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原料乳中的大肠杆菌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微 张伟钦 +2 位作者 付宇 贡汉生 孟祥晨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9-42,共4页
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原料乳中大肠杆菌数量的方法。根据大肠杆菌的ITS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常规PCR方法确定引物特异性,然后优化SYBR GreenⅠ的添加量和Mg2+的额外添加量,确定对原料乳中大肠杆菌的... 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原料乳中大肠杆菌数量的方法。根据大肠杆菌的ITS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常规PCR方法确定引物特异性,然后优化SYBR GreenⅠ的添加量和Mg2+的额外添加量,确定对原料乳中大肠杆菌的最低检测限。结果表明,引物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最终确定的SYBR GreenⅠ(20×)的添加量为0.75μL,Mg2+的额外添加量为0.875mmol/L;在不增菌的前提下,对原料乳中大肠杆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7×103mL-1。检测的10份样品中有四份样品的大肠杆菌数超过103mL-1,与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无显著差异。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整个检测过程仅需3h,具有较大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原料乳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乳细菌总数检测仪测定生乳细菌总数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富鑫 田雨 +3 位作者 管勇佳 房乔 李湘怡 田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2,88,共4页
以还原法为理论基础,研制生乳细菌总数检测仪进行生乳细菌总数快速检测,以克服经典还原法目测比色主观性强的缺点,而且检测结果可以定量表示。该仪器连续检测加入试剂后的生乳样品颜色(RGB),通过数理统计分析,采用斜率法以R值斜率表示... 以还原法为理论基础,研制生乳细菌总数检测仪进行生乳细菌总数快速检测,以克服经典还原法目测比色主观性强的缺点,而且检测结果可以定量表示。该仪器连续检测加入试剂后的生乳样品颜色(RGB),通过数理统计分析,采用斜率法以R值斜率表示样品颜色的变化速度。研究以标准平板计数法(SPC法)为标准,建立了R值斜率与菌落总数之间的标准方程,经验证生乳细菌总数检测仪检测结果与SPC法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与流式细胞仪比较,在与SPC法的相关性、运行成本及便携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乳细菌总数检测仪 还原法 细菌总数 生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牛乳体细胞数 被引量:9
3
作者 管勇佳 富鑫 +2 位作者 陈晓义 姜瞻梅 田波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9-50,共2页
探索利用ATP生物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牛乳体细胞数的可行性。利用ATP生物发光技术测定牛乳体细胞中ATP的浓度,根据体细胞中ATP的浓度与体细胞数成正比的原理,推算出牛乳中的体细胞数,并与显微镜计数法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探索利用ATP生物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牛乳体细胞数的可行性。利用ATP生物发光技术测定牛乳体细胞中ATP的浓度,根据体细胞中ATP的浓度与体细胞数成正比的原理,推算出牛乳中的体细胞数,并与显微镜计数法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TP生物发光技术的检测结果与显微镜计数法有很好的相关性,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牛乳体细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发光技术 体细胞数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筠 杜鹏 张亚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0,共3页
研究了壳寡糖对原料乳中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牛津杯抑菌环法研究壳寡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稀释涂布法测定壳寡糖对细菌总数、芽孢数、耐热芽孢数、嗜冷菌数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原料乳中... 研究了壳寡糖对原料乳中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牛津杯抑菌环法研究壳寡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稀释涂布法测定壳寡糖对细菌总数、芽孢数、耐热芽孢数、嗜冷菌数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原料乳中的美兰还原变色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壳寡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对原料乳中细菌总数和嗜冷菌数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明显延长原料乳中美兰的变色时间,对芽孢总数和耐热芽孢数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抑菌作用 原料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抗氧化活性及菌体抗氧化相关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白明 孟祥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1,共6页
目的比较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酸乳球菌的抗氧化活性,分析抗氧化活性较高菌株内与抗氧化相关的成分。方法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以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3种方法评价40株益生菌的抗氧化活性,选出抗氧化活性较高的... 目的比较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酸乳球菌的抗氧化活性,分析抗氧化活性较高菌株内与抗氧化相关的成分。方法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以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3种方法评价40株益生菌的抗氧化活性,选出抗氧化活性较高的菌株分析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总巯基化合物(TTG)的含量。结果所比较的40株益生菌的抗氧化能力差别较大,既具有种属特异性,又具有菌株特异性;7株嗜热链球菌和11株乳酸乳球菌中的SOD活性最高[(平均分别为124.02U/mg(蛋白质)和107.10U/mg(蛋白质)]、2株双歧杆菌中GSH的含量最高(平均为311.03μmol/L细胞破碎液),所分析的菌株中TTG含量均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菌乳酸乳球菌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其次是嗜热链球菌,所试验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最弱;SOD对益生菌的抗氧化起主要作用;GSH的存在因种属和菌株的不同而差别较大;TTG对益生菌的抗氧化起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抗氧化 SOD GSH 总巯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细菌素分类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27
6
作者 贡汉生 孟祥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乳酸菌细菌素作为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可抑制或杀灭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从而保护食品的安全。文中介绍了乳酸菌细菌素传统分类方法和新提出的分类方法,并且综述了乳酸菌细菌素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素 分类 作用机制 食品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检测奶粉中添加的大豆分离蛋白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婷 姜金斗 刘宁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对乳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检测。选择聚丙烯酰胺涂层毛细管,在紫外检测波长214nm、分离电压25kV条件下测出五种乳蛋白在不同线性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各乳蛋白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 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对乳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检测。选择聚丙烯酰胺涂层毛细管,在紫外检测波长214nm、分离电压25kV条件下测出五种乳蛋白在不同线性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各乳蛋白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0.34%和4.50%,奶粉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8.07%~102%;通过对比大豆7S和11S组分、大豆分离蛋白及乳蛋白的电泳图谱,定性确定出大豆分离蛋白8个特征峰,各特征峰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0.36%和4.87%,方法重现性较好。建立了奶粉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的半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奶粉 乳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及酸性乳饮料加工工艺对其稳定性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2
8
作者 姚晶 孟祥晨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43,共4页
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及酸性乳饮料加工工艺对其稳定性及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离心沉淀法检测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对影响稳定效果的主要加工工艺进行了试验。同时测定了这些加工工艺对产品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体系粒径分布与... 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及酸性乳饮料加工工艺对其稳定性及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离心沉淀法检测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对影响稳定效果的主要加工工艺进行了试验。同时测定了这些加工工艺对产品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体系粒径分布与产品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MC添加量、pH值、均质压力、调酸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其中CMC添加量和均质压力对结果影响明显,调酸温度次之,pH值对结果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酸性乳饮料 稳定性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水解脱脂乳培养基对植物乳杆菌KLDS1.0391发酵产抑菌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琳 孟祥晨 +1 位作者 贡汉生 王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2,共5页
以中性蛋白酶水解脱脂乳为培养基,研究脱脂乳水解度对植物乳杆菌KLDS1.0391发酵产抑菌物质的影响,并优化发酵pH和时间。采用毛细管电泳和SDS-PAGE技术分析不同水解度脱脂乳的肽分布,采用3.7L发酵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pH和时间。研... 以中性蛋白酶水解脱脂乳为培养基,研究脱脂乳水解度对植物乳杆菌KLDS1.0391发酵产抑菌物质的影响,并优化发酵pH和时间。采用毛细管电泳和SDS-PAGE技术分析不同水解度脱脂乳的肽分布,采用3.7L发酵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pH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15%水解度的脱脂乳中,酪蛋白被全部水解,乳清蛋白被部分水解,水解后的低分子量肽更易于被该菌利用;以15%水解度的脱脂乳为培养基,恒pH 5.0发酵24 h后,所产抑菌物质的抑菌活性最高,达538.53 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脱脂乳 水解 抑菌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牛乳中掺加的胶原水解蛋白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景红 孟祥晨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6-59,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牛乳中掺加胶原水解蛋白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羟脯氨酸的含量,由测得的羟脯氨酸含量换算得出乳中掺加的胶原水解蛋白的量。以symmetry—C18(150mm×3.9mm,i.d.5...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牛乳中掺加胶原水解蛋白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羟脯氨酸的含量,由测得的羟脯氨酸含量换算得出乳中掺加的胶原水解蛋白的量。以symmetry—C18(150mm×3.9mm,i.d.5μm)为色谱柱,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试剂,梯度洗脱。流动相A:浓度为0.05mol/LG酸钠缓冲溶液(pH=6.5,含10mL/L四氢呋喃),流动相B:乙腈-水(体积比1:1)。羟脯氨酸质量浓度在2~10mg/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3.47%~101.20%.检出限为2.5m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 胶原水解蛋白 2 4-二硝基氟苯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酸菜中乳杆菌的分离鉴定与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杨 孟祥晨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以自然发酵的东北酸菜汁液为实验样品,对其中的乳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得到乳杆菌34株;使用生理生化实验对其中的10株乳杆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16S rDNA PCR-RFLP方法对这10株乳杆菌进行了遗传多态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属5个遗传型。
关键词 酸菜 乳杆菌 分离鉴定 16S RDNA PCR—RFLP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的耐氧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桂仕林 孟祥晨 张久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80-283,共4页
双歧杆菌对氧气敏感,这主要是由于双歧杆菌缺少有效的活性氧清除机制,导致活性氧在细胞内积累,对细胞形成毒害作用。但是最近研究发现,不同双歧杆菌对氧存在敏感性差异,甚至发现了一些耐氧性极高的双歧杆菌。通过对不同耐氧性的双歧杆... 双歧杆菌对氧气敏感,这主要是由于双歧杆菌缺少有效的活性氧清除机制,导致活性氧在细胞内积累,对细胞形成毒害作用。但是最近研究发现,不同双歧杆菌对氧存在敏感性差异,甚至发现了一些耐氧性极高的双歧杆菌。通过对不同耐氧性的双歧杆菌进行比较研究发现:NADH氧化酶和/或NADH过氧化物酶活力是导致双歧杆菌耐氧性差异的主导因素,NADH氧化酶的类型也影响着双歧杆菌的耐氧性;另外环丙烷脂肪酸的含量也与双歧杆菌耐氧性差异有关。目前对双歧杆菌耐氧机制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细胞水平上,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NADH氧化酶 NADH过氧化物酶 环丙烷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酸性乳饮料稳定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姚晶 孟祥晨 王红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6-158,共3页
通过测定添加不同含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酸性乳饮料的沉淀率、粘度、粒径分布、水分子流动性及Zeta电位的影响,研究了CMC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CMC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作用表现为使产品的沉淀率降低,粘度升高,在微观... 通过测定添加不同含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酸性乳饮料的沉淀率、粘度、粒径分布、水分子流动性及Zeta电位的影响,研究了CMC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CMC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作用表现为使产品的沉淀率降低,粘度升高,在微观性质上表现为使产品的粒径减小,水分流动性减弱,Zeta电位的绝对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酸性乳饮料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n协同CO_2在巴氏杀菌乳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艳 李晓东 +1 位作者 何述栋 张昕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7-30,共4页
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CO2对巴氏奶的协同保鲜效果。结果表明:4℃充入浓度为42.87 mmol/L的CO2可贮存9 d,而对照组(普通巴氏奶)只贮存6 d;CO2与Nisin协同作用效果更显著,添加浓度为42.87 mmol/L的CO2和400 IU/g的Nisin可分别在0,4... 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CO2对巴氏奶的协同保鲜效果。结果表明:4℃充入浓度为42.87 mmol/L的CO2可贮存9 d,而对照组(普通巴氏奶)只贮存6 d;CO2与Nisin协同作用效果更显著,添加浓度为42.87 mmol/L的CO2和400 IU/g的Nisin可分别在0,4,28℃贮存18,15和2 d(略超国标),而仅充入42.87 mmol/L的CO2的对照组相应可贮存10,9,1 d。相关产品的感官均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N CO2 巴氏杀菌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对酸性乳饮料稳定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晶 孟祥晨 张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通过测定添加不同含量的果胶对酸性乳饮料的沉淀率、粘度、粒径分布、水分子流动性及Zeta电位的影响,研究了果胶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果胶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作用表现为使产品的沉淀率降低,粘度升高,在微观性质上表现为使... 通过测定添加不同含量的果胶对酸性乳饮料的沉淀率、粘度、粒径分布、水分子流动性及Zeta电位的影响,研究了果胶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果胶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作用表现为使产品的沉淀率降低,粘度升高,在微观性质上表现为使产品的粒径减小,水分流动性减弱,Zeta电位的绝对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酸性乳饮料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质粒DNA高效快速提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红娟 贡汉生 孟祥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5-117,共3页
采用酶裂解和碱裂解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质粒DNA提取原理,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乳酸菌质粒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在乳酸菌中可获得一个到多个高质量的质粒DNA,分子大小不等,浓度10mg/mL左右,1.8<A260/A280<2.0。该方法减少了通... 采用酶裂解和碱裂解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质粒DNA提取原理,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乳酸菌质粒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在乳酸菌中可获得一个到多个高质量的质粒DNA,分子大小不等,浓度10mg/mL左右,1.8<A260/A280<2.0。该方法减少了通常乳酸菌质粒DNA提取方法的提取和纯化步骤,减少了乳酸菌质粒DNA提取时间和损失,是一种高效快速的乳酸菌质粒DNA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提取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延长乳和乳制品货架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艳 李晓东 白爽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56,共4页
在不同条件下,将CO2注入到乳和乳制品中,同时与未处理的乳和乳制品作对照。研究表明:CO2注入后可以进入细胞膜干扰细胞质酶并抑制嗜冷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和假单胞菌等腐败菌的生长,并延长其延滞期。分别使原料乳、巴氏杀菌乳、切达干... 在不同条件下,将CO2注入到乳和乳制品中,同时与未处理的乳和乳制品作对照。研究表明:CO2注入后可以进入细胞膜干扰细胞质酶并抑制嗜冷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和假单胞菌等腐败菌的生长,并延长其延滞期。分别使原料乳、巴氏杀菌乳、切达干酪和冰淇淋的货价期延长了65%,50%,200%和75%。通过注入CO2不但可以保证乳和乳制品质量,而且感官也不受影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乳制品 CO2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刺激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及质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丽波 陈婧 +3 位作者 腾飞 刘宁 李春 刘景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NaCl刺激对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11842生长的影响,分析NaCl刺激下此菌细胞膜流动性和质膜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方法:经不同浓度NaCl处理后,用荧光探针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研究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用气相色谱法测定NaCl... 目的:研究NaCl刺激对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11842生长的影响,分析NaCl刺激下此菌细胞膜流动性和质膜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方法:经不同浓度NaCl处理后,用荧光探针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研究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用气相色谱法测定NaCl刺激下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改变。结果:保加利亚乳杆菌能耐受的最高NaCl浓度为1.0mol/L。确定了在保加利亚乳杆菌中DPH孵育时间(60min)和温度(35℃)条件。当NaCl浓度为0.4mol/L时,此菌株中主要的脂肪酸为C16:0和C18:1;随着NaCl浓度增加,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率(SFA/UFA)从原来的0.57增加到0.78;同时,保加利亚乳杆菌存活率逐渐降低。结论:当NaCl浓度从0.2mol/L增加到0.8mol/L时,随着荧光偏振值和微黏度的增加,细胞质膜流动性减小,并且膜中饱和脂肪酸比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盐刺激 荧光探针 细胞膜流动性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荧光实时PCR快速检测原料乳中EPEC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伟钦 付宇 +2 位作者 周微 贡汉生 孟祥晨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3-55,共3页
建立可对原料乳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进行快速检测的Taqman荧光实时PCR方法。以eae致病基因为靶基因,用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进行实时PCR扩增,研究反应的特异性和检测限,并用所建立的方法... 建立可对原料乳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进行快速检测的Taqman荧光实时PCR方法。以eae致病基因为靶基因,用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进行实时PCR扩增,研究反应的特异性和检测限,并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6份市售原料乳进行EPEC检测。结果表明,所用引物和探针可高效扩增出目的片段,与原料乳中其他常见致病菌无交叉反应,经2h增菌后检测限为8.8mL-1。对16份市售原料乳样品,检出2份含有EPEC,血清型分别为O111:K58(B4)和O127a:K63(B18)。全部检测过程只需5h,可用于原料乳中EPEC的快速检测和污染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TAQMAN 荧光实时PCR 原料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婴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蕾 李晓东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55,共4页
建立一种用4,5-亚甲基二氧基-1,2-邻苯二胺盐(DMB)衍生的荧光高效液相色谱(HPLC-FLD)检测婴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酸水解,然后避光衍生后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用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乙腈∶超纯水=7∶8∶85,流速为1... 建立一种用4,5-亚甲基二氧基-1,2-邻苯二胺盐(DMB)衍生的荧光高效液相色谱(HPLC-FLD)检测婴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酸水解,然后避光衍生后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用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乙腈∶超纯水=7∶8∶85,流速为1 mL/min,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表明:唾液酸在甲酸水解作用中从糖链、糖蛋白中释放出来,达到了最大的释放量;并在50℃,150 min条件下DMB避光衍生,达到反应的最大值,并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平均回收率为95.83%:,最低检出限为0.0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 荧光高效液相色谱(HPLC-FLD) 婴儿配方奶粉 D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