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枪法导入Bar基因转化小麦幼胚的研究——抗性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曹颖 胡尚连 +1 位作者 李文雄 刘锦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在前文研究基础上 ,轰击的 2 80 4个幼胚经 L - PPT筛选后共获得 2 5 9个抗性愈伤 ,对其中 2 0 0个抗性愈伤组织和再生的 32个植株 GU S gene的表达进行组织化学检测 ,以及再生植株的 PCR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有 4 5个抗性愈伤组织呈 GU... 在前文研究基础上 ,轰击的 2 80 4个幼胚经 L - PPT筛选后共获得 2 5 9个抗性愈伤 ,对其中 2 0 0个抗性愈伤组织和再生的 32个植株 GU S gene的表达进行组织化学检测 ,以及再生植株的 PCR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有 4 5个抗性愈伤组织呈 GUS阳性。32株再生植株中获得 4个抗性株系 ,经 X- Gluc染色 ,在花药中检测到 GU S基因表达 ,PCR检测也呈阳性 ,而在对照和其它再生植株中未发现 GU S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枪法 BAR基因 基因导入 小麦幼胚 抗性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遗传转化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籽粒灌浆期沉淀值动态的定量研究
2
作者 赵秀兰 李文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1-305,共5页
以3个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在设定不同肥力和气象条件等环境因子基础上,通过建立灌浆期籽粒沉淀值动态曲线拟合方程,定量揭示籽粒沉淀值的动态与规律。结果表明,灌浆期籽粒沉淀值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一元三次多项式凸性曲线,即自... 以3个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在设定不同肥力和气象条件等环境因子基础上,通过建立灌浆期籽粒沉淀值动态曲线拟合方程,定量揭示籽粒沉淀值的动态与规律。结果表明,灌浆期籽粒沉淀值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一元三次多项式凸性曲线,即自开花始先增后降的单峰曲线。灌浆期籽粒沉淀值的动态,不同基因型具有不同特点。高蛋白强筋、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开花后28 d2、3 d和30 d前后。各品种沉淀值积累速度的动态特点是成熟时沉淀值高蛋白强筋品种最高,高蛋白中筋品种次之,低蛋白弱筋品种最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籽粒沉淀值 动态变化 曲线拟合方程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对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首萍 胡尚连 +1 位作者 李文雄 刘锦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3-367,共5页
关键词 春小麦 品质类型 籽粒蛋白质 含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的遗传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文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2-485,共4页
对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L MW- GS)的遗传及其与品质的关系加以综述。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可分为 B组 L MW- GS、C组 L MW- GS和 D组 L MW- GS。编码位点分别为 Glu- 3位点、Gli- 1位点、Gli- 2位点和 Glu- 2位点。硬粒小麦中 D组... 对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L MW- GS)的遗传及其与品质的关系加以综述。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可分为 B组 L MW- GS、C组 L MW- GS和 D组 L MW- GS。编码位点分别为 Glu- 3位点、Gli- 1位点、Gli- 2位点和 Glu- 2位点。硬粒小麦中 D组 L MW- GS由 Gli- 3位点编码 ,Glu- D4位点和 Glu- D5位点分别编码 ,分子量分别为 30 k D和 33k D亚基。Glu- B2和 Glu- B4编码一些中迁移率 B组 L MW- GS。普通小麦中 Glu- A3位点上有 6个等位基因 ,Glu- B3位点上有 9个等位基因 ,Glu- D3位点上有 5个等位基因。L MW- GS对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对品质贡献与 HMW- GS极为相似。通过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分析可得到 Glu- 3各等位基因位点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Gli- A1和 Glu- A3位点发现重组率为 1.70± 0 .90 %。Gli- B1和 Glu- B3位点之间的重组率为 2 %。Glu- D3和 Gli- D1之间未发现明显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低分子量 谷蛋白亚基 LMW—GS 遗传性状 品质 编码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