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物料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的调控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兆荣 王宏燕 种传立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07-313,共7页
应用砂滤管法研究了10种常用的有机物料在哈尔滨地区黑土中的腐解状况。结果表明,各物料的腐殖化系数依次为:玉米根茬>小麦根茬>农家肥>豆根茬>豆秸>谷子根茬>玉米秸>麦秸>草木樨根茬>草木樨秸。为科学地调... 应用砂滤管法研究了10种常用的有机物料在哈尔滨地区黑土中的腐解状况。结果表明,各物料的腐殖化系数依次为:玉米根茬>小麦根茬>农家肥>豆根茬>豆秸>谷子根茬>玉米秸>麦秸>草木樨根茬>草木樨秸。为科学地调控土壤有机质提供理论依据,可根据不同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及哈尔滨地区黑土有机质的矿化率,并以 Jenny 模型计算有机物料施用量,维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物料 腐解 有机质 矿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在松花江地区土壤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景刚 刘兴久 王英丽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是在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土壤分类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土壤进行分类,对照,认为方法可行,比传统的土壤分类更具科学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土壤 土壤分类 主成分分析 松花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肥后的黑土肥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兆荣 贾宏 吴秀清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1-6,共6页
本实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黑土施用农家肥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量分别增加0.19~0.55%,0.02~0.07%,速效磷增加0.41~19.75毫克/100克土;复合胶体的数量也相应提高,增值复合量为0.16~1.04%;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农家肥的应用,增强... 本实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黑土施用农家肥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量分别增加0.19~0.55%,0.02~0.07%,速效磷增加0.41~19.75毫克/100克土;复合胶体的数量也相应提高,增值复合量为0.16~1.04%;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农家肥的应用,增强了土壤肥力的后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肥力 培肥 农家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生育期间黑土无机氮变化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连仁 马凤鸣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20-327,共8页
本文研究了甜菜生育期间种植地、休闲地黑土无机氮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种植地无机氮的变化受作物生长的影响。可分为3个阶段:氮素供求平衡期、氮素供求尖锐期和氮素供求缓和期。休闲地无机氮的变化动态可分为4个阶段:积累平缓期、下... 本文研究了甜菜生育期间种植地、休闲地黑土无机氮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种植地无机氮的变化受作物生长的影响。可分为3个阶段:氮素供求平衡期、氮素供求尖锐期和氮素供求缓和期。休闲地无机氮的变化动态可分为4个阶段:积累平缓期、下渗积累期、积累旺盛期和积累终止期。其中5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上旬和10月上旬4个测定日期的无机氮值(0~90cm 土层),年际间差异不显著。用该4个数值可绘出土壤无机氮动态曲线,科学地反映出土壤供氮水平,可作为甜菜定量施氮的重要参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黑土 无机氮 土壤 供氮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稀植施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艺 祝崇学 许景刚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本文总结了1985~1987年寒地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施肥的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肥量过高产量下降;水稻株高、有效分蘖、空秕率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在适宜施肥水平,水稻茎秆直立无倒伏,在高肥水平茎秆... 本文总结了1985~1987年寒地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施肥的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肥量过高产量下降;水稻株高、有效分蘖、空秕率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在适宜施肥水平,水稻茎秆直立无倒伏,在高肥水平茎秆有倾斜。增加氮肥比例,水稻株高和空秕率增加,千粒重降低;增加磷肥比例,空秕率降低,千粒重提高;降低钾肥比例,有效穗数和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稀植 施肥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两种类型水稻土有机质平衡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相林 许景刚 姜福臣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本文对黑龙江省南部地区两种水稻土的有机质变化动态进行了模拟试验,建立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肥力特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在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保持土壤有机质宜适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 水稻土 有机质 宜适值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