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波斯帝国官方历史书写中的史学萌芽及其潜在局限性——以《贝希斯敦铭文》为例 |
吕厚量
|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溯源、传统价值与跨文化叙事 |
毕健康
刘欣路
肖凌
黄蕙
|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资本主义”与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 |
俞金尧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
4
|
构建双主线、多支线的中国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应用 |
董欣洁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5
|
西方通史类全球史编纂中的历史分期研究 |
董欣洁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6
|
全球史视野下的世界史研究——以美国为中心的考察 |
张旭鹏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7
|
20世纪60年代转向语言学的西方历史哲学研究 |
陈新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
8
|
论西方近代以前的“世界历史”观念 |
陈新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
9
|
世界历史潮流中的明治维新 |
张跃斌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10
|
“巴尔干与世界历史巨变”笔谈 |
陈志强
马细谱
梁占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11
|
中国世界史研究译介时期的俄苏史 |
于沛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2
|
学习和研究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 |
于沛
|
《毛泽东研究》
|
2016 |
0 |
|
|
13
|
兰克与利奥之争:如何书写历史? |
景德祥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4
|
同异之间与方法内外: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之辩 |
罗宇维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5
|
地下文学与制度变革:17世纪中叶英国的政治民谣 |
张炜
|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国族传奇”与近代法兰西国族认同的塑造 |
杨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阿尔特米多鲁斯《释梦》中的罗马帝国等级和空间秩序 |
吕厚量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全球化和“全球历史观” |
于沛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2
|
|
|
19
|
历史学:时间的科学 |
俞金尧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
20
|
20世纪历史学传统嬗变和方法论的计量化 |
王旭东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