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其评价
1
作者 许晶荣 徐敏 张阳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60-63,77,共5页
依据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理论对"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其组成要素,具体包括创新主体和创新生态环境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 依据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理论对"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其组成要素,具体包括创新主体和创新生态环境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为"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状况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水谷 创新生态环境 协同创新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创新的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雯 屈维意 王玉 《水利经济》 2016年第4期57-60,68,共5页
立足水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对水生态文明发展已有研究进行回顾,明确对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和协同主体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运用文献分析、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水生态文明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剖析政府、企业、公众、社区四类协... 立足水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对水生态文明发展已有研究进行回顾,明确对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和协同主体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运用文献分析、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水生态文明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剖析政府、企业、公众、社区四类协同主体在水生态文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以实现静态建设向动态发展转变、实现过度依赖财政投入向市场化运作转变、实现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转变为内容的基于全面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基于社会主体参与的协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 协同创新理念 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水谷”协同创新效率测度模型研究
3
作者 徐敏 许晶荣 张阳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55-59,85,共5页
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系统,该系统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5个子系统;通过回顾以往文献,构建基于BCC模型的多系统DEA模型,提出"世界水谷"协同创新效率测度模型——三阶段DEA模型,... 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系统,该系统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5个子系统;通过回顾以往文献,构建基于BCC模型的多系统DEA模型,提出"世界水谷"协同创新效率测度模型——三阶段DEA模型,第一阶段为多系统DEA模型,第二阶段引入SFA模型,消除随机误差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三阶段将结果代入第一阶段DEA模型得出最终效率值。模型同样适用于其他有关协同创新系统效率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水谷” 协同创新 效率测度 三阶段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兆丹 王张琪 赵敏 《水利经济》 2015年第6期40-44,81,共6页
分析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从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条件、作用传导路径三方面,系统探讨该支撑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基础科学创新、应用技术方法创新、科技实践创新等的支撑作用;发挥... 分析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从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条件、作用传导路径三方面,系统探讨该支撑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基础科学创新、应用技术方法创新、科技实践创新等的支撑作用;发挥该支撑作用需要满足科技创新生态化这一前提,需要利益驱动、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内部制度等内生动力,以及需求拉动力、政策推动力、社会协同力、法律保障力、文化引领力等外生动力;支撑作用主要通过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软实力提高、支撑水资源配置优化、支撑节约用水管理、支撑水生态环境保护等4种路径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水生态文明建设 作用机制 节约用水 水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发展度评价
5
作者 顾王婧 吴兆丹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34-240,共7页
为研究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WEFN)的协同发展状况,促进其可持续利用,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从水资源、能源、粮食3个方面构建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改进后的距离协同度模型为基础,与TOP... 为研究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WEFN)的协同发展状况,促进其可持续利用,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从水资源、能源、粮食3个方面构建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改进后的距离协同度模型为基础,与TOPSIS和灰色关联理论等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综合协同发展模型,并以太湖流域为例,测算2007—2019年各子系统的发展度、协同度,评价其协同发展状况及WEFN的协同发展度。结果表明,太湖流域WEFN协同发展度总体处于中等发展阶段,且存在由中等向良好阶段发展的趋势,呈波动上升。太湖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各子系统发展度、协同度与协同发展度存在差距,但基本处于中等与良好阶段。其中,水资源子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较高,而能源对水资源及粮食的协同度是影响流域协同发展度的主要因素。子系统间协同度偏低是造成WEFN协同发展度较弱的原因,应以提高能源在水资源、粮食相关产业中的利用效率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突破口,促进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间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协同发展度 灰色关联 协同优化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与云模型的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
6
作者 贺正齐 周到 +1 位作者 张振扬 费义涵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47,共7页
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三大战略性基础资源在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区的复杂关联关系,开展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研究。以我国盐碱地这一重要耕地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PSR分析法建立典型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三大战略性基础资源在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区的复杂关联关系,开展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研究。以我国盐碱地这一重要耕地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PSR分析法建立典型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云模型、可变模糊识别模型,构建典型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典型盐碱地区东营市。结果表明:东营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及其在农业生产与能源开采中的合理配置是影响三者协同安全水平的重要因素。从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区盐碱化改造两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盐碱地区 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 PSR模型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补偿的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水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德春 潘星月 贺正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1-204,共4页
制定科学合理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价是开展水源区生态补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有水价的基础上,新增生态补偿作为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并引入社会发展阶段系数和政府支付能力系数... 制定科学合理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价是开展水源区生态补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有水价的基础上,新增生态补偿作为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并引入社会发展阶段系数和政府支付能力系数对其进行修正,构建计入生态补偿的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水价定价模型。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胶东干线为例,得到2016、2020年水源区的理论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116.121、199.992亿元,在现行价格基础上水价需分别提高0.93、4.51元/m^(3)。结果表明,生态补偿会耗费大量资金,只有当工程调水能力达到规划设计规模时,持续性调水才能逐步降低供水成本,否则水价会超出受水区的承受范围,工程效益也难以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 机会成本 水价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姜翠玲 严伟 +2 位作者 朱立琴 徐慧 程嫣嫣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2期73-76,86,共5页
在阐述水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将水文化表现形态划分为物质形态、制度形态以及精神形态,简要分析其特征与内涵,着重探讨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嵌入方式。以芦江河文化建设为例,从挖掘、继承和弘扬传统水文化,... 在阐述水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将水文化表现形态划分为物质形态、制度形态以及精神形态,简要分析其特征与内涵,着重探讨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嵌入方式。以芦江河文化建设为例,从挖掘、继承和弘扬传统水文化,提炼传统治水、用水理念,加强水生态文化建设,建设水文化示范点4个方面入手,探讨芦江河流域水文化嵌入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化 生态文明 水资源规划 水资源管理 芦江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水生态文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雯 屈维意 王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130-134,共5页
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延续和升华,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得以创新转变的理论来源。立足于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分析了目前水生态文明发展的困境,提出了以产业支撑、金融调控、公众参与、创新驱动为核心内容的水生态... 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延续和升华,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得以创新转变的理论来源。立足于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分析了目前水生态文明发展的困境,提出了以产业支撑、金融调控、公众参与、创新驱动为核心内容的水生态文明发展路径,以期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 发展 实现路径 水生态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运作机理研究——基于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与新服务开发理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敏 于霞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68-73,86,共6页
以新服务开发理论和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为视角,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依托型共生、平等型共生、嵌套型共生和虚拟型共生四种不同的网络结构形式,研究孵化器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对&... 以新服务开发理论和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为视角,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依托型共生、平等型共生、嵌套型共生和虚拟型共生四种不同的网络结构形式,研究孵化器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基于这两个视角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创新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参考借鉴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服务开发理论 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 运行机理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对"世界水谷"建设的战略需求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露 黄德春 +1 位作者 Rauschenbach Thomas Karimanzira Divas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74-77,86,共4页
分析"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战略需求,阐述"世界水谷"模式在破解"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中的应用,提出发挥"政产学研"创新驱动,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提供人才支撑;创新驱... 分析"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战略需求,阐述"世界水谷"模式在破解"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中的应用,提出发挥"政产学研"创新驱动,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提供人才支撑;创新驱动主体协同,为产业转移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利用市场手段解决排污权分配问题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世界水谷 战略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硅谷成因及其对“世界水谷”建设的启示
12
作者 黄德春 吴海燕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51-54,59,共5页
在分析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政府支持、风险资本的孵化力、创新网络经济的形成以及独特文化等美国硅谷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世界水谷"的特点,提出"世界水谷"的建设路径是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前提... 在分析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政府支持、风险资本的孵化力、创新网络经济的形成以及独特文化等美国硅谷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世界水谷"的特点,提出"世界水谷"的建设路径是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前提,以政产学研金一体化为重点,以营造独特的文化为核心,以面向市场、完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机制为动力,从而推动"世界水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谷的成因 世界水谷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世界水谷”建设的战略需求
13
作者 孙敏敏 黄德春 +1 位作者 Rauschenbach Thomas Mu Hong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78-82,86,共5页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所包含的重点区域——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区域水问题,提出以"世界水谷"模式破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水问题,并给出树立以解决水问题为核心的协同创...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所包含的重点区域——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区域水问题,提出以"世界水谷"模式破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水问题,并给出树立以解决水问题为核心的协同创新发展理念,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创新计划;建立和完善"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的发展环境;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加强水文化建设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世界水谷 水约束问题 战略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世界水谷"全球体系建设的战略问题
14
作者 黄德春 井璐 +1 位作者 Rauschenbach Thomas Karimanzira Divas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针对海洋新型技术的匮乏、海外园区建设经验不足、文化交流水道形势严峻等问题,结合产业、教育、科技、资本、创业等协同创新方式,构建"世界水谷"全球体系,包括协同创新的商业模式、总部和分谷的组织体系、全球化战略目标等... 针对海洋新型技术的匮乏、海外园区建设经验不足、文化交流水道形势严峻等问题,结合产业、教育、科技、资本、创业等协同创新方式,构建"世界水谷"全球体系,包括协同创新的商业模式、总部和分谷的组织体系、全球化战略目标等。通过战略需求分析,得出:"世界水谷"全球体系将满足海上丝绸之路对海洋合作的经贸需求,对海外水产业园区及中国-东盟水安全共同体的建设需求,对水产业的资金支持以及水文化交流和水科学创新的诉求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世界水谷 全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谷制度对“世界水谷”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15
作者 张阳 贺正齐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46-50,84-85,共5页
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三方面总结了硅谷的制度体系,得出对"世界水谷"建设的四点启示:注重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重视竞争的市场机制、构建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与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在硅谷制度体系对"世界... 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三方面总结了硅谷的制度体系,得出对"世界水谷"建设的四点启示:注重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重视竞争的市场机制、构建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与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在硅谷制度体系对"世界水谷"建设启示的基础上,结合"世界水谷"的自身特点,提出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三方面构建"世界水谷"制度体系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谷制度 世界水谷 协同创新 水交易 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经济发展效应研究
16
作者 罗红艳 贺正齐 束必勤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7,共10页
为深入探讨横向生态补偿这一以经济调节为主要手段的新型环境管理政策的效果,选取2010—2022年9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法研究了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经济发展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黄... 为深入探讨横向生态补偿这一以经济调节为主要手段的新型环境管理政策的效果,选取2010—2022年9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法研究了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经济发展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显著促进了受偿地区的经济发展;横向生态补偿政策能够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受偿地区经济增长,但通过提高受偿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显著;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经济发展效应在高经济水平地区以及财政压力大的地区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横向生态补偿 PSM-DID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丽 李政霖 华坚 《水利经济》 2017年第4期16-23,共8页
重大水利工程作为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建设和运行会对社会经济生态产生交织影响。由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子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复合子系统构成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的系统具有开放复杂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等特性。... 重大水利工程作为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建设和运行会对社会经济生态产生交织影响。由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子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复合子系统构成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的系统具有开放复杂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等特性。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的评价模型,以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对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总体上来说是有利的,而且运营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建设期,通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增长。提出了完善移民管理体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污力度以及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监测力度等措施,以推动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水利工程项目 交织影响 系统动力学 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华坚 刘秀 李晶晶 《水利经济》 2018年第5期1-6,35,共7页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的保障系统,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大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构建协调度评价指标体...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的保障系统,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大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构建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河南省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结果表明:河南省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其协调度受水利工程系统、经济子系统和水域生态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为促进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今后应加大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 协调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郭利丹 井沛然 《水利经济》 2020年第3期19-25,83,84,共9页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分析了江苏省2008—2017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状况,并根据细分的三级账户分析了出现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采用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指数、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和万元...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分析了江苏省2008—2017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状况,并根据细分的三级账户分析了出现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采用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指数、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和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4个指标对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段内,江苏省水资源利用处于生态赤字的极不安全状态,但可持续利用程度整体在提升;第一产业水资源生态足迹最大,工业用水次之,两者占水资源生态足迹比例约为90%,是造成水资源生态赤字和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较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亏 可持续利用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NSGA-Ⅱ的水生态功能分区多目标管控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可 王雅楠 +3 位作者 冯彬 张松贺 陈何舟 胡开明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5,共7页
水生态功能分区管理是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新型管控模式。如何对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处理等多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进行组合优化,形成治理方案,是水生态功能分区多目标优化治理的重要问题。由于水生态... 水生态功能分区管理是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新型管控模式。如何对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处理等多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进行组合优化,形成治理方案,是水生态功能分区多目标优化治理的重要问题。由于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行政区划不一致,存在管控措施的成本效益数据难以获得、资料不完整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分析管控过程中参数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基于灰数的特性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基本形式;然后,运用灰数运算法则及排序规则,以NSGA-Ⅱ算法框架为基础,构建灰参数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江苏省太湖流域典型分区,解决不确定性条件下区域水生态环境优化管控问题,从而为相关分区的多目标管控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功能分区 区间灰数 多目标 管控措施 灰色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