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孙明明 王萍 +4 位作者 吕世翔 李智媛 王冠 王晓丽 宋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823,共6页
间套作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壤产出率,增加农民受益,生态环保的农业种植技术。大豆间套作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文章对现有的大豆间套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玉米-大豆... 间套作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壤产出率,增加农民受益,生态环保的农业种植技术。大豆间套作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文章对现有的大豆间套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玉米-大豆、甘蔗-大豆、马铃薯-大豆、木薯-大豆、幼树-大豆及大豆的其它间套作类型,对各间套作体系中的品种选择、播期、行比配置、养分调节及光合特性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指出耐荫性大豆品种缺乏、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对大豆间套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问套作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大豆与北美大豆维生素E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焕成 韩英鹏 +1 位作者 腾卫丽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5-928,共4页
采用超声波法从大豆籽粒中萃取维生素E,以DIKMA公司生产的反相柱作为固定相,以甲醇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1,并采用荧光检测器(Ex=295 nm,Em=330 nm)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我国东北与北美大豆品种(系)中的α-、γ-、δ-生育... 采用超声波法从大豆籽粒中萃取维生素E,以DIKMA公司生产的反相柱作为固定相,以甲醇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1,并采用荧光检测器(Ex=295 nm,Em=330 nm)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我国东北与北美大豆品种(系)中的α-、γ-、δ-生育酚和维生素E(VE)总含量,并进行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44份大豆材料基于α-、γ-、δ-生育酚和维生素E总含量均可聚成高、中、低3类,我国东北大豆维生素E含量明显高于北美大豆,是丰富的大豆维生素E资源,为大豆高维生素E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维生素E 高效液相色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DELLA蛋白的功能及其在大豆中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彤 赵琳 +1 位作者 赵建刚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4-879,共6页
DELLA属于GRAS核转录调节因子家族,负向调节GA信号途径,并抑制植物生长发育。GA与其受体结合后,与DELLA蛋白发生互作,并通过26S蛋白酶体将DELLA降解,从而解除DELLA对植物发育的抑制作用。DELLA通过与不同的转录因子互作,调控下游基因的... DELLA属于GRAS核转录调节因子家族,负向调节GA信号途径,并抑制植物生长发育。GA与其受体结合后,与DELLA蛋白发生互作,并通过26S蛋白酶体将DELLA降解,从而解除DELLA对植物发育的抑制作用。DELLA通过与不同的转录因子互作,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文章综述了DELLA蛋白在GA信号传导中作用的分子机理和DELLA蛋白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功能,以及作为整合因子,DELLA在介导低温、光等环境因子及其它植物激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介绍了大豆DELLA功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LA 赤霉素信号转导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耐低磷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海旭 吴俊江 +3 位作者 王金生 鹿文成 徐鹏飞 张淑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9-644,共6页
大豆是世界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及畜牧业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大豆是喜磷作物,磷不仅是大豆遗传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参与大豆体内酶促、新陈代谢、根瘤固氮等生理生化过程。全世界耕地中近1/2的耕地处于缺磷状态,... 大豆是世界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及畜牧业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大豆是喜磷作物,磷不仅是大豆遗传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参与大豆体内酶促、新陈代谢、根瘤固氮等生理生化过程。全世界耕地中近1/2的耕地处于缺磷状态,我国耕地中大约有2/3的耕地属于缺磷状态,磷胁迫是限制大豆产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文章分别从低磷胁迫下大豆形态学变化以及大豆生理生化反应、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大豆耐低磷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行了初步概述,并对大豆耐低磷QTL定位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大豆耐低磷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低磷 大豆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主要贮藏蛋白组分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磊 王慧中 +3 位作者 藕冉 李文滨 林春 王绍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8-612,共5页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在种子形成过程中逐渐合成和积累,又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逐渐降解。不同的大豆贮藏蛋白通过影响蛋白的性质改变其营养和功能品质。包括脂氧酶在内的7S球蛋白与11S球蛋白是构成大豆贮藏蛋白的主要成分,是大豆品质改良的重...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在种子形成过程中逐渐合成和积累,又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逐渐降解。不同的大豆贮藏蛋白通过影响蛋白的性质改变其营养和功能品质。包括脂氧酶在内的7S球蛋白与11S球蛋白是构成大豆贮藏蛋白的主要成分,是大豆品质改良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从脂氧酶缺失改良育种、11S球蛋白缺失的高7S球蛋白含量改良、7S球蛋白亚基缺失的高11S球蛋白含量改良、7S球蛋白与脂氧酶双缺失改良等几个方面,介绍大豆主要蛋白组分改良育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国大豆品质改良育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子 贮藏蛋白 改良育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冬梅 陈薇 +1 位作者 李永光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1-538,共8页
为了提高大豆转化效率,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选择了4个代表性基因型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以子叶节和丛生芽GUS瞬时表达率为指标,优化了大豆遗传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侵染阶段分别进行超声波和抽真空辅助处理,GUS染色显... 为了提高大豆转化效率,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选择了4个代表性基因型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以子叶节和丛生芽GUS瞬时表达率为指标,优化了大豆遗传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侵染阶段分别进行超声波和抽真空辅助处理,GUS染色显示,4个基因型品种处理不同时间后遗传转化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超声波30 s或者抽真空2 min后农杆菌的侵染效率提高最为明显,转化效率分别提高8%~42%、16%~41%。在芽诱导前期进行PPT浓度筛选,4种基因型的最适PPT浓度均为0.2 mg·L^(-1),转化效率提高1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大豆子叶节 超声波 抽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省份大豆新品种(系)对东北大豆强弱花叶病毒株系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滕卫丽 卢双勇 +9 位作者 高阳 孙明明 韩英鹏 李文滨 朱聃 程章 胡海波 邱丽娟 关荣霞 王春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20,共5页
利用网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03份不同省份大豆新品种(系)进行了弱毒株系SMV1和强毒株系SMV3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SMV1株系的大豆新品种(系)有95份,占参试材料的92.2%,抗SMV3株系的品种(系)有53份,占参试材料的51.5%;兼抗SMV1和SMV3的有5... 利用网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03份不同省份大豆新品种(系)进行了弱毒株系SMV1和强毒株系SMV3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SMV1株系的大豆新品种(系)有95份,占参试材料的92.2%,抗SMV3株系的品种(系)有53份,占参试材料的51.5%;兼抗SMV1和SMV3的有51份,占参试材料的49.5%,其中高抗SMV1和SMV3的有33份,占参试材料的32.0%,这部分材料在大豆实际生产中应充分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SMV1 SMV3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中GAMYB基因及其在大豆中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高阳 赵琳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720,共4页
赤霉素(gibberellins或gibberellic acid,GA)作为植物生长的必需激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和突变体的应用,对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鉴定... 赤霉素(gibberellins或gibberellic acid,GA)作为植物生长的必需激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和突变体的应用,对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鉴定出了介入赤霉素信号转导过程的重要基因。其中,GAMYB基因是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中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该文综述了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中间组分,以及转录因子GAMYB基因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GAMYB基因的结构,基因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和大豆中GAMYB基因的研究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信号转导 GAMYB基因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F转录因子及在大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淑珍 华彩峰 +2 位作者 董利东 徐鹏飞 张成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2-517,共6页
植物体内存在一个复杂的抗逆应答系统去适应环境的改变。ERF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应答一些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ERF转录因子主要通过它的AP2/ERF结合域结合顺式作用元件GCC-box或DRE/CRT来调节抗性基因的表达。文中... 植物体内存在一个复杂的抗逆应答系统去适应环境的改变。ERF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应答一些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ERF转录因子主要通过它的AP2/ERF结合域结合顺式作用元件GCC-box或DRE/CRT来调节抗性基因的表达。文中介绍了植物中的ERF转录因子的分子特征和生物学功能。此外,也综合分析了ERF转录因子在基因互作,信号转导途径,抗逆应答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大豆中ERF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大豆的抗逆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F转录因子 大豆 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IDD及其同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雪 王阔 +5 位作者 李英华 郑艳红 姚愈恒 李敏敏 赵琳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530,共6页
利用NCBI和Phytozome数据库进行GmIDD基因的同源基因检索,获取该基因在大豆不同染色体中5个拷贝的序列信息。通过对功能结构域的分析结果显示GmIDD基因5个拷贝均含有2个C2H2型(72~92 aa、114~142 aa)、2个C2HC型(149~169 aa、176~195 aa... 利用NCBI和Phytozome数据库进行GmIDD基因的同源基因检索,获取该基因在大豆不同染色体中5个拷贝的序列信息。通过对功能结构域的分析结果显示GmIDD基因5个拷贝均含有2个C2H2型(72~92 aa、114~142 aa)、2个C2HC型(149~169 aa、176~195 aa)锌指结构域。GmIDD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227 bp,编码408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mIDD基因5个拷贝中除了Glyma.14g10940和Glyma.17G228000外,其它IDD蛋白间进化距离较远,表明不同大豆IDD基因在功能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长短日照处理下GmIDD表达量的分析结果显示GmIDD基因受短日照诱导表达,因此推测GmIDD可能参与大豆开花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IDD基因 锌指结构域 短日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相关AP2/EREBP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英鹏 卜凡珊 +2 位作者 田利峥 姜海鹏 赵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73,共9页
AP2/EREBP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应对逆境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大豆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相关AP2/EREBP家族转录因子生物学功能,研究利用“东农L-10”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得到14个与抗性相关AP2/EREBP转录因子序列,并对其... AP2/EREBP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应对逆境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大豆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相关AP2/EREBP家族转录因子生物学功能,研究利用“东农L-10”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得到14个与抗性相关AP2/EREBP转录因子序列,并对其开展在线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4个转录因子多数为酸性等电点,均属于亲水性蛋白;通过与拟南芥AP2/EREBP转录因子作多序列比对和系谱进化树分析可知,AP2/EREBP转录因子根据其保守结构域特点分为AP2、ERF和DREB等3个亚族,且可分为B3、B5、A2和A5亚类。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AP2/EREBP转录因子发挥重要作用的位置依次为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要组成,α-螺旋次之,β-折叠和β-转角则散布于蛋白质序列中,同一亚族蛋白质三级结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不同亚族之间差异显著,表明大豆胞囊线虫病相关AP2/EREBP转录因子在遗传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其结构和功能可能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AP2/EREBP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脯氨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Glyma01g24530的功能预测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薇 王涛 +3 位作者 李冬梅 李悦 李永光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5-709,共5页
干旱胁迫下的脯氨酸积累在许多植物中都存在,人们普遍认为脯氨酸含量的提高促进了植物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拟南芥中研究发现,△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基因P5CS1是一种限速酶用来催化脯氨酸生物合成,对脯氨酸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生... 干旱胁迫下的脯氨酸积累在许多植物中都存在,人们普遍认为脯氨酸含量的提高促进了植物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拟南芥中研究发现,△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基因P5CS1是一种限速酶用来催化脯氨酸生物合成,对脯氨酸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及荧光定量PCR对大豆中的P5CS1同源基因Glyma01g24530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析和表达模式验证。结果发现:Glyma01g24530具有保守的N端乙酰谷氨酸合成酶激酶结构域和N端乙酰谷氨酸合成酶激酶结构域,系统进化树显示与各植物中P5CS家族成员相似性很高,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存在逆境胁迫、光反应等元件。表达模式分析显示Glyma01g24530可以被干旱、盐诱导表达,并在多数组织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脯氨酸 Glyma06g28890 植物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中SPINDLY基因及其在大豆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建刚 赵琳 +1 位作者 张彤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9-692,共4页
SPINDLY(SPY)作为植物一个负调控因子参与GA的信号转导,在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N-端为34肽重复结构(TPR),主要介导蛋白间的相互作用。C-端为氧连N-乙酰葡萄糖转移酶(OGT)结构域,通过其酶活性调控GA信号转... SPINDLY(SPY)作为植物一个负调控因子参与GA的信号转导,在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N-端为34肽重复结构(TPR),主要介导蛋白间的相互作用。C-端为氧连N-乙酰葡萄糖转移酶(OGT)结构域,通过其酶活性调控GA信号转导过程。文章综述了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中间组分,以及SPINDLY基因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SPINDLY基因的结构,基因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和大豆中SPINDLY基因的研究及展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信号转导 SPINDLY基因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大豆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英鹏 杨振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1-487,共7页
分子标记的应用对解析作物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至关重要。当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研究作物性状相关位点的重要分子标记,可通过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应用于大豆育种工作。相较传统杂交选育手段,分子标... 分子标记的应用对解析作物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至关重要。当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研究作物性状相关位点的重要分子标记,可通过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应用于大豆育种工作。相较传统杂交选育手段,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以杂交育种为基础,凭借分子标记与目标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特点,通过检测分子标记即可高效快速检测目的基因的筛选策略,成为备受关注的育种方式。随着大豆各组学学科的兴起,基因组学研究与其他组学之间的联合分析使分子标记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延伸,成为大豆现代育种工作中的关键部分,使所筛选的遗传位点被有效利用。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往被忽略的microRNA(non-coding single stranded 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重新进入育种家的视野,使其与分子标记相关联的目的性状基因组区域能够被更好识别。为了详细梳理分子标记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范围,本综述汇总2022年大豆多种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分子标记 MAS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柳 李文滨 +4 位作者 师臣 田中艳 周长军 李建英 吴耀坤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12-14,共3页
应用比色法和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得出结论:后者是一种简单明了的鉴定脂肪氧化酶基因缺失材料的方法,能够适应大豆育种工作要求(要使农艺性状和缺失脂肪氧化酶综合到某一个体中需要对成千上万的群体... 应用比色法和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得出结论:后者是一种简单明了的鉴定脂肪氧化酶基因缺失材料的方法,能够适应大豆育种工作要求(要使农艺性状和缺失脂肪氧化酶综合到某一个体中需要对成千上万的群体进行鉴定);并同时筛选出了农艺性状优良,缺失脂肪氧化酶Lox2的稳定新品系F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氧化酶 比色法 薄层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病性和分子标记及分子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英鹏 杨振红 《大豆科技》 2021年第5期18-25,共8页
分子标记和分子辅助育种(MAS)广泛应用于大豆的育种工作。相较传统育种,分子辅助育种(MAS)高效快速的特点成为其优势。随着大豆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以及表型组学的研究,大量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被鉴定,将这些遗传位点开发成... 分子标记和分子辅助育种(MAS)广泛应用于大豆的育种工作。相较传统育种,分子辅助育种(MAS)高效快速的特点成为其优势。随着大豆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以及表型组学的研究,大量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被鉴定,将这些遗传位点开发成分子标记,结合分子辅助育种,可以快速得到所预期的大豆品种。为了详细了解分子标记的应用范围,综述收集了 2021年分子标记和分子辅助育种在大豆上的研究报告,希望能为大豆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分子标记 MAS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大豆播期光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剑丽 宁海龙 +5 位作者 孙培乐 宋兆华 冯涛 顾清 陈东升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8-433,共6页
将来自中国北纬22.7°~50.2°不同地点的19个春播大豆品种在2 a中分4个时期(4月21日、5月15日、6月11日、7月1日)进行播种,建立了春播大豆的生育进程、形态性状、产量相关性状的光温效应模型,通过模型参数分析了生态性状的光... 将来自中国北纬22.7°~50.2°不同地点的19个春播大豆品种在2 a中分4个时期(4月21日、5月15日、6月11日、7月1日)进行播种,建立了春播大豆的生育进程、形态性状、产量相关性状的光温效应模型,通过模型参数分析了生态性状的光温效应,探讨了不同生态类型的特征。结果表明:在出苗至初花阶段,光温效应总体表现为缩短生育日数。在前3个播期下,光温效应减少终花至成熟阶段的生育日数,在第Ⅳ播期下,光温效应延长终花至成熟阶段的生育日数。在出苗至初花阶段,光温效应增加株高和主茎节数、地上生物产量。在初花至终花阶段,光温效应降低株高和主茎节数、生物产量,在终花至成熟阶段,光温效应均增加地上生物产量。在前2个播期下,光温效应通过初花至终花阶段增加百粒重,终花至成熟阶段增加单株荚数、单位面积粒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第Ⅳ播期下,光温效应通过初花至终花阶段增加单位面积粒数,终花至成熟阶段的增加单株荚数和百粒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选育品种时,应选择苗期发育较慢,而在开花期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对于早播(前2个播期)条件下,需选育(用)中晚熟的品种,在开花期坐荚率和结实率高、在鼓粒期鼓粒速度快的品种类型;而对于晚播(第Ⅳ播期)条件,需选育(用)早熟的品种,尤其是终花至成熟阶段的生育日数短的品种,在开花期坐荚率高、鼓粒期结实率高的品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播期 光温效应 生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毅瑞 滕卫丽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163,167,共4页
研究大豆菌核病的鉴定方法是开展抗菌核病育种的基础,对预测病害的发生、流行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国内外的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方面的研究进行阐述,并提出目前我国大豆抗菌核病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相关TIFY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浩文 曲硕 +2 位作者 刘芳 姜海鹏 韩英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2-544,共13页
TIFY转录因子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参与植物应激反应,在植物生长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为探索TIFY基因家族成员在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3号生理小种抗性反应中的作用,选择抗病品种东农L-10和感病品种黑农3... TIFY转录因子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参与植物应激反应,在植物生长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为探索TIFY基因家族成员在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3号生理小种抗性反应中的作用,选择抗病品种东农L-10和感病品种黑农37进行SCN 3号生理小种胁迫处理,在转录组测序数据中分析筛选到多个与抗性相关的TIFY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从转录组数据中鉴定和筛选到23个与SCN 3号生理小种相关的差异表达TIFY转录因子,其中18个转录因子上调表达,5个转录因子下调表达,TIFY基因在大豆的根、茎、叶均存在一定表达量,在相同的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抗病品种中TIFY表达量要高于感病品种。不同TIFY转录因子之间的理化性质存在较大差异。23个转录因子均属于亲水性蛋白,多数为酸性等电点。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TIFY转录因子发挥重要作用的位置依次为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要组成,α-螺旋次之,β-折叠和β-转角则散布于蛋白质序列中。基因分布在大豆的10条染色体上,磷酸化位点丝氨酸偏多,启动子中存在很多响应激素应答和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说明TIFY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中部分为响应胁迫的蛋白。研究结果说明筛选到的23个与SCN 3号生理小种相关的TIFY转录因子可为进一步了解大豆TIFY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3号生理小种 TIFY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底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效应 被引量:34
20
作者 宁海龙 胡国华 +1 位作者 李文滨 李文霞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8-293,共6页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综合作用模型。依据该模型探讨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影响的规律。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单因素效应、二因素互作效应受到其它因素水平的影响。氮肥对...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综合作用模型。依据该模型探讨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影响的规律。氮、磷、钾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单因素效应、二因素互作效应受到其它因素水平的影响。氮肥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为负效应,降低速度随着氮肥编码值增高而加快。磷肥对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有正有负。钾肥对蛋白质含量的作用为负效应,其降低幅度随钾的增加而提高。施尿素量为1.93~4.70g/盆,施重过磷酸钙量为8.13~20.59g/盆,施硫酸钾量为1.27~3.37g/盆,采用这个比例施肥有95%的可能使蛋白质含量高于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氮磷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