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C混菌发酵中大菌不同胞外组分对小菌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吕淑霞 牛建双 +3 位作者 马镝 张良 陈宏权 张忠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0-704,共5页
在维生素C(VC)二步混菌发酵中,巨大芽孢杆菌可显著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产V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LG)。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沉淀、柱层析及电泳技术对巨大芽孢杆菌胞外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测定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细... 在维生素C(VC)二步混菌发酵中,巨大芽孢杆菌可显著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产V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LG)。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沉淀、柱层析及电泳技术对巨大芽孢杆菌胞外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测定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细胞转化L-山梨糖为2-KLG的生成量、产酸菌关键酶L-山梨糖脱氢酶(SDH)酶活性及产酸菌的活菌数,研究了VC两步发酵中大菌不同胞外组分对小菌的作用。结果表明:大菌胞外36 000和44 300两个组分蛋白质对小菌产酸、SDH酶活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 2-酮基-L-古龙酸 L山-梨糖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菌发酵L-山梨糖生产Vc前体2-酮基-L-古龙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吕淑霞 赵朔 +2 位作者 杨宇 张忠泽 陈宏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4,共5页
利用混合菌发酵L-山梨糖生产2-酮基-L-古龙酸(2-KGA),再经化学转化合成维生素C(Vc),是我国工业生产Vc的主要途径,具有简化工艺,减少污染,降低能耗等诸多优点。从菌系组合、菌种选育、代谢途径与酶学特性、工程菌构建、伴生作用机制及发... 利用混合菌发酵L-山梨糖生产2-酮基-L-古龙酸(2-KGA),再经化学转化合成维生素C(Vc),是我国工业生产Vc的主要途径,具有简化工艺,减少污染,降低能耗等诸多优点。从菌系组合、菌种选育、代谢途径与酶学特性、工程菌构建、伴生作用机制及发酵工艺等方面出发,综述混合菌发酵L-山梨糖生产Vc前体2-KGA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发酵 L-山梨糖 2-酮基-L-古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VC二步混合菌新菌系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淑霞 高明 +3 位作者 马镝 于晓丹 张忠泽 陈宏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206,共5页
为提高VC二步发酵法中糖酸转化过程的产酸量,本实验室从新鲜牛奶中筛选出一株高效促产酸菌生长和产酸的伴生菌——枯草芽孢杆菌A9。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山梨糖、玉米浆、尿素的影响... 为提高VC二步发酵法中糖酸转化过程的产酸量,本实验室从新鲜牛奶中筛选出一株高效促产酸菌生长和产酸的伴生菌——枯草芽孢杆菌A9。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山梨糖、玉米浆、尿素的影响比较显著,最佳培养基条件为L-山梨糖90g/L、尿素12.2g/L、玉米浆14.2g/L、CaCO34.1g/L、MgSO40.2g/L,可获得2-酮基-L-古龙酸产量为69.74g/L,与理论值70.33g/L的相对误差为-0.59g/L。曲面回归方程与实验结果拟合性较好,此模型合理可靠,可用于实际预测。优化后的培养基比原培养基平均提高2-KGA产量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二步发酵法 2-酮基-L-古龙酸 枯草芽孢杆菌A9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Vc二步发酵新菌系产2-酮基-L-古龙酸的培养基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婷婷 高明 +3 位作者 吕淑霞 于晓丹 张忠泽 陈宏权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47-53,共7页
以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HJ-04作为维生素C二步发酵第2步中的伴生菌,促进产酸菌产维生素C(Vitamin C,V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eto-L-gulonic acid,2-KGA)的能力强于工业生产用菌株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2980... 以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HJ-04作为维生素C二步发酵第2步中的伴生菌,促进产酸菌产维生素C(Vitamin C,V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eto-L-gulonic acid,2-KGA)的能力强于工业生产用菌株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2980。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PB)试验及Box-Behnken试验对影响新菌系发酵产2-KGA的6个因素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L-山梨糖、尿素、玉米浆为显著影响因子。最佳产酸条件为L-山梨糖94.95 g/L,尿素11.99 g/L,玉米浆14.13 g/L。优化后产酸量提高12.31 mg/mL,产酸周期缩短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二步发酵 2-酮基-L-古龙酸 短小芽胞杆菌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滤技术改进Vc生产工艺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林茂 高永涛 李晶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0-61,共2页
用超滤技术纯化Vc发酵液已在东北制药总厂 (简称东药 )年产万吨Vc生产线上应用 ,采用膜技术替代原工艺中的一次树脂交换和加热工序 ,具有速度快、节约能源、收率高等优点 .自控清洗程序和国产洗膜剂的应用保证了超滤膜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
关键词 维生素C 超滤 蛋白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外源物质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及产2-酮基-L-古龙酸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吕淑霞 赵朔 +4 位作者 马镝 林英 张良 陈宏权 张忠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9,共6页
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外源营养物质及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研究其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及产2-酮基-L-古龙酸(2-KGA)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谷氨酸单钠(MSG)、腺苷三磷酸(ATP)、含氮碱基、二氢叶酸和巨大芽孢杆菌的... 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外源营养物质及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研究其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及产2-酮基-L-古龙酸(2-KGA)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谷氨酸单钠(MSG)、腺苷三磷酸(ATP)、含氮碱基、二氢叶酸和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都能够促进菌体增殖并提高2-KGA产量,而且2-KGA产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促进菌体生长和产2-KGA的作用远大于以上各种外源营养物质。添加培养36 h的巨大芽孢杆菌胞外液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菌落数和2-KGA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3.39倍和8.81倍,而添加外源营养物质中促进作用最大的二氢叶酸后仅为对照的4.12倍和2.97倍。这表明,2-KGA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菌体增殖实现,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和产酸的机制不同于其他外源营养物质,可能是通过某种生物活性物质提高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菌群密度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 2-酮基-L-古龙酸 外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S新型膜设备工业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林茂 金玉兰 +1 位作者 吕慧 邵立东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69,共3页
丹麦DSS公司平板膜设备在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包括处理化学纸浆废水回收木质素、茶叶汁浓缩制备速溶茶粉、纯化古龙酸钠发酵液,已有M36、M37、M30和M38型设备在生产线上运行.新型设备M39型在板型和流道安排上有重大改进,在分离纯化发... 丹麦DSS公司平板膜设备在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包括处理化学纸浆废水回收木质素、茶叶汁浓缩制备速溶茶粉、纯化古龙酸钠发酵液,已有M36、M37、M30和M38型设备在生产线上运行.新型设备M39型在板型和流道安排上有重大改进,在分离纯化发酵液工业化试验中取得了成功,并比M38型有较高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膜 工业化 超滤 膜分离 平板膜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C二步发酵流加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崔波 吕慧 +2 位作者 陈宏权 安海英 王卫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3-64,共2页
通过对VC二步发酵产醪液各种特性对超滤走料速度影响的研究,确定了对超滤走料速度有显著影响的3个因素并指出了它们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超滤 发酵醪液 维生素C(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