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铜酶与动物铜缺乏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柴春彦 刘国艳 +1 位作者 赛福鼎.阿布都拉 石发庆 《饲料博览》 1999年第9期8-9,共2页
关键词 动物 铜缺乏症 含铜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与某些营养元素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韩博 史言 卢广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49,共3页
氟/与/某/些/营/养/元/素/的/关/系韩博史言卢广忠(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哈尔滨150030)氟是人、畜、禽正常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通过食物、饮水、饲料(草)和空气等介质而摄入的。适量的氟对机体牙齿和骨... 氟/与/某/些/营/养/元/素/的/关/系韩博史言卢广忠(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哈尔滨150030)氟是人、畜、禽正常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通过食物、饮水、饲料(草)和空气等介质而摄入的。适量的氟对机体牙齿和骨骼的钙化、神经兴奋性传导和酶系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营养元素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与动物氟中毒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博 康世良 史言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对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生物体的损害,自由基的清除,氟与自由基的作用关系和硒对氟致自由基的拮抗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揭示氟对动物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进而从自由基生物医学角度阐明动物氟中毒的发病机理,并为人类氟中毒的研究提... 本文对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生物体的损害,自由基的清除,氟与自由基的作用关系和硒对氟致自由基的拮抗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揭示氟对动物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进而从自由基生物医学角度阐明动物氟中毒的发病机理,并为人类氟中毒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动物 氟中毒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技术在大动物诊疗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新畅 罗继龙 王林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0-414,共5页
内窥镜一词来源于希腊词endon,skopein,意为“向内”,“观察”的意思〔1〕。自问世以来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而普遍的应用,而在兽医领域,则是借用人医的仪器设备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呼吸道、消化道、骨盆腔器官、关节等... 内窥镜一词来源于希腊词endon,skopein,意为“向内”,“观察”的意思〔1〕。自问世以来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而普遍的应用,而在兽医领域,则是借用人医的仪器设备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呼吸道、消化道、骨盆腔器官、关节等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呼吸道的内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呼吸系统 消化道 大动物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M2基因变异与盐酸金刚烷胺耐药性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艳华 王秀荣 +3 位作者 田国彬 陈化兰 于康震 佟恒敏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3期32-34,共3页
盐酸金刚烷胺是治疗流感的常用药物,但流感病毒极易产生耐药性并发生变异。本文仅就使用盐酸金刚烷胺后流感病毒M2基因的变异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流感病毒 耐药性 基因变异 治疗 常用药物 关系 并发 盐酸金刚烷胺 发生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与动物疾病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丽玲 徐世文 杨丽娟 《饲料博览》 2000年第2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维生素A 动物疾病防治 抗感染 机体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对动物营养与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康世良 《饲料博览》 1994年第5期16-18,共3页
应激对动物营养与健康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150030)康世良应激(Stress)是动物机体对不良因素或应激原(Stressor)刺激的应答,亦即应激原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所引起的机体非特异性神经一内... 应激对动物营养与健康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150030)康世良应激(Stress)是动物机体对不良因素或应激原(Stressor)刺激的应答,亦即应激原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所引起的机体非特异性神经一内分泌的反应.动物在生理范围内能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应激 营养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中膜电位与成熟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郝艳红 秦鹏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3-316,共4页
本文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分析测试了不同类别的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中不同时期的膜电位。结果表明,在体外成熟培养前,A类和B类未成熟卵母细胞的膜电位为较小的负值(-8.97+0.5,-1.55±0.6mV),C类... 本文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分析测试了不同类别的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中不同时期的膜电位。结果表明,在体外成熟培养前,A类和B类未成熟卵母细胞的膜电位为较小的负值(-8.97+0.5,-1.55±0.6mV),C类则为较小的正值(+2.40±0.3mV)。成熟培养后,卵母细胞首先发生超极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卵母细胞膜去极化并极性转化为正值。成熟卵母细胞的膜电位为正值(+26.50±1.0mV)。本文还讨论了猪卵母细胞可能的体外成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膜电位 体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体内的旋毛虫对猪的感染性研究
9
作者 宋铭忻 周源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45-46,共2页
野生动物体内的旋毛虫对猪的感染性研究宋铭忻周源昌(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哈尔滨150030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形线虫[Trichinelaspiralis(Owen,1835)Railiet,1895]引起的一种重要人... 野生动物体内的旋毛虫对猪的感染性研究宋铭忻周源昌(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哈尔滨150030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形线虫[Trichinelaspiralis(Owen,1835)Railiet,1895]引起的一种重要人兽共患病,全球分布,对人类健康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野生动物旋毛虫 感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民猪肌肉密度的测量
10
作者 孙艳香 姜国诚 郑坚伟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22-425,共4页
测量了东北民猪和哈尔滨白猪在正常饲养、维持饲养和低维持饲养条件下的肌肉密度,比较了品种、营养水平和生长阶段间的肌肉密度差异,结果是:①品种间:实验前期在正常饲养和维持饲养下两品种各肌群密度差异很小,低维持饲养下民猪大... 测量了东北民猪和哈尔滨白猪在正常饲养、维持饲养和低维持饲养条件下的肌肉密度,比较了品种、营养水平和生长阶段间的肌肉密度差异,结果是:①品种间:实验前期在正常饲养和维持饲养下两品种各肌群密度差异很小,低维持饲养下民猪大多肌群密度大于哈白猪;实验后期三种营养条件下,民猪的个别肌群密度小于哈白猪。②营养水平间:限制饲养对两品种的肌群密度无明显影响,补偿后,个别肌群的密度略小于正常组,③生长阶段间:民猪低维持饲养的大多数肌群密度前期大于后期,而哈白猪,正常饲养和低维持饲养大多肌群密度前期小于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民猪 肌肉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合物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瑞祥 吴鉴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8年第5期46-48,共3页
历史上人类对食品的安全一直都很关心。时至今日,可食性食品的选择已不成问题,而目前最困扰人们的是食物内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残留问题。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兽药在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国外关于兽药残留问题的情... 历史上人类对食品的安全一直都很关心。时至今日,可食性食品的选择已不成问题,而目前最困扰人们的是食物内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残留问题。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兽药在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国外关于兽药残留问题的情况在较发达的国家,兽药在动物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产品 有机化合物 药物残留 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vMDV感染雏鸡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钟丕 李庆章 +2 位作者 高学军 葛明 毛凤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42-546,共5页
1日龄雏鸡人工感染vMDV,并注射黄芪多糖(APS)和香菇多糖(Len),分别于7、16、28、42和56日龄检测雏鸡淋巴细胞化学发光(CL)的变化。结果表明:(1)APS对7、14日龄vMDV感染雏鸡胸腺、脾脏和法... 1日龄雏鸡人工感染vMDV,并注射黄芪多糖(APS)和香菇多糖(Len),分别于7、16、28、42和56日龄检测雏鸡淋巴细胞化学发光(CL)的变化。结果表明:(1)APS对7、14日龄vMDV感染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淋巴细胞的CL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0.01),在28、42日龄则显著增强淋巴细胞CL(p<0.05,p<0.01);(2)Len对7、14日龄vMDV感染雏鸡胸腺、脾脏淋巴细胞CL值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0.01),28和42日龄时有显著增加作用(p<0.05,p<0.01),但整个期间对法氏囊淋巴细胞CL值影响不大(p>0.05)。结果提示,APS和Len抗MD及其肿瘤的生物效应可能与其调节淋巴细胞氧自由基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香菇多糖 MD 肿瘤 化学发光 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感染CIAV后细胞因子与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忠贵 徐彦波 +3 位作者 郑世民 周志勇 王秀荣 杨丽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3-238,共6页
本实验研究了1日龄雏鸡感染CIAV后免疫器官T细胞的IL-2、IFN、CSF诱生活性、T细胞与B细胞增殖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感染CIAV后:(1)胸腺和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分别于7~21d不17~14... 本实验研究了1日龄雏鸡感染CIAV后免疫器官T细胞的IL-2、IFN、CSF诱生活性、T细胞与B细胞增殖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感染CIAV后:(1)胸腺和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分别于7~21d不17~14d明显降低;(2)脾脏淋巴细胞IFN诱生活性于7~14d显著减弱;(3)胸腺淋巴细胞CSF诱生活性于14d未见异常,21d明显升高;(4)胸腺和脾脏T细胞增殖反应分别于14d和7~21d明显减弱:(5)法氏囊和脾脏B细胞增殖反应分别于7~21d和21d显著减弱;(6)胸腺重量与体重比值、法氏囊重量与体重比值、体重均明显降低;(7)外周血液PCV、RBC、Hb、WBC、血栓细胞(血小板)数值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雏鸡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传染性贫血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影响围产期奶牛繁殖力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建平 张俊育 +1 位作者 田文儒 郑昌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本实验应用组织学方法检查了12头围产期黑白花奶牛,以确定其脂肪肝的发生率,以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指标测定受试牛分娩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牛分娩前后外周血浆中孕酮(P4)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 本实验应用组织学方法检查了12头围产期黑白花奶牛,以确定其脂肪肝的发生率,以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指标测定受试牛分娩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牛分娩前后外周血浆中孕酮(P4)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探讨奶牛发生脂肪肝对免疫力和繁殖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8头黑白花奶牛在产后8~21d内发生脂肪肝,发病率为66.67%;(2)脂肪肝患牛在产后2~4周内,淋巴细胞转化率(淋转率)比正常对照组奶牛极显著降低(P<0.01),虽然在产前及产后1周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牛在产后1~4周的淋转率皆比产前1周极显著降低,患牛产后第2周淋转率比产前1周极显著降低(P<0.01),而产后第3、4周与第2周相比又有显著回升(P<0.05);(3)脂肪肝患牛产后第一次出现孕酮值明显升高的平均时间比正常牛显著延迟(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围产期 乳牛 繁殖力 孕酮 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营养因子对鸡胸腺、胰腺和小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广兴 张学勇 +2 位作者 贺英 杨贵君 霍贵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本试验采用不同生大豆含量(0%、4%、9%、13%)日粮分4组饲喂2周龄雏鸡,对大豆抗营养因子对鸡胸腺、胰腺和小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鸡在不同时期胸腺皮质和髓质及其淋巴细胞数量和分布与对照组比较... 本试验采用不同生大豆含量(0%、4%、9%、13%)日粮分4组饲喂2周龄雏鸡,对大豆抗营养因子对鸡胸腺、胰腺和小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鸡在不同时期胸腺皮质和髓质及其淋巴细胞数量和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病理学损害。(2)各试验组鸡胰腺重量增加,在第8、13周龄13%生大豆日粮组与4%、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9%组与对照组差异亦显著(P<005);第18周龄13%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镜检各试验组鸡胰腺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不同程度增加,且可见有轻微空泡变性。(3)各试验组鸡小肠结构均有不同程度损害,表现为肠绒毛变短,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崩解及脱落,绒毛结构不完整,其中以13%组损伤最严重,肠绒毛广泛性坏死、脱落、肠结构紊乱。在肠绒毛长度方面,8周龄时,13%、9%、4%组较对照组变短,极显著(P<001);13、18周龄时,13%、9%组较4%、对照组极显著缩短(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抗营养因子 胸腺 胰腺 小肠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鸡体内LP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郝艳红 李庆章 魏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研究对1日龄雏鸡注射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后的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和性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注射后7,28,42日龄雏鸡与健康对照雏鸡比较LPO含量降低... 研究对1日龄雏鸡注射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后的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和性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注射后7,28,42日龄雏鸡与健康对照雏鸡比较LPO含量降低或显著降低(P>005,P<005),提示两种多糖均有抑制LPO产生的作用,其中黄芪多糖的生物效应优于香菇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脂质过氧化物 黄芪多糖 香菇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成牛不同铜源的生物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博 史言 +5 位作者 王伟 祝伟东 史宁花 刘维华 梁俭 马继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将56头13~18月龄育成牛随机分成7组,每组8头,第1组不添加铜作对照组,第2,3,4组日粮分别添加5,15和25mg·kg-1硫酸铜,第5,6,7组日粮分别添加5,15和25mg·kg-1蛋氨酸铜,于试验... 将56头13~18月龄育成牛随机分成7组,每组8头,第1组不添加铜作对照组,第2,3,4组日粮分别添加5,15和25mg·kg-1硫酸铜,第5,6,7组日粮分别添加5,15和25mg·kg-1蛋氨酸铜,于试验的0,5,20和40d分别采集日粮,牛毛和血液进行铜,血浆铜蓝蛋白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试。观察两种铜源的立刻效应(5d)和长远效应(40d),找出干旱地带奶牛添加不同铜源的最佳地方化标准,并比较两者的生物学利用率。结果表明,育成牛日粮铜为4.67mg·kg-1,牛毛铜为6.46mg·kg-1,全血铜为0.5987mg·kg-1,均低于NRC标准,说明试验牛处于缺铜状态。试验的第5d。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5和25mg·kg-1硫酸铜组,5mg·kg-1蛋氨酸铜组与本底值差异显著(P<005),15和25mg·kg-1蛋氨酸铜组与本低值差异极显著(P<0.01)。第20d蛋氨酸铜各剂量组全血铜测值上升幅度大,但组间差异不显著,与其相应的本底值和对照组值差异也不显著,第40d测值与第20d一样。血浆铜蓝蛋白第20~40d时除对照组和5mg·kg-1硫酸铜组与其相应的本底值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牛 育成牛 铜源 生物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对荷瘤小鼠IgG含量及脾重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绍辉 王洪斌 黄保续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1-72,共2页
本研究动态地观察了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对荷瘤小鼠IgG含量及脾重的影响。试验以BALB/c昆明鼠为研究对象 ,用 7.33J/cm2 、1 4 .67J/cm2 ,1 1 .0 0J/cm2 ,2 2 .0 0J/cm2 及 2 9.33J/cm2 氦氖激光剂量照射小鼠内眼角 ,连续照射 6天 ,照射... 本研究动态地观察了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对荷瘤小鼠IgG含量及脾重的影响。试验以BALB/c昆明鼠为研究对象 ,用 7.33J/cm2 、1 4 .67J/cm2 ,1 1 .0 0J/cm2 ,2 2 .0 0J/cm2 及 2 9.33J/cm2 氦氖激光剂量照射小鼠内眼角 ,连续照射 6天 ,照射后第 4天 ,第 8天 ,第 1 2天分别刹死 5只小鼠监测小鼠的IgG含量及脾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中等剂量的氦氖激光照射可以提高IgG含量及脾重 ;大剂量激光照射则降低IgG含量和脾重 ,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照射 肿瘤 IgG含量 小鼠 脾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电极法评价噻胺酮麻醉对犬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保续 王洪斌 +2 位作者 王云鹤 董贵信 徐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2-376,共5页
本实验借助于生理多导仪,应用点电极法(aspot-electrodearray)描记心阻抗微分图(FDG),同步应用常规方法描记心电图(ECG)和心音图(PCG),获取了8条犬在噻胺麻醉状态下的六项心功能指标:心率(... 本实验借助于生理多导仪,应用点电极法(aspot-electrodearray)描记心阻抗微分图(FDG),同步应用常规方法描记心电图(ECG)和心音图(PCG),获取了8条犬在噻胺麻醉状态下的六项心功能指标:心率(HR)、心室最大射血速度(dz/dt.max),左室射血时间(LVET)、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并得到了以下结论:(1)噻胺酮麻醉可导致CO和CI显著下降,故对犬心功能具有严重的影响;(2)LVET延长导致SV增高是氯胺酮改变隆朋心功能抑制状态的关键;(3)麻醉状态下心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变化反映了心脏的代偿功能及有机体的协调统一性;(4)点电极法简单可靠,十分适宜于在动物心功能研究领域加以应用;(5)PCG、ECG和FDG同步监测动物心功能可全面衡量心脏的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胺酮 麻醉 心功能 点电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硒缺乏对黄牛自由基及甲状腺激素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博 史言 +3 位作者 王伟 刘大森 康世良 梁俭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7-175,共9页
为了阐明低碘低硒环境中黄牛血液自由基及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变化规律和发生机理,本文选取黑龙江省五常市牛家镇自然状态下生长的15头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其中(1)组每日补碘(碘化钾)0.7mg·kg-1;(2)... 为了阐明低碘低硒环境中黄牛血液自由基及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变化规律和发生机理,本文选取黑龙江省五常市牛家镇自然状态下生长的15头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其中(1)组每日补碘(碘化钾)0.7mg·kg-1;(2)组每日补硒(亚硒酸钠)0.2mg·kg-1,(3)组每日补碘硒分别为0.7mg·kg-1和0.2mg·kg-1。连续饲喂一个月。于试验的第0d和30d,分别对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血液自由基(FR)水平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清T3、T4、TSH含量进行系统检测。结果显示,当地黄牛饮水碘3.82μg·L-1,饲料碘0.285mg·kg-1,饲料硒0.0498mg·kg-1,血清蛋白结合碘7.02μg·(100mL)-1,全血硒0.14mg·L-1,周围生活的人群甲状腺肿占21.80%。综合分析,试验区为低碘低硒环境。结果表明;3组黄牛全血GSH-px、CAT活性极显著地升高,自由基净含量明显下降,血清T3、含量升高,TSH降低、加碘组T4含量升高,加硒组T4略有升高,但统计不明显,碘硒组T4含量有所下降。红细胞SOD和MDA在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碘硒缺乏病 自由基代谢 G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