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黑土区覆膜种植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萌 付强 +1 位作者 汪可欣 姜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8-42,共5页
为改善黑土旱作区作物的水分有效性,探索地膜覆盖不同播种模式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于2011年在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节水灌溉实验基地进行试验,设置覆膜条件下垄台种植与垄沟种植2种栽培模式。以传统垄作为对照,研究地膜覆盖条件下2种种植模... 为改善黑土旱作区作物的水分有效性,探索地膜覆盖不同播种模式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于2011年在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节水灌溉实验基地进行试验,设置覆膜条件下垄台种植与垄沟种植2种栽培模式。以传统垄作为对照,研究地膜覆盖条件下2种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垄台种植和垄沟种植处理均能显著改善该地区玉米出苗期-拔节期土壤水分,形成较好土壤墒情,为玉米增产提供有力保障。其中垄台种植优于垄沟种植,增产效果明显,分别较对照增产15.05%和11.75%,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6.33%和14.66%。因此,地膜覆盖条件下垄台种植模式在改善土壤水分效用的同时能显著增产增收,是东北黑土旱作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垄种 沟种 土壤含水率 玉米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物元模型在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林 付强 贺延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48,共3页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在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时,把各地区各开发利用阶段作为物元的事物,以它们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在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时,把各地区各开发利用阶段作为物元的事物,以它们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氏贴近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实现对各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与排序。该模型被应用到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新疆水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 欧氏贴近度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干流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及时空异质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崔嵩 付强 +4 位作者 李天霄 李一凡 刘毅鑫 吕正律 李鹏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9-515,共7页
为了解松花江干流底泥和水体中PAHs(多环芳烃)的环境分布行为,应用逸度方法研究了松花江中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及时空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KOW(辛醇-水分配系数)影响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并与底泥-水交换的ff(逸度分数)呈显... 为了解松花江干流底泥和水体中PAHs(多环芳烃)的环境分布行为,应用逸度方法研究了松花江中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及时空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KOW(辛醇-水分配系数)影响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并与底泥-水交换的ff(逸度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801,P=0.000),而ff与PAHs的溶解度则呈正相关(R=0.499,P〈0.05);高环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受w(OC)变化的影响较为强烈,w(OC)每提高0.10%,2~6环PAHs的ff降低0.7%~11.0%;春季PAHs的底泥-水交换的ff大于夏季.低环的Nap(萘)表现出明显的由底泥向水体的迁移行为,Phe(菲)和Fl A(荧蒽)几乎接近于平衡状态,而高环的BaP(苯并[a]芘)和Bg P(苯并[ghi]苝)则相反.夏季PAHs的大气传输及本地排放源的沉降,可能为松花江干流PAHs的主要来源;汇入支流的输入可视为主干河流水体中污染物的另一来源.水体中2~4环PAHs处于中等变异,5~6环PAHs则表现为强变异;底泥中3~4环PAHs处于中等变异,而其他环数PAHs则呈强变异.从季节性变化来看,夏季底泥中PAHs的CV(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而春季水体中PAHs的CV则略大于夏季.研究显示,PAHs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底泥中w(OC),以及外源性PAHs的输入,均会使不同环数PAHs在水体和底泥中的CV产生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松花江 底泥-水交换 时空异质性 逸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田植被条件下黑土坡耕地产流和产沙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吴限 魏永霞 +1 位作者 王敏 王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101-104,11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农田植被条件下的水土侵蚀特征,为该区作物种类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在位于东北典型黑土带上的黑龙江省红星农场径流小区内,开展了玉米、大豆、大豆—玉米间作3种农田植被条件下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特征研究。[结... [目的]研究不同农田植被条件下的水土侵蚀特征,为该区作物种类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在位于东北典型黑土带上的黑龙江省红星农场径流小区内,开展了玉米、大豆、大豆—玉米间作3种农田植被条件下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特征研究。[结果]玉米的径流拦蓄和土壤侵蚀控制的效果最好,间作次之,大豆位居最后;玉米和间作模式的地表径流分别较大豆减少了15.8%和10.7%,土壤侵蚀量亦分别减少了10.47%和5.35%。[结论]在较低降雨强度下玉米和间作的减流减沙效果差别不甚明显,在较高强度下玉米和间作减流减沙效果明显好于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降雨 黑土区 坡耕地 叶面积指数 农田植被 产流 产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下寒地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温室效应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孟雪 张忠学 +1 位作者 吕纯波 林彦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了研究寒地稻田CH4和N2O排放特征,选取黑龙江省寒地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控制灌溉、间歇灌溉、浅湿灌溉及淹灌四种水分管理模式等4个处理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下的CH4和N2O排放高峰... 为了研究寒地稻田CH4和N2O排放特征,选取黑龙江省寒地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控制灌溉、间歇灌溉、浅湿灌溉及淹灌四种水分管理模式等4个处理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下的CH4和N2O排放高峰均出现在水稻生长旺季,而休闲期内排放较少。相对于淹灌,浅湿灌溉稻田CH4累积排放量降低了27.2%,控制灌溉处理的降低了34%,间歇灌溉处理的降低了48.2%。长期淹灌稻田N2O排放量比间歇灌溉稻田减少0.41kg/hm2,比控制灌溉稻田增加0.38kg/hm2,比浅湿灌溉稻田增加0.37kg/hm2。总体温室效应分析,节水灌溉模式能有效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显著地降低CH4和N2O的总温室效应。水稻生育期内,CH4排放量减少时期,N2O排放量有增加趋势,综合考虑CH4和N2O排放的消长关系,才能有效减缓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CH4排放 N2O排放 排放通量 温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林 付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2-825,共4页
影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各个因素中,经常存在多重相关性,采用传统最小二乘回归法建模,其估计参数存在较大误差,预测精度降低。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借助主成分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采用成分提取的方法,克服了自变量间的多重相关性,建... 影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各个因素中,经常存在多重相关性,采用传统最小二乘回归法建模,其估计参数存在较大误差,预测精度降低。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借助主成分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采用成分提取的方法,克服了自变量间的多重相关性,建立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回归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青 王子龙 姜秋香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3期265-267,271,共4页
土壤肥力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且评价指标数据集较大属于高维数据,因此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显得非常困难。运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 土壤肥力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且评价指标数据集较大属于高维数据,因此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显得非常困难。运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同时该模型计算简单,适应于有评价标准的质量评价问题。表3,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灌水稻防御冷水害试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门宝辉 刘庆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3-76,共4页
对井灌水稻防御冷水害进行试验研究 ,总结了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针对井水灌溉水稻水温较低的特点 ,提出了平衡水温的概念 ,同时研究了水温与气温的关系等 ,并介绍了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希望为我国北方井灌水稻的发... 对井灌水稻防御冷水害进行试验研究 ,总结了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针对井水灌溉水稻水温较低的特点 ,提出了平衡水温的概念 ,同时研究了水温与气温的关系等 ,并介绍了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希望为我国北方井灌水稻的发展提供灌溉方面的理论依据 ,供井灌区水利工作者参考。图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冷水害 平衡水温 气温 非水灌溉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峪关水源地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的确定 被引量:1
9
作者 靖晶 王福刚 +2 位作者 苑艺琳 高振凯 李衡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5-47,53,共4页
利用嘉峪关水源地实际勘查资料,运用稳定流非完整井法中的单井抽水试验、多孔抽水试验、干扰井群法;以及非稳定流中的降深-时间量板法和潜水斜率解析法等5种方法计算渗透系数,并对这5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研究区已有... 利用嘉峪关水源地实际勘查资料,运用稳定流非完整井法中的单井抽水试验、多孔抽水试验、干扰井群法;以及非稳定流中的降深-时间量板法和潜水斜率解析法等5种方法计算渗透系数,并对这5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研究区已有渗透系数计算成果,知嘉峪关水源地的渗透系数计算结果为330.79~424.20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峪关 潜水 稳定流 非完整井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圣维南运动方程的黑土区坡耕地径流模型研究
10
作者 王贵作 张忠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32,235,共3页
在野外模拟降雨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一维圣维南运动方程的黑土区坡耕地径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小面积径流计算时精度很高,但在进行野外坡面径流量的预测时,不能忽略控制面积的大幅扩大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
关键词 坡耕地 人工降雨法 黑土区 径流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GA在梯形明渠临界水深计算中的应用
11
作者 邢贞相 付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前计算梯形明渠的临界水深的常用方法有试算法、图解法、近似公式法和迭代法,这些方法均有计算量大、精度不高等缺点。因此,采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来求解,通过实例应用并与传统方法相比表明,RAGA的适应性强,计算精度高... 目前计算梯形明渠的临界水深的常用方法有试算法、图解法、近似公式法和迭代法,这些方法均有计算量大、精度不高等缺点。因此,采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来求解,通过实例应用并与传统方法相比表明,RAGA的适应性强,计算精度高,是一种非线性全局优化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 临界水深 梯形断面 明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铁军 刘福林 刘东 《现代化农业》 2008年第1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 水稻生长 水资源浪费 可持续发展 灌溉方式 灌溉条件 水分胁迫 吸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正县生态养猪的效益分析及冷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晓艳 翟国勋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7-49,共3页
新农村建设把生态安全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来抓,不是基于改善环境的单一角度,而是从农村新能源开发,强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的高度加以考虑。最近,许多学者在生物质能源转化方面提出了多功能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极富建设性。以作物秸秆... 新农村建设把生态安全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来抓,不是基于改善环境的单一角度,而是从农村新能源开发,强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的高度加以考虑。最近,许多学者在生物质能源转化方面提出了多功能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极富建设性。以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产废弃物、有机垃圾等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为原料,使之无害化和资源化。《方正县生态养猪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展开实施的。虽然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健康的养猪新技术,但是,实践表明它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主要通过方正县实例对生态养猪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利弊,供养猪户和研究人员参考,以期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安全问题做出真正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生态养猪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云河东风站年平均径流量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14
作者 李明皓 王秋萍 《林业科技情报》 2009年第4期127-129,共3页
在简单介绍小波分析的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运用morlet复小波变换对乌云河东风站年平均径流量作多时间尺度分析,发现年际和年代际尺度都非常明显,主要存在准6年、10年、11年、及24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且从24年尺度来看,2007-2017年间... 在简单介绍小波分析的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运用morlet复小波变换对乌云河东风站年平均径流量作多时间尺度分析,发现年际和年代际尺度都非常明显,主要存在准6年、10年、11年、及24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且从24年尺度来看,2007-2017年间将处于径流量偏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小波变换 年平均径流量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