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黄龙沟景区钙华的起源和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71
1
作者 刘再华 袁道先 +6 位作者 何师意 曹建华 游省易 W.Dreybrodt U.Svensson K.Yoshimura R.Drysdale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共10页
对四川黄龙沟钙华景区的水化学测试发现,形成黄龙沟钙华的泉水具有很高的Ca2+和HCO-3离子浓度,相应地,泉水的CO2分压显著高于大气和土壤生物成因所能产生的CO2分压。结合泉水出露的地质条件和泉口CO2气体碳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6.8‰... 对四川黄龙沟钙华景区的水化学测试发现,形成黄龙沟钙华的泉水具有很高的Ca2+和HCO-3离子浓度,相应地,泉水的CO2分压显著高于大气和土壤生物成因所能产生的CO2分压。结合泉水出露的地质条件和泉口CO2气体碳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6.8‰)的分析,进一步发现,高CO2分压与深部成因的CO2有关。可见,黄龙沟钙华属于热成因类钙华,而非原来普遍认为的“是气候岩溶作用的产物”。此外,黄龙沟钙华的大量出现与水中方解石的迅速沉积、Ca2+和HCO-3浓度的大量降低有关。随着地下水自泉口出露,由于水的CO2分压远高于大气,水中CO2大量释放于大气,结果水的pH值迅速升高,方解石饱和指数由泉口的负值很快转变为高的正值,为方解石的沉积奠定了必要的物理化学基础。放置于水中的大理岩石片观测表明,流速较快的边石坝处的方解石沉积速率是其附近水池内的2~5倍,这清楚地显示了水动力条件对沉积速率的控制。进一步根据DBL理论模型分析发现,水动力条件对方解石沉积速率的控制在于其对固液界面间扩散边界层(DBL)厚度的影响,流速愈快,DBL厚度愈薄。且DBL厚度最终制约着沉积表面的化学组成浓度,即厚度愈小,表面H+浓度愈低(或pH愈高)、方解石饱和指数愈高,进而方解石沉积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黄龙沟钙华景区 水化学 起源 形成机理 大气 土壤生物 热成因 碳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_3-CO_2-H_2O岩溶系统的平衡化学及其分析 被引量:73
2
作者 刘再华 W.Dreybrodt +1 位作者 韩军 李华举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介绍了CaCO3-CO2-H2O岩溶系统平衡化学的原理后,对平衡化学的控制因素,包括温度、CO2分压、体系的开放程度、离子强度效应、同离子效应、酸效应、碱效应、离子对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与CaMg(CO3)2-CO2-H2O岩溶系统平衡化学作了对比。结... 在介绍了CaCO3-CO2-H2O岩溶系统平衡化学的原理后,对平衡化学的控制因素,包括温度、CO2分压、体系的开放程度、离子强度效应、同离子效应、酸效应、碱效应、离子对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与CaMg(CO3)2-CO2-H2O岩溶系统平衡化学作了对比。结果显示,天然开放的岩溶系统的平衡pH值范围为6.80~8.40,在此pH值范围内,水中的碳组分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与开放系统相比,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封闭系统的平衡pH值较高,而平衡[Ca2+]和平衡[HCO-3]较低,特别是在低CO2分压时,两者的差异更明显;在封闭系统条件下,两种不同的纯CaCO3-CO2-H2O饱和溶液相混合,将导致溶液对CaCO3重新具有侵蚀性;离子强度效应、酸效应和离子对效应使方解石的溶解度增加,而同离子效应和碱效应使方解石的溶解度降低;与方解石溶解平衡相比,其它条件相同时,白云石溶解平衡pH较高,在温度<70℃时溶解度较大,但在温度>70℃时溶解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溶解平衡 饱和溶液 系统平衡 条件 分压 效应 增加 开放程度 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9
3
作者 董爱国 翟世奎 +1 位作者 ZABEL Matthias 于增慧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68,共15页
根据2003和2006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和元素铬、铜、镍、铅、锌、铝、钙和锶的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自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完成到2006年6月,长江... 根据2003和2006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和元素铬、铜、镍、铅、锌、铝、钙和锶的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自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完成到2006年6月,长江输沙量逐年减少,长江口海域沉积物中黏土的百分含量明显增加,但是沉积物分布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重金属元素大多在泥质区沉积物中富集,高值区沿岸线呈带状分布,在最大浑浊带和口外羽状锋处达到峰值。在长江大量物质输入的背景下,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对其他类似河口较低。河流的陆源颗粒输入、水动力条件、细颗粒物质的吸附以及絮凝作用是控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氧化还原条件也对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人类活动(重大工程的建设和人为污染)对长江口外泥质区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有重要影响,尤其对铅和锌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显著。自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以来,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沉积机制未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重金属元素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海域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元素 三峡工程一期蓄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外海域岩心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董爱国 翟世奎 +2 位作者 Zabel Matthias 于增慧 褚忠信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14,共8页
对长江口外海域Y16站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和粒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137Cs测定了年龄。结果表明,该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可将其分为3段:1966年之前、1967—198... 对长江口外海域Y16站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和粒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137Cs测定了年龄。结果表明,该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可将其分为3段:1966年之前、1967—1989年和1990—2006年。R型因子分析表明,影响该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陆源物质供给。另外,生物沉积作用和人为污染对部分元素含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在前两个阶段主要与流域自然过程相联系,在后一阶段(1990—2006年)人为污染对沉积物中Pb和Zn元素含量的变化有所影响,但这种影响在长江大量输沙的背景下被明显减少。目前,由于长江输沙量的大幅下降(2006年长江输沙量仅为0.85亿t)以及人为污染影响程度的增强(煤、石油燃料消耗的持续增加以及工业的持续发展),未来长江口海域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沉积物 重金属 地球化学 人为污染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节点群的参量差分时钟同步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凌云翔 范林军 +1 位作者 王涛 张国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9,共9页
结合分布式系统多平台性、通用性、阶段同步性等新特征,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节点群参量差分逻辑时钟模型(LCPD)及其同步算法。该模型不修改本地时间,将不确定的网络延迟考虑到差分频率中,通过差分时钟计数值的递归演算和差分频率的收敛校... 结合分布式系统多平台性、通用性、阶段同步性等新特征,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节点群参量差分逻辑时钟模型(LCPD)及其同步算法。该模型不修改本地时间,将不确定的网络延迟考虑到差分频率中,通过差分时钟计数值的递归演算和差分频率的收敛校准,获取各节点稳定的计数值,以此作为衡量全网时钟同步的标志。算法采用参考广播、锁相环和协同同步原理,步骤分为零点对时和差分校准。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一旦同步就不再失步,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可满足大规模、异构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同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分布式仿真系统 时钟同步 参量差分 分布式节点群 逻辑时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力对皱折锋面预混V形火焰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岳 雷宇 +2 位作者 张孝谦 J.Konig C.Eigenbrod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93-497,共5页
利用落塔微重力实验装置和OH平面激光诱导荧光(OH—PLIF)方法,在正常重力和微重力环境下观测了一系列具有皱折锋面的甲烷 空气预混V形火焰,以研究浮力对火焰的影响。借助于高速CCD摄像装置,在实验中记录了每一个火焰在正常重力和微重力... 利用落塔微重力实验装置和OH平面激光诱导荧光(OH—PLIF)方法,在正常重力和微重力环境下观测了一系列具有皱折锋面的甲烷 空气预混V形火焰,以研究浮力对火焰的影响。借助于高速CCD摄像装置,在实验中记录了每一个火焰在正常重力和微重力下的大量火焰锋面瞬态图像。根据皱折锋面预混火焰的特点和现有的理论,作者开发了图像处理方法用于处理实验结果,利用统计计算得出火焰结构,从而评价浮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浮力一方面影响火焰所在流场的平均流动,另一方面也影响湍流火焰的传播,浮力对火焰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与来流湍流度和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力 皱折锋面 V形火焰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源混合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模糊预测研究(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余群明 喻伟雄 +4 位作者 周健 王耀南 M.Sorg C.Ament H.Seizer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16-2422,共7页
为了使混合电动汽车获得较大的加速度和较长的续驶里程,同时改善整车的动力性能,提出了一种多能源混合动力系统结构。高能量、大功率的多能源混合动力系统必须配备一个能量智能管理系统,才能达到合理分配功率的目的。为此,建立在前向推... 为了使混合电动汽车获得较大的加速度和较长的续驶里程,同时改善整车的动力性能,提出了一种多能源混合动力系统结构。高能量、大功率的多能源混合动力系统必须配备一个能量智能管理系统,才能达到合理分配功率的目的。为此,建立在前向推理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量管理系统的模糊预测控制策略。它主要由电池荷电状态预测控制器、充电控制器和功率分配控制器组成。仿真结果表明:与简单分配控制策略(查表法)相比,采用模糊预测控制策略的混合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燃油经济性和整车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下一步将采用快速控制原型dSPACE系统完成该模糊预测控制的实车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逻辑 控制策略 锌空气电池 镍氢电池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解石沉积速率控制的物理化学机制及其古环境重建意义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再华 W. Dreybrodt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2-257,共6页
本文总结了作者有关方解石沉积动力学研究的结果,发现方解石沉积速率受环境温度、CO2分压、水动力条件、水层厚度和溶液中钙浓度等多因素的控制。总的规律是温度愈高、CO2分压愈低、流速愈快、水层厚度愈大、溶液中钙浓度愈高,方解石沉... 本文总结了作者有关方解石沉积动力学研究的结果,发现方解石沉积速率受环境温度、CO2分压、水动力条件、水层厚度和溶液中钙浓度等多因素的控制。总的规律是温度愈高、CO2分压愈低、流速愈快、水层厚度愈大、溶液中钙浓度愈高,方解石沉积速率愈大。而且,方解石沉积速率随水中钙浓度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文中对自然界类似环境条件下的速率系数和我国南北气候环境条件下的方解石沉积速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文章最后对利用钙华和石笋的沉积速率进行古环境重建的复杂性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物理化学机制 方解石 钙华 石笋 古环境 水动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仿真系统HLA联邦快速开发包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林军 凌云翔 +1 位作者 王涛 韩韬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3-630,共8页
为提高高层体系结构(HLA)联邦开发的快捷性、易用性、可重用性及节约成本,对其运行支撑环境(RTI)接口进行了封装,结合数据公布订购自定义配置文件和MAP容器,设计并实现了封装的仿真接口包(SPI)。首先,给出了SPI包的框架设计、功能分解... 为提高高层体系结构(HLA)联邦开发的快捷性、易用性、可重用性及节约成本,对其运行支撑环境(RTI)接口进行了封装,结合数据公布订购自定义配置文件和MAP容器,设计并实现了封装的仿真接口包(SPI)。首先,给出了SPI包的框架设计、功能分解结构、时序逻辑及函数接口定义,然后设计了仿真应用数据类的具体规范、联邦可执行文件XML和邦元公布订购数据的初始化配置文件,阐述了基于SPI的联邦快速开发步骤,最后用一个简单实例验证SPI。实验表明:相比现有的联邦编程开发软件,SPI简单高效,用户可自行设计并轻松上手,降低了开发成本,满足了特定的仿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交互仿真 运行支撑环境(RTI) 接口封装 自定义设计 联邦快速开发 高层体系结构(H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CO_2-H_2O系统中方解石溶解动力学机制——扩散边界层效应和CO_2转换控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再华 Wolfgang Dreybrodt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0-348,共9页
利用旋转盘实验装置和高分子生物催化剂技术,笔者研究了流动CO_2-H_2O系统中方解石溶解动力学及其控制机制。实验发现,方解石的溶解既受到固-液界面间扩散边界层(DBL)的控制,还受到扩散边界层内CO_2慢速转换反应(CO_2+H_2OH^+HCO_3^-)... 利用旋转盘实验装置和高分子生物催化剂技术,笔者研究了流动CO_2-H_2O系统中方解石溶解动力学及其控制机制。实验发现,方解石的溶解既受到固-液界面间扩散边界层(DBL)的控制,还受到扩散边界层内CO_2慢速转换反应(CO_2+H_2OH^+HCO_3^-)的控制。然而,高CO_2分压(P_(CO_2)>0.01 atm)时,溶解主要为CO_2慢速转换控制,而低CO_2分压(P_(CO)_2<0.01atm)时,溶解主要为扩散边界层控制。对于这些发现,利用DBL理论模型进行了成功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H2O系统 方解石 溶解动力学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风化碳汇与森林碳汇的对比--碳汇研究思路和方法变革的必要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再华 Wolfgang Dreybrodt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前,全球碳循环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碳汇以及陆地土壤和植被碳汇,而对岩石风化碳汇仅考虑地质长时间尺度的硅酸盐风化作用,而认为碳酸盐风化在长时间尺度上对碳汇无贡献。然而,碳酸盐相对于硅酸盐有快得多的溶解速度,且对全球变化(特别... 目前,全球碳循环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碳汇以及陆地土壤和植被碳汇,而对岩石风化碳汇仅考虑地质长时间尺度的硅酸盐风化作用,而认为碳酸盐风化在长时间尺度上对碳汇无贡献。然而,碳酸盐相对于硅酸盐有快得多的溶解速度,且对全球变化(特别是气候和CO2变化)的响应迅速,同时由于生物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得碳酸盐风化碳汇的能力需要重新评价。最新的研究发现,由碳酸盐溶解、全球水循环及水生生物光合利用溶解无机碳共同作用,即水-岩-气-生相互作用形成的大气碳汇,远远大于之前只估计了河流输运的无机碳汇,其量级与森林碳汇量相当,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碳汇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某些变革,这有可能为解决所谓的全球"碳失汇"问题找到一条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风化 森林 水-岩-土-气-生 相互作用 碳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模式及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涵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16-17,共2页
本文阐述了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模式,以及对我国构建职普渗透的开放式教育体系的启示.
关键词 渗透 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物联网人-机-环状态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9
13
作者 袁亮 俞啸 +6 位作者 丁恩杰 赵小虎 冯仕民 张达 刘统玉 王卫东 黄艳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共12页
物联网技术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性为解决矿山安全生产问题提供了全新的途径,矿山"人-机-环"状态信息的实时精准感知是矿山物联网应用的基础。分析了矿山安全生产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围绕矿山物联网感知理论、智能传感技术、标... 物联网技术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性为解决矿山安全生产问题提供了全新的途径,矿山"人-机-环"状态信息的实时精准感知是矿山物联网应用的基础。分析了矿山安全生产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围绕矿山物联网感知理论、智能传感技术、标准化方法、大数据分析服务几个关键问题,建立了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和数字孪生的虚实融合感知理论模型,提出了矿山"人-机-环"信息统一描述方法,研究了矿用光学等多参数传感与能量自动捕获技术,规范了矿山物联网编码与交互协议标准,设计了矿山物联网融合通信网络服务架构,构建了矿山物联网大数据高效接入与深度分析应用服务体系,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状态信息的全面精准感知、实时高效交互与智能分析应用。为提升矿山安全预防准备、监测预警、态势预判、综合保障技术水平,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效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物联网 虚实融合感知 智能传感器 融合通信网络 大数据分析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表面特性差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弘禹 张玉杰 +6 位作者 陈宁怡 刘桂建 崔红标 梁家妮 周静 魏刚 吴爱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61-1970,共10页
利用两种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MHA和NHA),通过XRD、TEM、DLS、Zeta电位、FTIR和丁达尔效应等表征分析,结合土壤pH值测定、TCLP提取和形态分析,探究两种羟基磷灰石对铜、镉和铅污染土壤钝化效果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MHA颗粒呈无... 利用两种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MHA和NHA),通过XRD、TEM、DLS、Zeta电位、FTIR和丁达尔效应等表征分析,结合土壤pH值测定、TCLP提取和形态分析,探究两种羟基磷灰石对铜、镉和铅污染土壤钝化效果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MHA颗粒呈无定形结构,由大量晶粒聚集组成,NHA颗粒呈棒状,结晶度高,单个晶体粒径尺寸在20—90 nm,MHA和NHA两种材料的平均水合粒径分别为334 nm和3.1μm.MHA颗粒表面OH-分布较多,且水合粒子比表面积更大,更有效地提升了土壤的pH值,增多了铜、镉和铅的难溶盐沉淀,增强了材料颗粒与土壤中铜、镉和铅离子的络合作用; NHA颗粒的Zeta电位绝对值低,其颗粒在土壤溶液中易团聚,造成水合粒子比表面积减小,但NHA颗粒表面Ca2+分布较多,其与土壤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作用更强.总之,MHA和NHA颗粒表面主要离子分布的差异以及材料在土壤溶液中水合粒子大小的不同是造成两者钝化修复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MHA对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态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更好,而NHA更有效地将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态重金属转化为植物不可利用态,钝化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钝化 土壤 重金属 水合粒子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变迁:财政和社会政策交互视角 被引量:12
15
作者 拉尔夫.格茨 海因茨.罗特岗 苏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7,共6页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德国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20世纪90年代之前,长期护理任务主要由家庭承担,政府提供的困难家庭救助津贴只是底线保障。经过20年的政治争论,德国议会于1994年通过了《长期护理保险法案》。这项开创性的改革法案引入...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德国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20世纪90年代之前,长期护理任务主要由家庭承担,政府提供的困难家庭救助津贴只是底线保障。经过20年的政治争论,德国议会于1994年通过了《长期护理保险法案》。这项开创性的改革法案引入的两级强制性的长期护理保险(LTCI)几乎覆盖所有德国人,构成了德国社会保险体系的第五大支柱。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的交互作用为我们解释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演化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出于经济考量,地方政府和慈善机构倡导老年人及其家庭参与长期护理保险。但是,长期护理保险的效果与最初的预期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加以完善。实质上,当前有关改革的争论主要是由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紧张关系所引起的,只是这种紧张关系被关于由私人提供还是公共提供的意识形态争论所掩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财政政策 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的嵌入性分析--国有资产重组下的企业结盟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陈健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45,共21页
本文对企业行动者之间的权力关系、策略互动及其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与制度环境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文章运用组织决策学派的"权力"概念,对国有资产重组下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民企联盟的结盟进行了分析。在"嵌入性"... 本文对企业行动者之间的权力关系、策略互动及其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与制度环境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文章运用组织决策学派的"权力"概念,对国有资产重组下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民企联盟的结盟进行了分析。在"嵌入性"概念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作为结盟前提的权力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并且嵌入于中国市场化改革与政体连续性的制度背景之中,因此给权力关系与结盟带来了不确定性。文章试图把"权力"带回企业结盟分析的中心,在理论上对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嵌入与倪志伟的制度嵌入进行综合,提出应洞察行动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以及更为广泛的制度因素对企业行动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结盟 国有资产重组 权力的嵌入性 社会网络 市场化改革 与政体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元制:消除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界限的途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菲利克斯.饶纳尔 李玉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5-9,共5页
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渗透与衔接是各国以及国际教育研究和政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从国际水平来说,比较成功的双元制继续学习范例是很少的。为消除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界限,要实施一个从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更加规范... 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渗透与衔接是各国以及国际教育研究和政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从国际水平来说,比较成功的双元制继续学习范例是很少的。为消除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界限,要实施一个从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更加规范的框架,并需要对不同的生涯路径以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制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渗透与衔接 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L理论模型及方解石溶解、沉积速率预报 被引量:29
18
作者 刘再华 W.Dreybrodt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对DBL理论模型作了简要介绍,并利用该模型对桂林尧山外源水中方解石的溶解速率和四川黄龙沟溪水中方解石的沉积速率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DBL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DBL模型 方解石 溶解 沉积速率 海洋沉积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传统知识专门权利制度的构建——兼论已文献化传统知识的主体界定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陈果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92,共14页
多年来,传统知识(尤其是中医药典籍等已经文献化的传统知识)一直被认为已经进入公共领域而不受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传统知识"产权"这一课题因其主体界定的困境而陷入两难。从国际法和法政策学角度分析公共领域、传统知识和知... 多年来,传统知识(尤其是中医药典籍等已经文献化的传统知识)一直被认为已经进入公共领域而不受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传统知识"产权"这一课题因其主体界定的困境而陷入两难。从国际法和法政策学角度分析公共领域、传统知识和知识产权三者间既冲突又依存的关系可以看到,在传统知识主体界定的理论基础上,我国对散播型传统知识建立专门权利制度具有合法性与可行性;对与遗传资源相关的内核性传统知识应重申国家主导型集体主义私权保护模式,应在充分尊重习惯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传统知识的主体类型分别制定保护策略、平衡利益关系;对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则应以公权路径为主来保护和保存。《生物多样性公约》和WIPO体系对传统知识保护已经确立了"事先知情同意"与"公平公正的惠益分享"等权能,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特色类型的传统知识应复归一种准"权利",并在立法上就其权利主体、权利内容和权利救济等设置系统的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知识 散播型传统知识 专门权利 主体界定 生物多样性公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联营、限制竞争与反垄断规制的法史学考察——以一战前后的德国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陈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7,168,共7页
专利法和竞争法的交叉部分,即如何适用竞争法规制滥用专利权限制竞争的法律问题,是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的难点。立足于我国目前专利量激增、专利法改革、反垄断执法摸索前进、竞争政策和公共利益全面整合的现状,采用法史学研究方法,以一战... 专利法和竞争法的交叉部分,即如何适用竞争法规制滥用专利权限制竞争的法律问题,是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的难点。立足于我国目前专利量激增、专利法改革、反垄断执法摸索前进、竞争政策和公共利益全面整合的现状,采用法史学研究方法,以一战前后的德国为蓝本,将专利池、限制竞争和反垄断规制放到一个和我国当下格局具有可比性的历史语境中,统观这一问题的历史缘起、制度运行细节和宏观经济背景,可以梳理出法律运行中的利弊得失,从而分析其对我国当下相关理论探讨及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联营 专利池 限制竞争 反垄断 德国 卡特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