些人所利用,使司法活动的确定性大打折扣。经义决狱发展到后来,往往不尽限于刑事案件,亦扩及于对民事生活的干预当中。以经义指导司法实践一方面弥缝了机械执法可能带来的司法不公和非人道问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司法擅断和以经乱法等一系列流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义决狱
《春秋》
儒家精神
法典
多元解读
流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等是核心价值的基石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建春
汲春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9-39,共1页
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价值准则,是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普遍的价值诉求.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平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核心价值观必然以...
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价值准则,是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普遍的价值诉求.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平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核心价值观必然以平等观作为基本的价值导向.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平等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人民群众
价值准则
社会存在
幸福生活
价值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于春玲
机构
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119,124,共6页
文摘
文化观是关于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文化理论的核心,也是制定文化政策的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完善四个阶段。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特别是文化本质观、中西文化观的沿革与发展并把握其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并继续推进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观
文化本质观
中西文化观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孝文化视角下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冲突及其调适
被引量:
5
2
作者
任鹏
娄成武
机构
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9,共6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资助项目(2014lslktmks-08)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12BZZ010)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资助项目(JGZXS1105)
文摘
"价值冲突"可谓是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境遇最深刻和最典型的表述,而"孝"恰恰处于冲突的中心地带和节点区域,是解读冲突状态的一个恰当的"视窗"。"孝"作为元共识的整体性式微、作为"重叠共识"的非均衡性发展,以及在实践层面的双重演化,充分折射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冲突的复杂性、深刻性。面对复杂的冲突局面,任何单一、生硬的"价值规范"都是徒劳。我们需要构建包括元共识(态度性共识)、主导性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愿景共识(中国梦)在内的整体性共识格局,从而实现对冲突的调适,达致合理多元主义的事实。
关键词
孝
价值冲突
整体性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Keywords
filial piety
value conflict
holistic consensus
core socialist value
分类号
B82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代司法中的经义决狱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进华
顾海波
机构
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5,共6页
文摘
经义决狱,又称《春秋》决狱,兴起于西汉,系汉代流行的一种司法审判模式。汉代经学的发达,使汉人将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视为司法"宪章",由此导致了经义决狱的大流行。对经义决狱历来不乏褒扬者和批判者。研判汉代经义决狱案例,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许多案例贯彻了儒家的慎罚和平恕精神,而从消极的方面来看,一些断案者对儒家经义的援引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确定性,相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经义决狱执行上的分歧滞涩和处境上的尴尬的成因,大致有两个方面:第一,儒家经典乃纯经验的而非逻辑的产物,并不具备法典所应有的周延逻辑和体系性,由此发生理论的碰撞和实践的窘境就在所难免;第二,对儒家经典的多元解读赋予司法裁判者以广阔的自由裁量空间,让冰冷的司法和执法活动变得温情脉脉,但同时也不免为一些人所利用,使司法活动的确定性大打折扣。经义决狱发展到后来,往往不尽限于刑事案件,亦扩及于对民事生活的干预当中。以经义指导司法实践一方面弥缝了机械执法可能带来的司法不公和非人道问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司法擅断和以经乱法等一系列流弊。
关键词
经义决狱
《春秋》
儒家精神
法典
多元解读
流弊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等是核心价值的基石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建春
汲春梅
机构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党委
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9-39,共1页
文摘
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价值准则,是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普遍的价值诉求.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平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核心价值观必然以平等观作为基本的价值导向.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石.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平等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人民群众
价值准则
社会存在
幸福生活
价值诉求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
于春玲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孝文化视角下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冲突及其调适
任鹏
娄成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汉代司法中的经义决狱
赵进华
顾海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平等是核心价值的基石
杨建春
汲春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