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375%罗哌卡因不同注射速度对后入路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邓欢玲 朱妍梦 +5 位作者 戴春群 邢现良 汤斌铨 游宇鹃 胡衍辉 龙小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探讨0.375%罗哌卡因不同注射速度对超声引导下后入路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拟在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Dixon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5~70岁,BMI 18~30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 目的探讨0.375%罗哌卡因不同注射速度对超声引导下后入路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拟在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Dixon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5~70岁,BMI 18~30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侧注射速度40 ml/min组(H组)和每侧注射速度20 ml/min组(L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腰方肌阻滞,H组和L组每侧分别以40 ml/min和20 ml/min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记录术后4、8、12、24 h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舒芬太尼用量、补救性镇痛例数。记录内脏损伤、局麻药中毒、穿刺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L组比较,H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延长(P<0.05);术后4、8、12、24 h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性镇痛例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均无内脏损伤、局麻药中毒、穿刺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后入路腰方肌阻滞中,0.375%罗哌卡因注射速度40 ml/min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20 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注射速度 腰方肌阻滞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球内皮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影响
2
作者 戴春群 邓美玲 +2 位作者 梁应平 胡衍辉 徐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观察抗坏血酸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球内皮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影响。方法 32只SD健康清洁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为正常血糖大鼠,B、C、D组首先建立糖尿病模型,A、B组为假手术组,麻醉后行腹部正中切口,小心分离... 目的观察抗坏血酸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球内皮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影响。方法 32只SD健康清洁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为正常血糖大鼠,B、C、D组首先建立糖尿病模型,A、B组为假手术组,麻醉后行腹部正中切口,小心分离暴露双侧肾蒂游离肾动脉,30min后关闭腹腔;C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15d后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D组每天腹腔注射抗坏血酸200 mg/kg 0.5 ml,15d后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术前30 min(T_1)、游离肾动脉后(T_2)、术后30 min(T_3)、术后6h(T_4)、术后24h(T_5)的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检测术后24h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细胞色素C(CytC)和多糖-蛋白复合物的表达情况。结果C、D组大鼠在T_3~T_5时BUN、Cr、MDA水平明显高于A、B组,SOD水平明显低于A、B组(P〈0.05)。与C组比较,D组大鼠T_3~T_5时BUN、Cr、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caspase-3、CytC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小球内皮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厚度明显增加,肾组织损伤明显改善(P〈0.05)。结论抗坏血酸预处理可通过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球内皮多糖-蛋白复合物的损伤从而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糖尿病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多糖-蛋白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