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因素评价的隧道围岩质量与超欠挖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耿晓杰 吴顺川 +1 位作者 高永涛 刘芳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40-3246,共7页
围岩质量及施工方法是影响隧道超欠挖的本质原因,研究围岩质量与超欠挖的关系,对评价和预测超欠挖、判断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程实测资料及数值试验,研究了跨度对隧道围岩质量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基于多因素评价的围岩质... 围岩质量及施工方法是影响隧道超欠挖的本质原因,研究围岩质量与超欠挖的关系,对评价和预测超欠挖、判断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程实测资料及数值试验,研究了跨度对隧道围岩质量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基于多因素评价的围岩质量修正指标。根据隧道开挖断面轮廓具有分形特征的特点,计算了鸳鸯会隧道20个典型断面轮廓分形维数,研究了围岩质量与超欠挖的关系,得出围岩质量多因素修正指标与超挖比及断面轮廓分形维数呈线性关系,随着围岩质量多因素修正指标的提高,超挖比和断面轮廓分形维数将降低,并根据复相关原理,建立了三者间的复相关关系,可为隧道围岩质量的正确评价及超欠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对比不同围岩分级方法与超欠挖的关系表明,基于多因素评价的BQ法在隧道工程中的适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质量 跨度 超欠挖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桩竖向承载力的分项系数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春风 卢隆宾 +1 位作者 徐超 高大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4-156,共3页
考虑荷载规范给定的分项系数约束条件下 ,对上海地区预制桩桩基竖向承载力 3种确定方法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并推导出对应于各方法的抗力分项系数的理论公式。
关键词 预制桩 竖向承载力 分项系数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作用下弯管爆破压力的三剪统一解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艳 赵均海 +1 位作者 曹雪叶 令昀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0-536,700,共7页
为了研究受内压作用下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极限承载能力,采用三剪统一强度准则,考虑中间主应力、材料拉压比、应变硬化的影响,推导了这两种弯管爆破压力的计算公式,并得到了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壁厚影响系数。通过参数退化和算... 为了研究受内压作用下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极限承载能力,采用三剪统一强度准则,考虑中间主应力、材料拉压比、应变硬化的影响,推导了这两种弯管爆破压力的计算公式,并得到了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壁厚影响系数。通过参数退化和算例分析,对本文所推公式进行了正确性验证分析;研究了中间主应力效应、材料拉压强度不等特性(SD效应)、应变硬化指数、弯管曲率等参数分别对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爆破压力及壁厚影响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爆破压力随三剪统一强度准则参数b的增大近似呈线性提高,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可以更加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潜能,也说明了强度准则的选用对弯管爆破压力的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爆破压力随材料拉压比的增大而提高,随应变硬化指数和弯管曲率系数的增大而降低;材料的SD效应、应变硬化现象、中间主应力、强度准则对壁厚影响系数几乎没有影响,而弯管曲率对壁厚影响系数具有显著影响,且壁厚影响系数随弯管曲率系数的增大呈指数增大趋势。本文方法适用于考虑材料SD效应和应变硬化现象的管道爆破压力的预测以及多种屈服准则下弯管的爆破压力解的计算,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可为管线运输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与完整性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弯管 爆破压力 壁厚影响系数 SD效应 中间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ushover方法的柱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鲁亮 覃石刚 樊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9,共8页
柱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采用整体结构刚度"弱化"的方式来减小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同时通过设置层间阻尼器来控制结构地震位移响应并消耗地震能量。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模型主体结构未... 柱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采用整体结构刚度"弱化"的方式来减小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同时通过设置层间阻尼器来控制结构地震位移响应并消耗地震能量。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模型主体结构未见损伤,结构抗震性能优异。首先介绍柱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并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建模的正确性,其次使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比和评定无控及受控状态下柱端铰型摇摆框架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层间耗能阻尼器,受控柱端铰型摇摆框架的位移响应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地震加速度和位移响应满足抗震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HOVER分析 摇摆框架 柱端铰 抗震性能 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端铰型受控摇摆式RC框架节点刚度取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鲁亮 夏婉秋 樊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7-34,共8页
柱端铰型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CR-RCFC)是一种新型可恢复功能结构.首先介绍CR-RCFC结构节点构造形式,以及常规框架结构、CR-RCFC结构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并对比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CR-RCFC有限元建模的合理性.利用基于站台和地震信... 柱端铰型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CR-RCFC)是一种新型可恢复功能结构.首先介绍CR-RCFC结构节点构造形式,以及常规框架结构、CR-RCFC结构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并对比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CR-RCFC有限元建模的合理性.利用基于站台和地震信息的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选取10条地震动曲线,输入到CR-RCFC有限元模型中,模拟不同节点刚度比下结构的自振频率和动力时程响应.最后定义层间位移放大系数α和基底减震系数β,并选取层间位移响应和基底剪力响应作为最优抗侧刚度的控制参数.对CRRCFC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比较结构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和基底剪力响应,分析节点刚度对层间位移放大系数α和基底减震系数β的影响,求得满足抗震设计要求的节点相对刚度比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端铰 受控摇摆框架 节点刚度 动力时程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