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群、良制与好生活: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观的核心义旨 被引量:3
1
作者 姜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27,共10页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观的出发点是社群,而非个人。这样的出发点决定了其政治伦理观具有以下特质,即人从本性上是趋向于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城邦是从家庭、村坊自然生长而成的,其本真目的是为了使所有公民都能获得优良生活。政治伦理必须体...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观的出发点是社群,而非个人。这样的出发点决定了其政治伦理观具有以下特质,即人从本性上是趋向于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城邦是从家庭、村坊自然生长而成的,其本真目的是为了使所有公民都能获得优良生活。政治伦理必须体现城邦政治的这一目的,优良的城邦要能为公民提供自由,获得适度财富和德性,而且德性是最为重要的,这些都是幸福生活的必需要素。在现代国家中,这些要素也需要由政治国家来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政治伦理观 社群 良制 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探析
2
作者 刘影春 李国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8,共4页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无法创生现代法治,其惰性因素严重阻滞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实践。要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必须着眼中国社会现实,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及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模式构建:从中国经济政治变革中寻找根本动力,实现经济...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无法创生现代法治,其惰性因素严重阻滞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实践。要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必须着眼中国社会现实,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及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模式构建:从中国经济政治变革中寻找根本动力,实现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不断摒弃传统法律文化的阻滞因素,正确处理继承淘汰与移植创新关系;构建理性法律文化及先进的法治理念;培育现代法律观念,树立法律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现代化 理性选择性文化 整合创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近代自由主义政治伦理的批判与超越
3
作者 姜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3,共6页
自由主义政治伦理是发展资产阶级自由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要求。马克思批判了自由主义政治伦理的历史局限性,如理性国家观的抽象性、自由平等原则的虚幻性、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以及私有制剥削的本质。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现实的唯物主义... 自由主义政治伦理是发展资产阶级自由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要求。马克思批判了自由主义政治伦理的历史局限性,如理性国家观的抽象性、自由平等原则的虚幻性、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以及私有制剥削的本质。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现实的唯物主义哲学立场,进一步提出"人类解放"构想以超越自由主义的理论旨趣,从而提出一种与自由主义传统伦理异质的新型的政治伦理观。马克思政治伦理在批判自由主义基础之上提出了超越性的价值目标,对未来图景的展望和人类解放的论述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 自由平等 唯物史观 人的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恋爱伤害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影春 王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对我国中部地区不同类型、层次20所高校在校本科生恋爱伤害状况的调查显示:复杂多样的恋爱动因,家庭、学校对学生恋爱引导缺失,以及情感心智教育、性教育角色责任的缺位等,导致高校大学生恋爱出现较多伤害,且受伤害人数比例较高、程度较... 对我国中部地区不同类型、层次20所高校在校本科生恋爱伤害状况的调查显示:复杂多样的恋爱动因,家庭、学校对学生恋爱引导缺失,以及情感心智教育、性教育角色责任的缺位等,导致高校大学生恋爱出现较多伤害,且受伤害人数比例较高、程度较重;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与恋爱伤害有显著相关性;大学生恋爱创伤征象具有外显性,高校恋爱伤害恶性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家庭、学校、社会应承担起大学生情感心智教育、性教育的角色责任,有效控制或规避大学生恋爱伤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伤害 伤害致因 创伤征象 伤害规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传播——以嵌入生活世界为角度 被引量:10
5
作者 贾凌昌 张成林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41-46,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需要其能够嵌入到生活世界之中,然而,生活方式多样性和价值向度多元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与生活世界脱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的实现需要从政府推动走向受众理性,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需要其能够嵌入到生活世界之中,然而,生活方式多样性和价值向度多元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与生活世界脱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的实现需要从政府推动走向受众理性,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日常生活模型;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经典文本与日常生活规范辩证联姻;需要从形式走向内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的日常生活内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传播 嵌入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视域下的高校德育新情境构建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影春 王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后现代思潮以其对传统的批判与否定及对现代性或现代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审慎反思的方式彰显其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主体中心主义特征,其理论本身包含着非常复杂的积极与消极的哲学思想元素。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消极思想元素对... 后现代思潮以其对传统的批判与否定及对现代性或现代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审慎反思的方式彰显其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主体中心主义特征,其理论本身包含着非常复杂的积极与消极的哲学思想元素。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消极思想元素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及行为实践产生了振荡性负面影响,它消解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信仰追求,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错位了大学生的学业就业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紊乱了大学生的情感心智和行为理性。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及引领地位的基础上,应挖掘借鉴后现代思潮视角多元、平等对话、异中求和、交互生成等先进思想元素,从德育理念及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形式等方面创新构建多元多维主体间性的立体实效的高校德育新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思潮 高校德育 德育情境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样式 被引量:4
7
作者 贾凌昌 金慧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87,共6页
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兼具语境性、目的性、生成性和层级性。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内向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基本样式。这一四维传播样式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 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兼具语境性、目的性、生成性和层级性。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内向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基本样式。这一四维传播样式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价值体系中获得了合法性证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 样式 合法性证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尔士的真理观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邱忠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101,共6页
在批判不可知的物自身概念的基础上,皮尔士发展了一种精致的符合论真理观。他通过引入探究—信念、科学的方法和共同体等要素,将真理界定为科学探究共同体的共识。皮尔士的真理观属于一元论、绝对论和严格的符合论,其哲学的性格因而迥... 在批判不可知的物自身概念的基础上,皮尔士发展了一种精致的符合论真理观。他通过引入探究—信念、科学的方法和共同体等要素,将真理界定为科学探究共同体的共识。皮尔士的真理观属于一元论、绝对论和严格的符合论,其哲学的性格因而迥异于詹姆斯和杜威等实用主义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士 真理观 实用主义 可知论 探究-信念 科学的方法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翰·格雷的“权宜之计”及其局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旭鹏 王樱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93,共6页
约翰·格雷作为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一方面梳理了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察觉到自由主义在解决现代性问题时的困局。约翰·格雷认为自由主义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面孔,一种充满着对理性共识的追求,另一种则主张多元价值... 约翰·格雷作为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一方面梳理了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察觉到自由主义在解决现代性问题时的困局。约翰·格雷认为自由主义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面孔,一种充满着对理性共识的追求,另一种则主张多元价值的共存。约翰·格雷站在后者的立场,他认为追求"理性共识"的自由主义已经无法解决现代性难题,只有顺应价值多元的现实采取一种后自由主义的"权宜之计",才是自由主义未来的正确出路。然而,约翰·格雷以"权宜之计"为核心的后自由主义设计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局限:"权宜之计"由于过分强调价值多元,极容易滑向价值相对主义的泥潭,从而使这一理论根本无法有效地解决价值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格雷 权宜之计 后自由主义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亚里士多德“不自制”学说的一种可行解读方案 被引量:2
10
作者 詹世友 宋敏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I0002,共10页
学界对亚里士多德如何以及是否成功地解释了不自制的发生一直争论不休,一方强调造成不自制的理性因素,另一方强调造成不自制的非理性因素。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对产生不自制的原因的解释采纳的是兼具欲求和理性双重原因的模型,这一模型区... 学界对亚里士多德如何以及是否成功地解释了不自制的发生一直争论不休,一方强调造成不自制的理性因素,另一方强调造成不自制的非理性因素。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对产生不自制的原因的解释采纳的是兼具欲求和理性双重原因的模型,这一模型区分了思考过程和行动过程:在思考过程中不自制者的欲求和理性都只是潜在的,其所具有的欲求是潜在的希望,其所具有的理性(即知识)是潜在的明智;在行动过程中,受现实欲望的驱动,孱弱者的理性允许自己放弃在先的考虑并屈从于欲望,而冲动者的理性隐藏于欲求之后,其可被归责性是因欲求分有理性得到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不自制 理性 欲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尔斯·泰勒“社会想象”概念的阐释力及其局限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1-157,188,共8页
查尔斯·泰勒沿用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中的“想象”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想象”概念,并用其阐述现代社会的出现、生长、成熟过程,现代社会想象以现代道德秩序为基准,在世俗时间的背景下通过经济、公共领域、人民自治三个领... 查尔斯·泰勒沿用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中的“想象”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想象”概念,并用其阐述现代社会的出现、生长、成熟过程,现代社会想象以现代道德秩序为基准,在世俗时间的背景下通过经济、公共领域、人民自治三个领域展开,以形象的方式预想现代社会的特质。由于他以道德秩序这种观念性的东西为基准进行社会想象,所以他误解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泰勒 社会想象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以为己与以文“化”之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世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6,共8页
道德教化的本质是促使人们心灵内在、整体地成长,各种道德病症的根源是人们心灵的各种成分发展的不平衡。道德教化的目标在于形成人们的人格统一性,获得教养和培养心灵品质,既能在理智上认识道德价值,又能形成对道德价值的情感赞同,并... 道德教化的本质是促使人们心灵内在、整体地成长,各种道德病症的根源是人们心灵的各种成分发展的不平衡。道德教化的目标在于形成人们的人格统一性,获得教养和培养心灵品质,既能在理智上认识道德价值,又能形成对道德价值的情感赞同,并能形成必行道德之志。而要获得这样的道德品质,就需要以优秀的理智文化、情感文化、道德文化、制度文化作品深入地陶冶、涵养和塑造人们的心灵,这将能贞立我们的道德人格,获得人性的尊严和丰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以为己 心灵结构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果主义与正义的相容——费尔德曼对功利主义的间接捍卫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凌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7,共8页
功利主义要求在每一种情景中伤害和利益必须以某种方式进行分配,然而这种分配方案由于没有考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从而隐含了具体的不正义。为了祛除这种不正义,费尔德曼以内在价值为基础构建了以C+JH为模型的后果主义价值论。由于这一模... 功利主义要求在每一种情景中伤害和利益必须以某种方式进行分配,然而这种分配方案由于没有考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从而隐含了具体的不正义。为了祛除这种不正义,费尔德曼以内在价值为基础构建了以C+JH为模型的后果主义价值论。由于这一模型既考量了后果,又兼具了正义与应得的多种维度,并把人们过去的行为与德性的品质纳入其框架,因此它不仅能保留功利主义的关键洞见,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平等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 后果主义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对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学诠释——以《论语集注》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丽 周接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120-125,共6页
孔子和朱熹都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研究他们的教育思想特别是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孔子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理念和原则方法,奠定了中国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架构,如"为己之学"、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和因材... 孔子和朱熹都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研究他们的教育思想特别是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孔子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理念和原则方法,奠定了中国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架构,如"为己之学"、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外礼内仁、学问思辨行、学为君子儒等。朱熹是继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学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从朱熹《论语集注》中对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学诠释入手,深入探析了朱熹对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而彰显朱熹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朱熹 道德教育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尔泽复合平等思想的软肋——拒绝群体意识形态的失败
15
作者 贾凌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1,共7页
限制支配之善的他领域转换是沃尔泽复合平等理论的核心命意,正是借助于群体意识形态,支配之善才实现了从领域内向领域外支配的转变。因此,实现复合平等,必须拒绝群体意识形态。然而,由于其并未对领域内支配进行限制,且尚未达成限制支配... 限制支配之善的他领域转换是沃尔泽复合平等理论的核心命意,正是借助于群体意识形态,支配之善才实现了从领域内向领域外支配的转变。因此,实现复合平等,必须拒绝群体意识形态。然而,由于其并未对领域内支配进行限制,且尚未达成限制支配的共识,也没有清晰分配正义原则。所以,与其说沃尔泽拒绝了群体意识形态,毋宁说其捍卫了群体意识形态。于是,复合平等不可避免地演变为复杂的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平等 群体意识形态 正义 共识 沃尔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的道德观:对启蒙时期道德哲学的本质之批判性反思
16
作者 詹世友 宋敏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7,共11页
黑格尔的道德观聚焦于对启蒙时代道德哲学的本质进行批判性反思。启蒙思潮反对任何外在权威,故其道德哲学要么采用功利主义原则,要么采取康德式的人格尊严原则。黑格尔认为,从历史上和从逻辑上看,这种注重个体自主性的道德世界观都必然... 黑格尔的道德观聚焦于对启蒙时代道德哲学的本质进行批判性反思。启蒙思潮反对任何外在权威,故其道德哲学要么采用功利主义原则,要么采取康德式的人格尊严原则。黑格尔认为,从历史上和从逻辑上看,这种注重个体自主性的道德世界观都必然要出现,但是,由于它采取抽象理智的思维方法,不能把超出个人的共同体的组织和价值整合为意志的内容,其不同的道德原则之间会产生冲突。在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中,道德法阶段需要发展到伦理法阶段,道德价值才能得到具体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道德观 主观自由 批判性反思 伦理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科技文化思想的追溯与透析——《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述评
17
作者 吴晓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历史之江淘尽多少风流人物和沧桑事件,却总有那么一些伟人的所恩所行在疾风劲雨的打磨下愈发彰显智慧的光辉。身在现代化发展初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其思想历程几乎浸染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文化和科技器物之中,其生活轨迹围绕着世... 历史之江淘尽多少风流人物和沧桑事件,却总有那么一些伟人的所恩所行在疾风劲雨的打磨下愈发彰显智慧的光辉。身在现代化发展初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其思想历程几乎浸染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文化和科技器物之中,其生活轨迹围绕着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与城市而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科技 文化思想 文化观 述评 透析 体性 科学技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子理学与明清廉政文化建设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振华 余龙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2,共6页
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在自身修养、选才用人、惩治贪腐、仁政恤民等方面,对明清时代建设廉洁、廉明、廉正、廉能的廉政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发挥了积极作用。明清时期也产生了一批以朱子理学廉政思想为行动指南的清... 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在自身修养、选才用人、惩治贪腐、仁政恤民等方面,对明清时代建设廉洁、廉明、廉正、廉能的廉政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发挥了积极作用。明清时期也产生了一批以朱子理学廉政思想为行动指南的清官,其中以海瑞、于成龙为代表的廉官能吏,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和政治实践,为明清廉政文化吹进了清新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理学 廉政思想 明清廉政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的专利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卢青 赵澎碧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1期37-44,共8页
"大数据"(Big Data)应用已经拓展到众多领域,在以专利资源为主导的知识产权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大数据专利分析现状,对美日韩主要专利软件(平台)进行了深入分析比较,并结合其优缺点,构建出了大数据专利分析模型(P... "大数据"(Big Data)应用已经拓展到众多领域,在以专利资源为主导的知识产权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大数据专利分析现状,对美日韩主要专利软件(平台)进行了深入分析比较,并结合其优缺点,构建出了大数据专利分析模型(PD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专利分析平台 大数据专利分析模型 PD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扬优秀文化传统 深化社会主义善治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101,共6页
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深化善治,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应继承和发扬文化优秀传统,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这是治理领域"四个自信"的体现,是该领域坚持中国特色、发扬中国... 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深化善治,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应继承和发扬文化优秀传统,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这是治理领域"四个自信"的体现,是该领域坚持中国特色、发扬中国风格和开辟中国话语的基本路径。文化自信乃是善治的心理前提,中华德治传统是善治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源泉,人民至上的治理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有机融合优秀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所形成的政治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善治 文化自信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