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不同轮作系统主要植物线虫季节动态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凤娟 许艳丽 +2 位作者 李春杰 韩新华 刘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7-1002,共6页
为从线虫生态角度评价土壤健康状况和大豆轮作系统的合理性及预测大豆根部病害发生与为害,利用浅盘法收集大豆不同轮作系统下苗期、花期和结荚期土壤线虫,研究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总体线虫和重要属植物线虫群体动态。取大豆连作14年、... 为从线虫生态角度评价土壤健康状况和大豆轮作系统的合理性及预测大豆根部病害发生与为害,利用浅盘法收集大豆不同轮作系统下苗期、花期和结荚期土壤线虫,研究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总体线虫和重要属植物线虫群体动态。取大豆连作14年、小麦.玉米.大豆轮作、麦豆麦豆迎茬、米豆米豆迎茬和休闲区0-20cm土壤。结果表明:土壤中胞囊线虫密度为迎茬(米豆、麦豆)〉轮作〉连作〉休闲;从大豆苗期、花期至结荚期,各轮作系统胞囊线虫密度逐渐递增,麦豆迎茬和轮作土壤中总体线虫密度呈递增趋势,各轮作系统苗期和花期土壤总体线虫差异显著;3个时期,轮作土壤中总体线虫密度分别最大,而休闲土壤中螺旋-盘旋-拟盘旋线虫为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围 生育期 轮作系统 土壤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果实成熟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新力 索桂英 彭学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37,共5页
本文综述了番茄和苹果的一些果实成熟相关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和作用特点 ,以及植物果实相关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果实成熟 相关基因 启动子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虫性时空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奎军 赵建周 +2 位作者 范贤琳 芮昌辉 梅向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89-389,共1页
关键词 转BT基因 抗虫棉 棉铃虫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夜蛾高毒力Bt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4
4
作者 樊东 李国勋 +2 位作者 赵奎军 韩岚岚 王君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34-336,共3页
东北农业大学昆虫教研室从黑龙江地区病死鳞翅目昆虫体内分离出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菌株74株,随后以甘蓝夜蛾为供试昆虫对这些菌株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很多菌株对甘蓝夜初孵幼... 东北农业大学昆虫教研室从黑龙江地区病死鳞翅目昆虫体内分离出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菌株74株,随后以甘蓝夜蛾为供试昆虫对这些菌株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很多菌株对甘蓝夜初孵幼虫均具有一定的毒力,经过初筛,复筛,试验选出毒力相对较高的5个菌株,当菌液浓度在8×10^7个芽胞·mL^-1时,甘蓝夜蛾死亡率分别达到80%~95%,Lc50分别为43,6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夜蛾 苏云金杆菌 BT菌株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霜灵、福美双及其复配对辣椒疫病菌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6
5
作者 夏烨 刘学敏 金焕贵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室内恒温条件下 ,采用孢子囊萌发抑制法测定了甲霜灵、福美双及其复配对辣椒疫病的毒力 ,用Horsfall的毒力试验设计和Wadley的增效比率法评价了2种杀菌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 ,EC50 剂量甲霜灵与福美双混用表现增效作用 ,其中70:30混... 室内恒温条件下 ,采用孢子囊萌发抑制法测定了甲霜灵、福美双及其复配对辣椒疫病的毒力 ,用Horsfall的毒力试验设计和Wadley的增效比率法评价了2种杀菌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 ,EC50 剂量甲霜灵与福美双混用表现增效作用 ,其中70:30混剂配比的增效比率为3.18。接种试验也证明其对辣椒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霜灵 福美双 辣椒疫病菌 毒力测定 复配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疫霉菌与其它几种疫霉菌同工酶电泳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宏宇 文景芝 于鑫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对大豆疫霉菌 ( Phytophthora sojae)的 1 5个菌株及其它 7种疫霉的 8个菌株进行了 4种同工酶电泳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疫霉菌种内菌株间 4种同工酶基本一致。疫霉属种间酯酶( 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酶谱存在明显差异 ,... 本文对大豆疫霉菌 ( Phytophthora sojae)的 1 5个菌株及其它 7种疫霉的 8个菌株进行了 4种同工酶电泳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疫霉菌种内菌株间 4种同工酶基本一致。疫霉属种间酯酶( 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酶谱存在明显差异 ,表现为酶带的多少和 Rf值的不同 ;淀粉酶( DIA)和过氧化氢酶 ( CAT)同工酶酶谱差异不很明显 ,与某些疫霉种酶谱相似 ,只表现为酶带强度上的差异。本文首次报道了大豆疫霉菌的 SOD、CAT和 DIA同工酶 ,并指出 EST和 SOD同工酶在 P.sojae种的鉴定上具有重要意义 ,为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菌 酯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淀粉酶 过氧化氢酶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许修宏 程志明 矫洪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roriumfulvum)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PSA培养基和大麦培养基.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pH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pH为4.0~5.0.相对湿... 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roriumfulvum)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PSA培养基和大麦培养基.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pH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pH为4.0~5.0.相对湿度低于86%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空气有利于孢子萌发.该病菌在PSA培养基上培养4天后开始产孢,培养13天累积产孢量最多.光照对产孢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病叶表面越冬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可达20%左右.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5℃,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学特性 叶霉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Y病毒的检测技术 被引量:28
8
作者 周艳玲 刘学敏 孟玉芹 《中国马铃薯》 2000年第2期89-93,共5页
快速、准确检测马铃薯病毒是控制马铃薯病毒危害的有效方法 ,本文全面评述了运用基于抗血清为基础的免疫化学方法和基于核酸分子组成差异的核酸分子标记方法检测PVY的现代植物病毒病原检测技术 。
关键词 PVY 检测方法 马铃薯病毒 反转录PCR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核净、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烟草赤星病菌毒力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申荣艳 刘学敏 +1 位作者 董长军 冯喜生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4年第6期24-27,33,共5页
运用Horsfall毒力试验设计方案和孢子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菌核净、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anta)的毒力,并分别用Wadley方法、Gowing方法、Abbott方法和孙云沛方法等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所配混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运用Horsfall毒力试验设计方案和孢子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菌核净、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anta)的毒力,并分别用Wadley方法、Gowing方法、Abbott方法和孙云沛方法等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所配混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当它们按EC50剂量7:3的比例混配时所得混剂表现明显的增效作用,4种增效作用评价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田间防治结果也证明该混剂可有效防治赤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菌 菌核净 代森锰锌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剂混剂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学敏 李立军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2年第5期12-15,共4页
作用机制不同或相同的杀菌剂混合后能产生增效作用的理论与实践是开发新的杀菌剂混剂的基础。本文讨论了杀菌剂混剂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不同类型杀菌剂混合后的增效作用,混剂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下的增效作用以及杀菌剂混剂增效作用的机制... 作用机制不同或相同的杀菌剂混合后能产生增效作用的理论与实践是开发新的杀菌剂混剂的基础。本文讨论了杀菌剂混剂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不同类型杀菌剂混合后的增效作用,混剂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下的增效作用以及杀菌剂混剂增效作用的机制,为杀菌剂混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混剂 增效作用机制 Gowing方法 Abbott方法 Wadley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苦参碱·宁南霉素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瓜果腐霉菌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学敏 孙桂华 李立军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2期16-19,共4页
采用室内菌丝生长抑制法系统测定了苦参碱、宁南霉素单剂及其多种组合混剂对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瓜果腐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苦参碱、宁南霉素单剂及其多种组 合混剂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当苦参碱与宁南霉素以4.0:2.... 采用室内菌丝生长抑制法系统测定了苦参碱、宁南霉素单剂及其多种组合混剂对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瓜果腐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苦参碱、宁南霉素单剂及其多种组 合混剂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当苦参碱与宁南霉素以4.0:2.5的比例混合 后抑制作用最强,增效值为1.96,表现明显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也证明该混剂可有效 控制大豆苗期根腐病,当以6.5%苦·宁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按种子重量1.0:100包衣时的防 治效果可达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宁南霉素 瓜果腐霉菌 大豆根腐病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粘虫高毒力Bt菌株的筛选
12
作者 樊东 李国勋 赵奎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7-340,共4页
以粘虫的初孵幼虫为供试昆虫,对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教研室从哈尔滨地区病死的昆虫体内分离、保存的苏云金芽孢杆茵(Bacillus thuringiensis,以下简称Bt)74个菌株进行了筛选。经初筛、复筛,从中筛选出对粘虫初孵幼虫高素力Bt菌株... 以粘虫的初孵幼虫为供试昆虫,对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教研室从哈尔滨地区病死的昆虫体内分离、保存的苏云金芽孢杆茵(Bacillus thuringiensis,以下简称Bt)74个菌株进行了筛选。经初筛、复筛,从中筛选出对粘虫初孵幼虫高素力Bt菌株5株,它们的菌株号分别为31,42,72,78,87号,当菌液浓度为1.60×10 8芽孢/mL时,粘虫初孵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0%~95%,它们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56×10 6芽孢/mL、4.60×10 5芽孢/mL、4.47×10 6芽孢/mL、5.49×10 6芽孢/mL、2.43×10 6芽孢/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毒力 菌株筛选 杀虫活性 BT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玉米根部害虫缓释复合颗粒剂的研究初报
13
作者 裴海英 赵奎军 +1 位作者 于洪春 华淑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玉米害虫 缓解复合颗粒剂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的弱化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席景会 潘洪玉 +4 位作者 刘伟成 刘志国 曾超平 郑桂玲 李长友 《昆虫天敌》 CSCD 2000年第2期75-78,共4页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Amathes c-nigrum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 AnNPV)接种八字地老虎3龄初幼虫,感染3d-6d,体重明显小于对照幼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幼虫蜕皮和化蛹...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Amathes c-nigrum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 AnNPV)接种八字地老虎3龄初幼虫,感染3d-6d,体重明显小于对照幼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幼虫蜕皮和化蛹严重受阻。4龄幼虫感染病毒后1-2天取食量未减少,从第3天开始食量显著减少,从感染至第6天,单头幼虫总取食量为696.1mg,比对照幼虫总取食量的1313.2mg减少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虫 地老虎 取食量 核型多角体病毒 发育历期 化蛹 蜕皮 对照 感染 严重
全文增补中
黑龙江省小麦丛矮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洪义 张明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黑龙江省小麦丛矮病发生与东北春麦区麦田中的灰飞虱 (L 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有关。调查表明 ,东北春麦区麦田中的灰飞虱 (L 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可发生 3代 ,既越冬代、第 1代及第 2代若虫 ;越冬代若虫的自然带毒率... 黑龙江省小麦丛矮病发生与东北春麦区麦田中的灰飞虱 (L 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有关。调查表明 ,东北春麦区麦田中的灰飞虱 (L 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可发生 3代 ,既越冬代、第 1代及第 2代若虫 ;越冬代若虫的自然带毒率及种群数量直接影响当年病害的流行程序 ,是决定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 ;灰飞虱在哈尔滨地区 1年可发生 3~ 4代 ,越冬代若虫出现始期为 4月2 1日左右 ,10月中下旬进入越冬状态 ,越冬代若虫绝大多数属于第 3代 ,感病禾木科杂草在病害侵染循环及流行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桥梁寄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黑龙江 灰飞虱 黑龙江 丛矮病 发生规律 桥梁寄主 侵染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Nicotiana tobacum)挥发性物质对黑唇姬蜂(Campoletis sonorensis)(Hymenoptera:Ichneumonidae)诱导的生物测定和化学分析研究
16
作者 卢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43-249,共7页
利用Tracor550高压气相色谱对烟草挥发性物质进行了试验室化学分析.针对黑唇姬蜂化学行为活动诱导,进行了人工自然风管(Windtunnel)的生物测定.烟草中原提取物与气相色谱全部收集和分离的化合物生测效果基本一... 利用Tracor550高压气相色谱对烟草挥发性物质进行了试验室化学分析.针对黑唇姬蜂化学行为活动诱导,进行了人工自然风管(Windtunnel)的生物测定.烟草中原提取物与气相色谱全部收集和分离的化合物生测效果基本一致.50%化合物对黑唇姬蜂活性诱导产生作用.分离中三个主要峰区被测定为黑唇姬蜂寻求寄主的关键化学物质.经核磁共振分光仪(NMR)鉴定石竹烯C15H24Caryopyllene、烟碱和Farnesyl法尼丙酮三种挥发性物质与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合物,经试验室生物测定结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唇姬蜂 风管 棉铃虫 烟草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棚菌灵烟剂的研究
17
作者 于久才 于振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筛选出适合配制烟剂的高效药剂,用低成本的供热剂,采用简便、安全的干制法配成复方棚菌灵烟剂,可防治温室、塑料大棚黄瓜、番茄的多种病害,具有高效、经济、低毒、对蔬菜污染小、便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关键词 烟剂 残留毒性 棚菌灵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番茄叶斑病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羚阁 李未然 赫兆辉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期64-65,共2页
番茄叶斑病即在番茄叶部产生的病害,包括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和番茄晚疫病。这四种病害在我国种植番茄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每一种病害发生时都会造成番茄大幅度减产。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具体试验和田间观察,明确了... 番茄叶斑病即在番茄叶部产生的病害,包括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和番茄晚疫病。这四种病害在我国种植番茄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每一种病害发生时都会造成番茄大幅度减产。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具体试验和田间观察,明确了番茄叶斑病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可行的番茄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斑病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