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向沉默疾呼——《文学传播学视阈下当代贵州文学发展研究》随想
1
作者 张世敏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23,共2页
贵州文学作为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学,理应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贵州文学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文学的全面、健康发展;相反,剥离了贵州等边省地区的文学,中国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将受到影响。
关键词 文学发展 贵州 传播学 随想 当代 视阈 沉默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救助改革:从碎片化走向积极整合——基于上饶市贫困人群的考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程肇基 邓大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21-25,共5页
社会救助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贫困人群施以救助的过程,而是推行一种积极的社会救助模式。考虑地情、社情、人情的基本特点,从碎片化走向积极的整合,是当下中国社会救助改革的一个应对策略。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贫困人群 贫困类型 积极救助 制度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士奇被确立为明代台阁体盟主的历史与文学新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红花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0-142,共3页
杨士奇向来被视为明代台阁体盟主,被誉为"明代台阁体之祖",他这一领袖地位的确立是不期然而然的意外收获,还是主观努力的结果?笔者从史料的角度出发,立足相关文本,进行具体论析。
关键词 杨士奇 明代台阁体 盟主地位 成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安悟道:朱熹对《论语》子夏之门人“洒扫应对”章的阐释
4
作者 乐爱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3,176,共10页
对于《论语》子夏之门人“洒扫应对”章,汉儒认为子夏所言“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意在强调“大道与小道殊异”而“学当以次”,有轻视“洒扫应对”之嫌;与此不同,北宋二程的解读既讲“君子教人有序”又讲“理无大小”,既重视“洒扫应... 对于《论语》子夏之门人“洒扫应对”章,汉儒认为子夏所言“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意在强调“大道与小道殊异”而“学当以次”,有轻视“洒扫应对”之嫌;与此不同,北宋二程的解读既讲“君子教人有序”又讲“理无大小”,既重视“洒扫应对”又强调由此而“精义入神”。然而,从字面上看,二程的解读很容易引起困惑。朱熹在同安任官期间对二程的解读作了深入思考,并由困惑而觉悟。同安悟道在朱熹学术思想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朱熹由佛归儒的关键节点,也是朱熹“理一分殊”思想体系的起点,包含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最初萌芽,并为朱熹形成由“小学”而“大学”的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由同安悟道发展而来,朱熹《论语集注》解子夏之门人“洒扫应对”章时,运用“理一分殊”概念对二程的解读作了更为深入的解释和发挥,强调君子教人不是依据所教内容之本末来确定教学的先后次序,而是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层次循序渐进。朱熹的阐释无论是在经典解读还是在义理发挥上都有所创新,不仅对后世《论语》解读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下的道德教育亦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同安悟道 洒扫应对 教人有序 理无大小 理一分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大学生汉字书写危机 被引量:24
5
作者 牟玉华 叶冬连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2,共5页
数字时代,汉字书写危机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降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与汉字音码输入、书写态度、字理分析能力、书写频率、选择性注意、语体色彩等因素有关。汉字二次教学要从原因中找方法... 数字时代,汉字书写危机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降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与汉字音码输入、书写态度、字理分析能力、书写频率、选择性注意、语体色彩等因素有关。汉字二次教学要从原因中找方法;同时也要遵循词本位原则,注意非首音节汉字的教学,以及形符微别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大学生 书写能力 汉字二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性人格、自我监控与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梁凤华 程肇基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为探讨主动性人格、自我监控与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自我监控量表对339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在自我监控上的得分与主动性人格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主... 为探讨主动性人格、自我监控与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自我监控量表对339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在自我监控上的得分与主动性人格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与自我监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部分及五个维度均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和自我监控能显著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其中主动性人格能够单独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34%变异,自我监控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4个分量表有显著预测作用,能解释2%左右的增益方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自我监控 CAREER DECISION making SELF-EFFICACY (CD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词在喜剧电影中的审美功能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旭慧 程正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0-93,共4页
作为构成电影叙事性的重要元素,台词是电影传递意义、实现与观众精神对话的重要载体。喜剧电影以其"有趣""有味""有刺"的台词,彰显了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实现了其愉悦观众、启迪智慧、针砭时弊的审美目的,... 作为构成电影叙事性的重要元素,台词是电影传递意义、实现与观众精神对话的重要载体。喜剧电影以其"有趣""有味""有刺"的台词,彰显了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实现了其愉悦观众、启迪智慧、针砭时弊的审美目的,这是喜剧电影在广泛的社会层面受到普遍欢迎的重要原因。目前,针对日益年轻化的受众群体,台词对白的小品化成为中国当代喜剧电影的特色所在。因此,喜剧电影应更加注重台词的审美功能,在基于主题、情境和角色造型的前提下,结合当代受众的审美观念,强化影片的听觉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台词 趣味 意味 讽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小品式微对网络微电影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旭慧 程肇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86,共3页
电视小品式微和新媒体的崛起,与文化消费受众变化等媒介因素和市场因素有关,也与人才培养滞后、队伍建设乏力、后继乏人有关,更与艺术品位日趋下降、审美情趣低俗化相关。微电影要想摆脱小品的宿命,必须处理好商业与艺术的关系,必须提... 电视小品式微和新媒体的崛起,与文化消费受众变化等媒介因素和市场因素有关,也与人才培养滞后、队伍建设乏力、后继乏人有关,更与艺术品位日趋下降、审美情趣低俗化相关。微电影要想摆脱小品的宿命,必须处理好商业与艺术的关系,必须提高编创人员的艺术水平,必须提高微电影受众的媒介素养,必须做到引导与监督双管齐下。如此才能使处于各种博弈关系之中的"微电影"在商业价值与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中寻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小品 微电影 商业价值 艺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剧小品语言的规范与创新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旭慧 徐艳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74,共4页
喜剧小品语言的规范与创新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我们既要认识到它是不同于一般语言的具有新质要素的"规范",又不能过分强调其自身的特点,而抹煞语言规范对它的制约性。本文结合小品创作的实践,对如何看待和制定喜剧小品语言规范... 喜剧小品语言的规范与创新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我们既要认识到它是不同于一般语言的具有新质要素的"规范",又不能过分强调其自身的特点,而抹煞语言规范对它的制约性。本文结合小品创作的实践,对如何看待和制定喜剧小品语言规范与创新的原则和标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小品 语言 规范 可接受性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问题到方法:空间正义的理论文脉及研究反思 被引量:24
10
作者 吴红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9,80,共8页
空间正义问题正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由于以往正义研究中所内含的时间偏爱性,以及传统空间认识论对空间的局限性认知,使得"空间"与"正义"之间的关系未能得到及时和充分的考量。伴随着西方现代城市中不断突显... 空间正义问题正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由于以往正义研究中所内含的时间偏爱性,以及传统空间认识论对空间的局限性认知,使得"空间"与"正义"之间的关系未能得到及时和充分的考量。伴随着西方现代城市中不断突显的社会问题,由"城市权利"的倡导开始,触发了空间正义研究的可行性。空间正义思想在列斐伏尔、哈维和索亚等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了相应的概念定位与理论形塑。在运用各种方法论的同时,空间正义也逐渐演变成了某种方法论,成为审视和批判各种非正义空间问题的视角与媒介。由于该研究的历史并不长,目前其存在着不少问题盲区,亟待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空间正义 方法 空间伦理 城市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空间与社会网络:宋明理学与道教的交融——以陆学士人与龙虎山道士的交游为中心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荣明 周茶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在宋明理学和道教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性传统及社会文化交往圈的烙印。如宋元明时期陆学的发展与龙虎山道教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地域联系、社会网络亦有着穿越时空的连续性。这种地域联系与社会文化交游圈对于陆学... 在宋明理学和道教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性传统及社会文化交往圈的烙印。如宋元明时期陆学的发展与龙虎山道教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地域联系、社会网络亦有着穿越时空的连续性。这种地域联系与社会文化交游圈对于陆学与龙虎山道教思想的融合无疑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道教 地域空间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癌症患者:患者参与医疗决策要素及健康结果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静茜 张晓雨 +1 位作者 朱冰清 赵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1期1230-1240,共11页
为了解癌症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实际需求及影响因素,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9名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根据访谈法对资料进行逐级实质性编码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与临床医生互动的质量是影响决策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癌症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实际需求及影响因素,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9名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根据访谈法对资料进行逐级实质性编码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与临床医生互动的质量是影响决策质量的重要因素。癌症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要素包括:患者疾病知识、选择意识、沟通时长、家属及医生支持、医患相互信任。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偏好,打破以医疗为中心的制度安排,帮助患者获取与决策参与偏好相匹配的服务,实现对患者个人有利,同时对医疗系统有利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医患沟通 患者参与 医疗决策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托邦的空间表征——兼论大卫·哈维的乌托邦伦理思想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红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乌托邦具有明确的空间形态,它是一种空间性概念。和传统乌托邦主义者不同,哈维敏锐地把握到了乌托邦的空间面向。传统乌托邦概念由于预设了空间的封闭性,因而压抑了时间性和开放性,由此可能导致"去人性化"的"退步乌托邦&... 乌托邦具有明确的空间形态,它是一种空间性概念。和传统乌托邦主义者不同,哈维敏锐地把握到了乌托邦的空间面向。传统乌托邦概念由于预设了空间的封闭性,因而压抑了时间性和开放性,由此可能导致"去人性化"的"退步乌托邦"显现。在伦理批判的基础上,哈维提倡以"场所精神"来应对乌托邦的空间困境。这种"场所精神"是哈维辩证乌托邦思想的重要体现,它突出了空间感受的日常化和诗性化,以具体场所来反观人之感觉,从大而无当的"理论性感知"向细腻真切的"日常性感知"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哈维 乌托邦 空间困境 退步乌托邦 辩证乌托邦 异托邦 场所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宋明理学法治核心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公喜 吴京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4-194,共11页
宋明理学的"中"是将本体之天道与兼体用人之天德相契合。"中"不仅是天道,同时也是天德,中道作为宋明理学道统主旨大本,充分体现了其正统意识、弘道意识。中道既是道统核心,也是道统之法统的核心。理学之"中&qu... 宋明理学的"中"是将本体之天道与兼体用人之天德相契合。"中"不仅是天道,同时也是天德,中道作为宋明理学道统主旨大本,充分体现了其正统意识、弘道意识。中道既是道统核心,也是道统之法统的核心。理学之"中"也是和社会法治价值相联系在一起的,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天德之中合理体现了法的正义、公平与效率意义。宋明理学以中为圣人之道的终极目标,和谐、秩序、正义、自由和效率等传统价值受制于"中"精神的统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法治 核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入身:微机器时代的身体景观及其问题反思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红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5,共8页
人类当前正在经历的“微时代”,某种意义上即是全民争相使用微机器的时代。从巨机器到微机器,身体与机器所形构的关系不断发生改变。微机器由于功能强大且形态轻便,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必需品,身体与机器之间的时空障碍被消解,“机器入... 人类当前正在经历的“微时代”,某种意义上即是全民争相使用微机器的时代。从巨机器到微机器,身体与机器所形构的关系不断发生改变。微机器由于功能强大且形态轻便,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必需品,身体与机器之间的时空障碍被消解,“机器入身”成为不可置疑的事实。随着微机器的日趋普及,“机器入身”已流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促生了大量为其特有的身体景观。这些身体景观形象宣示了微机器话语对于身体的强势改造,在营造“超级身体”神话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身体畸态和身心失衡的伦理困境。微机器为身体所施加的反控制力,逐渐弱化了身体本真性,“无器官身体”对于“人之为人”的身体伦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亟待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器 身体 景观 身体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体验是大学生新的道德学习方式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肇基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了新的视阈。积极人格的形成依赖于积极体验,积极体验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体验,应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出发,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要把握成... 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了新的视阈。积极人格的形成依赖于积极体验,积极体验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体验,应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出发,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要把握成长任务,促进有效统合;二要把握心理特点,形成积极体验;三要把握内在优势,提升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道德学习 积极体验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人”与空间人性化——以哈维的空间伦理批判思想为中心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红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33,共6页
哈维对各类空间问题的诊断与批判,深刻连接着"人"的道德伦理世界。哈维相信,作为空间栖居者的"人",都可被称之为"空间人",因此"人性"是对抗空间"去人性化"的根本。在面对现世诸多空... 哈维对各类空间问题的诊断与批判,深刻连接着"人"的道德伦理世界。哈维相信,作为空间栖居者的"人",都可被称之为"空间人",因此"人性"是对抗空间"去人性化"的根本。在面对现世诸多空间困境时,"空间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政治意识、审美知觉和道德品性,为"空间"注入"人性"品质,以此来化解诸多"去人性化"的空间症候,还人类更为美好和谐的空间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 空间 空间人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喜剧小品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旭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8-71,共4页
中国的喜剧小品经历了20世纪60年的胚胎期、80年代的发展期、90年代的繁荣期,21世纪以后进入徘徊期。喜剧小品今天所面临的瓶颈与困境,与大众文化浪潮兴起后中国大众娱乐至上的"快餐式"文化相关;与演创人员远离生活,缺乏对生... 中国的喜剧小品经历了20世纪60年的胚胎期、80年代的发展期、90年代的繁荣期,21世纪以后进入徘徊期。喜剧小品今天所面临的瓶颈与困境,与大众文化浪潮兴起后中国大众娱乐至上的"快餐式"文化相关;与演创人员远离生活,缺乏对生活独特的观察与深入体验有关;与演创队伍青黄不接、喜剧艺术后继乏人有关。喜剧小品要突出重围,谋求更大发展,应在选题立意上更加哲理化,在典型塑造上趋向多元化,在表现手法上追求多样化,在传播渠道上实现媒介融合立体化,在创作主体上步入市井化。只有牢牢把握时代之脉动,深深汲取生活之泉源,喜剧小品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小品 历程 困境 反思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乡村治理思想述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茶仙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3,共4页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乡村社会,乡村治理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朱熹的乡村治理思想是中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乡村治理问题的历史延续。在朱熹乡村治理思想中,既提倡孝敬、乡情、信睦、良善、仁厚等儒家的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乡村社会,乡村治理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朱熹的乡村治理思想是中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乡村治理问题的历史延续。在朱熹乡村治理思想中,既提倡孝敬、乡情、信睦、良善、仁厚等儒家的传统道德规范,又提倡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规章制度,还提倡经济上的发展与救助。其乡村治理理念的实质是为中央集权服务,帮助维护封建统治的基层社会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实现社会稳定、加强邻里团结、消弭和化解乡村矛盾、改进乡村治安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乡村治理 道德教化 严本宽济 爱民 恤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辅导在电视情感调解类节目中的运用——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肇基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97,共2页
江西卫视《金牌调解》这档调解矛盾、纠纷的节目,自开播以来获得了观众及业界的极大认同。作为调解类节目形态,它的情感调解价值在家庭、婚姻、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团体心理辅导的视角,分析《金牌调解... 江西卫视《金牌调解》这档调解矛盾、纠纷的节目,自开播以来获得了观众及业界的极大认同。作为调解类节目形态,它的情感调解价值在家庭、婚姻、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团体心理辅导的视角,分析《金牌调解》栏目发挥着的拟团体辅导功能、对求助者心理成长的积极影响,以及其在中国社会所具有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牌调解》栏目 情感调解 团体辅导 运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