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感技术在牙周袋测量仪研制中的应用
1
作者 徐瑞 刘振宅 +3 位作者 金天弘 刘喆 戴宝梁 吴亚林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5年第5期47-49,共3页
简述了传感技术在牙周袋测量仪研制中的应用,详细说明了该仪器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信号处理电路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 牙周袋 牙周病 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水平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宋国庆 董新平 +3 位作者 高成臣 张建才 段兴龙 李瑞杰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9年第3期27-29,共3页
介绍并探讨了磁流体水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实验结构和测量结果。
关键词 水平传感器 双轴倾角传感器 磁流体 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油式传感器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付敬奇 范茂军 王士卿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6年第2期12-14,共3页
通过金属膜片与硅油之间耦合振动的分析,从理论上提出了充油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改善方法.所研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可达74kHz.
关键词 充油 压力传感器 固有频率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系统技术(连载五)──智能传感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光照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6年第2期61-64,共4页
简要介绍了智能传感器的定义、功能和应用实例.
关键词 智能 传感器 微系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要立足于引进、消化、吸收科研要着眼于跟踪、开发、创新──对我国传感技术发展之浅见
5
作者 董恩沛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5年第1期1-2,共2页
产业要立足于引进、消化、吸收科研要着眼于跟踪、开发、创新──对我国传感技术发展之浅见董恩沛(东北传感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传感技术是当代信息技术重要支柱之一,这一观点已得到各级领导、专家以及从事这一领域生产和研究同... 产业要立足于引进、消化、吸收科研要着眼于跟踪、开发、创新──对我国传感技术发展之浅见董恩沛(东北传感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传感技术是当代信息技术重要支柱之一,这一观点已得到各级领导、专家以及从事这一领域生产和研究同仁的共识,但在我国如何发展传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键合在高温压力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蔚 刘晓为 +3 位作者 刘玉强 王喜莲 张建才 张雪梅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9年第1期42-44,共3页
分析了硅-玻璃静电键合界面受热循环作用,或者受反向电压作用后,在高温时,键合力的特点,实验验证了高温(450℃)时键合面牢固、稳定。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压力传感器可以采用静电键合技术进行封装。
关键词 静电键合 高温稳定性 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传感器阵列 被引量:13
7
作者 于梅芳 王士卿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5年第2期6-9,16,共5页
从气体传感器选择性和多功能化两个重要指标出发,指出气体传感器阵列与微处理机相结合,并通过模式识别技术,不仅能够解决交叉敏问题,提高器件的选择性,而且能够实现多功能化。
关键词 交叉敏 传感器阵列 模式识别 气体传感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工艺过程的FMEC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蕴辉 齐虹 +1 位作者 李瑞 王善慈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8年第5期37-40,43,共5页
通过将扩散硅压力传感器的每一道工序作为“部件或元件”,构成“工艺”的可靠性框图,进行FMECA分析;指出了各个工艺所产生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失效效应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 扩散硅 压力传感器 故障模式 影响分析 FME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度传感器频响的自动标定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慧敏 张滨秋 常贵宁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9年第3期33-35,共3页
介绍了一种加速度传感频响特征自动标定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信号测量、采集、计算、记录、显示、打印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 加速度传感器 计算机控制 频响特性 自动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功能材料及在传感器中的应用──湿度传感器(连载六)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卢崇考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7年第6期56-60,共5页
简要介绍了高分子湿度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及其特点、应用。
关键词 高分子功能材料 湿度传感器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对加速度传感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范茂军 王劲松 +3 位作者 陈丽杰 李慧敏 吴亚林 王平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针对加速度传感器在工程应用中的特点,从传感器的力学模型出发,分析了阻尼对加速度传感器幅频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对不同应用环境应选取的阻尼比系数。
关键词 加速度传感器 阻尼 幅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功能材料及在传感器中的应用─气体传感器(连载二)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崇考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7年第2期61-64,共4页
介绍了有机高分子气体传感器的敏感材料种类、结构特征、检测方式,并重点介绍了几种气体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敏感材料 环状共轭结构 气体传感器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辨率高达0.0005℃的新型水晶谐振式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江 范加玲 +1 位作者 张滨华 武树岭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5年第4期19-22,共4页
探讨了采用厚度切变C模式的新型水晶温度传感器优化设计法。该传感器使用切型、平凸结构谐振器、5MHz频率工作。实测数据表明,它具有超高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特性,其分辨率为0.0005℃,线性度为0.07℃。
关键词 水晶谐振器 压电谐振元件 温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气体流量传感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延文 于连波 +1 位作者 于海超 高成臣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8年第2期43-45,共3页
介绍了一种硅微桥结构热式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单片机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构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使系统具有定时、定量、测量、非线性补偿等功能。
关键词 流量传感器 单片机 硅微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自检功能的压阻式三维加速度传感器 被引量:8
15
作者 范茂军 吴亚林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6年第5期37-39,51,共4页
报告了在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上实现了自检功能,并成功地解决了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系统内自检的机电耦合和结构中的交叉耦合等问题.文中论述了此种传感器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技术关键,最终的研究成果已用于实际工程。
关键词 三维加速度传感器 压阻 自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补偿光纤位移传感器 被引量:8
16
作者 付敬奇 陈关君 +1 位作者 王士卿 齐立峰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9年第4期35-37,共3页
介绍了一种强度调制式反射光纤位移传感器,给出了光路同性干扰补偿机理,采用单片机实现了同性干扰和传感器线性的智能补偿。
关键词 智能补偿 光纤位移传感器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MPa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敬奇 范茂军 +1 位作者 单翌阳 裘予汛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5年第1期13-16,共4页
采用高强度合金膜片作为初始敏感元件来承受被测压力,再利用硅油将压力传递到压阻敏感元件上,经硅油传递后的压力要比被测压力小很多,从而可用低量程的压阻元件制成超高压力传感器。基于此原理,本文采用量程为2MPa的压阻元件,... 采用高强度合金膜片作为初始敏感元件来承受被测压力,再利用硅油将压力传递到压阻敏感元件上,经硅油传递后的压力要比被测压力小很多,从而可用低量程的压阻元件制成超高压力传感器。基于此原理,本文采用量程为2MPa的压阻元件,研制成了400MPa量程的超高压力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合金膜片 压阻元件 压力传感器 敏感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漂移电流源外补偿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令昆 曹兆臣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5-68,共4页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问题一向被人们关注。常用的补偿法有:在力敏电阻桥中串、并联电阻^([1])或单元补偿网络^([2])、有源温度补偿网络~[3])、恒压供电三极管外补偿法^([4])及可调温度系数的电压源补偿法^([5])等等。文献^([3~5]...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问题一向被人们关注。常用的补偿法有:在力敏电阻桥中串、并联电阻^([1])或单元补偿网络^([2])、有源温度补偿网络~[3])、恒压供电三极管外补偿法^([4])及可调温度系数的电压源补偿法^([5])等等。文献^([3~5])中的补偿法是利用温敏元件来改变供桥电压的温度特性,达到对传感器温度性能的补偿,是有源补偿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硅 压力传感器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总线离子感烟火灾传感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晓东 邴福德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5年第4期47-49,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二总线离子感烟火灾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和结构。该传感器由单源双电离室制成,应用范围宽,性能可靠,且具有预报警、报警、故障报警等功能,采用应答方式来传输电流信号。
关键词 二总线 离子感烟 火灾传感器 火灾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行业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泽善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9年第1期J001-J001,共1页
1998年9月中旬,我出席了“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三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庆祝元协成立十周年大会”,听取了元协十年来的工作总结,研讨了21世纪电子元件的发展,交流了深化改革和协会工作的经验,受益匪浅。回顾以往的岁月... 1998年9月中旬,我出席了“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三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庆祝元协成立十周年大会”,听取了元协十年来的工作总结,研讨了21世纪电子元件的发展,交流了深化改革和协会工作的经验,受益匪浅。回顾以往的岁月,国家的改革开放使电子元件工业蓬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元器件 传感器 中国 电子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