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HS型沸石合成及长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高辉 卫英慧 +3 位作者 窦涛 岩本知広 市野濑英喜 许并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73-1076,共4页
通过清夜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纳米HS沸石,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高分辨率透 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长大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包含若干个尺寸 大致相同而晶体学位向不同的亚晶,其长大机制为聚集增长机制.
关键词 沸石 HRTEM 纳米HS型 清液合成法 长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治理新进展——区域碳排放权分配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2
作者 方恺 李帅 +2 位作者 叶瑞克 张琦峰 龙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3,共14页
碳排放权作为稀缺的公共资源,其实质是一种新型发展权。科学合理分配有限的碳排放权对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至关重要。从原则、方法、尺度与方案等维度对碳排放权分配的文献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大多基于... 碳排放权作为稀缺的公共资源,其实质是一种新型发展权。科学合理分配有限的碳排放权对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至关重要。从原则、方法、尺度与方案等维度对碳排放权分配的文献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大多基于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探索碳排放权分配;分配方法分为指标法、博弈论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综合法等,各有利弊和适用条件;分配尺度大多涉及国际和区际两个层面,前者由于各国不同的利益诉求较难形成共识性方案,后者主要关注省际分配,更小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未来碳排放权分配研究趋向于多原则兼顾、多方法联用,涵盖国际、省际、市际及行业、企业等不同尺度。本研究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更为积极有效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分配 原则 方法 尺度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与脆弱性评估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计算方法研究
3
作者 吕似蕴 李翰庭 +4 位作者 刁旭 孙志浩 王媛媛 曾涛 窦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8-24,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与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适用性,提高安责险对企业自身风险及其脆弱性的动态性考虑,并加入信息化程度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影响,对现有安责险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介绍安责险的基础主险保... 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与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适用性,提高安责险对企业自身风险及其脆弱性的动态性考虑,并加入信息化程度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影响,对现有安责险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介绍安责险的基础主险保费组成,探讨企业风险、脆弱性和信息化等级与安责险费率浮动之间的关系,提出安责险保费费率浮动关系模型。在上述基础上,推导出基于企业风险、脆弱性和信息化等级的实际费率浮动模型,并最终获得改进后的安责险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企业风险、脆弱性和信息化分级评估可以进一步提升安责险计算模型的全面性。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企业从自身经济效益出发,降低风险等级、改善安全状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责险 保费计算 费率机制 风险分级 脆弱性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5年中国耕地资源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先鹏 方恺 +2 位作者 吴次芳 王田雨 龙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1-296,306,共7页
[目的]研究2009—2015年中国及其31个省(不含港澳台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的时空格局变化,为优化和完善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利用粮食供需平衡法和生态足迹法,分析耕地... [目的]研究2009—2015年中国及其31个省(不含港澳台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的时空格局变化,为优化和完善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利用粮食供需平衡法和生态足迹法,分析耕地资源的供需盈亏和生态盈亏,并结合耕地保护红线和行星边界框架,探讨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安全区间。[结果]从粮食供需盈亏来看,中国耕地利用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省际差异明显,盈余省份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地区,东南沿海省份赤字系数较高;从生态足迹盈亏来看,中国耕地利用总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赤字系数较高的省份主要位于中东部人口集聚和经济发达地区及西北地区,少数盈余省份分布在南部和西南地区;行星边界框架提出的耕地转化率不超过15%,具有一定合理性。结合耕地保护红线讨论中国耕地规模的安全区间,认为1.20×10^8~1.44×10^8hm^2是相对合理的设定。[结论]今后在完善区域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应当关注耕地规模区间的设定和变动,遵循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协调并举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粮食供需平衡 生态足迹 行星边界 耕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球形颗粒间横向毛细力的格子Boltzmann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功有 曾忠 +3 位作者 张永祥 张良奇 谢海琼 陈昱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5-453,共9页
采用以Shan-Chen多组分模型为基础的格子Boltzmann-伪固体模型对两颗粒间的浮体和浸润横向毛细力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其中流体-固体间的相互作用及颗粒润湿性质在介观层次上采用简单形式得以充分考虑.三维测试表明,与已有理论解相比,成功... 采用以Shan-Chen多组分模型为基础的格子Boltzmann-伪固体模型对两颗粒间的浮体和浸润横向毛细力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其中流体-固体间的相互作用及颗粒润湿性质在介观层次上采用简单形式得以充分考虑.三维测试表明,与已有理论解相比,成功再现了横向毛细力与颗粒间距的"1/L"关系,并确认了浸润横向毛细力与表面张力间的线性关系.这表明可进一步应用该模型研究横向毛细力作用下的颗粒自聚集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固-液两相流 横向毛细力 流体动力学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底座礁实验数值模拟中选择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爱年 铃木克幸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5,共7页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是分析船舶碰撞和搁浅问题的一个强有力工具,但是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工程问题的恰当处理和有限元软件中主要参数的准确控制。本文以某单壳船底结构准静态座礁实验结果为例,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D...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是分析船舶碰撞和搁浅问题的一个强有力工具,但是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工程问题的恰当处理和有限元软件中主要参数的准确控制。本文以某单壳船底结构准静态座礁实验结果为例,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DYNA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下列选择参数对单壳船底结构抗撞性的影响:边界条件;船底结构的材料模型;壳单元类型;船底结构与礁石模型之间的摩擦系数;船底结构的残余应力。通过比较计算结果的碰撞力曲线,能量吸收曲线来评价这些参数对数值模拟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有限元算法 搁浅实验 数值模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非线性有限元的方法研究准静态加筋方形管压溃破坏中加强筋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爱年 铃木克幸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8,共8页
在船舶碰撞和搁浅中,薄壁结构在轴向压力条件下的压溃破坏是一种重要的破坏模式。本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准静态条件下纵向和横向加强筋对加筋方形管压溃破坏的影响。基于实验结果和数值仿真的结果,给出了新的等效板厚和平均压溃... 在船舶碰撞和搁浅中,薄壁结构在轴向压力条件下的压溃破坏是一种重要的破坏模式。本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准静态条件下纵向和横向加强筋对加筋方形管压溃破坏的影响。基于实验结果和数值仿真的结果,给出了新的等效板厚和平均压溃载荷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新的平均压溃载荷计算公式能够更好地拟合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方形管 等效板厚 平均压溃载荷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活性剂对溴化锂吸收水蒸气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洪涛 原英治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3,共5页
为研究Marangoni效应的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数据,同时也是为寻找更有效的添加剂以替代目前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热泵中被广泛采用的界面活性剂2-ethyl-1-hexanol和1-octanol,对一些可能成为界面活性剂的碳6和碳7的醇类物质开展了静态吸收... 为研究Marangoni效应的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数据,同时也是为寻找更有效的添加剂以替代目前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热泵中被广泛采用的界面活性剂2-ethyl-1-hexanol和1-octanol,对一些可能成为界面活性剂的碳6和碳7的醇类物质开展了静态吸收促进实验研究。将碳6和碳7的醇,例如4-methyl-2-pentanol,2-ethyl-1-butanol,1-hexanol,2,4-dimethyl-3-pentanol,4-heptanol,2-heptanol和1-heptanol分别混合于62wt%浓度的溴化锂水溶液中,在静态池吸收器中来测试吸收水蒸气的情况。实验表明,在研究的实验条件下1-hexanol和1-hep-tanol对溴化锂水溶液吸收水蒸气的促进作用好于2-ethyl-1-hexa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活性剂 水蒸气 MARANGONI效应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溴化锂水溶液 实验数据 实验研究 醇类物质 实验条件 添加剂 吸收器 碳7 碳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促进传热传质添加剂的溴化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被引量:9
9
作者 高洪涛 飞原英治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共4页
采用Wilhelmy平板法 ,对未加入添加剂和加入添加剂 (4 -methyl- 2 -pentanol,2 -ethyl- 1-butanol,1-hex anol,2 ,4 -dimethyl- 3-pentanol,4 -heptanol,2 -heptanol,1-heptanol,2EH)的溴化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进行了测量。通过与相关添... 采用Wilhelmy平板法 ,对未加入添加剂和加入添加剂 (4 -methyl- 2 -pentanol,2 -ethyl- 1-butanol,1-hex anol,2 ,4 -dimethyl- 3-pentanol,4 -heptanol,2 -heptanol,1-heptanol,2EH)的溴化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进行了测量。通过与相关添加剂对溴化锂溶液吸收水蒸气速度影响的测试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 ,对于酒精类添加剂 ,在含碳原子数相同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表面张力 水蒸气 吸收 溴化锂溶液 传热传质 降低 溴化锂水溶液 平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连续小波变换实现地震波在任意时-频域随机相位的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皓宇 本田利器 郑万山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0-515,I0002,共7页
动力分析过程中输入地震波的选择非常重要,通过扰动自然波生成人工地震波是丰富设计地震波池的方法之一。提出使用复连续小波变换来修改、扰动自然波的方法来拟合人工地震波,以2000年日本鸟取M W6.7地震为研究对象,对比Shannon小波基和G... 动力分析过程中输入地震波的选择非常重要,通过扰动自然波生成人工地震波是丰富设计地震波池的方法之一。提出使用复连续小波变换来修改、扰动自然波的方法来拟合人工地震波,以2000年日本鸟取M W6.7地震为研究对象,对比Shannon小波基和Gabor小波基在生成人工波过程中的特点。结果表明:使用改进方法可以在任意指定的时-频域上修改地震波的相位谱从而产生人工波,且Shannon小波对地震波能量的保留优于Gabor小波,故Shannon小波基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人工地震波 小波变换 地震动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含冰量冻土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博南 符伟 张雪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16-1924,共9页
考虑了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在弹性波激励下表现出的冰晶黏滞性与未冻水流动性,并融入温度对介质物理性质的2种影响机制,通过结合Burgers黏弹性本构关系、BISQ模型和热力学理论推导了冻土中快P波、慢P波和S波传播的相速度及衰减因子的解... 考虑了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在弹性波激励下表现出的冰晶黏滞性与未冻水流动性,并融入温度对介质物理性质的2种影响机制,通过结合Burgers黏弹性本构关系、BISQ模型和热力学理论推导了冻土中快P波、慢P波和S波传播的相速度及衰减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形成了针对该类冻土温度依赖的双相黏弹性孔隙介质理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数值算例分析,明确了3种体波相速度和衰减因子的典型响应模式,并依次讨论了土孔隙度、冰晶黏滞性和地温等因素对它们传播特性的影响方式及敏感程度。证实了温度对快P波的相波速、衰减频带及峰值均有显著影响;对慢P波传播影响较小;对S波仅影响其相速度及低频衰减峰值。通过对比理论模型预测与实验室测试数据,证明了与传统基于弹性介质假设的冻土模型相比,基于黏弹性介质理论提出的新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高温、高含量冻土中弹性波的速度和衰减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黏弹性孔隙介质 弹性波 频散与衰减 温度敏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