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a波段宽带单边带调制器集成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大宝 陈志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3,共4页
基于相移法实现SSB(单边带)调制器理论,设计制造了一种Ka波段宽带SSB调制器集成电路。对相移法产生单边带调制信号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利用无源电路的3D电磁仿真分析和ADS整体电路非线性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调制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制造的90... 基于相移法实现SSB(单边带)调制器理论,设计制造了一种Ka波段宽带SSB调制器集成电路。对相移法产生单边带调制信号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利用无源电路的3D电磁仿真分析和ADS整体电路非线性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调制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制造的90°相移电桥网络和同相合成器满足了产生Ka波段SSB信号的幅相要求,同时给出了测试结果。调制器在30~36GHz频带内插入损耗≤14dB;载波和对称边带抑制≥15dB;其它边带抑制≥13dB;输入1dB压缩功率≥8dBm;外形尺寸18mm×6mm。这种相移法单边带调制器不需要带通滤波器,具有电路简单,载波抑制比高,对相位误差要求不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 单边带(SSB)调制器 集成电路 相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
2
作者 王亮 孙海燕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6,共9页
针对多径反射与系统噪声导致室内可见光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卷积网络的室内可见光三维定位方法:基于皮尔森相关性系数对采集的接收信号强度向量进行过滤,删除系统噪声引起的非线性失真接收信号强度向量,以提高训练的神... 针对多径反射与系统噪声导致室内可见光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卷积网络的室内可见光三维定位方法:基于皮尔森相关性系数对采集的接收信号强度向量进行过滤,删除系统噪声引起的非线性失真接收信号强度向量,以提高训练的神经网络精度;然后,将接收信号强度向量集建立的指纹库传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神经网络较强的三维空间结构表达能力拟合多径反射和系统噪声下的非线性指纹库。仿真结果表明,在7 m×7 m×3 m的室内环境下,所提方法的平均定位误差可达0.91 cm,其中90%样本的定位误差小于1.17 cm;此外,所提方法的平均定位误差较全连接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可分别降低0.82 cm和0.56 cm,证明所提方法在多径反射与系统噪声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系统 室内定位 物联网 卷积神经网络(CNN) 可见光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波段限幅开关集成芯片 被引量:4
3
作者 魏洪涛 王强栋 李用兵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2-544,561,共4页
采用GaAs p-i-n二极管单片集成工艺技术研制出C波段限幅开关集成芯片,该芯片集成了微波限幅器和单刀单掷(SPST)开关功能,尺寸仅为2.5 mm×1.0 mm。采用偏置相关S参数测试法建立可定标的p-i-n二极管器件模型,精准的器件模型保证集成... 采用GaAs p-i-n二极管单片集成工艺技术研制出C波段限幅开关集成芯片,该芯片集成了微波限幅器和单刀单掷(SPST)开关功能,尺寸仅为2.5 mm×1.0 mm。采用偏置相关S参数测试法建立可定标的p-i-n二极管器件模型,精准的器件模型保证集成芯片一次流片成功。实测结果显示,该芯片在5~6 GHz频率范围内插入损耗小于1 dB,隔离度大于50 dB,电压驻波比小于1.5∶1,开关速度小于25 ns,可承受10 W以上的连续波功率。该集成芯片在T/R组件接收通道可替代两只单一功能芯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 P-I-N二极管 限幅器 开关 集成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 PHEMT通信开关电路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白元亮 田国平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6-660,共5页
设计制作了GaAs PHEMT通信开关电路。分析了基于GaAs场效应晶体管(FET)的正压控制开关电路原理,采用GaAs FET器件串并联结构设计了单刀双掷(SPDT)和双刀双掷(DPDT)开关电路。使用ADS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电路版图进行了电磁场... 设计制作了GaAs PHEMT通信开关电路。分析了基于GaAs场效应晶体管(FET)的正压控制开关电路原理,采用GaAs FET器件串并联结构设计了单刀双掷(SPDT)和双刀双掷(DPDT)开关电路。使用ADS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电路版图进行了电磁场仿真优化,基于0.5μm GaAs PHEMT工艺,流片制作了SPDT和DPDT开关电路。测试结果表明,在DC^6 GHz带宽内,SPDT开关插损大于-0.75 dB,隔离度小于-27 dB(3 GHz),回波损耗小于-18 dB,芯片尺寸为0.55 mm×0.50 mm。DPDT开关插损大于-1.8 dB,隔离度小于-20 dB(3 GHz),回波损耗小于-12 dB,芯片尺寸为0.65 mm×0.60mm。两种开关均采用正电压控制(+5 V),具有低插损、高隔离度、大功率处理能力(P1 dB大于30 dBm)和芯片尺寸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 PHEMT 正压控制 单刀双掷(SPDT) 双刀双掷(DP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 10 bit DAC的抗辐射设计和实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国平 吴洪江 朱思成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9-253,共5页
通过分析砷化镓(GaAs)器件的电离辐射剂量率辐照机理和效应,结合电路结构,描述了砷化镓10 bit数模转换器(DAC)的电离辐射剂量率辐射效应、抗辐射设计和辐照实验。在电路设计上,10 bit DAC由两个5 bit DAC组成,通过芯片内部合成10 bit D... 通过分析砷化镓(GaAs)器件的电离辐射剂量率辐照机理和效应,结合电路结构,描述了砷化镓10 bit数模转换器(DAC)的电离辐射剂量率辐射效应、抗辐射设计和辐照实验。在电路设计上,10 bit DAC由两个5 bit DAC组成,通过芯片内部合成10 bit DAC,有效降低了芯片面积和制造工艺难度;通过分析电路的电离辐射剂量率辐射效应,针对敏感电路进行局部电路的抗辐射设计,提高电路抗辐射能力;结合实验条件和器件引线分布,设计合理的辐照实验方案,开发辐照实验电路板,进行辐照实验,获得科学的实验结果,验证电路的抗辐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模转换器能够抗3×1011rad(Si)/s剂量率的瞬时辐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 数模转换器 电离辐射剂量率 抗辐射 辐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航系统的低功耗全集成频率综合器设计
6
作者 卢东旭 高博 +4 位作者 耿双利 田国平 谷江 丁理想 赵永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1-425,共5页
针对双模卫星导航接收系统对集成度、功耗和面积的需求,研究了频率综合器的电路结构和频率规划,分析了频率综合器环路的参数设计,实现了片上集成环路滤波器,版图采用MIM和MOS电容堆叠的方式节省了面积,电容电阻采用了加权的方式,使环路... 针对双模卫星导航接收系统对集成度、功耗和面积的需求,研究了频率综合器的电路结构和频率规划,分析了频率综合器环路的参数设计,实现了片上集成环路滤波器,版图采用MIM和MOS电容堆叠的方式节省了面积,电容电阻采用了加权的方式,使环路带宽可调。采用高速TSPC结构的D触发器构成双模预分频器,降低了整体电路的功耗。利用基于0.18μm RF CMOS工艺实现了低功耗全集成的频率综合器,芯片面积0.88 mm2,功耗18.5 m W,相位噪声-94 d Bc/Hz@100 k Hz,杂散-68 d Bc。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电路系统参数设计和结构改进是合理和有效的,各参数性能满足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综合器 低功耗 全集成 环路滤波器 预分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L波段VCO的频率合成器设计
7
作者 卢东旭 高博 +1 位作者 吴洁 田国平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8-891,916,共5页
从频率合成器的构成和噪声模型入手,分析了主要单元电路对噪声的贡献,进而研究了各频率合成器模块中的噪声影响因子,建立了不同模块的噪声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改进了压控振荡器的电流源结构及鉴相器的延时单元电路,从而提高了频率合成... 从频率合成器的构成和噪声模型入手,分析了主要单元电路对噪声的贡献,进而研究了各频率合成器模块中的噪声影响因子,建立了不同模块的噪声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改进了压控振荡器的电流源结构及鉴相器的延时单元电路,从而提高了频率合成器的噪声性能。根据上述方法,采用0.18μm射频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款低功耗、低噪声的频率合成器,经测试,核心电压1.8 V,功耗54 m W,带内噪声达到了-98 d Bc/Hz。测试结果表明噪声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为设计和研发高集成度的射频收发系统芯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合成器 相位噪声 压控振荡器 鉴相器 电荷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RC协议的5.8 GHz收发电路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谢星 于玮 +2 位作者 孙玲 管图华 陆高勇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7期9-1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专用短程通信(DSRC)协议的5.8 GHz收发电路的设计方案,给出了5.8 GHz收发电路的硬件设计方法,包括检波电路、接收电路、唤醒电路和发射电路的设计,最后列出了射频前端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5.8 GHz收发电路的设...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专用短程通信(DSRC)协议的5.8 GHz收发电路的设计方案,给出了5.8 GHz收发电路的硬件设计方法,包括检波电路、接收电路、唤醒电路和发射电路的设计,最后列出了射频前端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5.8 GHz收发电路的设计完全符合DSRC协议国家标准,并且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成功性,该系统性能稳定、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短程通信 5 8 GHz收发电路 射频前端 DSRC协议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CdTe柔性中波红外探测器放大电路设计及噪声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鸣 余晨辉 +1 位作者 许金通 李向阳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1-665,共5页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HgCdTe柔性中波红外探测器的微弱信号放大电路,该电路由电桥电路、调零电路及滤波电路组成。采用平衡电桥与仪表运算放大器INA333相结合的方式搭建电桥电路;并针对探测器直流分量过大问题,设计了可调零、带增益的信号...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HgCdTe柔性中波红外探测器的微弱信号放大电路,该电路由电桥电路、调零电路及滤波电路组成。采用平衡电桥与仪表运算放大器INA333相结合的方式搭建电桥电路;并针对探测器直流分量过大问题,设计了可调零、带增益的信号处理电路;最后通过由二阶有源滤波器组成的滤波电路将高频噪声滤除。利用运算放大器的En-In噪声模型,对放大电路进行了噪声分析,并测试了探测器在弯曲状态下的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放大电路增益为86dB,噪声均方根值低于6.1mV;柔性探测器的曲率半径为3mm;当探测器光敏面上的光谱辐照功率为6.75×10^-7W时,产生的光电信号约102.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红外探测器 微弱信号放大 噪声分析 弯曲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GA芯片中边界扫描电路的设计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薇 来金梅 +1 位作者 孙承绶 童家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51-254,共4页
应用在FPGA芯片中的边界扫描电路侧重于电路板级测试,兼顾芯片功能测试,同时提供JTAG下载方式。FPGA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引脚数目越来越多,边界扫描单元也随之相应增加。在此情况下,边界扫描电路设计时为了避免移入错误数据,对时钟偏差... 应用在FPGA芯片中的边界扫描电路侧重于电路板级测试,兼顾芯片功能测试,同时提供JTAG下载方式。FPGA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引脚数目越来越多,边界扫描单元也随之相应增加。在此情况下,边界扫描电路设计时为了避免移入错误数据,对时钟偏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扫描链包含大量的边界扫描单元,在板级测试时,大大降低了有效测试速率。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对边界扫描单元的改进方式,改进后的边界扫描电路不仅可实现测试、编程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电路抗竞争能力,保证电路正常工作。改进后的电路使边界扫描寄存器链的长度可以改变,使有效测试速率提高了2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扫描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时钟偏差 板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AlN异构集成太赫兹倍频器芯片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爱华 邢东 +3 位作者 赵向阳 蒋长宏 刘波 冯志红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4,共5页
针对太赫兹GaAs肖特基二极管倍频器芯片散热能力差导致输出功率低的问题,开展了GaAs/AlN异构集成太赫兹倍频器芯片研究。通过稳态热仿真发现,将肖特基二极管芯片衬底由GaAs替换为热导率更高的AlN可以降低结温。对芯片衬底替换工艺开展... 针对太赫兹GaAs肖特基二极管倍频器芯片散热能力差导致输出功率低的问题,开展了GaAs/AlN异构集成太赫兹倍频器芯片研究。通过稳态热仿真发现,将肖特基二极管芯片衬底由GaAs替换为热导率更高的AlN可以降低结温。对芯片衬底替换工艺开展了研究,获得了GaAs/AlN异构集成太赫兹二极管。分别对基于GaAs衬底二极管和基于GaAs/AlN异构集成二极管的162 GHz倍频器开展功率性能测试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装配GaAs衬底二极管的倍频器输入功率为200 mW时,输出功率最高为43.6 mW;而装配GaAs/AlN异构集成二极管的倍频器输入功率提高到316 mW,输出功率为72.4 mW。肖特基二极管由GaAs衬底替换为AlN衬底后耐受功率(输入功率)提高了约58%,倍频效率由21.8%提升至22.9%,输出功率也相应提升,验证了相比GaAs衬底肖特基二极管,GaAs/AlN异构集成太赫兹二极管的散热性能及耐受功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异构集成 肖特基二极管 热分析 倍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THz混频二极管等效电路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俊龙 杨大宝 +4 位作者 邢东 梁士雄 张立森 赵向阳 冯志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8-252,共5页
采用电磁场和电路联合仿真,基于直流测试和三维电磁建模仿真技术,建立了截止频率5 THz的混频肖特基二极管的等效电路模型。重点研究了二极管的非线性结模型和外围结构三维电磁全波仿真模型,构建了考虑实际电路形式的四端口三维电磁... 采用电磁场和电路联合仿真,基于直流测试和三维电磁建模仿真技术,建立了截止频率5 THz的混频肖特基二极管的等效电路模型。重点研究了二极管的非线性结模型和外围结构三维电磁全波仿真模型,构建了考虑实际电路形式的四端口三维电磁全波仿真模型。该等效电路模型可用于太赫兹低频段混频模块设计,该模型的建立方法也为更高频段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参考。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一款220 GHz分谐波混频器,在192~230 GHz宽带范围内,双边带变频损耗小于10 dB,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混频 肖特基二极管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2 THz宽带混频电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俊龙 杨大宝 +5 位作者 邢东 梁士雄 张立森 赵向阳 徐鹏 冯志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基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的反向并联肖特基二极管,采用电磁场和电路软件联合仿真,完成了0.22 THz分谐波混频电路设计。在固定中频输出频率10 MHz的条件下测试了混频电路的变频损耗,在175~235 GHz共60 GHz带宽内双边带变频... 基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的反向并联肖特基二极管,采用电磁场和电路软件联合仿真,完成了0.22 THz分谐波混频电路设计。在固定中频输出频率10 MHz的条件下测试了混频电路的变频损耗,在175~235 GHz共60 GHz带宽内双边带变频损耗小于15 d B,在196 GHz处最佳变频损耗为8.5 d B。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趋势吻合良好。基于冷热负载,测试了分谐波混频电路的噪声温度,当本振功率为5.7 m W时,在216 GHz处双边带噪声温度为1 20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混频 肖特基二极管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2C总线实验设计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宣慧 孙佳昊 +2 位作者 程实 蔡艳婧 胡传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55,共4页
鉴于I^2C总线在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性,设计I^2C总线实验已成为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中一个极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详细分析I^2C总线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TM4C123GH6PM微控制器和LM75A温度传感器为例,研究I^2C总线的实验设计方法,包括硬件电... 鉴于I^2C总线在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性,设计I^2C总线实验已成为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中一个极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详细分析I^2C总线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TM4C123GH6PM微控制器和LM75A温度传感器为例,研究I^2C总线的实验设计方法,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该实验设计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2C总线 实验设计 嵌入式系统 微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时间帧展开的时序电路等价验证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敏 唐璞山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61,共9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时间帧展开的时序电路等价验证算法,其来源于模型检查中的基于数学归纳的验证算法,在使用并简化了SAT问题中不可满足子集提取过程后,将基本条件检查和归纳检查合并处理.为了能在时间帧展开过程中减少状态搜索空间,利...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时间帧展开的时序电路等价验证算法,其来源于模型检查中的基于数学归纳的验证算法,在使用并简化了SAT问题中不可满足子集提取过程后,将基本条件检查和归纳检查合并处理.为了能在时间帧展开过程中减少状态搜索空间,利用结构不动点技术并提出了准动态唯一状态约束等改进的方法.实验表明,随着时间帧的不断展开,文中算法运行时间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基于数学归纳法的验证算法,其适合验证经过时序优化后的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电路等价验证 形式验证 可满足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THz宽带非平衡式倍频电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俊龙 杨大宝 +4 位作者 邢东 梁士雄 张立森 赵向阳 冯志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基于四阳极结反向串联型GaAs平面肖特基二极管,设计并实现了0.2THz宽带非平衡式二次倍频电路。肖特基二极管倒装焊接在75μm石英电路上。在小功率和大功率注入条件下,测试了倍频电路的输出功率和倍频效率。输入功率在10~15mW时,通过加... 基于四阳极结反向串联型GaAs平面肖特基二极管,设计并实现了0.2THz宽带非平衡式二次倍频电路。肖特基二极管倒装焊接在75μm石英电路上。在小功率和大功率注入条件下,测试了倍频电路的输出功率和倍频效率。输入功率在10~15mW时,通过加载正向偏置电压,在210~224GHz,倍频效率大于3%,在212GHz处有最高点倍频效率为7.8%。输入功率在48~88mW时,在自偏压条件下,210~224GHz带内倍频效率大于3.6%,在214GHz处测得最大倍频效率为5.7%。固定输出频率为212GHz,在132mW功率注入时,自偏压输出功率最大为5.7mW,加载反向偏置电压为-0.8V时,输出功率为7.5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二倍频 平面肖特基二极管 非平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评价的量子电路线性最近邻综合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艺臻 管致锦 管海宇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5,共11页
线性最近邻(LNN)量子电路是一种重要的量子电路架构,它为量子电路的物理实现奠定了基础。为了构造LNN量子逻辑电路,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评价的量子电路线性最近邻逻辑综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对部分非近邻量子电路进行全局换线;接着启发式地... 线性最近邻(LNN)量子电路是一种重要的量子电路架构,它为量子电路的物理实现奠定了基础。为了构造LNN量子逻辑电路,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评价的量子电路线性最近邻逻辑综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对部分非近邻量子电路进行全局换线;接着启发式地对换线后的量子电路进行评价,通过求解最小混乱值找到最近邻代价最小的量子电路集;最后添加交换门,以最少的量子代价将该量子电路转换为最近邻结构。该算法通过预评价,一方面可以准确计算出量子电路中是否具有可删除的冗余交换门并删除之;另一方面使每一个非近邻量子门转化为LNN量子门时添加交换门的数量最小,进而得到量子代价最小的量子电路。实验结果表明,与已知算法相比,该算法能以更低的量子电路平均门数、更高的量子代价优化率适用于更广范围内的量子电路近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电路 线性最近邻 交换门 量子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化镓8Bit ADC电路的抗辐射设计和辐照试验研究
18
作者 田国平 王丽 朱思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2-1046,共5页
砷化镓模数转换器(ADC)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耐辐照能力,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电路的抗辐射能力与设计和工艺密切相关,在前期对电路进行辐照试验基础上,针对电路设计和工艺制造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抗辐射研究,改进电... 砷化镓模数转换器(ADC)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耐辐照能力,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电路的抗辐射能力与设计和工艺密切相关,在前期对电路进行辐照试验基础上,针对电路设计和工艺制造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抗辐射研究,改进电路的设计和工艺制造技术,提高电路的抗辐射能力.本文主要对该电路的设计、工艺研究和γ总剂量辐照试验进行描述,试验结果表明该模数转换器能够抗100K rad(Si)总剂量的辐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 模数转换 抗辐射 总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环境下自主机器人的双机制切向避障 被引量:3
19
作者 章一鸣 姚文广 陈海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9-789,846,共12页
针对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动态随机性,提出面向双机制切向避障的改进人工势场法.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局部极小值陷阱问题,提出静态避障机制,在规划开始前对地图进行预处理,预测局部极小值点并将障碍物分成连通与非连通障碍物,结合切向避障... 针对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动态随机性,提出面向双机制切向避障的改进人工势场法.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局部极小值陷阱问题,提出静态避障机制,在规划开始前对地图进行预处理,预测局部极小值点并将障碍物分成连通与非连通障碍物,结合切向避障实现静态切向避障.以静态避障机制为基础,针对动态障碍物,提出动态避障机制,通过实时调整碰撞风险系数并选择系数最大的障碍物进行避障角补偿,实现动态切向避障.通过状态决策统筹静态、动态切向避障机制与全局路径规划,实现混合规划与设计.设计仿真和全向移动平台,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环境复杂下均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局部极小值陷阱问题,实现了动态环境下快速自主避障.对比3种方法避开不同类型障碍物的平均耗时,所提方法比动态窗口法(DWA)提升55%,比时间弹性带法(TEB)提升40%;对比3种方法导航不同复杂度地图的平均耗时,所提方法比DWA提升39%,比TEB提升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 人工势场法 局部极小值陷阱 双机制切向避障 状态决策 混合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渲染及其硬件加速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严忻恺 霍宇驰 鲍虎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6-3869,共24页
神经渲染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兴图像和视频生成方法,它将深度学习模型和计算机图形学的物理模型相结合,从而获得可控和逼真的场景表示和渲染,实现对诸如光照、相机参数、姿态等场景属性的控制.一方面,神经渲染既可以充分利用深度学... 神经渲染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兴图像和视频生成方法,它将深度学习模型和计算机图形学的物理模型相结合,从而获得可控和逼真的场景表示和渲染,实现对诸如光照、相机参数、姿态等场景属性的控制.一方面,神经渲染既可以充分利用深度学习的优势,实现传统前向渲染流程的加速,也可以为影像的逆向渲染和3维场景重建等特定任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设计适应神经渲染流水线的创新硬件结构,突破现有图形处理器的并行计算和功耗瓶颈,有望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影视创作和数字娱乐、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未来重点领域提供重要支撑.综述了神经渲染的技术内涵、主要挑战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神经渲染流水线对硬件加速支持的共性需求和当前主流神经渲染硬件加速结构的特点,进而讨论了神经渲染处理器架构的设计挑战,最后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渲染 硬件加速 神经渲染处理器 多层感知机 光线步进 哈希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