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层包气带水汽昼夜运移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曾亦键
万力
+3 位作者
苏中波
Hirotaka aito
王旭升
曹文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0-343,共14页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浅层包气带水分通量主要由水汽组成,而水汽在运移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换和质量迁移是地表质能平衡计算不可缺少的重要源汇项。在野外进行一个沙坑实验,发现土壤水在中午(12:00~15:00)达到最大值(10cm深度...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浅层包气带水分通量主要由水汽组成,而水汽在运移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换和质量迁移是地表质能平衡计算不可缺少的重要源汇项。在野外进行一个沙坑实验,发现土壤水在中午(12:00~15:00)达到最大值(10cm深度,5.9~6.1cm^3/cm^3;30cm深度,11.9~13.1cm^3/cm^3),而在凌晨(02:00~05:00)出现最小值(10cm深度,4.4~4.5cm^3/cm^3;30cm深度,10.4~10.8cm^3/cm^3)。为进一步验证该实验条件下的土壤水运移及分布规律,考虑了土壤水、汽、热耦合运移的HYDRUS-ID模型被用来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为描述土壤水分昼夜运移模式,笔者将土壤水耦合运移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同步分析;并根据土壤水运移的不同驱动力,分别对温度梯度、基质势梯度作用下的液态水及汽态水通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土壤水机制
水汽热耦合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层包气带水汽昼夜运移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曾亦键
万力
苏中波
Hirotaka aito
王旭升
曹文炳
机构
中国地质
大学
(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国际地理信息
科学
及地球观测学院
东京农工大学共生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0-343,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302003)
文摘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浅层包气带水分通量主要由水汽组成,而水汽在运移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换和质量迁移是地表质能平衡计算不可缺少的重要源汇项。在野外进行一个沙坑实验,发现土壤水在中午(12:00~15:00)达到最大值(10cm深度,5.9~6.1cm^3/cm^3;30cm深度,11.9~13.1cm^3/cm^3),而在凌晨(02:00~05:00)出现最小值(10cm深度,4.4~4.5cm^3/cm^3;30cm深度,10.4~10.8cm^3/cm^3)。为进一步验证该实验条件下的土壤水运移及分布规律,考虑了土壤水、汽、热耦合运移的HYDRUS-ID模型被用来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为描述土壤水分昼夜运移模式,笔者将土壤水耦合运移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同步分析;并根据土壤水运移的不同驱动力,分别对温度梯度、基质势梯度作用下的液态水及汽态水通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包气带
土壤水机制
水汽热耦合运移
Keywords
vadose zone
soil water dynamics
coupled water, vapor and heat transport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层包气带水汽昼夜运移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曾亦键
万力
苏中波
Hirotaka aito
王旭升
曹文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