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仿真技术在“乳品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东 张秀秀 +5 位作者 郑冬梅 崔立雪 张宏伟 徐渐 于晓雪 刘璐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133-136,共4页
由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已在高校快速发展。目前,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所突显的优势和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且结合实例对今后虚实结合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总结... 由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已在高校快速发展。目前,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所突显的优势和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且结合实例对今后虚实结合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总结。积极探索“乳品工程”虚实结合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思路,促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工程 虚拟仿真技术 实验教学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璐 李晓东 +3 位作者 崔立雪 李春 张秀秀 常淤浩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21期110-113,共4页
近年来,工程教育改革在我国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使我国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本科教育走向国际化,从而促进提升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实现提高中国制造业总体实力以及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以构建与国际工程教育实质等效的认证... 近年来,工程教育改革在我国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使我国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本科教育走向国际化,从而促进提升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实现提高中国制造业总体实力以及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以构建与国际工程教育实质等效的认证体系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璐 李晓东 +4 位作者 崔立雪 李春 张秀秀 张更旭 朱启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2期248-249,共2页
近年来,中国高校工程教育认证已经步入了新的推进阶段。目前我国工科专业普遍存在教学与实践脱离的现象。本文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现状,从课程内容、实验内容、教师工程素养、学生毕业评价考核等... 近年来,中国高校工程教育认证已经步入了新的推进阶段。目前我国工科专业普遍存在教学与实践脱离的现象。本文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现状,从课程内容、实验内容、教师工程素养、学生毕业评价考核等4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乳杆菌LH43作为辅助发酵剂对酸奶品质和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4
作者 马岩 李玉星 李柏良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1,共8页
为了探究具有产高分子质量胞外多糖能力的瑞土乳杆菌LH43作为辅助发酵剂对酸奶的影响,本实验利用质构分析仪、流变仪、扫描电镜、核磁共振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圆二色光谱分析酸奶的凝胶特性和蛋白质构象。结果表明,采用瑞士乳杆菌LH43... 为了探究具有产高分子质量胞外多糖能力的瑞土乳杆菌LH43作为辅助发酵剂对酸奶的影响,本实验利用质构分析仪、流变仪、扫描电镜、核磁共振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圆二色光谱分析酸奶的凝胶特性和蛋白质构象。结果表明,采用瑞士乳杆菌LH43作为辅助发酵剂能够显著提升酸奶的质构特性、持水能力及流变特性,改善了酸奶的微观结构和风味特性。同时,该菌株还降低了酸奶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游离巯基含量及无规卷曲相对含量,并增加了α-螺旋结构的相对含量,这证实了α-螺旋和无规卷曲是导致发酵乳凝胶产生差异的内在因素。综上所述,瑞士乳杆菌LH43可用于改善乳制品的凝胶性能,本研究可为酸奶发酵工艺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乳杆菌 辅助发酵剂 加工性质 蛋白质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冉耀祥 魏祥飞 +3 位作者 曲波 王春梅 姜毓君 张莉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文章利用体外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miR-221对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将miR-221转染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应用QRT-PCR检测miR-221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和组织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酶法分别检测β-酪蛋白和甘油三酯含... 文章利用体外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miR-221对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将miR-221转染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应用QRT-PCR检测miR-221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和组织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酶法分别检测β-酪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利用双荧光素酶试验分析miR-221和IGF-1的靶向关系,检测转染miR-221后IGF-1和相关泌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转染miR-221后,miR-221表达显著上升,β-酪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泌乳调节相关基因IGF-1与miR-221具有靶向关系,过表达miR-221后,IGF-1、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也显著降低,表明miR-221可能通过靶向抑制IGF-1进而影响AKT/mTOR信号通路来影响乳脂和乳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MIR-221 IGF-1 乳脂 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细菌素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小格 刘园园 +5 位作者 张丽纳 樊睿 辛宇 马佳歌 于微 刘丽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424,共11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能在食品表面形成生物膜的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其生物膜的形成对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乳酸菌细菌素是由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可抑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能在食品表面形成生物膜的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其生物膜的形成对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乳酸菌细菌素是由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可抑制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及其生物膜的形成。本文针对乳酸菌细菌素的分类、作用方式及其在群体感应调控下的合成机制进行了综述,基于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简述了提高乳酸菌细菌素合成量的常规方法,总结了不同来源乳酸菌细菌素的纯化方式,系统综述了乳酸菌细菌素对S.aureus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从Agr系统和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的角度简要阐述了乳酸菌细菌素对S.aureus生物膜的调控机制,并展望了乳酸菌细菌素对S.aureus生物膜抑制机制的未来研究方向,为乳酸菌细菌素作为生物防腐剂的开发和广泛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细菌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 抑菌机制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脂滴、β-酪蛋白合成的影响
7
作者 马晓聪 杨慧琳 +3 位作者 毛永尽 赵锋 曲波 崔英俊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共5页
文章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模型,探究叶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脂滴、β-酪蛋白合成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叶酸纯化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和Edu法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筛选出叶酸最佳使用浓度。采用尼罗红法... 文章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模型,探究叶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脂滴、β-酪蛋白合成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叶酸纯化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和Edu法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筛选出叶酸最佳使用浓度。采用尼罗红法和组织细胞甘油三酯含量酶法检测不同处理组胞内胞外甘油三酯含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组β-酪蛋白(CSN2)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2.50μg/mL叶酸是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最优浓度;叶酸可显著增加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胞内胞外甘油三酯含量,显著提高CSN2蛋白表达,p-Akt、Akt、p-mTOR、mTOR、SREBP1、CyclinD1等蛋白表达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腺上皮细胞 叶酸 泌乳 脂滴 Β-酪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不留行增乳单体对牛乳产量和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高学军 佟慧丽 +1 位作者 陆黎敏 李庆章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37,41,共3页
研究了对王不留行活性单体进行分离。采用聚酰胺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制备型HPLC等分离技术对增乳活性单体进行制备,利用增乳单体注射液对奶牛进行注射来验证其增乳效应。结果表明,该増乳单体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注射该増乳单体后提高... 研究了对王不留行活性单体进行分离。采用聚酰胺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制备型HPLC等分离技术对增乳活性单体进行制备,利用增乳单体注射液对奶牛进行注射来验证其增乳效应。结果表明,该増乳单体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注射该増乳单体后提高了奶牛的泌乳性能,其中泌乳量增加了17.82%,乳脂率增加了6.39%,乳糖增加了6.97%,乳蛋白和非脂固形物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不留行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乳清培养基生产乳品发酵剂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艾黎 代敏 霍贵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6,共3页
通过测试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乳清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以期获得新型乳品发酵剂工业用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pH内控型乳清培养基缓冲能力强,增殖效果佳:嗜热链球菌经42℃培养3h后的活菌数达到0.29×109/ml,培养6h后... 通过测试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乳清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以期获得新型乳品发酵剂工业用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pH内控型乳清培养基缓冲能力强,增殖效果佳:嗜热链球菌经42℃培养3h后的活菌数达到0.29×109/ml,培养6h后的活菌数达到0.42×109/ml。在此基础上流加20%氨水恒定pH,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活菌数达到了1.85×109/ml和3.65×108/ml,分别是不加缓冲盐培养的7倍和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缓冲性能 乳清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饲料源小肽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建国 高学军 +4 位作者 佟慧丽 张宇翔 谢小来 伍浩楠 扈光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21,29,共3页
在奶牛精饲料中补充添加实验室独立研发生产的蛋白饲料源小肽产品,验证小肽对泌乳期奶牛的增乳及其改善乳品质的作用。试验组随机分为3组(小肽分别按日粮的0.1%,0.3%,0.6%添加)。结果表明:试验期各组奶牛产奶量比试验前显著升高(P<0.... 在奶牛精饲料中补充添加实验室独立研发生产的蛋白饲料源小肽产品,验证小肽对泌乳期奶牛的增乳及其改善乳品质的作用。试验组随机分为3组(小肽分别按日粮的0.1%,0.3%,0.6%添加)。结果表明:试验期各组奶牛产奶量比试验前显著升高(P<0.01),分别提高2.0%,6.1%,7.4%;乳脂率、乳蛋白质量分数都有较大提高,乳脂率分别提高0.8%,2.1%,2.9%,乳蛋白分别提高1.4%,1.7%,2.0%;乳糖质量分数及干物质质量分数也都有明显提高;从实际生产经济效益分析,0.3%添加量组要好于其他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肽 奶牛 增乳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东北酸菜中乳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3
11
作者 张鲁冀 孟祥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5-131,共7页
文章从15份自然发酵的东北酸菜样品中分离乳杆菌,并对其种属进行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及H2O2酶、糖发酵等生理生化试验对所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再利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扩增与测序,并将测序... 文章从15份自然发酵的东北酸菜样品中分离乳杆菌,并对其种属进行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及H2O2酶、糖发酵等生理生化试验对所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再利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扩增与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该属内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15份自然发酵的东北酸菜中分离获得21株菌,其中6株为植物乳杆菌,8株为短乳杆菌,6株为罗伊氏乳杆菌,1株为米酒乳杆菌。本研究为从多角度开发利用东北酸菜中的微生物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酸菜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SP在泌乳期高、低乳品质奶牛乳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定位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霞 曲波 +2 位作者 李庆章 高学军 崔英俊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共3页
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技术对泌乳期高、低乳品质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中的甲状腺激素应答蛋白(Thyroid Hormone Responsive Spot 14 Protein,THRSP)蛋白表达及定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HRSP在泌乳期高乳品质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中的蛋... 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技术对泌乳期高、低乳品质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中的甲状腺激素应答蛋白(Thyroid Hormone Responsive Spot 14 Protein,THRSP)蛋白表达及定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HRSP在泌乳期高乳品质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低乳品质荷斯坦奶牛;另外,THRSP在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细胞质中表达。结论:THRSP与泌乳期奶牛乳腺乳成份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SP 奶牛 乳腺 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肽包埋维生素D微胶囊的稳定性及结构鉴定
13
作者 王华蕾 刘睿 +3 位作者 张新雪 孟甘露 侯俊财 刘文颖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以玉米肽为壁材,用维生素D油做芯材,吐温-20做乳化剂,并使用喷雾干燥法得到了玉米肽包埋维生素D微胶囊,研究考察了玉米肽微胶囊的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潜在的功能活性肽段,并在不同温度、pH和不同体外消化方式下观察玉米肽维生素... 以玉米肽为壁材,用维生素D油做芯材,吐温-20做乳化剂,并使用喷雾干燥法得到了玉米肽包埋维生素D微胶囊,研究考察了玉米肽微胶囊的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潜在的功能活性肽段,并在不同温度、pH和不同体外消化方式下观察玉米肽维生素D微胶囊的稳定性。研究发现,玉米肽微胶囊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为人体提供所需营养,其中丙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玉米肽维生素D微胶囊中主要为分子质量小于1 ku的小肽,质量分数为95.52%,这些小分子的肽更易被人体吸收。本研究共鉴定出28条肽段,都是数量为20个氨基酸以下的短肽。玉米肽微胶囊在不同温度、pH和体外消化方式下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研究为玉米肽维生素D微胶囊应用于营养保健食品奠定了基础,为其在食品中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维生素D 微胶囊 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发酵乳的制备及其抗运动性疲劳效果研究
14
作者 刘冬 杨雨宁 +2 位作者 窦芳菲 李玉星 鞠明海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161,共9页
【目的】制备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乳酸菌发酵乳并探究其抗运动性疲劳效果。【方法】筛选高产GABA乳酸菌,将其与商业发酵剂共同发酵酸奶。通过4周的力竭游泳训练建立运动性疲劳小鼠模型,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生化指... 【目的】制备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乳酸菌发酵乳并探究其抗运动性疲劳效果。【方法】筛选高产GABA乳酸菌,将其与商业发酵剂共同发酵酸奶。通过4周的力竭游泳训练建立运动性疲劳小鼠模型,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以及储能物质含量,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筛选出植物乳植杆菌LP-5为酸奶发酵所用菌株,其GABA产量可达到(1.340±0.003)g/L。所得发酵乳成品滴定酸度为(46.29±2.01)oT,菌落浓度为2.18×10^(9) CFU/mL,GABA质量浓度为(1.780±0.011)g/L。与发酵初始相比,多种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疲劳相关各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与模型组相比,商业发酵剂组和商业发酵剂+植物乳植杆菌LP-5小鼠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中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力、血乳酸(BLA)的质量浓度以及血尿素氮(BUN)的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抗氧化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极显著上升(P<0.01)、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储能物质肝、肌糖原质量分数极显著上升(P<0.01),且市售酸奶发酵剂+植物乳植杆菌LP-5组抗疲劳效果更好。【结论】制备富含GABA的乳酸菌发酵乳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小鼠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效果,其中市售酸奶发酵剂+植物乳植杆菌LP-5组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乳酸菌 发酵乳 运动性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丙酸杆菌素作为生物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诸晓强 陈乐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0-43,共4页
乳品丙酸杆菌细菌素是乳品丙酸杆菌产生的多肽或蛋白质。本文主要对乳品丙酸杆菌特性及其细菌素种类和防腐作用作详细介绍,由于乳品丙酸杆菌素是食品级微生物产生的而且具有较广泛的pH耐受和热稳定性,因此是一种极好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乳品丙酸杆菌细菌素是乳品丙酸杆菌产生的多肽或蛋白质。本文主要对乳品丙酸杆菌特性及其细菌素种类和防腐作用作详细介绍,由于乳品丙酸杆菌素是食品级微生物产生的而且具有较广泛的pH耐受和热稳定性,因此是一种极好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丙酸杆菌 丙酸杆菌素 生物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在乳品工业中纯化乳糖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洋 孟炯 李晓东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2年第4期62-65,共4页
阐述了纳滤分离过程的特点和机理,与传统生产乳糖的方法相比,列出纳滤技术生产乳糖的特点及优势。纳滤技术污染少、能耗低、收率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现已应用到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纸浆工业、电子纺织品工业、水处理工业等。
关键词 纳滤 乳品工业 乳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的双歧杆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及其在两歧双歧杆菌分离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岩 于航 +3 位作者 陈思远 姜楠 赵鹏昊 孟祥晨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23,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双歧杆菌共有与特有的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从婴儿粪便样本中快速分离目标双歧杆菌的方法。首先比较分析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 longum subsp. longum)、两歧双... 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双歧杆菌共有与特有的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从婴儿粪便样本中快速分离目标双歧杆菌的方法。首先比较分析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 longum subsp. longum)、两歧双歧杆菌(B. bifidum)和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 longum subsp. infantis)4种双歧杆菌的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发现这些菌株在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上存在共有及特有模式,可作为双歧杆菌分离和鉴定的分子标记。基于菌落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核酸电泳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快速分离和初步鉴定上述双歧杆菌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B. bifidum的分离,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分离效率,而且降低了成本。本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对双歧杆菌属细菌多样性的认识,可为未来益生菌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基因组学 糖苷水解酶 双歧杆菌属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酸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耐酸性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惋 卢佳音 +5 位作者 焦月华 王毅超 姜瞻梅 田波 王玉堂 侯俊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105,共7页
为筛选出高耐酸性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分析技术,对自然发酵酸菜中分离纯化的乳酸菌菌株进行初步鉴别,随后利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种属鉴定,并筛选在pH 3.0条件下存活率较高的菌株。结果表明,72株分离... 为筛选出高耐酸性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分析技术,对自然发酵酸菜中分离纯化的乳酸菌菌株进行初步鉴别,随后利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种属鉴定,并筛选在pH 3.0条件下存活率较高的菌株。结果表明,72株分离乳酸菌包括62株乳杆菌和10株乳球菌,其中有21株菌的指纹图谱不相同,经鉴定,分别为乳肠球菌(Enterococcus lactis)、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米曲霉乳杆菌(L. oryzae)、短乳杆菌(L. brevis)、副干酪乳杆菌(L. paracasei)、棒状乳杆菌(L. coryniformis)。pH 3.0条件下存活率在75%以上的菌株有8株,管家基因rpo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高耐酸性的两株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为开发功能性乳酸菌食品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菜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耐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sp在不同乳品质奶牛乳腺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脂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智宇 李庆章 +1 位作者 高学军 崔英俊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1,52,共4页
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及荧光定量PCR对不同乳品质奶牛及干奶期奶牛乳腺甲状腺激素应答蛋白(Thyroid Hormone Responsive Spot 14 protein,THRSP)基因Thrsp mRNA差异表达进行分析,并克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THRSP基因,构建THRSP过表达载体后... 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及荧光定量PCR对不同乳品质奶牛及干奶期奶牛乳腺甲状腺激素应答蛋白(Thyroid Hormone Responsive Spot 14 protein,THRSP)基因Thrsp mRNA差异表达进行分析,并克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THRSP基因,构建THRSP过表达载体后转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检测Thrsp过表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期高乳品质奶牛Thrsp mRNA表达高于低乳品质奶牛(P<0.05),过表达Thrsp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甘油三酯浓度升高(P<0.05)。结论:Thrsp参与调控奶牛乳脂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sp 奶牛 乳腺上皮细胞 乳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发酵菌种的选择性计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解楠 何卫加 +1 位作者 陈平 霍贵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61,共4页
研究了菌株间的差异,通过改变现有商业培养基的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时间、pH、添加不同的抗生素等,共选择12种培养基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等12株发酵菌种进行了选择性的计数。
关键词 乳品发酵剂 选择性计数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