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动机用Ti600钛合金激光送丝熔覆参数优化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小新 陈建荣 唐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4-718,共5页
为了改善发动机用Ti600钛合金表面性能,采用激光送丝熔覆工艺对其表面进行加强,并通过实验测试方法对熔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经过综合考虑确定参数范围:200 W激光功率、1.4 mm/s扫描速率、5 mm/s送丝速度。组织性能得到:最优参数下熔... 为了改善发动机用Ti600钛合金表面性能,采用激光送丝熔覆工艺对其表面进行加强,并通过实验测试方法对熔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经过综合考虑确定参数范围:200 W激光功率、1.4 mm/s扫描速率、5 mm/s送丝速度。组织性能得到:最优参数下熔覆层在底层熔覆组织中形成了胞状外形的晶粒,中间由许多细长柱状晶组成,上部存在许多细小的等轴晶。热影响区形成了片状结构的马氏体组织,有许多残留的奥氏体结构。硬度测试得到:熔覆层的硬度最大,其次为热影响区,硬度最低的是基体区域,硬度变化范围介于720~910 HV之间。随着温度上升,热影响区硬度也表现为正比提高的现象,激光送丝熔覆能够对晶体缺陷起到一定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00 激光送丝熔覆 形貌特征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D控制器优化的船舶航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傅康 桑华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1-33,共3页
针对船舶航迹跟踪控制存在的误差大,准确率低的问题。首先通过仿真验证PID控制器对船舶航迹进行跟踪控制的可行性,证实将PID控制器应用于自航模对航迹跟踪具有良好效果。在基于相关理论对PID控制器结构进行优化,利用实验室自航模实物仿... 针对船舶航迹跟踪控制存在的误差大,准确率低的问题。首先通过仿真验证PID控制器对船舶航迹进行跟踪控制的可行性,证实将PID控制器应用于自航模对航迹跟踪具有良好效果。在基于相关理论对PID控制器结构进行优化,利用实验室自航模实物仿真平台做了实船试验,并证实PID控制器应用于实际自航模的航迹跟踪有很高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 船舶航迹 跟踪系统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次轧制下电脉冲参数对轧制力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以瑞 成小园 +1 位作者 吴修德 张建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112,116,共4页
为了提高多道次二辊轧制效率,设计了电脉冲轧制(EPR)测试系统,之后对比了EPR轧制和常规轧制(CTR)两种方式的差异性,重点分析了单周期中的轧制力参数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电流作用后,形成了波动变化的轧制力,变化幅度接近1.5%。... 为了提高多道次二辊轧制效率,设计了电脉冲轧制(EPR)测试系统,之后对比了EPR轧制和常规轧制(CTR)两种方式的差异性,重点分析了单周期中的轧制力参数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电流作用后,形成了波动变化的轧制力,变化幅度接近1.5%。轧制力在初期阶段呈现稳定的变化趋势,进入后期轧制阶段时,发生了轧制力的快速提高。当电压上升后,形成了更大的电流,形成了更加平缓的增长趋势。在轧制过程中轧制力差值发生了显著升高,表现出指数变化的特征。进行持续轧制期间,形成了更大的轧制力差值。进行EPR处理时,EPR形成了比CTR更小的轧制力,轧制力差值和脉冲电流热效应存在密切关联。电路断开后,轧制状态从EPR转变至CTR此时轧制力重新进入CTR稳定态。本研究对提升轧制效率以及改善实际生产过程的电脉冲参数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脉冲轧制 轧制力 脉冲电流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对中频感应熔铸轮毂用Al-22Si-Cu合金组织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晨 徐艳 董庆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9-1063,共5页
通过中频感应熔铸方式制备了不同比例Sn元素的轮毂用Al-22Si-Cu合金,通过实验测试的手段分析了Sn含量对铝合金组织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铝合金中形成了许多无序形态的树枝状组织。没有加入Sn元素下,铝合金内形成了间距为10.12μm... 通过中频感应熔铸方式制备了不同比例Sn元素的轮毂用Al-22Si-Cu合金,通过实验测试的手段分析了Sn含量对铝合金组织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铝合金中形成了许多无序形态的树枝状组织。没有加入Sn元素下,铝合金内形成了间距为10.12μm的SDAS;加入Sn元素下,铝合金发生了二次枝晶间距降低。没有加入Sn元素时,在铝合金基体中产生了许多大尺寸的片形共晶硅。对加入1.2%的Sn下铝合金形成了更细小的共晶硅,依然呈片层形态,但片层尺寸明显减小,形成了许多椭圆形态的共晶硅。Al-22Si-Cu-1.2Sn铝合金内除存在α(Al)与Si之外,还生成Al2SiSn初生相,初生相和Al2SiSn相形成了相同的晶胞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2Si-Cu合金 稀土Sn 微观组织 细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