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船舶电气设备状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魏东辉 李昊泽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189,共4页
为可靠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状态,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提出多源信息融合的船舶电气设备状态识别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模型检测并修正船舶电气设备多源历史数据中的连续异常数据和独立异常数据;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修正后的电气设备多... 为可靠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状态,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提出多源信息融合的船舶电气设备状态识别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模型检测并修正船舶电气设备多源历史数据中的连续异常数据和独立异常数据;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修正后的电气设备多源历史数据,依据融合后的多源数据训练谱聚类和深度神经网络,构建船舶电气设备状态识别网络模型,结合电气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识别船舶电气设备状态。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确定数据中的连续异常数据和独立异常数据,并且完成所有异常数据的修正,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离散度结果均在0.016以下;能够完成电气设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以及紧急状态的识别,最小均方根误差值均在0.0044以下,识别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融合 船舶电气设备 状态识别 异常数据修正 时间序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
2
作者 谢秋菊 郭丽峰 +7 位作者 王莉薇 郑书朋 周红 李海源 苏中滨 刘文洋 王文峰 郑萍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166-169,共4页
随着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计算思维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农业院校学生的重要核心素养。然而,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教学内容脱离农业实践、理论与应用脱节等问题,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该研究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构... 随着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计算思维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农业院校学生的重要核心素养。然而,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教学内容脱离农业实践、理论与应用脱节等问题,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该研究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采用问题驱动学习(PBL)方式,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智慧农业案例深度融合。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农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计算思维 创新能力 农业院校 计算机基础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生长季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燕 张弘强 +6 位作者 何璞 曾星雨 崔玲 周博奇 罗春雨 任卓群 曲艺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82-87,共6页
基于2000—2020年的遥感数据以及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三江平原区域及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三江平原生长季平均NDVI和各植被类型NDVI均呈上升趋势,森林上升... 基于2000—2020年的遥感数据以及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三江平原区域及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三江平原生长季平均NDVI和各植被类型NDVI均呈上升趋势,森林上升趋势最大(0.0162/a);三江平原全年气温和降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生长季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三江平原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生长季NDVI空间分布格局总体相似,植被覆盖总体呈现改善趋势。生长季植被生长较好,中(0.4<NDVI<0.6)、高(NDVI≥0.6)覆盖植被区域占比较高,占整个区域的98.22%。2000—2020年三江平原生长季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说明该地区气温的升高对生长季植被NDVI主要起抑制作用,降水量的增多对生长季植被NDVI主要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相关性分析 时空变化 气候变化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多目标优化调控算法研究
4
作者 张继成 闫艺璇 +2 位作者 郑萍 谢秋菊 黎煊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针对寒区冬季密闭式畜舍内现有的温湿环境调控热量损失大、补温能耗高,以及仅依赖温度或湿度等单一指标调控而导致环境调控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寒区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优化算法(Improved non-domi... 针对寒区冬季密闭式畜舍内现有的温湿环境调控热量损失大、补温能耗高,以及仅依赖温度或湿度等单一指标调控而导致环境调控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寒区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优化算法(Improv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INSGA-Ⅱ)优化该系统保温、除湿和能耗的运行效果。INSGA-Ⅱ采用自适应差分变异算子和改进精英保留策略的方法,增加最优解的种群多样性,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收敛。通过Zitzler-Deb-Thiele(ZDT)系列测试函数验证,改进INSGA-Ⅱ算法的反向世代距离(Inverted generational distance,IGD)和世代距离(Generational distance,GD)指标都优于传统NSGA-Ⅱ算法,与真实解更为接近。内循环除湿系统优化调控性能数据表明,空间广泛性评价指标(Spacing,SP)从NSGA-Ⅱ的0.1118降低到INSGA-Ⅱ的0.0202,最优解分布域显著增加,可为系统运行的优化调控提供更为广泛的参考依据,同时求解速度提高106.42%。在除湿系统仿真调控效果方面,INSGA-Ⅱ算法调控平均降温比NSGA-Ⅱ算法减少1.43℃,降幅为23.06%,减少了由除湿带来的舍内降温,能够获得更好的保温节能效果。因此,改进INSGA-Ⅱ优化算法有助于提升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工作性能,为畜舍温湿环境精准调控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舍环境调控 内循环除湿系统 节能 改进NSGA-Ⅱ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不同季节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
作者 李海燕 曾星雨 +6 位作者 何璞 张弘强 崔玲 周博奇 任卓群 罗春雨 曲艺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95-200,共6页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MODIS NDVI和气象(气温、降水)数据,探讨2000—2020年三江平原植被各季节NDVI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近21年三江平原春季、夏季、秋季植...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MODIS NDVI和气象(气温、降水)数据,探讨2000—2020年三江平原植被各季节NDVI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近21年三江平原春季、夏季、秋季植被NDVI呈上升趋势,春季升幅最大(0.156/10 a),秋季升幅最小(0.075/10 a)。在空间分布上,春季NDVI较低,约70.10%区域处于低覆盖植被区(NDVI≤0.4),中覆盖植被区(0.4<NDVI<0.6)占29.10%;夏季植被生长较好,NDVI迅速增加,高覆盖植被区(NDVI≥0.6)几乎占三江平原整个区域,占比为97.53%;秋季植被NDVI空间分布与春季相似,但数值与春季相比,低覆盖植被区有所减少,中、高覆盖植被区均有所增加。在相关性分析中,春季94.18%植被NDVI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91.21%)和秋季(63.46%)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与气温呈负相关,说明春季气温的升高对大多数植被生长主要起促进作用,夏季气温的下降对植被生长主要起促进作用,秋季气温的升高对植被生长主要起抑制作用;夏季(88.90%)和秋季(80.81%)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与降水量呈正相关,春季82.46%区域与降水量呈负相关,说明夏季和秋季降水量的增多对三江平原植被生长主要具有促进作用,而春季降水量的增多对大多数植被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植被覆盖 季节变化 气候变化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CW-YOLO v8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仝志民 徐天哲 +3 位作者 石传淼 李盛章 谢秋菊 荣丽红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419,共9页
随着现代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对猪只行为精准识别需求日益增长。针对猪只行为多样性、特征相似性、相互遮挡和堆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模型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引入ConvNeXt V2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以增强对检测目标... 随着现代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对猪只行为精准识别需求日益增长。针对猪只行为多样性、特征相似性、相互遮挡和堆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模型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引入ConvNeXt V2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以增强对检测目标的语义信息提取能力。其次,在特征融合网络中添加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强化模型特征融合能力。此外,结合上采样算子CARAFE,进一步提升模型在行为识别过程中特征提取能力。最后,使用WIoUv3作为损失函数,优化模型检测精度。经实验验证,改进后模型准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和F1值分别达到89.6%、88.0%、91.9%和88.8%,与TOOD、YOLO v7和YOLO v8模型相比,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10.9、6.3、3.7个百分点,显著提高猪只行为识别精度。消融实验表明,各项改进均对模型的识别性能有提升效果,ConvNeXt V2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对模型的提升效果最明显。综上所述,CBCW-YOLO v8模型在猪只行为识别任务中展现出优良的综合性能,为猪只健康管理和疾病预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只行为识别 YOLO v8 特征提取网络 CARAFE WIoUv3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与灰色关联的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评价——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25
7
作者 任永泰 于浩然 +1 位作者 刘慧 王会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5-92,153,共9页
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基于2017年的数据,建立由8个子系统支撑的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系统,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系统聚类模型测算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强弱程度并... 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基于2017年的数据,建立由8个子系统支撑的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系统,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系统聚类模型测算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强弱程度并进行排序聚类,绘制竞争力分布图。将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计算出各影响因素及子系统核心度。结果表明,农业科研人员全时当量为核心因素,农业科教支持竞争力为核心竞争力,因此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是提升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的核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经济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高光谱成像技术在作物生长信息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姜妍 王琳 +4 位作者 杨月 蔡雨彤 张喜海 王惠中 王绍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6,共9页
随着高效精准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精准农业发展趋势明显,高光谱遥感作为该领域前沿技术,应用广泛。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具有波段多、光谱窄、数据量大优点,利用光谱特征研究作物生长信息、各种光谱模型及精... 随着高效精准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精准农业发展趋势明显,高光谱遥感作为该领域前沿技术,应用广泛。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具有波段多、光谱窄、数据量大优点,利用光谱特征研究作物生长信息、各种光谱模型及精细分类和识别。文章重点论述近5年国内外HSI技术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system,UAS)遥感系统中对作物生长信息快速无损检测应用的研究进展,通过数据集扩充与注释、最佳波段组合和利用,配合反演方案开发与训练,以及精确图像处理技术评估作物氮素营养、生物量和产量、病害或胁迫、表型及植物功能特征等生长信息,该技术精准快速反映农业生产中许多具体问题,为现代化精细化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I UAS 植物表型 功能特性 机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寒地水稻冠层氮素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树文 宋玉柱 +2 位作者 张长利 马昕宇 郭思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88,共10页
为实现动态、无损监测寒地水稻氮素状况,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分析不同生育期水稻冠层光谱特征,借助波段自相关分析(Bands inter-correlation analysis,BICA)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选择特征波段构建多种植被... 为实现动态、无损监测寒地水稻氮素状况,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分析不同生育期水稻冠层光谱特征,借助波段自相关分析(Bands inter-correlation analysis,BICA)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选择特征波段构建多种植被指数。根据植被指数与氮素含量相关性,建立单变量预测模型。利用最大R2增量法(MAXR)分析全部植被指数与氮素含量定量关系,建立多变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从分蘖期到抽穗期,寒地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内降低,在近红外波段内增加。基于BICA-PCA-MAXR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较基于BICA-PCA结合一元回归预测模型显著提升。研究结果可为水稻氮素含量快速检测提供地域参考,水稻精准施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氮素 预测模型 波段自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最大R2增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节点定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立舒 张丽影 +2 位作者 张智文 杨鹏 王树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6,共4页
针对现有精细农业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中的终端节点模块定位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定位精度低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针对大豆农田Zig Bee无线网络终端节点进行定位,采用高斯数据筛选模型修正接收信号强度测量... 针对现有精细农业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中的终端节点模块定位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定位精度低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针对大豆农田Zig Bee无线网络终端节点进行定位,采用高斯数据筛选模型修正接收信号强度测量距离。同时,在标准粒子群算法基础上引入混合变异策略,运用混合策略中各个变异函数的优势在算法搜索过程中作用于种群,使粒子跳出局部最优,保证全局搜索遍历能力。大豆实验田试验表明:标准粒子群定位算法和本文提出的混合变异粒子群定位算法的总体定位平均误差分别为1.746 1m和1.1 7 0 8 m,表明改进方法的定位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RSSI测距 混合变异粒子群算法 定位 精细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2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东北毒株GP5和M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广兴 李沛然 +4 位作者 李鹏冲 任玉东 黄小丹 张瑞莉 吴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共10页
分离鉴定三株中国东北地区PRRSV,对其主要结构蛋白GP5和M基因RT-PCR扩增和测序,同时对2006-2012年东北地区PRRSV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三株东北地区PRRSV分离株均属于美洲型高致病性毒株,JilinTN2株和HH12株可能由JXA1变... 分离鉴定三株中国东北地区PRRSV,对其主要结构蛋白GP5和M基因RT-PCR扩增和测序,同时对2006-2012年东北地区PRRSV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三株东北地区PRRSV分离株均属于美洲型高致病性毒株,JilinTN2株和HH12株可能由JXA1变异而来,GP5基因变异较大,而M基因相对保守;一些氨基酸变异会改变GP5和M蛋白的二级结构;GP5蛋白中和表位Q40和L41的突变和诱骗表位P的新突变在2011和2012年黑龙江省PRRSV毒株中被发现,33~37aa处氨基酸的变异对潜在糖基化位点的数量和位置影响较大,可能会干扰中和抗体对紧随其后的中和表位识别,减少病毒中和抗体应答;GP5中PRRSV毒力关键位点的新突变在2012年分离株中被发现。文章揭示东北地区PRRSV流行毒株GP5基因的变异特征,PRRSV仍在不断发生变异,需针对GP5基因变异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GP5 M 基因变异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广兴 丛培君 +5 位作者 潘龙 马玲 冯俪 黄艺华 任玉东 黄小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3,74,共7页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表位疫苗奠定基础。以克隆获得的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氨基酸一级结构为基础,采用DNAStar软件和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P...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表位疫苗奠定基础。以克隆获得的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氨基酸一级结构为基础,采用DNAStar软件和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Prot Param、SOSUI、IEDB、SYFPEITHI等预测3-1E蛋白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并分析其序列跨膜区、可溶性、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参数以及抗原指数,预测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的可能区域。3-1E蛋白由17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C818H1257N213O272S3,分子质量18.5234 ku,理论等电点为4.25,半衰期为10 h;无跨膜区均为膜外区,是一种可溶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1.76%,β转角为12.35%。B细胞表位预测区域:44-49、65-67、86-87、111-116;分值较高的T细胞表位区域:52-60、94-102、97-105、154-162、157-165。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3-1E存在多个抗原表位,对进一步研究3-1E的抗原性和研发优势表位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堆型艾美尔球虫 3-1E蛋白 抗原表位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器人行走方向识别及仿真 被引量:15
13
作者 许国瑞 崔天时 李晓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1-184,188,共5页
在农业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机器人自主地完成行走路径的规划是机器人是否真正智能化的重要特征,而规划出的路径准确程度又关系到机器人是否能顺利完成任务,所以如何提高路径规划精度成为了智能机器人研发的重要方向。为此,在农业机... 在农业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机器人自主地完成行走路径的规划是机器人是否真正智能化的重要特征,而规划出的路径准确程度又关系到机器人是否能顺利完成任务,所以如何提高路径规划精度成为了智能机器人研发的重要方向。为此,在农业机器人行走环境的特殊性基础上,采用视觉传感技术对农业智能机器人在田间垄沟环境下自主行走的方向及角度进行识别,运用图像处理及回归分析拟合的方法,规划判断出机器人行走方向与垄沟延伸方向的夹角,进而指导机器人运动。实验是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机器人的转向及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导航 图像处理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器人避障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珊 崔天时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4,共4页
为了保证农业自主移动机器人能够在非结构的农田环境下灵活自主的行走,一个关键的技术就是能够准确地判断农田中障碍物的方位以及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选择正确的路径。为此,提出了一种距离传感器结合图像边缘检测技术的... 为了保证农业自主移动机器人能够在非结构的农田环境下灵活自主的行走,一个关键的技术就是能够准确地判断农田中障碍物的方位以及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选择正确的路径。为此,提出了一种距离传感器结合图像边缘检测技术的避障算法,通过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PSD(位置敏感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对农田中的障碍物进行检测,利用CCD摄像头采集机器人所处农田环境中的图像信息并在Linux系统中利用OpenCV函数库进行图像处理,得到图像的边缘信息,从而判断出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自主机器人 距离传感器 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热风辅助微波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15
作者 祁联星 胡玉辉 +4 位作者 姜骥文 张凯 张欣悦 张子涵 于海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7,共8页
为研究水稻秸秆营养穴盘在不同条件下的热风辅助微波干燥最佳工艺,以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的干燥速率和干燥后的形变量为指标,利用响应面研究微波功率、加热温度和热风速度对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热风辅助微波干燥工艺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式的... 为研究水稻秸秆营养穴盘在不同条件下的热风辅助微波干燥最佳工艺,以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的干燥速率和干燥后的形变量为指标,利用响应面研究微波功率、加热温度和热风速度对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热风辅助微波干燥工艺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式的回归模型,并进行干燥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拟合性较高,可以较好地描述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的干燥过程;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热风辅助微波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微波功率为1600 W、加热温度为60℃、热风速度为15 m/s时,干燥速率最快为4.015%/min,形变量最小为1.522 cm。研究结果可为促进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推广与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营养穴盘 热风辅助微波干燥 响应面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养殖信息可追溯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银江 苏中滨 沈维政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5-188,共4页
深入研究了EAN/UCC和EPC编码体系,对比了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和RFID编码的特点及适用环境,针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链起点的养殖环节,以肉牛为研究对象,采用RFID电子耳标作为个体标识载体,基于PDA进行肉牛个体识别、数据信息采集与管理,... 深入研究了EAN/UCC和EPC编码体系,对比了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和RFID编码的特点及适用环境,针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链起点的养殖环节,以肉牛为研究对象,采用RFID电子耳标作为个体标识载体,基于PDA进行肉牛个体识别、数据信息采集与管理,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肉牛养殖信息可追溯系统,在源头上为保证肉牛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养殖 可追溯系统 RF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CCW-YOLOv7-tiny研究轻量级玉米田间杂草识别算法
17
作者 王希如 贾仁山 +4 位作者 曹玉莹 刘银川 高新悦 吴佳鑫 贾银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8,共15页
针对玉米田间杂草传统目标检测模型存在体积大、实时性差、精准度低、移动端部署难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轻量级目标检测算法MCCW-YOLOv7-tiny。通过将YOLOv7-tiny主干网络CSPDarknet替换为MobileNet V3模块,降低模型冗余和参数量,满足实... 针对玉米田间杂草传统目标检测模型存在体积大、实时性差、精准度低、移动端部署难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轻量级目标检测算法MCCW-YOLOv7-tiny。通过将YOLOv7-tiny主干网络CSPDarknet替换为MobileNet V3模块,降低模型冗余和参数量,满足实时性要求。添加并行网络至主干网络,并在检测头部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增强对小目标的关注,提高整体识别精度。损失函数改进为WIoUv3,以动态平衡样本质量,提升模型泛化能力。结果表明:MCCW-YOLOv7-tiny较YOLOv7-tiny,mAP从93.7%提升至95.3%,计算复杂度从13.3 GFLOPs降至6.2 GFLOPs,模型参数量为3.71 M,为复杂环境下的玉米田间杂草检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tiny MobileNet V3 CBAM注意力机制 WIoUv3 玉米 杂草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C的抗干扰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开发 被引量:2
18
作者 麻灵 孙红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154,共6页
为了解决农业物联网通信难以布线、操作复杂、多传感器发送数据相互干扰等问题,构建了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抗干扰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由Zig Bee抗干扰网络和NFC技术构成的两级农业监测信息物联通信方案,通过Zigbee抗扰网络... 为了解决农业物联网通信难以布线、操作复杂、多传感器发送数据相互干扰等问题,构建了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抗干扰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由Zig Bee抗干扰网络和NFC技术构成的两级农业监测信息物联通信方案,通过Zigbee抗扰网络实现从数据监测点到集控中心的抗干扰远场无线传输;采用NFC技术实现集控中心系统与NFC移动终端的近距离无线传输,从而大大降低布线的复杂性,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提高农场环境参数集控监测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试验对该系统进行验证发现,该系统在不同信噪比下均能捕获目标信号,实现对农场环境参数的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Zig BEE 自组织网络 N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冠层叶瘟病与缺氮的高光谱识别
19
作者 袁建清 仇逊超 +1 位作者 高睿 苏中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5,共9页
【目的】利用水稻大田近地冠层高光谱数据,实现在冠层尺度上对叶瘟病与缺氮水稻的早期识别。【方法】基于氮胁迫梯度试验和大田自然发病,采用室外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缺氮水稻和自然发病水稻的大田近地冠层图像,提取并分析中度感病、轻... 【目的】利用水稻大田近地冠层高光谱数据,实现在冠层尺度上对叶瘟病与缺氮水稻的早期识别。【方法】基于氮胁迫梯度试验和大田自然发病,采用室外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缺氮水稻和自然发病水稻的大田近地冠层图像,提取并分析中度感病、轻度感病、缺氮和健康水稻冠层的反射率光谱特征。针对预处理后的高光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3种方法提取特征变量,并结合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算法,构建水稻冠层叶瘟病与缺氮的早期识别模型。【结果】单独使用PCA降维方法提取特征构建的模型无显著的分类效果;基于VI的模型相比全谱模型在区分效果上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采用CARS提取特征波长所构建的模型显示出最佳的区分效果。进一步对提取的CARS特征进行PCA降维后,获得5个主成分特征用于建模,其SVM和LDA模型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5.51%和96.15%,Kappa系数分别为0.91和0.92,表现出较高的分类一致性。【结论】本研究通过选用较少的特征变量,成功实现了水稻冠层叶瘟病与缺氮的有效识别,为水稻病害与养分胁迫的遥感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可为大规模水稻病虫害监测与精准施药提供支持,在精准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水稻叶瘟病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ARS) 支持向量机(SVM) 线性判别分析(L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温室太阳能供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立舒 徐子哲 +3 位作者 贾棋然 王曼宁 赵利伟 于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4-240,共7页
在温室中引入可再生能源,能够极大地促进温室的节能减排。针对温室室顶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可能出现的局部遮阴或光强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光伏阵列失配及热斑现象等问题,采取了一种新型的两阶段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法。该方法... 在温室中引入可再生能源,能够极大地促进温室的节能减排。针对温室室顶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可能出现的局部遮阴或光强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光伏阵列失配及热斑现象等问题,采取了一种新型的两阶段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光伏系统产生的阻抗偏差以及偏差的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输出量为下一时刻的占空比调整步长,从而控制负载大小,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控制。此外,基于系统初次寻优时间、环境改变后的二次寻优时间,以及功率的振幅为MPPT的性能指标,在仿真环境和试验平台下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糊优化等效阻抗匹配法具有较快的寻优速度和较高的稳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模糊控制 等效阻抗匹配法 MP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