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探析——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建男 廖军凯 廖合群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94,共4页
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良好的融合发展基础,两者进行产业融合无疑是促进红色旅游深入持续发展的破题之举和战略选择。在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技术融... 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良好的融合发展基础,两者进行产业融合无疑是促进红色旅游深入持续发展的破题之举和战略选择。在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等,两者融合发展的方向主要有红色文化创意园、红色影视、实景演出、红色展览宣讲、红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和现代媒体传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山岳型旅游项目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以江西省上饶市灵山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华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844-2846,2861,共4页
以上饶市灵山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探讨灵山在城郊山岳型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更好更快地实现该区域从一般旅游区向城郊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转变。
关键词 灵山 山岳型旅游 存在问题 对策 上饶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与康养旅游融合发展探讨-以上饶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剑宇 徐子惠 于海龙 《广东茶业》 2021年第5期33-38,共6页
当前,旅游新业态不断出现,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对医疗健康产业更为重视,养生与养心的需求极速增长,旅游业与医疗健康产业进入加快融合进程,使得康养旅游具有巨大的持续发展空间。本文以茶为依托,茶文化为载体,分析上饶主要茶叶产地的... 当前,旅游新业态不断出现,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对医疗健康产业更为重视,养生与养心的需求极速增长,旅游业与医疗健康产业进入加快融合进程,使得康养旅游具有巨大的持续发展空间。本文以茶为依托,茶文化为载体,分析上饶主要茶叶产地的茶品质、茶旅产品类型,结合目前上饶茶文化与康养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的现状、空间区域分布及其特征,探索茶文化与康养旅游两个产业统一融合发展的新方法和路径,从而有效推动上饶茶文化与康养旅游的统一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康养旅游 医疗旅游 旅游发展 上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饶茶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田海涛 郑旭丽 +2 位作者 黄果 许燕梅 马硕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7期214-216,共3页
指出了茶叶文化遗产是农业文化遗产中具有中华民族烙印,并能强烈展现中华文化精髓的重要遗产资源。上饶茶叶历史悠久,茶叶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拥有独特的茶叶制作技艺、丰富的茶俗茶礼等文化遗产内容。对上饶茶叶历史和茶叶文化遗产内容... 指出了茶叶文化遗产是农业文化遗产中具有中华民族烙印,并能强烈展现中华文化精髓的重要遗产资源。上饶茶叶历史悠久,茶叶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拥有独特的茶叶制作技艺、丰富的茶俗茶礼等文化遗产内容。对上饶茶叶历史和茶叶文化遗产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茶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从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茶叶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依托现代科技建立茶叶生产质量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保护与传承的对策。以此增加茶叶文化遗产的附加值和市场影响力,推动上饶茶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实现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上饶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茶叶 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细菌群落对稀土元素镧、钆、钇及秸秆还田的响应
5
作者 金姝兰 满百膺 +4 位作者 段桂兰 金德才 张洲 保琼莉 胡忠俊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501,共16页
探讨不同类型、不同量的稀土与不同比例的秸秆还田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轻、中、重不同稀土矿区秸秆科学还田及土壤修复精准施策提供有益参考。分别将不同量的轻稀土元素镧(La)、中稀土元素钆(Gd)、重稀土元素钇(Y)及秸秆添加至对应... 探讨不同类型、不同量的稀土与不同比例的秸秆还田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轻、中、重不同稀土矿区秸秆科学还田及土壤修复精准施策提供有益参考。分别将不同量的轻稀土元素镧(La)、中稀土元素钆(Gd)、重稀土元素钇(Y)及秸秆添加至对应的PVC桶内(每桶装有1000 kg土壤),使添加的稀土及秸秆在土壤样品中的含量分别达0 mg·kg^(-1)(稀土)、1%(秸秆),0 mg·kg^(-1)(稀土)、2%(秸秆),500 mg·kg^(-1)(稀土)、1%(秸秆),500 mg·kg^(-1)(稀土)、2%(秸秆),1000 mg·kg^(-1)(稀土)、1%(秸秆),1000 mg·kg^(-1)(稀土)、2%(秸秆),探讨土壤细菌群落的不同响应。实验表明,添加秸秆可提高土壤N、P、K含量及pH值,稀土添加量为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2%的土壤样品全磷、全氮、铵态氮、有机质、速效钾、pH均高于稀土添加量为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1%的样品;随着稀土添加量的升高,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La、Gd、Y添加量为1000 mg·kg^(-1)的土壤细菌α多样性、OTU数均低于500 mg·kg^(-1)的样品。La、Gd、Y与秸秆添加至土壤,细菌群落反应和生物毒性不同,毒性大小表现为Y>La>Gd,对Y有极高耐受性的菌是厚壁菌门,其余大部分物种显著被Y抑制,Y与Alicyclobacillus及Bacillus正相关,与其他大部分菌属负相关;La与Cellulomonas正相关,与Candidatus Solibacter负相关,Gd与Massilia和Candidatus Solibacter正相关。通过三维荧光发现,秸秆添加量为2%的样品,其溶解性有机物(DOM)与稀土元素形成的络合物较显著,络合物影响了稀土形态,降低了其生物有效性,从而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导致Y添加量为50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1%的样品,土壤细菌致病功能显著高于Y添加量为50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2%的样品,前者相关值是后者的1.36倍;La添加量为100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1%的样品,其通过KEGG预测功能在pathway.L2层级检测到的癌症指标显著高于La添加量为1000 mg·kg^(-1)、秸秆添加量为2%的样品,前者相关值是后者的1.51倍。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重稀土元素的毒性大于轻、中稀土,随着浓度增大其对微生物的毒性增强;土壤细菌受稀土、秸秆、土壤理化性质、气温等影响显著,细菌又反作用于土壤理化性质;稀土元素与DOM形成了有机络合物,影响了稀土元素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有机络合物的形成影响了土壤细菌的功能;不同稀土种类与添加量及不同量的秸秆还田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细菌群落 生物有效性 秸秆还田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农业旅游垂直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金姝兰 姚宁萍 潘华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1-935,共5页
农业旅游开发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依据农业旅游的特点、鄱阳湖流域自然景观、资源环境及目标市场与系统内部空间结构相互作用的关系,按坡度、等高线从低到高建设水域和湿地渔俗文化体验与候鸟观光区,平原农耕文化体验区,丘陵、... 农业旅游开发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依据农业旅游的特点、鄱阳湖流域自然景观、资源环境及目标市场与系统内部空间结构相互作用的关系,按坡度、等高线从低到高建设水域和湿地渔俗文化体验与候鸟观光区,平原农耕文化体验区,丘陵、盆地特色种养休闲农业旅游区,山地度假、认知、观赏、休闲复合型农业旅游区,促使鄱阳湖流域城乡统筹与产业融合以及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农业旅游 垂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初探——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细嘉 周青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0,共5页
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构建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 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构建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协调程度较低,主要集中在失调衰退型、过渡类型和基本协调型;各年份所隶属的耦合协调类型也不尽相同。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2001-2011年这11年间鄱阳湖区域前期集中于经济滞后型,中后期集中于环境滞后型。基于生态旅游建设视角提出的环境调控对策建议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经济;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建设设 耦合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设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三清山珍稀濒危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臧敏 邱筱兰 +1 位作者 姚丽芳 钟方华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80,共7页
基于野外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依据IUCN和国内有关珍稀濒危植物评估标准,对三清山国家和地方两级珍稀濒危植物地理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与邻近的黄山、武夷山、天目山和庐山的珍稀濒危植物地理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清山珍稀濒危... 基于野外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依据IUCN和国内有关珍稀濒危植物评估标准,对三清山国家和地方两级珍稀濒危植物地理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与邻近的黄山、武夷山、天目山和庐山的珍稀濒危植物地理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清山珍稀濒危植物有128种,隶属于43科96属,分别占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种、科、属总数的61.84%、75.44%、75%。三清山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具有种类组成丰富、生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和特有成分显著等特点,集中了丰富的中国特有成分及大量原始的温带属和众多的古老孑遗植物,是我国第三纪植物区系的重要"避难所"。与毗邻山地珍稀濒危植物地理成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5山地植物区系关系较密切,但三清山与黄山植物区系关系最密切,与武夷山植物区系关系最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地理成分 三清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种子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5
9
作者 臧敏 邱筱兰 刘志龙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59-164,共6页
报导了产于江西三清山的9种和1变种、1变型及1亚种江西种子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分别是:高山柏、檀梨、黄山花楸、顶花板凳果、中华秋海棠、接骨木、白花夏枯草、匍匐南芥、铁皮石斛、多叶斑叶兰、红花假婆婆纳、竹灵消。凭证标本均存放... 报导了产于江西三清山的9种和1变种、1变型及1亚种江西种子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分别是:高山柏、檀梨、黄山花楸、顶花板凳果、中华秋海棠、接骨木、白花夏枯草、匍匐南芥、铁皮石斛、多叶斑叶兰、红花假婆婆纳、竹灵消。凭证标本均存放于上饶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植物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地理新分布 三清山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差异 被引量:3
10
作者 臧敏 曾欢 +4 位作者 于彩云 吴梦萍 刘凌姣 曾玲 张一林 《福建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5-12,共8页
以江西省三清山、武夷山、井冈山、南岭和庐山的维管束植物名录为基础,依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统计... 以江西省三清山、武夷山、井冈山、南岭和庐山的维管束植物名录为基础,依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统计5个山地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作为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对种类组成、地理成分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珍稀濒危植物有78科、208属、422种。物种丰度指数是西部井冈山>南部南岭>东部武夷山和三清山>北部庐山;保护等级是国家保护植物主要集中于Ⅱ级、Ⅲ级或易危、近危(低危)物种,地方保护植物集中在Ⅰ级、Ⅲ级,Ⅱ级占有较大比例。科水平上武夷山与南岭最相似,属和种水平上三清山与武夷山最相似。东西部地理成分差异较小,南北部差异较大。东部、北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偏向温带;西部、南部偏向热带。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常绿林和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井冈山、武夷山和南岭地区的兰科植物区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植物定名的原始标本多样,可成为江西省重点保护植物分布的热点地区或关键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地理分布 关键地区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清山种子植物东亚-北美地理成分比较研究
11
作者 臧敏 邱筱兰 姚丽芳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三清山种子植物的东亚-北美地理成分进行区系分析,并与中国七大地理区的山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清山种子植物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有75属,隶属于43科,含157种(含种下等级),分别占三清山种子植...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三清山种子植物的东亚-北美地理成分进行区系分析,并与中国七大地理区的山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清山种子植物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有75属,隶属于43科,含157种(含种下等级),分别占三清山种子植物总数的9.28%、26.71%、8.55%;占中国种子植物该分布类型总属数的61.98%。区系组成丰富,以少种属(含1~5种)为优势,占总属数90.67%。木本植物主要集中分布于东亚,草本植物北美稍多。垂直梯度变化上呈现"上下低,中间高"的分布式样。与华东、华中山地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密切,与西北山地植物区系最疏远。该成分分布主要集中于南岭以北,秦岭以南,大巴山(或巫山、雪峰山)以东,三清山是中国东亚-北美间断分布中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东亚-北美地理成分 相似性比较 江西三清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国内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万田户 张志荣 +1 位作者 李树亮 梁荣琼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149,共12页
通过高峰指数、年际变动指数、季节性结构分量模型分析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并以地理集中指数分析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年际变动上,我国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呈现阶段性增长,总体发展差异大;2014年的年际变动指数最小,关... 通过高峰指数、年际变动指数、季节性结构分量模型分析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并以地理集中指数分析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年际变动上,我国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呈现阶段性增长,总体发展差异大;2014年的年际变动指数最小,关注度最稳定.年内分布上,我国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双峰型、三峰型和多峰型特征,旺季时间长、平季与淡季时间短.2)空间分布上,我国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呈分散均衡式发展,但四川、浙江、广东、山东、北京等地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较高;华东地区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最为集中,其次为西南、华中、华北、华南地区,西北、东北地区空间分布则较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网络关注度 百度指数 时空分布 季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上饶灵山蕨类植物资源分析
13
作者 臧敏 缪正鹏 +1 位作者 毛星琳 林智惠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于2020年,采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蕨类植物资源种类组成、资源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灵山有蕨类植物资源18科、44属、75种(含变种),分别占中国蕨类植物总数的47.37%、24.86%、3.52%... 于2020年,采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蕨类植物资源种类组成、资源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灵山有蕨类植物资源18科、44属、75种(含变种),分别占中国蕨类植物总数的47.37%、24.86%、3.52%,占江西蕨类植物总种数的17.32%。优势科为凤尾蕨科、蹄盖蕨科、卷柏科、金星蕨科、鳞毛蕨科和水龙骨科;优势属为卷柏属、凤尾蕨属和金星蕨属。资源类型可分为药用蕨类植物、观赏蕨类植物、食用蕨类植物、指示蕨类植物、工业原料蕨类植物、饲料和绿肥蕨类植物及农药蕨类植物等7大类,以药用蕨类植物为主,其次为观赏蕨类植物。并提出开发与保护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资源 上饶灵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元孝道对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白凯 张娇 璩亚杰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73,共12页
孝道观念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传统的心理概念,它调节和支配着中国人的家庭活动方式与行为,反映出中国人的一种典型社会心理状态。文章通过初步理论建构与实证检测,将孝道观念细分为"权威性孝道"与"相互性孝道",关联检... 孝道观念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传统的心理概念,它调节和支配着中国人的家庭活动方式与行为,反映出中国人的一种典型社会心理状态。文章通过初步理论建构与实证检测,将孝道观念细分为"权威性孝道"与"相互性孝道",关联检验了双元孝道观念对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权威性孝道与相互性孝道运作机制有异,二者关系不显著;(2)在带父母的家庭旅游活动中,相互性孝道显著影响着子女的旅游决策行为,而权威性孝道对子女旅游决策行为影响不明显。该结论在理论上拓展了家庭旅游决策行为分析的本土化视域,明晰了孝道观念对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关键影响,也为企业开发家庭旅游产品提供了应用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性孝道 权威性孝道 家庭旅游决策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视野下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剑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22,共3页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农耕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丰富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为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国家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在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和...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农耕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丰富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为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国家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在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和整合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从绿色视野出发,明确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生态原则,寻找绿色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乡村旅游资源 开发与整合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电影发展的历史与特点
16
作者 马晓云 李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8-40,共3页
受沙俄和苏联时代电影艺术的熏陶与电影产业的影响,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继承了苏联电影产业的历史遗产,表现为创造艺术氛围良好,电影创作的艺术积累丰厚,但是电影产业制作水平较低的基本实情。为了哈萨克斯坦国产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哈萨... 受沙俄和苏联时代电影艺术的熏陶与电影产业的影响,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继承了苏联电影产业的历史遗产,表现为创造艺术氛围良好,电影创作的艺术积累丰厚,但是电影产业制作水平较低的基本实情。为了哈萨克斯坦国产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哈萨克斯坦政府与电影从业者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电影发展的道路。哈萨克斯坦电影产业发展道路呈现出结合了历史与现实的特点,基本上表现为由政府资金支持与国有电影企业创造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电影艺术 电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对婺源延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镜秋 刘安其 +1 位作者 戴五宏 吴玲丽 《当代农机》 2024年第8期83-84,共2页
阐述了延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路径、存在问题。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探讨了延村传统村落进一步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与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特征与潜力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姝兰 刘春燕 毛端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基于1979—2007年统计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大复种指数与热量、水资源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模型计算分析了该地区的复种指数理论潜力和可挖掘潜... 基于1979—2007年统计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大复种指数与热量、水资源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模型计算分析了该地区的复种指数理论潜力和可挖掘潜力。结果表明:2007年与1979年相比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减少,耕地复种指数下降。以研究区2007年的耕地复种指数为参照,该区耕地复种指数理论可挖掘潜力为108.37%,其中最大的是浙江为160.5%,其次是湖北、江西、上海,分别为130.7%,113.0%,110.6%,其余各地也较大。复种指数的下降,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如何挖掘本区耕地复种指数潜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土地制度创新等措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耕地 复种指数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三清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臧敏 邱筱兰 +1 位作者 姚丽芳 钟方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8-361,共4页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统计基础上,对三清山野生药用植物生活型和功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清山野生药用植物有1 035种,隶属于194科,510属,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50.65%、22.09%、9.29%。生活型以草本药用植物为主,有605种,占总种数...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统计基础上,对三清山野生药用植物生活型和功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清山野生药用植物有1 035种,隶属于194科,510属,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50.65%、22.09%、9.29%。生活型以草本药用植物为主,有605种,占总种数的58.45%,其次,木本药用植物316种,藤本药用植物80种,附生植物21种和寄生植物10种。从药用植物功效看,三清山野生药用植物以清热类为主,有534种,占总种数的51.59%,其次,活血化瘀类234种,祛风湿类183种,化痰止咳平喘类172种,止血类126种,行气类38种,驱虫类21种,消食类20种,其他类200种。三清山野生药用植物被中国药典(2010版)收录的有15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资源 生活型 功效 三清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稀土矿产开采环境代价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杨芳英 廖合群 金姝兰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90,共4页
赣南素有"稀土王国"之美誉,离子型稀土开采总量占全国的70%。但赣南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开采技术含量低、采矿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导致放射性元素、重金属和氟、氨氮和硫酸根及大量... 赣南素有"稀土王国"之美誉,离子型稀土开采总量占全国的70%。但赣南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开采技术含量低、采矿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导致放射性元素、重金属和氟、氨氮和硫酸根及大量的尾矿、废石的形成,破坏了矿山地貌和景观,造成水土流失和滑坡,影响水体、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环境代价触目惊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 稀土矿产 开采 环境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