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植物中筛选标记基因的利用及消除 被引量:18
1
作者 侯爱菊 朱延明 +2 位作者 张晶 李杰 张彬彬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6-470,共5页
在基因转移过程中,人们常常使用标记基因来筛选转化细胞或组织。常用的筛选标记基因尤其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使用往往对环境及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且影响基因多重转化。为了消除这些弊端,一种全新的发展策略即获取无选择标记... 在基因转移过程中,人们常常使用标记基因来筛选转化细胞或组织。常用的筛选标记基因尤其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使用往往对环境及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且影响基因多重转化。为了消除这些弊端,一种全新的发展策略即获取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植物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综述转基因植物中有关筛选标记基因及其消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筛选标记基因 基因消除 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幼胚子叶体细胞胚诱导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海燕 朱延明 +2 位作者 刘北东 张彬彬 张淑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52-856,共5页
本研究选用东北地区 4个主栽大豆品种的幼胚子叶 ,探讨了培养基中氮源、生长素和蔗糖 ,p H值和低温预处理对体细胞胚诱导的影响 ;并首次将低温预处理和 p H=7.0的培养基应用到体细胞胚诱导中。结果表明 ,MSB培养基附加 40 mg/L 2 ,4- D... 本研究选用东北地区 4个主栽大豆品种的幼胚子叶 ,探讨了培养基中氮源、生长素和蔗糖 ,p H值和低温预处理对体细胞胚诱导的影响 ;并首次将低温预处理和 p H=7.0的培养基应用到体细胞胚诱导中。结果表明 ,MSB培养基附加 40 mg/L 2 ,4- D和 6 %蔗糖 ,其体细胞胚诱导率和诱导效率最高 ,分别为 49%和 2 .94%。于 4℃低温预处理的材料 ,在 p H =7.0的培养基上诱导效率为 4.46 % ,与对照的结果达到 1%的极显著差异。基因型与低温预处理的时间存在相互作用 ,不同基因型低温预处理的最适时间为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 L.) 体细胞胚诱导 氮源、生长素和蔗糖 PH 低温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idiazuron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Oryza sativa L.)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崔海兰 朱延明 齐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2-76,共5页
建立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是遗传转化的重要基础。以北方主栽水稻品种为试材 ,将 Thidiazuron(简称TDZ)应用于水稻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研究 ,探讨了 TDZ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TDZ显著促进水... 建立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是遗传转化的重要基础。以北方主栽水稻品种为试材 ,将 Thidiazuron(简称TDZ)应用于水稻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研究 ,探讨了 TDZ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TDZ显著促进水稻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 ,其细胞分裂素活性均大大高于 KT和 6 - BA,最佳使用浓度仅为 KT和 6 - BA的 1/ 10~ 1/ 2 0。不同 TDZ浓度对不定芽的分化效率在不同品种上有差异 ,东农 4 2 1品种在浓度为 0 .10 m g· L- 1时诱导效率最高 ,平均芽数达到 7.7个 /块 ,诱导效率达到 5 5 8.30 % ;东农 92 - 11品种在浓度为 0 .2 0 m g· L- 1时效果最佳 ,平均芽数为 7.9个 /块 ,分化效率高达 5 5 3%。高浓度的 TDZ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导致愈伤组织褐化 ,诱导的不定芽出现矮化、叶片卷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愈伤组织 TDZ 不定芽分化 植株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bZIP1转录因子通过与ABRE元件结合调节ABA信号传导 被引量:30
4
作者 孙晓丽 李勇 +4 位作者 才华 柏锡 纪巍 季佐军 朱延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2-619,共8页
AB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介导了高等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对各种外界环境的响应和适应。bZIP类转录因子可以通过ABA依赖途径和ABA非依赖途径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本研究通过AtbZIP1T-DNA插入突变的拟... AB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介导了高等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对各种外界环境的响应和适应。bZIP类转录因子可以通过ABA依赖途径和ABA非依赖途径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本研究通过AtbZIP1T-DNA插入突变的拟南芥植株ko-1(SALK_059343)和ko-2(SALK_069489C)在ABA处理后的表型实验,验证了AtbZIP1参与ABA依赖的信号传导通路。采用"三引物法",分别在DNA水平和RNA水平通过PCR和RT-PCR验证了AtbZIP1基因在拟南芥突变体中的沉默效果。定量分析数据表明,在种子萌发阶段,经过0.6μmolL–1ABA和0.8μmolL–1ABA处理后,AtbZIP1缺失突变体拟南芥植株萌发率和叶片展开/绿色率比野生型植株高,在幼苗生长阶段,经过50μmolL–1ABA处理后,AtbZIP1缺失突变体拟南芥植株根长比野生型植株长。为了确定AtbZIP1基因参与ABA信号传导是否依赖于ABRE元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AtbZIP1HIS6融合蛋白,并设计了核心序列为CACGTG的ABRE元件。凝胶阻滞电泳结果表明AtbZIP1融合蛋白可以与ABRE元件特异性结合。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AtbZIP1基因的缺失改变了下游的ABA响应基因的表达。该结果表明,AtbZIP1可以通过与ABRE元件结合调节植物对ABA处理的敏感性和下游ABA响应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植物的ABA信号传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IP 转录因子 ABA信号传导 ABRE元件 ABA响应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 1Iem基因大豆的培育及抗虫性检测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秀华 柏锡 +5 位作者 潘欣 翟红 才华 纪巍 李勇 朱延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963,共5页
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虫(cry 1Iem)基因转化大豆,筛选标记为bar基因。经Gl-ufasinate筛选,获得大量抗性植株。对转基因T0、T1、T2代植株进行PCR检测,初步证明cry1Iem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对T2代PCR阳性... 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虫(cry 1Iem)基因转化大豆,筛选标记为bar基因。经Gl-ufasinate筛选,获得大量抗性植株。对转基因T0、T1、T2代植株进行PCR检测,初步证明cry1Iem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对T2代PCR阳性植株幼嫩豆荚,采用圆盘分隔法接入初孵幼虫,进行初步的抗虫性检测,得到1株具有明显抗虫效果和7株抗虫效果较好的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CRY 1Iem基因 子叶节 转基因抗性植株 抗虫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GsSAMS基因大豆主要农艺性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樊超 柏锡 +4 位作者 赵超越 林凡敏 才华 纪巍 朱延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2-254,258,共4页
以非转基因受体绥农28为对照,对前期获得的耐盐碱转GsSAMS基因大豆的5个转基因株系SN28-SA-1、SN28-SA-2、SN28-SA-3、SN28-SA-4和SN28-SA-5的T3植株进行了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上,5个转基因... 以非转基因受体绥农28为对照,对前期获得的耐盐碱转GsSAMS基因大豆的5个转基因株系SN28-SA-1、SN28-SA-2、SN28-SA-3、SN28-SA-4和SN28-SA-5的T3植株进行了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上,5个转基因大豆株系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株高、结荚习性、花色和叶型4个形态性状上,株系SN28-SA-1、SN28-SA-2、SN28-SA-3、SN28-SA-4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株系SN28-SA-5的株高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同一品种的不同转化株系产生了形态性状变异;在品质性状上,5个转基因株系的蛋白含量高于对照1.42%~2.12%,差异显著,而油份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转GsSAMS基因大豆的5个转化株系并未在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上产生不良变异,同时蛋白含量还有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GsSAMS基因 耐盐碱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彬彬 李杰 +2 位作者 柏锡 丁晓东 朱延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文章以里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的基因组 DNA为模板 ,根据 Gen Bank上检索的 β-葡萄糖苷酶基因DNA序列 ,设计特异性引物 ,用高保真酶 probest polymerase进行 PCR扩增 ,获得了 2 .5 0 kb的 DNA片段。将其克隆在 p U C18的 Sma I... 文章以里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的基因组 DNA为模板 ,根据 Gen Bank上检索的 β-葡萄糖苷酶基因DNA序列 ,设计特异性引物 ,用高保真酶 probest polymerase进行 PCR扩增 ,获得了 2 .5 0 kb的 DNA片段。将其克隆在 p U C18的 Sma I位点上。测序结果表明 ,所获得的 DNA序列与 Gen Bank上检索的 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 99.90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β—葡萄糖苷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纤维素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DREB基因的筛选与结合功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才华 朱延明 +1 位作者 柏锡 王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8-200,共3页
以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为材料,利用酵母单杂交的方法筛选到一个能够与DRE元件(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结合转录因子-GsDREB(DRE Binding protein).通过体内和体外结合试验分析,该转录因子能够与DRE元件结合,经序列分析,GsDRE... 以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为材料,利用酵母单杂交的方法筛选到一个能够与DRE元件(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结合转录因子-GsDREB(DRE Binding protein).通过体内和体外结合试验分析,该转录因子能够与DRE元件结合,经序列分析,GsDREB氨基酸序列N-末端含有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在C-末端含有酸性活性区域(acidic activation region,AAR),在序列内部具有由58个氨基酸编码的、能够与DNA结合的保守区域-DREBP/AP2结构域.该蛋白可能是野生大豆DREB家族的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物胁迫 GLYCINE SOJA GsDREB 酵母单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碱转GsGSTs基因苜蓿的农艺性状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婧 朱延明 +3 位作者 王臻昱 柏锡 纪巍 才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5-1108,共4页
为研究前期获得的耐碱转GsGSTs基因苜蓿与其对照在农艺性状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产量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统计分析。产量性状包括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及茎分枝数;形态性状包括株高增长速度、节数及节间长度,同时进行了碱胁迫下表... 为研究前期获得的耐碱转GsGSTs基因苜蓿与其对照在农艺性状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产量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统计分析。产量性状包括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及茎分枝数;形态性状包括株高增长速度、节数及节间长度,同时进行了碱胁迫下表型分析。结果表明,转GsGSTs基因苜蓿植株在产量性状及形态性状方面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在碱胁迫下,非转基因苜蓿对照株系明显萎蔫、失绿,而转GsGSTs基因苜蓿株系均能保持较正常的生长状态。此结果说明外源基因GsGSTs在苜蓿中的表达没有改变其本身优良的农艺性状,同时其目标性状(耐碱性)有所提高,符合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中"实质等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苜蓿 GsGSTs基因 耐碱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AtbZIP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晓丽 段小红 +5 位作者 才华 李勇 柏锡 纪巍 季佐军 朱延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50-1058,共9页
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形态建成、光信号传导及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研究AtbZIP1基因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首先验证了该基因的自激活转录活性,通过缺失突变确定了该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以At... 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形态建成、光信号传导及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研究AtbZIP1基因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首先验证了该基因的自激活转录活性,通过缺失突变确定了该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以AtbZIP1缺失突变体AtbZ3为诱饵蛋白,采用Matchmaker Gold Yeast Two-Hybrid System(Clonetch),共筛选获得5个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通过AbA(Aureobasidin A)抗生素标记基因,His营养缺陷和LacZ蓝白斑检测验证了阳性克隆.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AtbZIP1蛋白除了定位于细胞核外,还定位于叶绿体细胞.通过分析这些靶蛋白的已知功能,为研究AtbZIP1蛋白的未知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亮氨酸拉链 酵母双杂交系统 相互作用蛋白 叶绿体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GsCa^(2+)-ATPase基因大豆主要农艺性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超越 柏锡 +4 位作者 樊超 林凡敏 才华 纪巍 朱延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3-906,共4页
为对转基因大豆新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科学评价,对已获得耐盐碱性状显著的转GsCa2+-ATPase基因大豆的3个株系HF50-CA-1、HF55-CA-1、HF55-CA-2的T3植株进行种子萌发率、种子落粒性、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为对转基因大豆新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科学评价,对已获得耐盐碱性状显著的转GsCa2+-ATPase基因大豆的3个株系HF50-CA-1、HF55-CA-1、HF55-CA-2的T3植株进行种子萌发率、种子落粒性、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率、种子落粒性、形态性状和产量性状上,3个转基因大豆株系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在品质性状上,3个转基因株系的蛋白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表明没有因导入耐盐碱基因而导致上述性状产生不良变化。油分含量与对照相比,株系HF50-CA-1和HF55-CA-1分别显著下降1.01%和0.56%,而HF55-CA-2株系则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耐盐碱 GsCa2+-ATPase基因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GsCBRLK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姗姗 孙晓丽 +4 位作者 于洋 才华 纪巍 柏锡 朱延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8-394,共7页
GsCBRLK(calcium/calmodulin-binding receptor-like kinase from Glycine soja)在ABA及盐胁迫诱导的钙离子信号通路中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为深入研究GsCBRLK蛋白的作用机制,文章采用膜酵母双杂交系统,以GsCBRLK为诱饵蛋白,筛选与其相... GsCBRLK(calcium/calmodulin-binding receptor-like kinase from Glycine soja)在ABA及盐胁迫诱导的钙离子信号通路中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为深入研究GsCBRLK蛋白的作用机制,文章采用膜酵母双杂交系统,以GsCBRLK为诱饵蛋白,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通过构建野生大豆盐胁迫条件下的cDNA文库、膜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复筛、回转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酵母体内互作验证等手段,最终获得2个(SNARE和14-3-3蛋白)与GsCBRLK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CBRLK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相互作用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