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敖金霞 高学军 +1 位作者 仇有文 郭士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分析技术。随着转基因产品大规模商业化,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广泛的争论和关注。实时监测、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及PCR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分析技术。随着转基因产品大规模商业化,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广泛的争论和关注。实时监测、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及PCR反应后不需电泳检测等优点,使RQ-PCR逐步成为转基因检测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法 SYBR Green I染料法 转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晓飞 高学军 +2 位作者 刘营 敖金霞 王青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7-160,共4页
赖氨酸是人和动物营养的9种必需氨基酸中的第一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领域。发酵法是目前生产赖氨酸最主要的方法。文章从赖氨酸的生产现状、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调控,育种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赖氨酸 发酵 生物合成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基因大豆A5547-127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仇有文 张明辉 +5 位作者 于艳波 王傲雪 高学军 敖金霞 袁肖寒 刘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0,F0002,共6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A5547-127,并对检测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指标进行评估,分析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定量PCR检测方法的LOD和LOQ分别是1和10copies.μL-1,检测方法试验得到的所有偏差值均在...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A5547-127,并对检测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指标进行评估,分析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定量PCR检测方法的LOD和LOQ分别是1和10copies.μL-1,检测方法试验得到的所有偏差值均在允许范围之内,表明建立的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为转基因大豆A5547-127提供科学的定量检测依据,为转基因作物的鉴定、检测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实时荧光定量PCR A5547-127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蛋白生物活性肽的药理学作用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7
4
作者 姜毓君 李庆章 闫宏博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3,共4页
以乳蛋白生物活性肽中酪蛋白磷酸肽为重点,就乳蛋白生物活性肽的离子载体作用、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细胞免疫调节作用、DNA合成促进作用、抗菌作用、抗高血压作用和抗血栓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些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加以介绍,同时展望... 以乳蛋白生物活性肽中酪蛋白磷酸肽为重点,就乳蛋白生物活性肽的离子载体作用、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细胞免疫调节作用、DNA合成促进作用、抗菌作用、抗高血压作用和抗血栓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些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加以介绍,同时展望了乳蛋白生物活性肽在乳品和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生物活性肽 药理学作用 应用前景 酪蛋白磷酸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β酪蛋白磷酸肽二聚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姜毓君 李庆章 +1 位作者 耿丽晶 闫宏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0-756,共7页
生物活性短肽 β酪蛋白磷酸肽 (β CPP)能够增加细胞对二价离子的吸收、促进受精过程并对细胞增殖产生影响 .为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得到β CPP的二聚体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CHO细胞建立稳定表达细胞系 .鉴... 生物活性短肽 β酪蛋白磷酸肽 (β CPP)能够增加细胞对二价离子的吸收、促进受精过程并对细胞增殖产生影响 .为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得到β CPP的二聚体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CHO细胞建立稳定表达细胞系 .鉴定纯化所表达产物 ,考察表达产物对精子细胞内游离Ca2 + 水平、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重组 β CPP二聚体能够显著增加精子细胞对Ca2 + 的吸收、促进脾细胞的增殖并诱导某些肿瘤细胞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酪蛋白磷酸肽 二聚体 真核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中外源基因拷贝数 被引量:3
6
作者 仇有文 张明辉 +5 位作者 高学军 曲波 敖金霞 袁肖寒 刘营 霍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150-10152,共3页
[目的]采用Taqman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杂交大豆中外源nos终止子基因的拷贝数。[方法]以大豆凝集素基因为内参照基因,以非转基因大豆基因组DNA为内参照基因标准品,通过梯度稀释法分别求取了内参照基因和质粒DNA的Ct值与拷贝数对数值的... [目的]采用Taqman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杂交大豆中外源nos终止子基因的拷贝数。[方法]以大豆凝集素基因为内参照基因,以非转基因大豆基因组DNA为内参照基因标准品,通过梯度稀释法分别求取了内参照基因和质粒DNA的Ct值与拷贝数对数值的相关性标准曲线方程,并通过将得到的Ct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求取了样品的拷贝数。[结果]内参照基因标准曲线方程为y=-3.422x+35.201,R2=0.998;外源基因标准曲线方程为y=-3.348x+34.890,R2=0.999。nos终止子基因及其下游边界序列在转基因杂交大豆中为单拷贝。[结论]为确定转基因大豆外源基因拷贝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PCR 转基因杂交大豆 拷贝数 LECTIN nos终止子基因边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麦蓝菜生物量及王不留行黄酮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袁肖寒 张彦东 +1 位作者 高学军 顾成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5-839,共5页
为探讨土壤水分条件对麦蓝菜生物量及王不留行黄酮苷(VR)含量影响,以盆栽麦蓝菜为材料,采用4种土壤水分(重度干旱、中度干旱、适宜水分和过湿水分)处理麦蓝菜,测定胁迫后15、30和45 d麦蓝菜根、茎、叶、种子生物量,以及VR含量和产... 为探讨土壤水分条件对麦蓝菜生物量及王不留行黄酮苷(VR)含量影响,以盆栽麦蓝菜为材料,采用4种土壤水分(重度干旱、中度干旱、适宜水分和过湿水分)处理麦蓝菜,测定胁迫后15、30和45 d麦蓝菜根、茎、叶、种子生物量,以及VR含量和产量。结果表明,与适宜水分相比,土壤重度干旱、中度干旱、过湿水分均会降低麦蓝菜各器官生物量,而中度干旱能够显著提高麦蓝菜各器官中VR含量,当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时,可获得最佳的麦蓝菜生物量和VR产量。建议人工种植麦蓝菜时保持适宜土壤水分含量,以兼顾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含量 麦蓝菜 生物量 王不留行黄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童津津 曲波 李庆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5-39,共5页
整合素是细胞黏附的跨膜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结合反应。整合素将细胞外基质同细胞内的骨架网络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整合素所起的细胞黏着作用,而且整合素将细胞外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反之亦然。作者对整合素的结构和功能、... 整合素是细胞黏附的跨膜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结合反应。整合素将细胞外基质同细胞内的骨架网络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整合素所起的细胞黏着作用,而且整合素将细胞外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反之亦然。作者对整合素的结构和功能、细胞黏附、信号转导的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细胞黏附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吸收和转运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桂莲 韩友文 +5 位作者 滕冰 徐子伟 刘敏华 徐莹 邓波 徐海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2,共8页
试验用4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120只,设定两种日粮背景(纯合日粮和常规日粮),利用直接灌胃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与氯化亚铁混合物比较,研究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以赖氨酸螯合铁... 试验用4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120只,设定两种日粮背景(纯合日粮和常规日粮),利用直接灌胃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与氯化亚铁混合物比较,研究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以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为代表)的吸收和转运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赖氨酸和甘氨酸都能促进缺铁大鼠对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②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和氯化亚铁混合物比较,缺铁大鼠更易于吸收、转运和利用氨基酸螯合铁中的铁,不同组织器官中59Fe的比放射性也支持上述结论。③体内铁营养状况良好的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中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优于氯化亚铁。④综合分析整个试验得到的结果,可以认为氨基螯合铁是优秀的铁添加剂。⑤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结合直接灌胃技术,同时监测血液、红细胞、血清球蛋白和十二指肠中的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能更直接反映被研究铁化合物中的铁被动物吸收、转运和利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氨基酸螯合铁 消化吸收 转运特点 日粮 灌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基因大豆中外源基因拷贝数 被引量:9
10
作者 冀志庚 高学军 +2 位作者 敖金霞 张明辉 霍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5,共5页
采用SYBRGreen Ι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转基因大豆中外源基因35S边界基因的拷贝数,以大豆凝集素基因(Lectin)作为内参照基因,以转基因大豆基因组DNA为内参照基因标准品,初始浓度为0.43μg·μL-1,进行5倍梯度稀释得到内参照基因C... 采用SYBRGreen Ι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转基因大豆中外源基因35S边界基因的拷贝数,以大豆凝集素基因(Lectin)作为内参照基因,以转基因大豆基因组DNA为内参照基因标准品,初始浓度为0.43μg·μL-1,进行5倍梯度稀释得到内参照基因CT值与起始模板量的相关性标准曲线:y=-2.9915x+22.3321,R2=0.996;以含35S边界序列的质粒DNA为目的基因为标准品,初始浓度为0.64μg·μL-1,同样进行5倍梯度稀释,建立目的基因CT与起始模板量的相关性标准曲线:y=-3.4021x+17.7219,R2=0.999。通过SYBR Green Ιreal-time PCR获得样本中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CT值,将CT值分别代入标准曲线计算该样本中内参基因和目的基因起始模板量,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起始模板量比值即是目的基因在该转基因中的拷贝数。计算结果为4份样品中,2个拷贝的1个,3个拷贝的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PCR SYBR Green Ι 转基因大豆 拷贝数 LECTIN 35边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真菌源激活蛋白诱导水稻抗病性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袁肖寒 顾成波 +5 位作者 邱德文 付丽楠 李旺 王秋雪 郭东杰 蔡曼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为明确新型真菌源激活蛋白对水稻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了激活蛋白对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监测了激活蛋白处理后水稻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 为明确新型真菌源激活蛋白对水稻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了激活蛋白对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监测了激活蛋白处理后水稻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6μg.mL-1激活蛋白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诱抗效果分别为45.2%~71.4%和47.6%~66.3%,以6μg.mL-1激活蛋白的诱抗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2μg.mL-1激活蛋白处理水稻后3~15 d内不同程度诱导了防御酶POD、PPO和SOD活性,抑制CAT活性,提高H2O2含量。新型真菌源激活蛋白能够诱导水稻产生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病性,其诱导抗性机制与水稻体内的活性氧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蛋白 水稻病害 诱导抗性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羊奶和牛奶为原料的新鲜干酪风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甄贞 许晓曦 +2 位作者 滕国新 邓群 骆承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6,共8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法富集,GC-MS分离与检测技术,研究以羊奶和牛奶为原料的新鲜干酪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共鉴定出6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新鲜羊奶31种,新鲜牛奶15种,新鲜羊奶干酪23种,新鲜牛奶干酪20种。新鲜原料奶与新鲜干酪中挥发性风味... 利用固相微萃取法富集,GC-MS分离与检测技术,研究以羊奶和牛奶为原料的新鲜干酪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共鉴定出6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新鲜羊奶31种,新鲜牛奶15种,新鲜羊奶干酪23种,新鲜牛奶干酪20种。新鲜原料奶与新鲜干酪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排序大致相同,说明加工前后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总体组成相似,只是在种类和数量上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 固相微萃取 GC—MS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myf6基因克隆及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汤展毅 严云勤 +3 位作者 高学军 冀志庚 朱丹丹 金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7-82,162,共7页
克隆了牛的myf6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yf6,用脂质体技术转染鲁西黄牛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利用Western印记、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yf6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稳定转染后的... 克隆了牛的myf6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yf6,用脂质体技术转染鲁西黄牛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利用Western印记、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yf6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稳定转染后的成纤维细胞myf6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提高(P<0.01),肌肉肌酸激酶基因mRNA表达量升高(P<0.05),肌球蛋白轻链基因的mRNA表达量也提高(P<0.01)。细胞形态观察显示转染后的成纤维细胞未融合为肌管。由此可知,牛myf6基因可以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并且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向肌肉细胞分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myf6基因 稳定转染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酸乳后酸化抑制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维强 王静 +1 位作者 张英春 王学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5-118,共4页
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壳寡糖,研究其对酸乳后酸化抑制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当壳寡糖的浓度为0.25%时,对酸乳的后酸化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空白对照比添加0.25%壳寡糖酸乳的酸度高24.99°Т,其原因是壳寡糖能与细胞体内带有负电... 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壳寡糖,研究其对酸乳后酸化抑制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当壳寡糖的浓度为0.25%时,对酸乳的后酸化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空白对照比添加0.25%壳寡糖酸乳的酸度高24.99°Т,其原因是壳寡糖能与细胞体内带有负电荷的细胞质结合,扰乱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改变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从而抑制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繁殖,有效的抑制了酸乳的后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乳酸菌 酸乳 后酸化 抑制效果 壳寡糖 过氧化氢氧化法 保加利亚乳杆菌 抑制作用 选择透过性 嗜热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秋雪 顾成波 +4 位作者 付丽楠 李旺 袁肖寒 祖元刚 付玉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5-769,共5页
为探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为影响因子,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4个影响因子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法分... 为探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为影响因子,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4个影响因子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8.65 mg,酶解温度为33.88℃,酶解时间为2.02 h,酶解pH为5.02。在最优条件下总黄酮理论得率为4.86%,实测值为4.88%,拟合得到的模型与实际吻合良好。本研究建立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为以后木豆叶总黄酮的应用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总黄酮 纤维素酶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果实中黄色素的研究——沙棘脂溶性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静 睢薇 +2 位作者 孙郁柱 王晴 滕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0-89,共10页
以沙棘果实为原料提取色素 ,经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条件 ,并对脂溶性色素进行了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黄色素主要系脂溶性类胡萝卜素。其最佳提取剂为丙酮。最佳提取条件为 :样品研磨 5 min,丙酮与样品的配比为 2∶ 1,多... 以沙棘果实为原料提取色素 ,经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条件 ,并对脂溶性色素进行了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黄色素主要系脂溶性类胡萝卜素。其最佳提取剂为丙酮。最佳提取条件为 :样品研磨 5 min,丙酮与样品的配比为 2∶ 1,多次洗涤 ,提取温度 :4 0℃ ,提取时间 90 min。 PH值、温度、室内自然光、 BHT、 Vc等对沙棘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 ,直射阳光、 Fe3 + ,Fe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颗粒 脂溶性色素 提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P合成酶的特性及新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向文胜 张文吉 +1 位作者 王相晶 覃兆海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共8页
概述了 EPSP合成酶的生理作用。高等植物前体 EPSP合成酶进入叶绿体后 ,经剪切而成成熟 EPSP合成酶并定位于叶绿体内质膜上 ;EPSP合成酶的三维结构上存在三个活性区域 ,改变活性区域的氨基酸残基可对草甘膦产生抗性 ,同时表明了酶与草... 概述了 EPSP合成酶的生理作用。高等植物前体 EPSP合成酶进入叶绿体后 ,经剪切而成成熟 EPSP合成酶并定位于叶绿体内质膜上 ;EPSP合成酶的三维结构上存在三个活性区域 ,改变活性区域的氨基酸残基可对草甘膦产生抗性 ,同时表明了酶与草甘膦的结合位点 ;不同生物的 EPSP合成酶有高的同源性。 EPSP合成酶催化底物反应机理为 :PEP首先与酶形成过渡态 ,而后和 S3P形成缩酮四面体 ,最后生成 EPSP。草甘膦与 EPSP合成酶、EPSP形成三元复合物而阻断了 EPSP合成酶的催化作用 ;以 EPSP和 S3P· glyphosate为分子模型 ,设计合成的化合物对 EPSP合成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P合成酶 抑制剂 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 生理作用 草甘磷 催化机理 除草剂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培肥对风沙土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魏自民 周连仁 谷思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通过不同的试验设计 ,三年间对风沙土进行秸秆等有机物料培肥 ,研究其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的有机物料培肥均能提高风沙土松结态、稳结态富里酸的含量 ,处理间胡敏酸含量的变化不十分明显 ,但胡敏酸... 通过不同的试验设计 ,三年间对风沙土进行秸秆等有机物料培肥 ,研究其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的有机物料培肥均能提高风沙土松结态、稳结态富里酸的含量 ,处理间胡敏酸含量的变化不十分明显 ,但胡敏酸与松结态、稳结态腐殖质的比值 ,随着培肥年限的增加 ,与 CK处理比较 ,有降低的趋势。松结态、稳结态腐殖质中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 ,与 CK处理比较 ,也呈降低趋势。经统计分析表明 ,以处理低量麦秸 +泥炭全肥 +泥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培肥 风沙土 态腐殖质 富里酸 胡敏酸 影响因素 松结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草甘膦菜豆耐性分子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向文胜 李孱 +4 位作者 陶波 王相晶 李景鹏 苏少泉 张文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3-29,共7页
用耐性菜豆根尖为材料,以λgt10为载体获得了4.8×105个重组噬菌体的cDNA文库。以植物EPSP合成酶基因保守序列合成二段探针,经噬菌体原位杂交筛选出了阳性克隆,并进行了酶切鉴定。测定 cDNA 序列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其中编码长1... 用耐性菜豆根尖为材料,以λgt10为载体获得了4.8×105个重组噬菌体的cDNA文库。以植物EPSP合成酶基因保守序列合成二段探针,经噬菌体原位杂交筛选出了阳性克隆,并进行了酶切鉴定。测定 cDNA 序列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其中编码长1569个核苷酸,共编码523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与已发表的其它植物成熟EPSP合成酶氨基酸序列相比具有很高的同源性(≥84.8%),但进入叶绿体运输肽的氨基酸同源性低。以耐性菜豆EPSP合成酶的cDNA序列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感性菜豆EPSP合成酶cDNA片段,并克隆于pUC18质粒上,经测定序列并比较发现:感性菜豆EPSP合成酶cDNA核苷酸序列1737位碱基为G,而耐性的为C,从而表达出的513位氨基酸残基感性的为E,耐性的为Q,表明两种菜豆EPSP合成酶cDNA核苷酸序列一位点的差异是它们对草甘膦耐性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草甘膦 EPSP合成酶 CDNA克隆 耐性机理 核苷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草甘膦菜豆耐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向文胜 赵长山 +3 位作者 陶波 王相晶 苏少泉 张文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3-38,共6页
采用液谱测定耐性、感性菜豆叶片对草甘膦的吸收及草甘膦传导入根中的量。耐性、感性菜豆吸收、传导草甘膦无差异。耐性、感性菜豆 EPSP合成酶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3.0 0 mg/ m L和 3.0 8mg/ m L ,EPSP合成酶的比活性分别为 2 .1... 采用液谱测定耐性、感性菜豆叶片对草甘膦的吸收及草甘膦传导入根中的量。耐性、感性菜豆吸收、传导草甘膦无差异。耐性、感性菜豆 EPSP合成酶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3.0 0 mg/ m L和 3.0 8mg/ m L ,EPSP合成酶的比活性分别为 2 .13nmol· min-1· mg-1蛋白和 1.97nmol· min-1· mg-1蛋白 ,但耐性、感性菜豆 EPSP合成酶比活性被草甘膦不同浓度抑制的差异大 ,抑制耐性菜豆 EPSP合成酶活性的草甘膦浓度 I50 为 19.2μmol/ L ,而感性的 I50 为 6 .3μmol/ L。两种菜豆对草甘膦的耐性差异在于各自的 EPSP合成酶比活性被草甘膦的抑制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草甘膦 耐性机理 EPSP 合成酶 除草剂 液相色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