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水锋 吴金林 慕园飞 《南方农机》 2018年第9期54-54,共1页
机电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综合的呈交叉形式的新型的学科,它是由微电子、光、机、电等方面的技术所组成的,它的发展不仅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是实现机械智能化的关键。本文就农业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 农业机械发展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还田对饲料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峥 常伟 +4 位作者 李俊诚 苏连泰 高鲤 周鹏 安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3,共11页
紫花苜蓿作为绿肥还田,并与玉米周年轮作是改良农田土壤,增加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但苜蓿绿肥促进玉米增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试验分别选择秋季种植黑麦草(黑麦草地)和紫花苜蓿(苜蓿地)二个地块,将部分黑麦草还田(即黑麦草绿肥... 紫花苜蓿作为绿肥还田,并与玉米周年轮作是改良农田土壤,增加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但苜蓿绿肥促进玉米增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试验分别选择秋季种植黑麦草(黑麦草地)和紫花苜蓿(苜蓿地)二个地块,将部分黑麦草还田(即黑麦草绿肥)和紫花苜蓿还田(即苜蓿绿肥)后种植饲料玉米,设置黑麦草还田+玉米(黑麦草绿肥处理)、苜蓿还田+玉米(苜蓿绿肥处理)和黑麦草地施苜蓿绿肥中等量的氮素+玉米(苜蓿等量氮肥处理,即黑麦草地添加与苜蓿绿肥氮素等量的氮肥作为基肥)3个处理。结果显示:与黑麦草绿肥处理相比,苜蓿绿肥和苜蓿等量氮肥处理明显促进了玉米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的增加,收获期生物量依次提高了48.77%和37.73%,但二者的氮肥偏生产力差异巨大,分别比黑麦草绿肥处理增加48.77%和降低9.61%;苜蓿绿肥处理增加了玉米新叶、老叶和叶鞘的N含量,分别较黑麦草绿肥处理提高9.59%、9.97%和33.90%,增加幅度高于苜蓿等量氮肥处理;而根尖中N含量在苜蓿等量氮肥处理中最高,其次是苜蓿绿肥处理,较黑麦草绿肥处理依次增加78.07%和23.08%;与N转运相关的关键基因ZmNPF6.4和ZmNPF6.6表达量在苜蓿绿肥处理的根中分别上调了96.48%和234.08%,同时ZmNRT2.1、ZmNRT2.2和ZmNPF6.6在白天叶片中显著上调,ZmNPF6.4和ZmNPF6.6在夜间叶片中显著下调。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还田通过影响饲料玉米根系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和转运,有效促进了玉米生长,提高了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玉米 绿肥 氮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刈割时期对甜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春宏 苏衍菁 +6 位作者 张培通 王仪明 郭文琦 殷剑美 韩晓勇 王立 火恩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45,共7页
【目的】探讨二次刈割时期对不同甜高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江苏地区甜高粱种植二次刈割选择适宜品种与刈割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育期偏早的中科甜3号、苏科甜1号和生育期偏迟的YT003和辽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 【目的】探讨二次刈割时期对不同甜高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江苏地区甜高粱种植二次刈割选择适宜品种与刈割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育期偏早的中科甜3号、苏科甜1号和生育期偏迟的YT003和辽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品种为主区,以收获刈割时期为副区,分别在生长第75(早)、90(中)、105(晚)d头茬刈割,第165 d第2次刈割;以一次收获作对照。收获时测定不同处理甜高粱的农艺性状、饲用产量与品质。【结果】生育期偏早的中科甜3号和苏科甜1号头茬采取早、中期刈割处理,二次收获时均处于抽穗期或抽穗后期。各品种的株高在二次刈割处理的头茬表现为早<中<晚期处理,二茬则表现为早>中>晚处理。各品种采取二次刈割处理时无倒伏现象。各品种二次刈割头茬与二茬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含量均较一次收获高,而平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酸性洗涤纤维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一次收获低。除平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外,二次刈割头茬采取早、中期刈割处理的鲜干重及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的中性洗涤纤维产量主效应均显著高于二次刈割晚期及一次收获处理(P<0.05),其中中科甜3号和苏科甜1号的各产量指标较辽甜1号和YT003具有明显优势。【结论】江苏地区甜高粱种植中,采取二次刈割时宜选择偏早熟品种,头茬宜采取早、中期刈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二次刈割 品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轮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仪明 雷艳芳 +1 位作者 魏臻武 韩正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03-1810,共8页
为了探明苜蓿-青贮玉米(A-C)、大麦-青贮玉米(B-C)、小麦-青贮玉米(W-C)、燕麦-青贮玉米(O-C)、黑麦草-青贮玉米(L-C)5种不同轮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玉米-玉米(C-C)连作为对照,在2014年和2015年进行了田间随... 为了探明苜蓿-青贮玉米(A-C)、大麦-青贮玉米(B-C)、小麦-青贮玉米(W-C)、燕麦-青贮玉米(O-C)、黑麦草-青贮玉米(L-C)5种不同轮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玉米-玉米(C-C)连作为对照,在2014年和2015年进行了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轮作模式下青贮玉米产量、粗蛋白、淀粉、粗脂肪、p H值、有机质、速效养分和土壤酶活性指标均显著优于连作模式(P<0.05)。A-C处理中青贮玉米产量、裹包青贮玉米的粗蛋白、淀粉、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并分别高出对照(C-C)39.29%、27.90%、39.46%和28.30%。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其中A-C和O-C处理中,蔗糖酶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明显下降;W-C处理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明显下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轮作处理土壤肥力得分依次为A-C>O-C>B-C>W-C>L-C,说明苜蓿与青贮玉米轮作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青贮饲料品质,还有助于改良土壤。本研究结果为长三角地区优质饲草轮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轮作 产量 品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对轮作水稻产量和蔗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蕊 王峥 +4 位作者 王仪明 苏连泰 高鲤 周鹏 安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9-140,共12页
紫花苜蓿与水稻轮作具有改善稻田质量和增加水稻产量的作用,但苜蓿促进水稻增产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晰。试验设置种植黑麦草土+NPK基肥+尿素追肥(PRS)、种植苜蓿土+NPK基肥+尿素追肥(PAS)和苜蓿土+苜蓿绿肥+NPK基肥+尿素追肥(紫花苜蓿处理)... 紫花苜蓿与水稻轮作具有改善稻田质量和增加水稻产量的作用,但苜蓿促进水稻增产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晰。试验设置种植黑麦草土+NPK基肥+尿素追肥(PRS)、种植苜蓿土+NPK基肥+尿素追肥(PAS)和苜蓿土+苜蓿绿肥+NPK基肥+尿素追肥(紫花苜蓿处理)3个处理。结果显示,与2个对照处理相比,紫花苜蓿处理显著提高了轮作水稻的分蘖数、生物量、籽实产量以及抽穗期叶片N、P、K含量;紫花苜蓿处理分蘖期、抽穗期和收获期的水稻净光合速率依次比PRS增加了16.99%、27.22%和40.99%,比PAS增加了16.88%、37.99%和33.51%;参与蔗糖代谢的关键基因OsAGPS1、OsAGPL1、OsMEX1、OsSPS1和OsSUS5的相对表达量在叶片(白天和夜间)和根系中明显变化,与PRS相比,5个基因在分蘖期夜间的表达量分别上调2.45、2.96、1.29、1.66和6.04倍,而白天仅OsMEX1和OsSPS1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同时,OsMEX1在抽穗期夜间和收获期明显下调;在根系中,OsAGPL1、OsMEX1和OsAGPS1在分蘖期或抽穗期明显上调表达;与此相应,分蘖期叶片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以及新叶和叶鞘的淀粉、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而老叶中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通过影响轮作水稻分蘖期叶片N、P、K含量和蔗糖代谢通路关键基因的昼夜表达格局而改变淀粉、蔗糖和可溶性糖在水稻叶片和叶鞘的分配,从而促进水稻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水稻 营养元素 蔗糖代谢基因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刈割时间对青贮玉米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雷艳芳 王仪明 +2 位作者 常伟 李俊诚 魏臻武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4期45-49,共5页
研究了上海崇明地区不同刈割时间对青贮玉米品种生物量、干物质、营养成分和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全株生物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个青贮玉米品种在不同刈割时间的生物量差异显著,平均... 研究了上海崇明地区不同刈割时间对青贮玉米品种生物量、干物质、营养成分和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全株生物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个青贮玉米品种在不同刈割时间的生物量差异显著,平均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耀青3号'>‘登海11号'>‘雅玉8号'。‘雅玉8号'生物量的高峰值出现在8月6日和8月7日,‘耀青3号'生物量的高峰值出现在8月2日,‘登海11号'生物量的高峰值出现在8月5日和8月7日。刈割时间对3个青贮玉米全株干物质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干物质含量呈增加趋势。青贮玉米的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着收获时间的变化差异显著,淀粉含量最高峰在8月23日,为36.7%;粗蛋白含量最高峰在8月17日,为7.87%;粗脂肪含量最高峰在8月18日,为4.38%。不同阶段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存在显著差异,3个青贮玉米平均相对饲用价值在8月7日达到最高,为152.34%。主成分分析表明,生物量和干物质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4.741%,收获时间为8月9日时主成分的综合得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上海崇明 刈割时间 生物量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周年轮作栽培模式 被引量:8
7
作者 于晨 王仪明 +4 位作者 马力 苏连泰 高鲤 周鹏 安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6-1005,共10页
为探索南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新途径,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紫花苜蓿和玉米(Zea mays)周年轮作栽培模式,本研究开展了紫花苜蓿冬闲田栽培技术和轮作玉米栽培技术研究。紫花苜蓿栽培试验设置了对照(不施肥)和施肥(NPK复合肥)处... 为探索南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新途径,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紫花苜蓿和玉米(Zea mays)周年轮作栽培模式,本研究开展了紫花苜蓿冬闲田栽培技术和轮作玉米栽培技术研究。紫花苜蓿栽培试验设置了对照(不施肥)和施肥(NPK复合肥)处理;轮作玉米试验设置了原位添加苜蓿绿肥(紫花苜蓿种植地)、异地添加苜蓿绿肥(未种植紫花苜蓿地)和不添加苜蓿绿肥(对照)3个处理,添加量为3000 kg·hm^(−2)苜蓿干草。结果表明:秋播紫花苜蓿可分别于次年4月初和5月中旬刈割两茬。其中,施肥显著提高了苜蓿产量和叶蛋白质含量(P<0.05),两茬累计干草产量达到10897 kg·hm^(−2),比对照增产22.7%;与未种苜蓿地相比,种植苜蓿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层的全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P<0.05)。原位添加和异地添加苜蓿绿肥均显著提高了轮作玉米的全株生物量(P<0.05),增幅分别达到40.1%和16.7%,并且,原位添加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及10−20 cm的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饲用玉米周年轮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轮作栽培模式,既可获得紫花苜蓿和玉米双丰收,又可有效改善农田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冬闲田 轮作 绿肥 速效磷 土壤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裹包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建忠 孙惠忠 +1 位作者 常伟 高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6期117-119,共3页
以青贮饲料为研究对象,进行机械化生产、收割切碎、压缩和裹包青贮技术研究,阐明青贮裹包生产工艺标准。结果表明:机械裹包的压缩比为4时,青贮饲料生产成本与质量最佳。
关键词 青贮生产 机械化 裹包技术 青贮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玉米的发展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常伟 李俊诚 戴海威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12期169-170,173,共3页
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而青贮玉米的生长周期较短、产量高,并且全株均可饲用。为促进青贮玉米生产质量以及产量的增加,在青贮玉米种植中,需掌握专业的种植技术,选择适宜品种,并加强播种、田间管理,采用科... 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而青贮玉米的生长周期较短、产量高,并且全株均可饲用。为促进青贮玉米生产质量以及产量的增加,在青贮玉米种植中,需掌握专业的种植技术,选择适宜品种,并加强播种、田间管理,采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此,文章主要对青贮玉米种植技术要点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种植效益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与苜蓿混合草颗粒成型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俊诚 李娜 何永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36期129-129,共1页
本论文通过对柠条与苜蓿混合草颗粒的生产的成型性的几个影响因素:粉碎粒度、水分含量、原料的配比,以及柠条与苜蓿混合草颗粒的生产的成型性的检测指标:粉化率、成型率、硬度和密度的测定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如下结论:①原料组成柠... 本论文通过对柠条与苜蓿混合草颗粒的生产的成型性的几个影响因素:粉碎粒度、水分含量、原料的配比,以及柠条与苜蓿混合草颗粒的生产的成型性的检测指标:粉化率、成型率、硬度和密度的测定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如下结论:①原料组成柠条与苜蓿比为45%:55%,水分为22%~23%,粒度为5mm时成型性最好,成型率达90.01%,同时粉化率最低,可达到0.93%,硬度也最高,为167,08N;②原料组成柠条与苜蓿为45%:55%,水分为23%~24%时,密度最高,为1207.92kg/m^3;③原料组成柠条与苜蓿比为45%:55%,水分为23%~24%时,成型性为82.60%;同时粉化率最高,为3.22%。粒度为3mm时硬度最小,为100.89N,成型性最差;④原料组成柠条与苜蓿为45%:55%,水分为26%~27%时,密度最小,为762.64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柠条 草颗粒 成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除玉米田香附子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伟 甘欣 李俊诚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5期90-90,共1页
利用硝磺草酮与烟嘧磺隆·莠去津复配剂防除玉米田杂草香附子的效果表明,这种复配制剂的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好于2,4-D-丁酯。除草效果好于玉农乐、苞卫、硝磺草酮,防效提升30%,对于其他杂草的协防效果提高40%。
关键词 香附子 硝磺草酮 烟嘧磺隆·莠去津 苞卫 2 4-D-丁酯 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麦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佐俊 《南方农机》 2018年第9期88-88,90,共2页
大麦生育期较短,通常比小麦早熟10-15天,适合种植在无霜期短,昼夜温差较大的高寒山区。大麦生产过程中由于连作或气候条件原因病虫害时常发生,若防治措施不到位会降低产量和品质,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大麦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大麦病虫害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稻病虫防控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东军 《广东蚕业》 2019年第5期51-51,53,共2页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众多农产品之一,对于我国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水稻的价值更在于为我国粮食供应提供有力的补给,因此水稻的种植需要重视。在种植水稻的过程,由于外界的原因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为了保障水...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众多农产品之一,对于我国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水稻的价值更在于为我国粮食供应提供有力的补给,因此水稻的种植需要重视。在种植水稻的过程,由于外界的原因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为了保障水稻的产量不受到影响,需要进行防护,采取有效的措施,抑制病虫害的发生。绿色防护技术的研制是为了保护对周围环境以及水稻的影响,在防控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生长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防控,从而确保水稻的健康成长,以及水稻的产量,给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飞防技术应用和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远豹 李俊诚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9期61-62,共2页
同以往的传统植保机械不同,无人机植保作业在效率和性能方面优势明显。论文从无人机飞防特征、优缺点、发展前景等方面着手,详细阐述了当下无人机飞防技术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针对无人机植保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难题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 同以往的传统植保机械不同,无人机植保作业在效率和性能方面优势明显。论文从无人机飞防特征、优缺点、发展前景等方面着手,详细阐述了当下无人机飞防技术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针对无人机植保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难题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以期相关研究领域思路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飞防技术 应用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俊诚 常伟 戴海威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30期27-28,共2页
为提高水稻种植的生产效率,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促进农业整体现代化、机械化进程,采用植保无人机防治病虫害技术,该文集中分析讨论了植保无人机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优化的部分内容,以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病虫害防治 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生产中营养物质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6
作者 李娜 《畜禽业》 2019年第9期26-26,共1页
物质转化作为畜牧生产运行的重要工作。以现阶段畜牧生产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畜牧生产中营养物质转变的规律,并明确新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根据现有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此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 畜牧生产 营养物质 影响因素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蘖影响水稻产量的探究
17
作者 张新贵 王远豹 +1 位作者 李俊诚 张志峰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2期79-79,共1页
受气候等内在生长条件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总体偏低,粮食安全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本文通过实验探究分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得出前期分蘖早、快、旺盛,可有效增加水稻成穗数,从而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因此,该研究... 受气候等内在生长条件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总体偏低,粮食安全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本文通过实验探究分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得出前期分蘖早、快、旺盛,可有效增加水稻成穗数,从而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因此,该研究可为今后部分地区水稻生产实践做出有效指导,对进一步实现水稻高产、稳产有实质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 水稻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几种施药方案对不同品种水稻螟虫防治效果
18
作者 刘友伟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5期47-49,共3页
近几年,水稻螟虫对水稻的危害程度在不断加深,此害虫繁殖快、天敌少、防治难度大,所以这样就导致直接危害我国的水稻产量及品质,本文通过简单实验,主要简述几种施药方案对水稻螟虫防治效果的检验对比。通过三种施药方案对比得知,每亩用... 近几年,水稻螟虫对水稻的危害程度在不断加深,此害虫繁殖快、天敌少、防治难度大,所以这样就导致直接危害我国的水稻产量及品质,本文通过简单实验,主要简述几种施药方案对水稻螟虫防治效果的检验对比。通过三种施药方案对比得知,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50%巴丹水溶剂100毫升、50%甲胺磷乳剂100毫升,兑水200千克喷雾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持续时间长,并且可以同时兼防其他虫害,能最大发挥农药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螟虫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明地区紫花苜蓿种植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索
19
作者 王远豹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5期121-122,共2页
苜蓿有着“牧草之王”的美誉,产量高,而且质地优.因其不喜欢阴雨,苜蓿多为北方栽培草种,但近几年苜蓿在我国崇明岛上的适应性明显增强,长势一片大好。本文从崇明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影响入手,论述当地苜蓿发展的现状,以及针对国内外... 苜蓿有着“牧草之王”的美誉,产量高,而且质地优.因其不喜欢阴雨,苜蓿多为北方栽培草种,但近几年苜蓿在我国崇明岛上的适应性明显增强,长势一片大好。本文从崇明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影响入手,论述当地苜蓿发展的现状,以及针对国内外市场苜蓿发展的需求和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未来崇明地区及国内外苜蓿的发展趋势情况做出了相应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 苜蓿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20
作者 刘友伟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1期48-49,共2页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产物,水稻产量与我国粮食安全有紧密联系,提高水稻产量,特别是亩产,对于稳定粮食总量有直接关系。育秧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机插秧的质量和产量,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因此只有正确掌握科学的育秧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产物,水稻产量与我国粮食安全有紧密联系,提高水稻产量,特别是亩产,对于稳定粮食总量有直接关系。育秧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机插秧的质量和产量,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因此只有正确掌握科学的育秧技术,才能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插秧 育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