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ADI教学的相关性研究——以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1
作者 尹明华 邓宇婷 符晓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12期43-49,共7页
本研究综述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内涵、ADI教学的内涵、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ADI教学的相关性、植物组织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ADI教学模式在植物组织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 本研究综述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内涵、ADI教学的内涵、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ADI教学的相关性、植物组织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ADI教学模式在植物组织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以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为例,总结了地方本科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ADI培养的一些具体举措。本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农林生物类课程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视角下有效应用ADI教学模式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ADI教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饶师范学院校园昆虫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婧 耿慧 +3 位作者 于建中 项婕妤 李艳华 蒋蕾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3期27-28,共2页
昆虫物种多样性为生态环境的稳定提供必要条件,研究昆虫多样性对保护生态环境、认识害虫和益虫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2018年3~10月,通过对校园内3个地点的昆虫调查,发现上饶师范学院校园共有昆虫227种,隶属于13目89科205属。其中,A... 昆虫物种多样性为生态环境的稳定提供必要条件,研究昆虫多样性对保护生态环境、认识害虫和益虫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2018年3~10月,通过对校园内3个地点的昆虫调查,发现上饶师范学院校园共有昆虫227种,隶属于13目89科205属。其中,A地点采集昆虫10目37科64种;B地点采集昆虫10目57科142种;C地点采集昆虫7目48科93种。对其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可以看出:C地>B地>A地;但均匀度指数A地>C地>B地。并且,B地与C地的昆虫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23。本研究对认识江西上饶地区的园艺昆虫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昆虫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饶师范学院校园植物调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增睿 毛小涛 +4 位作者 钟仰光 付敏 刘昊 马春林 樊星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期51-57,共7页
通过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对上饶师范学院校园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植物的种类、科属。结果表明:截止到2019年9月,上饶师范学院共有植物100科,214属,256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6种;裸子植物7科,11属,15种;被子植物88科,198属,235种。其... 通过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对上饶师范学院校园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植物的种类、科属。结果表明:截止到2019年9月,上饶师范学院共有植物100科,214属,256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6种;裸子植物7科,11属,15种;被子植物88科,198属,235种。其中,木本植物中蔷薇科植物种类最多,其次为木兰科、木犀科、桑科、五加科;草本植物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其次为禾本科、蝶形花科、百合科、唇形科、伞形科。校园植物在养护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可依据植物形态、色彩、观赏部位、季节变化等合理进行结构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植物 植物种类分析 上饶师范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尹明华 李文婷 +9 位作者 欧阳茜 王美暄 徐子林 张钦荣 张牧彤 黄添慧 何凡凡 乐芸 张嘉欣 柴桑雪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8,共18页
为了解析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叶绿体基因组信息序列特征并确定其在高粱属的系统位置,通过DNBSEQ-T7测序平台对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对其基因组成、简单序列重复、长重复序列、IR区边界结构、中性绘图、ENC-plot、PR2-plo... 为了解析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叶绿体基因组信息序列特征并确定其在高粱属的系统位置,通过DNBSEQ-T7测序平台对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对其基因组成、简单序列重复、长重复序列、IR区边界结构、中性绘图、ENC-plot、PR2-plot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组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长度为140754 bp,共注释了86个蛋白编码(CDS)基因、38个转运RNA(tRNA)基因和8个核糖体RNA(rRNA)基因,缺失ccD和ycf1基因;在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组中,简单序列重复(SSR)有27个,长重复序列(Longrepeat)有47个;大单拷贝(LSC)区和小单拷贝(SSC)区的核苷酸多态性显著高于反向重复(IR)区,LSC区的变异性大于SSC区和IR区,核苷酸多样性(Pi)变化范围为0~0.01852,通过Pi(≥0.01215)筛选出10个高变异区域,均位于LSC区;苏丹草及其11个近缘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各位置GC含量不同,偏好以A/U结尾,平均ENC值为47.50,密码子偏性较弱;在苏丹草及其11个近缘种中,自然选择是影响其密码子使用偏性的主要因素,突变压力对其的影响较小;CAA、AAA、UUU、UAU、AUU、UAA、GCA、CCA、ACU、GUA、AGA、CGA、CUU、UCC、UCU共15个密码子是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的最优密码子,均以A、U结尾;苏丹草与高粱双色亚种(S.bicolor subsp.drummondii)(MW999225)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能为苏丹草分子标记的开发、遗传多样性以及进一步研究高粱属植物的保护生物学和种群遗传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草 叶绿体基因组 简单序列重复 IR区边界结构 中性绘图分析 ENC-plot分析 PR2-pl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细菌群落对稀土元素镧、钆、钇及秸秆还田的响应
5
作者 金姝兰 满百膺 +4 位作者 段桂兰 金德才 张洲 保琼莉 胡忠俊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501,共16页
探讨不同类型、不同量的稀土与不同比例的秸秆还田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轻、中、重不同稀土矿区秸秆科学还田及土壤修复精准施策提供有益参考。分别将不同量的轻稀土元素镧(La)、中稀土元素钆(Gd)、重稀土元素钇(Y)及秸秆添加至对应... 探讨不同类型、不同量的稀土与不同比例的秸秆还田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轻、中、重不同稀土矿区秸秆科学还田及土壤修复精准施策提供有益参考。分别将不同量的轻稀土元素镧(La)、中稀土元素钆(Gd)、重稀土元素钇(Y)及秸秆添加至对应的PVC桶内(每桶装有1000 kg土壤),使添加的稀土及秸秆在土壤样品中的含量分别达0 mg·kg^(-1)(稀土)、1%(秸秆),0 mg·kg^(-1)(稀土)、2%(秸秆),500 mg·kg^(-1)(稀土)、1%(秸秆),500 mg·kg^(-1)(稀土)、2%(秸秆),1000 mg·kg^(-1)(稀土)、1%(秸秆),1000 mg·kg^(-1)(稀土)、2%(秸秆),探讨土壤细菌群落的不同响应。实验表明,添加秸秆可提高土壤N、P、K含量及pH值,稀土添加量为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2%的土壤样品全磷、全氮、铵态氮、有机质、速效钾、pH均高于稀土添加量为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1%的样品;随着稀土添加量的升高,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La、Gd、Y添加量为1000 mg·kg^(-1)的土壤细菌α多样性、OTU数均低于500 mg·kg^(-1)的样品。La、Gd、Y与秸秆添加至土壤,细菌群落反应和生物毒性不同,毒性大小表现为Y>La>Gd,对Y有极高耐受性的菌是厚壁菌门,其余大部分物种显著被Y抑制,Y与Alicyclobacillus及Bacillus正相关,与其他大部分菌属负相关;La与Cellulomonas正相关,与Candidatus Solibacter负相关,Gd与Massilia和Candidatus Solibacter正相关。通过三维荧光发现,秸秆添加量为2%的样品,其溶解性有机物(DOM)与稀土元素形成的络合物较显著,络合物影响了稀土形态,降低了其生物有效性,从而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导致Y添加量为50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1%的样品,土壤细菌致病功能显著高于Y添加量为50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2%的样品,前者相关值是后者的1.36倍;La添加量为100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1%的样品,其通过KEGG预测功能在pathway.L2层级检测到的癌症指标显著高于La添加量为100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2%的样品,前者相关值是后者的1.51倍。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重稀土元素的毒性大于轻、中稀土,随着浓度增大其对微生物的毒性增强;土壤细菌受稀土、秸秆、土壤理化性质、气温等影响显著,细菌又反作用于土壤理化性质;稀土元素与DOM形成了有机络合物,影响了稀土元素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有机络合物的形成影响了土壤细菌的功能;不同稀土种类与添加量及不同量的秸秆还田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细菌群落 生物有效性 秸秆还田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6
作者 尹明华 张牧彤 +3 位作者 徐子林 欧阳茜 王美暄 李文婷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8,共18页
茶树‘大面白’(Camellia sinensis cv.‘Damianbai’)是上饶市广信区自主培育的国家级品种,其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密码子偏好性尚不清楚。以‘大面白’为试验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注释,采用... 茶树‘大面白’(Camellia sinensis cv.‘Damianbai’)是上饶市广信区自主培育的国家级品种,其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密码子偏好性尚不清楚。以‘大面白’为试验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注释,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和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全长886354 bp,结构为完整单环状分子,GC含量为45.76%;共注释到78个功能基因,包括4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3个tRNA基因,4个rRNA基因;共检测到59个SSR(主要为A/T单核苷酸重复)和100个Longrepeat(主要为正向重复和回文重复)。‘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密码子偏好以A/U结尾,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受内部突变压力的影响小;‘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为14个(AAU、GAU、CAU、UUU、AUU、GCU、GGA、ACU、GUU、CGA、UUA、UUG、UCA、UCU)。11个近缘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在基因区与‘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具有高度同源性;‘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与‘凌云白毫’(ON782577)线粒体基因组的共线性最高,两者的基因排列顺序基本一致;‘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与其叶绿体基因组之间具有62个高度同源性的基因片段;‘大面白’与‘凌云白毫’单独聚成一小分支,两者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分析了‘大面白’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进化关系,为加强‘大面白’种质鉴定及其资源多样性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白’ 线粒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密码子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对干旱胁迫下金花菜种子萌发及其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7
作者 柯维忠 曾芷仪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8期57-65,共9页
以上海金花菜为试验材料,使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并在PEG-6000阈值的基础上,分析在MS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0%、0.1%、0.2%、0.4%、0.8%、1.6%的GABA后金花菜种子萌发及其试管苗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以上海金花菜为试验材料,使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并在PEG-6000阈值的基础上,分析在MS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0%、0.1%、0.2%、0.4%、0.8%、1.6%的GABA后金花菜种子萌发及其试管苗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5%PEG-6000干旱胁迫下,金花菜种子无菌萌发苗和试管苗的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有利于促进WRKY转录因子、蛋白TIFY 8、转录因子MYB13、NAC转录因子47、ABC转运A家族成员7、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2和乙烯反应转录因子ERF110等基因的表达;在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0.2%和0.4%GABA有利于提高金花菜种子无菌萌发苗及其试管苗的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以及降低其MDA含量,也有利于促进金花菜种子无菌萌发苗及其试管苗WRKY转录因子、蛋白TIFY 8、转录因子MYB13、NAC转录因子47、ABC转运A家族成员7、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2和乙烯反应转录因子ERF110等基因的表达;在5%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GABA,金花菜种子萌发苗和试管苗的生长指标与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基因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外施0.2%和0.4%GABA能有效提高干旱胁迫下金花菜种子和试管苗抗旱性,可将其应用于提高金花菜抗旱性的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菜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 Γ-氨基丁酸 种子萌发 试管苗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马家柚主产区土壤肥力现状与评价
8
作者 邵兴华 陈凯 +1 位作者 蔡建滨 刘亚南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98-1403,共6页
为了解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马家柚园土壤肥力的整体状况,以广丰区4个乡镇10个马家柚园土壤(0~3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采用单因子评价、综合评价法对土壤肥... 为了解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马家柚园土壤肥力的整体状况,以广丰区4个乡镇10个马家柚园土壤(0~3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采用单因子评价、综合评价法对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马家柚主产区土壤pH均值为5.46;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中等,均值分别为11.66 cmol·kg^(-1)、22.64 g·kg^(-1);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丰富,均值分别为52.60、190.38 mg·kg^(-1);速效氮缺乏,均值为7.80 mg·kg^(-1)。10个柚园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均值为0.53,肥力Ⅱ和Ⅲ级占70%,30%的柚园肥力较低。10个马家柚园普遍缺乏氮素养分,应注意多施氮肥,适当减少磷、钾肥用量,多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柚 土壤养分 肥力 土壤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鱼胺、多巴胺对桔小实蝇嗅觉学习和记忆的差异性调控研究
9
作者 张学风 林涛 +4 位作者 林小军 瞿佳宝 项前 曾鑫年 刘家莉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章鱼胺(Octopamine,OA)和多巴胺(Dopamine,DA)作为普遍存在于昆虫体内的生物胺,参与调控其学习和记忆行为。OA以及DA通过与相应的章鱼胺受体(Octopamine receptors,OARs)或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s,DARs)专一性结合,进而对昆虫的... 章鱼胺(Octopamine,OA)和多巴胺(Dopamine,DA)作为普遍存在于昆虫体内的生物胺,参与调控其学习和记忆行为。OA以及DA通过与相应的章鱼胺受体(Octopamine receptors,OARs)或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s,DARs)专一性结合,进而对昆虫的生理过程产生调控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药理干涉的方法来探索OA和DA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嗅觉学习和记忆提取的差异性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桔小实蝇的学习形成中,注射2种OARs拮抗剂酚妥拉明、育亨宾可显著降低其奖赏性嗅觉学习,但不影响其惩罚性嗅觉学习,且两种拮抗剂的效应受到注射浓度和时间的影响。注射2种DARs拮抗剂SCH23390和螺哌隆可显著降低其惩罚性嗅觉学习,但不影响其奖赏性嗅觉学习,2种拮抗剂的效果主要受到注射浓度的影响。在桔小实蝇的记忆提取中,发现注射2种OARs拮抗剂可显著降低桔小实蝇奖赏性记忆的提取能力,但不影响其惩罚性记忆的提取,酚妥拉明的效果受到注射时间的影响,而育亨宾的效果受到注射浓度的影响。注射DARs可同时降低桔小实蝇奖赏性和惩罚性记忆的提取,其中注射SCH23390主要降低惩罚性嗅觉记忆的提取能力,而螺哌隆主要降低奖赏性嗅觉记忆的提取能力。以上结果显示,OA和DA在调控桔小实蝇的嗅觉学习和记忆提取中存在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靶向昆虫学习的行为调节剂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章鱼胺 多巴胺 受体 嗅觉学习与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饶早梨主栽品种病毒种类分析及其茎尖脱毒技术效率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明华 周宇瑶 +6 位作者 杨星鹏 徐玉琴 刘郑英 舒荣建 魏志敏 夏华炎 洪森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100,共12页
对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的病毒种类进行分析,并对其不同茎尖脱毒技术的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花厅六月雪和田墩六月雪没有检测到苹果茎痘病毒(ASPV),花厅黄皮消检测到ASPV,田墩六月雪、花厅六月雪和花厅黄皮消均检测到苹果茎沟病毒(AS... 对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的病毒种类进行分析,并对其不同茎尖脱毒技术的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花厅六月雪和田墩六月雪没有检测到苹果茎痘病毒(ASPV),花厅黄皮消检测到ASPV,田墩六月雪、花厅六月雪和花厅黄皮消均检测到苹果茎沟病毒(ASGV)和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但均未检测到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苹果花叶病毒(Ap MV)。对于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来说,超低温疗法的脱毒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茎尖培养,在3种超低温疗法脱毒技术中,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疗法的脱毒效率最高。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表明,常规茎尖培养和3种超低温疗法脱毒技术均能保证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的遗传稳定性。该研究有助于上饶早梨种苗病毒病害的检测鉴定和实时监控检疫,同时也可为建立上饶早梨种质资源超低温库和生产无毒苗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早梨 主栽品种 病毒种类 茎尖 超低温疗法 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饶早梨主栽品种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华炎 徐路 +2 位作者 肖虹 尹明华 洪森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47-1552,共6页
【目的】建立上饶早梨主栽品种六月雪和黄皮消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为上饶早梨试管苗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六月雪和黄皮消进行组织培养,筛选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式、培养基和移栽基质。【结果】六月雪和黄皮消理想的外植... 【目的】建立上饶早梨主栽品种六月雪和黄皮消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为上饶早梨试管苗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六月雪和黄皮消进行组织培养,筛选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式、培养基和移栽基质。【结果】六月雪和黄皮消理想的外植体为长7.0-8.0 cm的新生幼嫩带芽茎段,理想的灭菌方式为75%酒精消毒1.0 min+0.1%氯化汞消毒10-12 min,理想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 6-BA+0.2 mg/L IBA,理想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KT+0.2 mg/L NAA,繁殖系数为3.6-3.8,理想的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0.3 mg/L NAA+0.3 mg/L PP333+0.5 g/LAC(活性炭),理想的试管苗移栽基质为泥炭:珍珠岩:蛭石=4:1:1或腐殖土:珍珠岩=5:1,移栽后浇灌含0.5 mg/LPP333的MS基本培养液可显著提高试管苗成活率(P〈0.05),驯化移栽成活率在90.0%以上。【结论】建立的六月雪和黄皮消离体快繁体系,可供上饶早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参考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早梨 主栽品种 离体快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期和贮藏温度对上饶早梨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芬芬 樊生树 叶利民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5,共5页
以"天桂梨"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和采后贮藏温度对上饶早梨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饶早梨适宜的采收期为盛花期后102 d,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该条件可有效延缓上饶早梨果实贮藏期间硬度的下降,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 以"天桂梨"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和采后贮藏温度对上饶早梨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饶早梨适宜的采收期为盛花期后102 d,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该条件可有效延缓上饶早梨果实贮藏期间硬度的下降,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VC损失,延缓货架期果实的褐变和腐烂,提高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早梨 采收期 贮藏 温度 腐烂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果树种子萌发的光照需求及其转录组响应分析
13
作者 程薪宇 郭梦桥 +3 位作者 官海云 茹剑 白琰 郭连金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557,共12页
为探究中国特有濒危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子萌发所需光照时间及不同光照时间下种子形态性状与萌发率间相关性,以香果树种子为研究材料,比较0、1、2(8 h/1st day+4 h/2nd day)、2、4、6、8 d光照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差异,观察... 为探究中国特有濒危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子萌发所需光照时间及不同光照时间下种子形态性状与萌发率间相关性,以香果树种子为研究材料,比较0、1、2(8 h/1st day+4 h/2nd day)、2、4、6、8 d光照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差异,观察并分析种子形态与萌发时间相关性。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经避光(2 d)与基础光照(种子萌发率≥50%所需的最短光照时间,2 d)处理的香果树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处理条件下,供试种子萌发率随光照时间延长而提高,8 d光照处理种子培养至10 d萌发率为98.89%;种子形态特征与萌发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种仁长、种仁长宽比与萌发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避光(2 d)与基础光照(2 d)处理的种子转录组响应及其生物信息学解析共发现4657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上调表达的基因为2950个,下调表达的基因为1707个。鉴定出的185个转录因子中,光照处理组HSF家族成员全部表达下调,蛋白质代谢相关GO term被显著富集。DEGs在二萜生物合成(ko00904)、半胱氨酸与甲硫氨酸代谢(ko00270)和植物-病原菌互作(ko04626)等与胚发育、种苗抗逆性相关的KEGG通路上显著富集(P-adjust<0.05)。综上,香果树种子中种仁较大者萌发更早,光照2 d可满足香果树种子萌发的基本需求。该研究为揭示香果树野外种群结构异常的形成机制及推动野外种群复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果树 种子 光照 萌发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能神经元在桔小实蝇幼虫神经系统中的分布
14
作者 何丽云 王帆 林涛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7-546,共10页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一种对农业造成严重威胁的害虫,尤其是其幼虫阶段对作物的取食危害最为显著,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5-羟色胺(5-HT)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调节了昆虫的取食等多种行为。因此,探究桔小实蝇幼虫脑内5-羟色...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一种对农业造成严重威胁的害虫,尤其是其幼虫阶段对作物的取食危害最为显著,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5-羟色胺(5-HT)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调节了昆虫的取食等多种行为。因此,探究桔小实蝇幼虫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网络的功能,能够为明确其具体行为调节机制及开发针对该靶标的行为调节剂提供基础。本研究采用突触蛋白和5-羟色胺抗体进行桔小实蝇3龄幼虫神经系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获取幼虫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及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分布模式。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幼虫的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由脑和胸腹神经节构成,且两者相互融合,整体神经系统呈左右对称排列。研究发现,脑内各神经髓发育不完全,颚神经节和胸神经节均包含3个神经原节,而腹神经节包含8个,且各神经原节间的分界清晰。3龄幼虫脑内共含86个5-羟色胺能神经元,其中中央脑含20个,颚神经节含22个,胸腹神经节含44个。中央脑的20个细胞体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细胞体簇,每簇含1~3个细胞体。此外,在脑内发现6条神经连合连接两侧脑半球。颚神经节内的SE2和SE3细胞体簇投射出神经突起形成神经连合。5-羟色胺能神经元呈对称排列在胸腹神经节两侧,并向外投射神经突起形成神经连合。本研究揭示了桔小实蝇幼虫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分布特征,为理解该生物胺对其行为调控提供了解剖学结构基础,并为理解该生物胺能神经元在双翅目昆虫中的发育及组装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幼虫 神经系统 5-羟色胺能神经元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蔗糖非酵解相关基因OsSnRK1s的自然变异分析
15
作者 张余 谢炳峰 +5 位作者 马孝松 赵洪 吴成鑫 刘昆 叶水烽 陈海荣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细胞感知能量信号的蔗糖非酵解相关基因SnRK1的2个α亚基基因OsSnRK1.1和OsSnRK1.2的启动子区和转录区序列进行了自然变异分析。结果表明:OsSnRK1.1基因的启动子区和转录区分别存在24个和47个自然变异位点,其...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细胞感知能量信号的蔗糖非酵解相关基因SnRK1的2个α亚基基因OsSnRK1.1和OsSnRK1.2的启动子区和转录区序列进行了自然变异分析。结果表明:OsSnRK1.1基因的启动子区和转录区分别存在24个和47个自然变异位点,其中外显子上存在3个自然变异位点,仅第9外显子上存在1个非同义突变,该位点的变异导致278位氨基酸脯氨酸突变为丝氨酸(P→S^(278)),位于N端催化结构域和泛素相关结构域之间,该变异能够较好地区分籼稻和粳稻。OsSnRK1.2基因的启动子区和转录区分别存在46个和30个自然变异位点,其中外显子上存在6个自然变异位点,包括5个非同义自然变异位点。利用这6个自然变异位点对公布的4726份水稻材料测序数据进行了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OsSnRK1.2基因主要分为3个单倍型,分别为单倍型Ⅰ(TGGGGA)、单倍型Ⅱ(CGGGGA)和单倍型Ⅲ(TGAGGG),其中97%的水稻材料为单倍型Ⅰ,单倍型Ⅱ和Ⅲ的变异分别为47位的异亮氨酸突变为苏氨酸(I→T^(47))和354位的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R→H^(354))。3种单倍型涉及2个自然变异位点,而其余3个自然变异位点在水稻群体中存在的频率很低。尽管编码α亚基的OsSnRK1.1和OsSnRK1.2基因自然变异位点数存在较大的差异,然而在进化过程中OsSnRK1.1基因表现得更为保守。本研究对于理解OsSnRK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序列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讨其磷酸化活性和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自然群体 OsSnRK1基因 能量平衡 单倍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饶早梨‘六月雪’和‘黄皮消’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洪森荣 曾清华 +4 位作者 谭鑫 陈永华 郑亚娇 徐迎昕 邱梦琴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5,共9页
以上饶早梨Pyrus pyrifolia 2个品种‘六月雪’‘Liuyuexue’和‘黄皮消’‘Huangpixiao’试管苗为材料,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个样本的总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数量分别为6 171 357和6 140 603个,编码区内无义突变位点(ns... 以上饶早梨Pyrus pyrifolia 2个品种‘六月雪’‘Liuyuexue’和‘黄皮消’‘Huangpixiao’试管苗为材料,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个样本的总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数量分别为6 171 357和6 140 603个,编码区内无义突变位点(nsSNP)分别为335 659和332 280个。对nsSNP的常见变异(common variant, CV)分析发现,共有2 282个nsSNP关联了2 067个基因。2个样本的总插入缺失位点(INDEL)分别为800 388和799 603个,其中15 509和15 274个位于编码区,共5 115个差异INDEL关联到了3 682个基因,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耐药蛋白N,抗病蛋白等关键基因发生变异。差异nsSNP和差异INDEL富集得到的基因本体术语(GO terms)一致。本实验结果可为上饶早梨2个品种‘六月雪’和‘黄皮消’ SNP和INDEL相关标记的开发、优异基因的挖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上饶早梨 '六月雪’ '黄皮消’ 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带凤蝶研究进展与展望
17
作者 吴凯 乐翔兆 +4 位作者 王爱斌 陈佳雯 罗阳 刘芳 王婧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12,共12页
鳞翅目昆虫主要包括蛾类与蝶类两大类群。其中,蛾类种类较多,包含大量具有经济价值或农业危害性的种类,如家蚕、柞蚕、草地贪夜蛾、草地螟、亚洲玉米螟等,因此得到国内外众多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相较而言,蝶类昆虫的研究规模要... 鳞翅目昆虫主要包括蛾类与蝶类两大类群。其中,蛾类种类较多,包含大量具有经济价值或农业危害性的种类,如家蚕、柞蚕、草地贪夜蛾、草地螟、亚洲玉米螟等,因此得到国内外众多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相较而言,蝶类昆虫的研究规模要小很多。玉带凤蝶(Papiliopolytes)隶属于鳞翅目凤蝶科凤蝶属,是一种体型较大的代表性蝶类,其幼虫以多种植物叶片为食,常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是柑橘属、九里香属等芸香科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同时,由于其体型较大、发育周期短、易于饲养,且成虫存在明显的性二型现象,加之其基因组已于2015年完成测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昆虫嗅觉、求偶行为、拟态及演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性二型特征和拟态型雌蝶翅的模式形成及其演化机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此,该文简要概述玉带凤蝶的形态特征、内部组织结构和生理、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重点描述玉带凤蝶视觉、嗅觉、食性、产卵行为、趋泥行为等,并总结其拟态现象、对寄主植物的为害及防治策略等相关内容,最后对玉带凤蝶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昆虫学、植物保护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带凤蝶 生物学特性 行为 拟态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清山小花木兰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
18
作者 徐卫红 郭连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4-578,共5页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了三清山小花木兰(Magnolia sieboldii)天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利用谱分析研究了小花木兰种群的更新动态.结果显示:(1)三清山小花木兰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趋于...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了三清山小花木兰(Magnolia sieboldii)天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利用谱分析研究了小花木兰种群的更新动态.结果显示:(1)三清山小花木兰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趋于DeeveyⅡ型;(2)小花木兰死亡率和消失率趋势一致,均在Ⅳ和Ⅸ龄级出现峰值;(3)生存函数曲线表明,三清山小花木兰种群中树数量出现锐减现象;(4)谱分析显示,小花木兰种群动存在Ⅸ龄级小周期波动,这一波动与小花木兰进入生理衰老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木兰 生命表 谱分析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19
作者 于文清 李珊珊 刘文志 《江西农业》 2025年第3期88-90,共3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掌握先进科技的技术人才则是推动社会持续进步和行业发展创新的核心力量。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为园林学科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能准确识别、有效监测和科学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专业技术人才。围绕这个培养目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掌握先进科技的技术人才则是推动社会持续进步和行业发展创新的核心力量。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为园林学科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能准确识别、有效监测和科学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专业技术人才。围绕这个培养目标,需要不断优化完善课程内容,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与模式。文章概述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课程性质、主要内容和教学任务等,剖析了现阶段该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导向探索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文章旨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园林实用型技术人才,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技术型人才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菜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明华 胡佳欣 +2 位作者 李瑶瑶 刘曼情 欧阳克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4-898,共15页
本研究对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JHC,江苏)叶绿体基因组进行BGISEQ-500平台测序,对其基因进行Noveplastys组装和GeSeq注释,最后通过MISA、REPuter、Gview、VISTA tools、IRscope和DNADnaSP6.0等软件对其序列特征、基因种类、密码... 本研究对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JHC,江苏)叶绿体基因组进行BGISEQ-500平台测序,对其基因进行Noveplastys组装和GeSeq注释,最后通过MISA、REPuter、Gview、VISTA tools、IRscope和DNADnaSP6.0等软件对其序列特征、基因种类、密码子偏好性以及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JHC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24163 bp,无四分体结构,基因组总GC含量为34.09%,共注释出111个基因(76个CDS基因、30个tRNA基因、4个rRNA基因、1个假基因)、91个SSR位点和148个长重复序列;JHC叶绿体基因组的第三位密码子偏好以A和U作为末尾碱基,UUA、GCU、UAA、ACU、CCU、GAA、GUA、AUU、UGU、GGU、UUU、CUU为JHC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JHC与MZ772862(云南)亲缘关系较近,与MW971560(美国)、NC_042848(美国)关系较远,表明中国金花菜与美国金花菜的起源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菜 叶绿体基因组 中性绘图分析 ENC-plot分析 PR2-plot分析 最优密码子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