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野境:城市区域中野性自然的保护与营造 被引量:58
1
作者 曹越 万斯·马丁 杨锐 《风景园林》 2019年第8期20-24,共5页
城市野境是城市内部或周边区域中自然过程占主导的土地,其中人类开发和控制程度相对较低,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自然演替和生态过程,各类野生生物能够与人类繁荣共存。城市野境在重新连接人与自然、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野境是城市内部或周边区域中自然过程占主导的土地,其中人类开发和控制程度相对较低,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自然演替和生态过程,各类野生生物能够与人类繁荣共存。城市野境在重新连接人与自然、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具有重要和独特的价值。基于文献综述与案例研究,提出并阐释了保护与营造城市野境的4种途径,包括保护、修复、设计与融合,即在城市保护地中保护野性自然、再野化部分城市区域、在城市公园中营造类荒野景观以及在城市空间中系统性融入野性自然。建议在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中,融入野性自然保护与修复的理念,进一步探索城市野境保护与营造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设计 自然保护地 城市野境 荒野 野性 再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需要一半:全球自然保护地新愿景 被引量:13
2
作者 曹越 杨锐 万斯.马丁 《风景园林》 2019年第4期39-44,共6页
在全球尺度上,自然保护地的现状规模和"爱知目标11"不足以减缓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趋势,因此亟须为全球自然保护地设立更高目标,并进一步扩大自然保护地面积。2009年,荒野基金会发起"自然需要一半"倡议(Nature Needs H... 在全球尺度上,自然保护地的现状规模和"爱知目标11"不足以减缓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趋势,因此亟须为全球自然保护地设立更高目标,并进一步扩大自然保护地面积。2009年,荒野基金会发起"自然需要一半"倡议(Nature Needs Half,NNH倡议),建议将地球至少50%的陆地和50%的海洋区域作为某种形式的自然保护地,并增强连通性。系统梳理并介绍了NNH倡议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从思想萌芽、正式提出和近期发展3个阶段分析了NNH倡议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从理论、政策和实践3个角度讨论了NNH倡议的可行性。最后,建议中国积极参与并在NNH倡议和制定"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 荒野 国家公园 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市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华 邓华锋 董柯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自1985~2000年,北京市建立市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总面积75862hm^2.它们在开展保护监测、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生态旅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还存在着权属不统一、人员无编制、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力量薄弱、法规不... 自1985~2000年,北京市建立市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总面积75862hm^2.它们在开展保护监测、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生态旅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还存在着权属不统一、人员无编制、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力量薄弱、法规不完备等问题,据此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科学研究 生态旅游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文化景观在世界遗产中的崛起及中国对策 被引量:23
4
作者 韩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8,共4页
回顾了国际景观保护与发展的近况,分析了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登录状况及亚洲文化景观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欧洲和亚洲在文化景观类型及体系发展中存在的差异,以及近年来亚太地区及中国在文化景观领域的崛起,并提出中国文化景观需要在空间上和... 回顾了国际景观保护与发展的近况,分析了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登录状况及亚洲文化景观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欧洲和亚洲在文化景观类型及体系发展中存在的差异,以及近年来亚太地区及中国在文化景观领域的崛起,并提出中国文化景观需要在空间上和类型上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为全面建构景观战略体系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世界遗产 农业景观 演进的景观 关联性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世界遗产共生--世界遗产地面临的可持续性挑战 被引量:1
5
作者 彼得A.奥登撰 庄优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65,共3页
过去40年,世界遗产地已经成为保护世界上最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最强有力的方式。今天,促进更加可持续的生存方式的愿望,对这些独特的"保护孤岛"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反思实现上述两大目标带来的机会和引发的潜在紧张关系,建... 过去40年,世界遗产地已经成为保护世界上最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最强有力的方式。今天,促进更加可持续的生存方式的愿望,对这些独特的"保护孤岛"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反思实现上述两大目标带来的机会和引发的潜在紧张关系,建议遗产地可以获得更多利益,条件是世界遗产地的杰出普遍价值能够得到更敏感、更具包容性、创造性和开放的方式的规划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界遗产地 可持续发展 挑战 综合管理 保护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概念、核算方法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535
6
作者 欧阳志云 朱春全 +4 位作者 杨广斌 徐卫华 郑华 张琰 肖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747-6761,共15页
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可以定义为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生产系统产品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和生态文化服务价值。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可以定义为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生产系统产品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和生态文化服务价值。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任务有3个,即核算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功能量、确定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价格、核算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价值量。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可以用于揭示生态系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的贡献,分析区域之间的生态关联,评估生态保护成效和效益。以贵州省为例,探讨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应用方法,评价了贵州省生态系统为贵州和其他地区人们福祉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及其经济价值总和。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省2010年全省生态系统生产总价值为20013.46亿元,人均GEP 57526元,是当年该省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GDP的4.3倍。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并为建立生态系统保护效益与成效的考核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核算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与景观遗产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严国泰 韩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2-55,共4页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老一辈学者,开创了同济的风景园林专业,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学科方向。在当前低效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下,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风景资源遭到破坏、风景生态环境退化...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老一辈学者,开创了同济的风景园林专业,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学科方向。在当前低效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下,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风景资源遭到破坏、风景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提出基于环境哲学的"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风景名胜区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提倡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尊重自然、结合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重视时空观与文化观,体现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文化景观 规划设计 遗产保护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野:国际视野与中国机遇 被引量:13
8
作者 万斯.马丁 张倩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共5页
长久以来,荒野的概念通常是指遥远的、野性的、自然的、具有高度生态完整性的区域,但是不同的国家或文化中所使用的荒野概念有所不同。然而将荒野作为一种正式的自然保护地类型是相对近期的事情,其应用机制包括国家或省级的法律以及行... 长久以来,荒野的概念通常是指遥远的、野性的、自然的、具有高度生态完整性的区域,但是不同的国家或文化中所使用的荒野概念有所不同。然而将荒野作为一种正式的自然保护地类型是相对近期的事情,其应用机制包括国家或省级的法律以及行政命令。荒野保护地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规定的自然保护地类型,荒野保护地与其他类型的保护地明显不同,因为它意指人类和野性自然之间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将荒野作为一种特定自然保护地类型的趋势,正在向世界各地许多不同的地区和文化扩展。中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政策并给予优先考虑,在此背景下,是时候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中是如何使用荒野概念的,这将极大帮助在中国开展荒野相关的研究和讨论,最终也将为在中国适用荒野保护概念提供参考。主要聚焦于陆地荒野,对于海洋环境中的荒野概念仅做简短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荒野 自然保护地 野性自然 自然保护 野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中荒野的适应性规划与管理——来自北美的启示 被引量:7
9
作者 +1 位作者 曹越 张倩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0期20-33,共14页
【目的】中国荒野存量丰富,为中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他国土空间创建一个关于荒野的视角与适应性管理方法,将有利于加强科学研究和土地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国的自然美景以及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方... 【目的】中国荒野存量丰富,为中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他国土空间创建一个关于荒野的视角与适应性管理方法,将有利于加强科学研究和土地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国的自然美景以及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方法/过程】重点回顾了加拿大和美国国家公园中荒野适应性管理中的经验与教训。20世纪初,自加拿大和美国开始,作为自然保护地概念的荒野在国家公园概念之后得以发展。北美有100年历史的荒野保护也随着理念、环境、冲突的变化,不断地进行适应性规划与管理调整。【结果/结论】在北美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公园中,荒野地通常占公园总面积的95%以上。国家公园与荒野的关系取决于特定保护地中不同的保护目的和重点。无论荒野地是否被定义为国家公园的核心部分或独立的保护区,荒野的保护价值和质量被作为关键因素予以关注,或者以相应方式和原则得到管理。对拥有类似丰富荒野资源的中国提出4点建议:1)将荒野价值主流化并融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碳达峰”与“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目标等方面;2)加强全国荒野普查与清单建设,确立中国荒野分类和认定标准;3)通过确定特定荒野属性与价值,对国家公园功能分区进行科学与动态调整;4)借鉴国际荒野管理指南与实践,制定中国荒野地适应性管理技术指导指南,提出对热门国家公园在最初就做好旅游发展与荒野游憩之间的平衡规划,将原住民纳入共治主体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 国家公园 保护地 国家公园中的荒野 适应性管理 北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宾研讨之二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耀桐 桂振华 +3 位作者 金德拉.山地 万斯.马丁 爱德华多.摩纳哥 樊美筠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36-39,共4页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看待生态文明许耀桐:“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专题内容宏大、气势强劲。或许我们会质疑,普洱市这样一个地区、一个地方上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挨得上吗?如果真这样想...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看待生态文明许耀桐:“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专题内容宏大、气势强劲。或许我们会质疑,普洱市这样一个地区、一个地方上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挨得上吗?如果真这样想,那是低估、小看了普洱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价值。现在,有这样一个契机来探讨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站在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上来看待普洱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下面我结合普洱市的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相互关系以及所蕴含的意义,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 共同体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嘉宾 普洱市 绿色发展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区林业社区节能灶炕改造效果分析
11
作者 郝亦荣 马红 庄昊 《中国城市林业》 2011年第1期34-36,59,共4页
文章以实地调查为根据,把节能灶炕与普通土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节能灶炕具有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生活环境和降低生活成本的功能和优点。节能灶炕俗称"吊炕",是在旧式炕灶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的。该研究通过对... 文章以实地调查为根据,把节能灶炕与普通土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节能灶炕具有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生活环境和降低生活成本的功能和优点。节能灶炕俗称"吊炕",是在旧式炕灶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的。该研究通过对北京山区密云县花园村应用和未应用吊炕农户的调查分析,对吊炕的生态和经济效果进行了量化,从而为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社区 吊炕 花园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