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密薄壁轴套柔性检验方法及工序能力评价
1
作者 李厚佳 许耀东 +1 位作者 张梦梦 朱欢欢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航空航天零件要求精度高,合格率要达到100%,常采用三坐标测量来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人员测量带来的误差。精密薄壁轴套零件作为连接元件在工作中起到轴向定位和径向紧固的作用,对机械传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零件的测量精度和合格率,... 航空航天零件要求精度高,合格率要达到100%,常采用三坐标测量来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人员测量带来的误差。精密薄壁轴套零件作为连接元件在工作中起到轴向定位和径向紧固的作用,对机械传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零件的测量精度和合格率,需要将测量产生的工艺误差控制在零件公差的1/3以内,工艺误差包含定位误差、夹紧变形误差等。试验利用光固化柔性夹具对轴套进行夹紧,减少金属夹具对轴套产生的变形和损伤,消除夹紧变形误差。利用对同一个轴套零件进行重复测量,获得定位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并结合工序能力计算,来判定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夹具 三坐标测量 垂直度 不确定度 概率 工序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密封壳内外壁圆环凹槽复合脱模机构注塑模设计
2
作者 张利华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9,共6页
为同步密封壳塑件的注塑成型创新设计了一副多板式一模两腔潜伏式浇口两板模,采用分区分步进行脱模来实现塑件的自动化注塑生产。具体做法为:现将内壁的整圈圆环凹槽分解成4段,其中2段使用内收滑块实施抽芯脱模,剩余2段则使用2个“瓦片... 为同步密封壳塑件的注塑成型创新设计了一副多板式一模两腔潜伏式浇口两板模,采用分区分步进行脱模来实现塑件的自动化注塑生产。具体做法为:现将内壁的整圈圆环凹槽分解成4段,其中2段使用内收滑块实施抽芯脱模,剩余2段则使用2个“瓦片”形斜顶实施侧抽芯脱模,而外壁上的半圆环凹槽则使用2个定模侧哈夫滑块实施侧抽芯脱模,塑件最终由推板推出脱模。塑件的完全脱模由模具的5个动作来实现,包括3次开模动作和2次推出动作,其中第3次开模与2次顶出为同步动作。第1次开模使内收滑块实现内壁圆环凹槽的部分脱模,紧接着使外壁的哈夫滑块完成侧抽芯脱模,第2次为塑件从型腔镶件中脱出,第3次开模动作中,同时也包含2次顶出机构的2次顶出动作。第1次顶出为内壁剩余圆环凹槽使用2次顶出机构的1次顶出板推动斜顶顶出而实现,第2次为上推板将塑件从芯部成型件上推出而实现完全脱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密封壳 外壁圆环凹槽 内壁圆环凹槽 哈夫滑块 内收滑块 斜顶 二次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综合干预策略再思考
3
作者 孙志鹏 杨美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0,F0003,共6页
从艾滋病干预策略长期存在的“个体能动”与“社会结构”的分离问题出发,对不同艾滋病干预策略的演进进行了梳理,着重论述了不同干预策略背后的学理依据、价值以及问题。艾滋病综合干预策略并非不同干预策略的简单叠加,亦无法直接弥合... 从艾滋病干预策略长期存在的“个体能动”与“社会结构”的分离问题出发,对不同艾滋病干预策略的演进进行了梳理,着重论述了不同干预策略背后的学理依据、价值以及问题。艾滋病综合干预策略并非不同干预策略的简单叠加,亦无法直接弥合艾滋病干预过程中存在的能动与结构之间的裂隙。以社会公共卫生为理论视角,通过改善不平等和其他阻碍艾滋病干预的社会结构,依托社区组织的动员和倡导,尊重行动者个体权利并关注他们的实践及生活世界,可以连接个体能动与社会结构并为整合取向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提供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行为干预 生物医学干预 结构性干预 综合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分量与小波包能量熵的轧辊磨削颤振在线预测
4
作者 朱欢欢 迟玉伦 +2 位作者 张梦梦 熊力 应晓昂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4,共12页
针对轧辊磨削颤振时的时频域单一处理方法存在部分特征丢失的问题,提出了时频域相结合的方法对信号进行特征处理,并利用智能算法实现轧辊磨削颤振的在线预测。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对振动传感... 针对轧辊磨削颤振时的时频域单一处理方法存在部分特征丢失的问题,提出了时频域相结合的方法对信号进行特征处理,并利用智能算法实现轧辊磨削颤振的在线预测。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对振动传感器信号进行分解获得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剔除“虚假分量”后计算表征轧辊磨削颤振的时域特征。然后,利用小波包能量熵对声发射传感器信号求解频率段节点能量熵值,获得表征轧辊磨削颤振的频域特征。最后,将上述时频域特征降维后代入智能算法模型实现对轧辊磨削加工的在线预测。结果表明:LV-SVM模型的磨削颤振分类平均准确率达92.75%,模型平均响应时间为0.7765 s;验证了时频域特性的EMD和小波包能量熵方法的LV-SVM在线预测轧辊磨削颤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磨削颤振 EMD分解 固有模态函数 小波包能量熵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铝板机械铆镦工艺研究
5
作者 马冲 黄尚宇 +2 位作者 王浩 余中全 陈明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根据机械铆镦工艺过程的变形特点,设计了钢铝异质板材铆镦连接的简易模具,并进行了系列铆镦试验,基于Abaqus平台建立了机械镦铆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铆镦成形各阶段的成形特征,探讨了工艺参数对相对凹凸模间隙、相对底部厚度和... 根据机械铆镦工艺过程的变形特点,设计了钢铝异质板材铆镦连接的简易模具,并进行了系列铆镦试验,基于Abaqus平台建立了机械镦铆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铆镦成形各阶段的成形特征,探讨了工艺参数对相对凹凸模间隙、相对底部厚度和相对镦挤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较准确,最大误差为2.46%;铆接接头的相对颈部厚度分别与相对凹凸模间隙、相对底部厚度和相对镦挤距离成正相关,铆接接头的相对互锁值与其成负相关;整形过程增大了铆接接头的颈部厚度,但互锁值有所降低,当相对镦挤距离由0增大到0.44时,铆接接头的抗剪切强度提高了18.7%,而剥离强度则降低了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铆镦 铆接接头高度 有限元仿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滚子球基面磨削力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朱文博 黎康顺 +1 位作者 朱欢欢 迟玉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9-687,共9页
为实现圆锥滚子球基面优质高效的磨削加工,以滚子球基面磨削原理为基础,建立圆锥滚子球基面磨削力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静刚度和功率来验证法向和切向磨削力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夹持圆锥滚子的导轮盘转速差、圆锥滚子自转线速度和砂轮... 为实现圆锥滚子球基面优质高效的磨削加工,以滚子球基面磨削原理为基础,建立圆锥滚子球基面磨削力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静刚度和功率来验证法向和切向磨削力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夹持圆锥滚子的导轮盘转速差、圆锥滚子自转线速度和砂轮线速度对磨削力的影响,同时基于球基面磨削力数学模型优化磨削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磨削力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导轮盘转速差降低、圆锥滚子自转线速度降低和砂轮线速度升高都会减小磨削力;优化后的磨削工艺参数可有效降低圆锥滚子球基面半径散差,从而再次验证了球基面磨削力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滚子球基面 磨削力模型 磨削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质齿轮齿距累积偏差影像法测量 被引量:3
7
作者 许耀东 郑卫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0-554,共5页
采用影像法对微小齿轮或软质齿轮齿距累积偏差,进行非接触测量,利用影像测量仪和回转工作台,采用单齿法和跨齿补点法,通过对回转工作台角度转位的分度误差补偿完成测量,提高了绝对法测量数据的合理性。对齿轮安装偏心误差、测量仪... 采用影像法对微小齿轮或软质齿轮齿距累积偏差,进行非接触测量,利用影像测量仪和回转工作台,采用单齿法和跨齿补点法,通过对回转工作台角度转位的分度误差补偿完成测量,提高了绝对法测量数据的合理性。对齿轮安装偏心误差、测量仪器误差和瞄准对齐误差分析,得到单齿法和跨齿补点法齿距累积偏差测量的不确定度分别为&#177;65μm和&#177;64μm,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两种方法对被测塑料软质齿轮精度等级判定都为10级。相比来说,跨齿补点法测量次数更少,过程更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软质齿轮 齿距累积偏差 分度误差补偿 影像法测量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密度对水热电化学沉积HA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朴 杜继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65,共8页
在含0.15mol/L HF,2mol/L H_3PO_4的水溶液中对Ti6Al4V基体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然后在0.02mol/L CaCl_2,0.012mol/L K_2HPO_4·3H_2O,0.139mol/L NaCl的电解液中采用水热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预处理的Ti_6Al_4V基体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 在含0.15mol/L HF,2mol/L H_3PO_4的水溶液中对Ti6Al4V基体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然后在0.02mol/L CaCl_2,0.012mol/L K_2HPO_4·3H_2O,0.139mol/L NaCl的电解液中采用水热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预处理的Ti_6Al_4V基体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台阶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沉积过程中电流密度大小对HA涂层物相、微观形貌、厚度、生物活性及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热电化学沉积方法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均制备出了HA涂层,涂层表现为分层生长,部分晶体呈花簇状。HA的厚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1.25mA/cm^2时达到最大为26.4μm,此时涂层最为致密,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最高,约为20.0MPa。模拟体液(SBF)浸泡实验能较快诱导类骨磷灰石(CHA)的生成,最大直径达到7~8μm,表明涂层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阳极氧化处理 水热电化学沉积 羟基磷灰石涂层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u-Sn-In多元金属混合粉末模压成型的压型方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梅 周梦成 +1 位作者 王浩 黄尚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6,共9页
对Ag-Cu-Sn-In多元金属混合粉末模压成型的压制行为进行试验和仿真研究,分析了摩擦效应对粉末压坯相对密度与压制压力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和工艺试验结果,建立了一种考虑模具内壁摩擦效应的多元混合金属粉末压制成形非线性压型方... 对Ag-Cu-Sn-In多元金属混合粉末模压成型的压制行为进行试验和仿真研究,分析了摩擦效应对粉末压坯相对密度与压制压力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和工艺试验结果,建立了一种考虑模具内壁摩擦效应的多元混合金属粉末压制成形非线性压型方程,该方程描述了不同模具摩擦条件下粉末压制相对密度与压制压力之间的关系,为多元金属混合粉末模压成型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数学模型和相应参数,提高了数值分析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该压型方程为Ag-Cu-Sn-In系多元金属混合粉末的模型成形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混合粉末 模压成型 压型方程 摩擦效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坐标测斜面孔时坐标投影偏差及不确定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耀东 李厚佳 《工具技术》 2019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结合面投影和坐标平面投影两种投影原理,应用FARO和ZEISS两种三坐标测量机对磨刀机外壳上的斜面孔进行测量,观察被测孔的尺寸和坐标位置偏差,并对被测孔的圆度和测量平面的平面度误差所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途径测量... 结合面投影和坐标平面投影两种投影原理,应用FARO和ZEISS两种三坐标测量机对磨刀机外壳上的斜面孔进行测量,观察被测孔的尺寸和坐标位置偏差,并对被测孔的圆度和测量平面的平面度误差所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途径测量偏差合理,满足定位误差及形状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的要求,为利用三坐标测量合理建立零件逆向CAD模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 斜面孔 坐标投影 偏差机理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组态控制T68镗床故障排除考核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静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88,共4页
利用组态王软件进行"T68排故实训考核系统"的开发和实现进行剖析,对基于组态技术的"T68排故实训考核系统"的开发背景、登录界面、计算机故障设定信号采集、故障排除操作、数据库词典的构造等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利用组态王软件进行"T68排故实训考核系统"的开发和实现进行剖析,对基于组态技术的"T68排故实训考核系统"的开发背景、登录界面、计算机故障设定信号采集、故障排除操作、数据库词典的构造等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实践证明,"T68排故实训考核系统"软件在教学中的使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培训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强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态技术 组态王 T68镗床 排故考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精密零件光学测量及反求设计
12
作者 许耀东 吴悦乐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145,共3页
微小精密的零件因易变形、形状特殊和难装夹等特点,不宜用接触法测量,采用光学测量可减少量具和夹具夹紧引起的变形误差和热膨胀误差。利用光学测量CAD软件的输出功能,可以实现零件的二维CAD制图和三维CAD模型构建,实现由实物到模型的... 微小精密的零件因易变形、形状特殊和难装夹等特点,不宜用接触法测量,采用光学测量可减少量具和夹具夹紧引起的变形误差和热膨胀误差。利用光学测量CAD软件的输出功能,可以实现零件的二维CAD制图和三维CAD模型构建,实现由实物到模型的反求设计,为零件的仿制和改型设计提供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零件 光学测量 二维CAD 三维模型 反求设计 PR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分型多方位斜向抽芯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16
13
作者 简发萍 郑得庆 +1 位作者 陈小红 李厚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98,共5页
针对滑块盖板曲面分型面,三维空间6方位斜向侧向抽芯的结构难点,提出了斜抽芯方向与主开模方向一致的减少斜抽芯数量的方法,成功将6方位斜向侧向抽芯简化为4方位斜向侧向抽芯。设计了T型块内侧斜向抽芯机构、斜导柱外侧斜向抽芯机构。... 针对滑块盖板曲面分型面,三维空间6方位斜向侧向抽芯的结构难点,提出了斜抽芯方向与主开模方向一致的减少斜抽芯数量的方法,成功将6方位斜向侧向抽芯简化为4方位斜向侧向抽芯。设计了T型块内侧斜向抽芯机构、斜导柱外侧斜向抽芯机构。为配合二次抽芯,模具采用动模一侧二次分型。为完成二次分型,设计了顺序定距分型机构和推出机构随行机构。经试模,该模具工作可靠,满足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分型面方位 多方位斜向抽芯 T型块斜向抽芯 斜导柱斜向抽芯 动模一侧二次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外圆磨削颤振在线识别和监测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欢欢 李厚佳 +2 位作者 张梦梦 谭绍东 迟玉伦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提高机床磨削加工过程中对颤振现象识别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的颤振识别方法。通过对加工过程中传感器采集到的高频声发射信号以及振动信号相关特征值的提取,获得关于颤振的多特征参数样本库,并用其... 为提高机床磨削加工过程中对颤振现象识别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的颤振识别方法。通过对加工过程中传感器采集到的高频声发射信号以及振动信号相关特征值的提取,获得关于颤振的多特征参数样本库,并用其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BP神经网络在线识别颤振的算法模型,实现对机床加工过程中是否发生颤振的在线监测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颤振识别测试结果与磨削加工试验中的磨削颤振现象结果相符合。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磨削加工过程中的颤振,并起到在线监测识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外圆磨削 颤振 智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3-O铝合金Y型形管接头电磁成形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冰 黄尚宇 +2 位作者 杨梅 钱东升 刘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32-1745,共14页
基于逆向识别结合平板电磁翻边实验建立6063-O铝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和失效判据,对比分析Y型管分离工序电磁翻边与电磁冲孔翻边复合成形两种方式下的电磁力分布、成形过程及变形特征,表明复合成形能成形出更高的支管并提高成形效率,... 基于逆向识别结合平板电磁翻边实验建立6063-O铝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和失效判据,对比分析Y型管分离工序电磁翻边与电磁冲孔翻边复合成形两种方式下的电磁力分布、成形过程及变形特征,表明复合成形能成形出更高的支管并提高成形效率,更为有效地改善壁厚周向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电磁冲孔翻边复合成形实验,获得成形质量良好的Y型接头,探讨放电电压及管坯厚度对支管成形高度、端部壁厚以及贴模间隙的影响,分析成形支管轴向壁厚分布特征与典型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3-O铝合金 本构 Y型管接头 电磁翻边 冲孔翻边复合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磁器结构对磁脉冲辅助半固态钎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凌波 黄尚宇 +3 位作者 杨梅 钱东升 冯珂 欧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4,I0006,共8页
采用电磁-结构-流场耦合的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等内径和带锥角两种集磁器条件下Cu/Al管的磁脉冲辅助半固态钎焊过程,考察了外管的变形行为和半固态钎料的剪切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等内径集磁器时,钎料所受的剪切应力和相... 采用电磁-结构-流场耦合的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等内径和带锥角两种集磁器条件下Cu/Al管的磁脉冲辅助半固态钎焊过程,考察了外管的变形行为和半固态钎料的剪切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等内径集磁器时,钎料所受的剪切应力和相应的剪切流变速率在端部最高,底部次之,中部最弱,导致搭接区域内去膜效果存在差异,甚至影响界面冶金结合;而带锥角集磁器能更为合理地满足无钎剂钎焊对外管变形与钎料剪切流变的协调性需求,有效改善钎料流变行为,使剪切应力、剪切流变速率及去膜效果在整个搭接区域相对均匀,有利于提高界面连接质量.基于分析结果设计制造了改进的集磁器,进行了钎焊试验及相关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等内径集磁器,带锥角集磁器能有效改善Cu/Al接头的界面连接质量,细化搭接区域中部纤缝组织,并最终提高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半固态钎焊 集磁器 Cu/Al管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入式磨削烧伤仿真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欢欢 李厚佳 +1 位作者 张利华 贾宝富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49,共6页
基于磨削热传递模型和磨削去除率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功率信号的切入式磨削烧伤仿真预测与控制方法,对砂轮在粗磨、半精磨、精磨、光磨各阶段的磨削功率信号进行监测,再利用计算机对机床数控系统各加工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砂轮实际... 基于磨削热传递模型和磨削去除率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功率信号的切入式磨削烧伤仿真预测与控制方法,对砂轮在粗磨、半精磨、精磨、光磨各阶段的磨削功率信号进行监测,再利用计算机对机床数控系统各加工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砂轮实际磨削功率信号始终低于磨削烧伤最大功率边界的5%~15%,来避免出现工件磨削烧伤现象;同时,用轴承套圈内圆磨削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入式磨削 磨削烧伤 磨削去除率 仿真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冶金过程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评《化工冶金过程人工智能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令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07-I0007,共1页
基于现代化产业生产过程优化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的介入可以大范围消解传统生产流程的缺陷,其应用价值包括但不限于压缩流程、减少干扰、简化反应机理、提高生产效率等,结合早期我国将人工智能优化技术引入高炉炼铁、石油裂解等工艺流程... 基于现代化产业生产过程优化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的介入可以大范围消解传统生产流程的缺陷,其应用价值包括但不限于压缩流程、减少干扰、简化反应机理、提高生产效率等,结合早期我国将人工智能优化技术引入高炉炼铁、石油裂解等工艺流程中的表现看,将其在化工冶金生产全过程铺开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 化工冶金 人工智能 石油裂解 生产过程优化 高炉炼铁 生产流程 技术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及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的风帆转角复合控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建海 张建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0-145,共6页
为了稳定准确控制风帆转角位置,根据所设计的风帆驱动控制液压系统原理,提出风帆转角/速度复合控制方案。利用AMESim-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风帆转角/速度复合控制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联合仿真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控制可... 为了稳定准确控制风帆转角位置,根据所设计的风帆驱动控制液压系统原理,提出风帆转角/速度复合控制方案。利用AMESim-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风帆转角/速度复合控制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联合仿真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控制可以克服常规控制中出现的压力波动及启停时的液压冲击;在不同转角速度及不同风力负载条件下,风帆均能按照规划的速度及位移进行转动,体现了复合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为风帆助航船的风帆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帆液压控制 复合控制 控制策略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角速度位移的液压复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建海 张建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针对风帆液压控制过程中液压冲击对风帆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油缸速度前馈和风帆转角位移综合协调控制方案,按照所规划的运行速度位移曲线,采用所构建的速度前馈模型来实时控制调节运行过程中转角速度,同时在转角位移控制上采用了单神经元... 针对风帆液压控制过程中液压冲击对风帆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油缸速度前馈和风帆转角位移综合协调控制方案,按照所规划的运行速度位移曲线,采用所构建的速度前馈模型来实时控制调节运行过程中转角速度,同时在转角位移控制上采用了单神经元控制方法。通过对风帆转角速度位移复合控制的液压策略仿真试验研究表明,在不同转动速度要求及不同负载力情况下,风帆能够在速度前馈控制下较好的按照规划转角速度曲线运行并稳定转动到所需角度,实现了无速度冲击控制,证明该复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帆控制 速度前馈 规划曲线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