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中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26
1
作者
石小伟
冯广京
+3 位作者
YI Yang
邹逸江
葛浩然
苏培添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2-251,共10页
为了探究东南沿海发育中期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机制,以浙中城市群为例,通过分析1996—2016年间的5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FRAGSTATS软件测度浙中城市群景观破碎化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在关键时间节点的水平数值,研...
为了探究东南沿海发育中期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机制,以浙中城市群为例,通过分析1996—2016年间的5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FRAGSTATS软件测度浙中城市群景观破碎化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在关键时间节点的水平数值,研究判断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景观结构演变特征;进而通过ARCGIS演化区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异态势,分析不同时期浙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21年间,浙中城市群各种类型土地利用之间的转移态势均显著增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近3倍;林地面积占比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占比逐年下降;未利用土地减少比率最大,其次是耕地;园地的总体面积略有增加,草地的总体面积呈减少态势。浙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总体景观格局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整体下降的态势,1996—2016年总体景观破碎化指数增加,局部年份出现下降,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总体下降,局部年份出现上升,各种类型土地之间转移趋向复杂波动化。基于2016年时间节点的浙中城市群生态风险空间演变特征视域判析,义乌市、东阳市、武义县的生态风险指数在0.69~0.82之间,为Ⅳ和Ⅴ等级区,生态风险等级为较高或高;婺城区、金东区、浦江县的生态风险指数在0.56~0.59之间,为Ⅲ等级区,生态风险等级为中;兰溪市、永康市、诸暨市、磐安县、龙游县、缙云县的生态风险指数在0.49以下,为Ⅰ或Ⅱ等级,生态风险等级为低或较低。1996—2016年浙中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等级的空间差异较大,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趋同俱乐部”现象和“集中—分散”演变趋势,即较高生态风险区和高生态风险区在空间上指向浙中城市群中部且出现集聚态势,较低生态风险区和低生态风险区在空间上分散在浙中城市群的西北、东南和西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时空演变特征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评价
浙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宁波城乡结合部的轨道交通接驳常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石小伟
冯广京
+2 位作者
苏培添
邹逸江
邵黎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8-724,共7页
为提高大都市城乡结合部道路网的交通运行效率,选取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区域,针对轨道交通节点与常规公交的自适应接驳问题,考虑到公交线网的日均满载率、线路的客运能力、线网的重复性、客流负载率等约束条件,运用ARCGIS软件强大存储与计...
为提高大都市城乡结合部道路网的交通运行效率,选取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区域,针对轨道交通节点与常规公交的自适应接驳问题,考虑到公交线网的日均满载率、线路的客运能力、线网的重复性、客流负载率等约束条件,运用ARCGIS软件强大存储与计算能力、良好的线网叠加能力以及优化网络拓扑节点不间断的客流检测分析,并基于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建设背景,探索宁波市城乡结合部轨道交通与公交线网协调优化关系以及两者的接驳形态。综合运用可达性方法、最短线路标记法等,研究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线网在站点、线网运营等方面的协调优化机制;并进一步对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公交线网接驳轨道交通网优化结果进行可视化。实验证明优化后的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线网优于现行的策略方案。本研究模型调度策略能够为宁波市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管制部门提供可靠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并为其他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制定正确的交通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接驳优化
公交线网
城乡结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与生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
28
3
作者
石小伟
冯广京
+3 位作者
苏培添
何改丽
邹逸江
王小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5-284,共10页
为探究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生境质量"可持续机制,以天津市郊区武清区为例,通过分析1980—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In VEST模型对其进行Habitat Quality模块水平数值测度,研究京津都市圈发展对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转型与生境...
为探究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生境质量"可持续机制,以天津市郊区武清区为例,通过分析1980—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In VEST模型对其进行Habitat Quality模块水平数值测度,研究京津都市圈发展对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转型与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1)1980—2018年武清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导,但耕地面积下降明显,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快速增长,未利用地面积大幅缩减,林地和草地占比较小。2)武清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剧烈,耕地转移面积最大,林地和草地集中向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移,水域集中转向耕地,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移面积较大,未利用地转换面积较小,但转移概率最为剧烈。3)武清区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增长了2.87%,具体表现为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水域的土地利用变化速率保持正向增长,耕地变化速率呈现负增长。4)总体上,武清区呈现出"城扩耕缩"、"人进草退"的态势,但局部年份也有"草进水进"的转态;武清区生境质量处于中等级,但中等级面积趋于下降,低等级生境质量面积趋于上升,较低等级面积较小且呈下降趋势,较高和高等级生境质量区面积趋于扩大;生境质量低值区以武清城区为核心集中分布,且零星分布于武清区东北、西北地区;生境质量高值区集中分布于武清区东部。研究表明: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别是加强跨区域都市圈建设中,应当严格保护大都市郊区生态源地,统筹调控大都市郊区生态安全分区,推进大都市郊区生态廊道和全域生态节点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境退化度
生境质量
大都市郊区
武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与土地制度创新方向
被引量:
7
4
作者
冯广京
谢莹
王睿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8年第6期5-15,共11页
基于我国城乡发展宏观统计数据,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实践,分别从乡村、城市及城乡对比角度,分析我国城乡二元发展成就与问题,探讨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与土地制度创新方向。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生产、生活和环...
基于我国城乡发展宏观统计数据,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实践,分别从乡村、城市及城乡对比角度,分析我国城乡二元发展成就与问题,探讨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与土地制度创新方向。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生产、生活和环境条件二元发展剪刀差逐渐扩大。因此,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健康发展,建设富强中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研究表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是人与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关系及其优化,乡村振兴关键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其抓手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和建设。基于此,从农村土地市场、土地要素征收市场、土地要素让渡市场、土地产品市场和发挥政府作用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发展
土地制度
土地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治权与事权的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宋禹亭
冯广京
董文君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139,共8页
基于管制治权与事权关系,分析治权与事权协调内在机制,从推动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三个层面,探析管制治权与事权协调的机制;从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落实行政管理体制和健全法律法...
基于管制治权与事权关系,分析治权与事权协调内在机制,从推动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三个层面,探析管制治权与事权协调的机制;从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落实行政管理体制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的视角,探讨管制治权与事权协调的路径。以治权空间为基础配置管制事权是实现统一用途管制的重点,需全面协调管制部门和其他部门两类主体及其内部的纵向管制部门、横向同级管制部门、横向管制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治权与事权关系,以治权为事权协调基准可以实现地域空间的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治权
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治理视域下国土空间概念内涵
被引量:
36
6
作者
冯广京
王睿
谢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6,共9页
研究目的:探析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国土空间概念内涵,服务国土空间治理研究与实践。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是一个有关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的权域空间;(2)国土空间在中国也是一个具有...
研究目的:探析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国土空间概念内涵,服务国土空间治理研究与实践。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是一个有关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的权域空间;(2)国土空间在中国也是一个具有层级性的实体空间集合;(3)国土空间还是一个具有构成要素多样性、交互性、复杂性的全要素系统空间;(4)国土空间概念内涵受其功能和作用演变的影响较大,在中国形成了“空间被动量”—“经济区域空间”—“地域空间”—“权域+地域空间”4个演进阶段。研究结论:(1)国土空间概念内涵的核心是权域空间;(2)国土空间的本质是一个有关治权规定的包含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全要素的复杂系统空间;(3)国土空间向权域空间内涵的拓展,是推进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研究构建国土空间统一治理范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土空间
权域空间
地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中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26
1
作者
石小伟
冯广京
YI Yang
邹逸江
葛浩然
苏培添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土地经济与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
公共
管理
与法学院
东京
大学
大学
院工学系
宁波
大学
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宁波
大学
商学院
浙江农林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2-25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VSJ041)。
文摘
为了探究东南沿海发育中期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机制,以浙中城市群为例,通过分析1996—2016年间的5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FRAGSTATS软件测度浙中城市群景观破碎化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在关键时间节点的水平数值,研究判断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景观结构演变特征;进而通过ARCGIS演化区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异态势,分析不同时期浙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21年间,浙中城市群各种类型土地利用之间的转移态势均显著增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近3倍;林地面积占比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占比逐年下降;未利用土地减少比率最大,其次是耕地;园地的总体面积略有增加,草地的总体面积呈减少态势。浙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总体景观格局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整体下降的态势,1996—2016年总体景观破碎化指数增加,局部年份出现下降,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总体下降,局部年份出现上升,各种类型土地之间转移趋向复杂波动化。基于2016年时间节点的浙中城市群生态风险空间演变特征视域判析,义乌市、东阳市、武义县的生态风险指数在0.69~0.82之间,为Ⅳ和Ⅴ等级区,生态风险等级为较高或高;婺城区、金东区、浦江县的生态风险指数在0.56~0.59之间,为Ⅲ等级区,生态风险等级为中;兰溪市、永康市、诸暨市、磐安县、龙游县、缙云县的生态风险指数在0.49以下,为Ⅰ或Ⅱ等级,生态风险等级为低或较低。1996—2016年浙中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等级的空间差异较大,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趋同俱乐部”现象和“集中—分散”演变趋势,即较高生态风险区和高生态风险区在空间上指向浙中城市群中部且出现集聚态势,较低生态风险区和低生态风险区在空间上分散在浙中城市群的西北、东南和西南地区。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时空演变特征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评价
浙中城市群
Keywords
land use/cover chang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 patter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central Zhejiang urban agglomeration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宁波城乡结合部的轨道交通接驳常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石小伟
冯广京
苏培添
邹逸江
邵黎霞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土地经济与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
公共
管理
与法学院
浙江农林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宁波
大学
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宁波
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宁波
大学
城市交通规划
研究
所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8-724,共7页
文摘
为提高大都市城乡结合部道路网的交通运行效率,选取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区域,针对轨道交通节点与常规公交的自适应接驳问题,考虑到公交线网的日均满载率、线路的客运能力、线网的重复性、客流负载率等约束条件,运用ARCGIS软件强大存储与计算能力、良好的线网叠加能力以及优化网络拓扑节点不间断的客流检测分析,并基于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建设背景,探索宁波市城乡结合部轨道交通与公交线网协调优化关系以及两者的接驳形态。综合运用可达性方法、最短线路标记法等,研究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线网在站点、线网运营等方面的协调优化机制;并进一步对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公交线网接驳轨道交通网优化结果进行可视化。实验证明优化后的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线网优于现行的策略方案。本研究模型调度策略能够为宁波市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管制部门提供可靠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并为其他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制定正确的交通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接驳优化
公交线网
城乡结合部
Keywords
rail transit
connection optimization
bus network
rural-urban fringe
分类号
U491.17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与生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
28
3
作者
石小伟
冯广京
苏培添
何改丽
邹逸江
王小锋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
公共
管理
与法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土地经济与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浙江农林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南京
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自然资源
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宁波
大学
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5-28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1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VSJ041)。
文摘
为探究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生境质量"可持续机制,以天津市郊区武清区为例,通过分析1980—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In VEST模型对其进行Habitat Quality模块水平数值测度,研究京津都市圈发展对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转型与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1)1980—2018年武清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导,但耕地面积下降明显,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快速增长,未利用地面积大幅缩减,林地和草地占比较小。2)武清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剧烈,耕地转移面积最大,林地和草地集中向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移,水域集中转向耕地,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移面积较大,未利用地转换面积较小,但转移概率最为剧烈。3)武清区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增长了2.87%,具体表现为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水域的土地利用变化速率保持正向增长,耕地变化速率呈现负增长。4)总体上,武清区呈现出"城扩耕缩"、"人进草退"的态势,但局部年份也有"草进水进"的转态;武清区生境质量处于中等级,但中等级面积趋于下降,低等级生境质量面积趋于上升,较低等级面积较小且呈下降趋势,较高和高等级生境质量区面积趋于扩大;生境质量低值区以武清城区为核心集中分布,且零星分布于武清区东北、西北地区;生境质量高值区集中分布于武清区东部。研究表明: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别是加强跨区域都市圈建设中,应当严格保护大都市郊区生态源地,统筹调控大都市郊区生态安全分区,推进大都市郊区生态廊道和全域生态节点建设。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境退化度
生境质量
大都市郊区
武清区
Keywords
land use
habitat degradation degree
habitat quality
metropolitan suburb
Wuqing District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与土地制度创新方向
被引量:
7
4
作者
冯广京
谢莹
王睿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
资源
与环境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土地经济与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8年第6期5-15,共11页
基金
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18VSJ041)
文摘
基于我国城乡发展宏观统计数据,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实践,分别从乡村、城市及城乡对比角度,分析我国城乡二元发展成就与问题,探讨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与土地制度创新方向。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生产、生活和环境条件二元发展剪刀差逐渐扩大。因此,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健康发展,建设富强中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研究表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是人与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关系及其优化,乡村振兴关键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其抓手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和建设。基于此,从农村土地市场、土地要素征收市场、土地要素让渡市场、土地产品市场和发挥政府作用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发展
土地制度
土地市场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s
land system
land market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治权与事权的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宋禹亭
冯广京
董文君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
公共
管理
与法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土地经济与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出处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13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要素统筹: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研究”(18VSJ041)
文摘
基于管制治权与事权关系,分析治权与事权协调内在机制,从推动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三个层面,探析管制治权与事权协调的机制;从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落实行政管理体制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的视角,探讨管制治权与事权协调的路径。以治权空间为基础配置管制事权是实现统一用途管制的重点,需全面协调管制部门和其他部门两类主体及其内部的纵向管制部门、横向同级管制部门、横向管制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治权与事权关系,以治权为事权协调基准可以实现地域空间的全覆盖。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治权
事权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治理视域下国土空间概念内涵
被引量:
36
6
作者
冯广京
王睿
谢莹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
公共
管理
与法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土地经济与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18VSJ041)。
文摘
研究目的:探析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国土空间概念内涵,服务国土空间治理研究与实践。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是一个有关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的权域空间;(2)国土空间在中国也是一个具有层级性的实体空间集合;(3)国土空间还是一个具有构成要素多样性、交互性、复杂性的全要素系统空间;(4)国土空间概念内涵受其功能和作用演变的影响较大,在中国形成了“空间被动量”—“经济区域空间”—“地域空间”—“权域+地域空间”4个演进阶段。研究结论:(1)国土空间概念内涵的核心是权域空间;(2)国土空间的本质是一个有关治权规定的包含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全要素的复杂系统空间;(3)国土空间向权域空间内涵的拓展,是推进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研究构建国土空间统一治理范式的要求。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土空间
权域空间
地域空间
Keywords
national governance
territory space
rights space
regional space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中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石小伟
冯广京
YI Yang
邹逸江
葛浩然
苏培添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宁波城乡结合部的轨道交通接驳常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
石小伟
冯广京
苏培添
邹逸江
邵黎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与生境质量评价
石小伟
冯广京
苏培添
何改丽
邹逸江
王小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与土地制度创新方向
冯广京
谢莹
王睿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治权与事权的协调机制研究
宋禹亭
冯广京
董文君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国家治理视域下国土空间概念内涵
冯广京
王睿
谢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