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兴高沙土地区幼蟹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丹青 马旭洲 +2 位作者 张文博 戴丹超 张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9-659,共11页
【目的】为了探究泰兴姚王高沙土地区幼蟹培育池浮游动物功能类群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2018年6—10月对泰兴市江源农牧有限公司3个幼蟹培育池和水源进行调查。试验设置幼蟹塘组和水源组,对这两组的水质因子、浮游动物的... 【目的】为了探究泰兴姚王高沙土地区幼蟹培育池浮游动物功能类群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2018年6—10月对泰兴市江源农牧有限公司3个幼蟹培育池和水源进行调查。试验设置幼蟹塘组和水源组,对这两组的水质因子、浮游动物的密度及生物量进行监测,并采用单样本t检验法对水质、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试验鉴定出52种浮游动物,其中轮虫22种,优势种5种(壶状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镰状臂尾轮虫、剪形臂尾轮虫和暗小异尾轮虫);枝角类17种,优势种5种(长额象鼻溞、方形网纹溞、角突网纹溞、老年低额溞和蚤状溞);桡足类13种,优势种4种(近邻剑水蚤、短尾温剑水蚤、广布中剑水蚤和无节幼体)。其中幼蟹塘1、幼蟹塘2和幼蟹塘3分别为42,42和39种,水源为38种。整个养殖过程期间,幼蟹塘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平均密度分别为91~871,55~326和86~364 ind/L;水源的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为74~538,57~269和74~286 ind/L。幼蟹塘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0.018~0.703,2.373~23.472和3.865~16.576 mg/L;水源的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的生物量为0.013~0.329,1.219~18.641和3.118~12.723 mg/L。幼蟹塘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与水源组差异不显著(P>0.05),幼蟹塘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及平均生物量总体高于水源。幼蟹塘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3.068~4.089,0.742~0.831和2.850~4.172;水源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3.257~4.052,0.729~0.862和3.194~4.433。幼蟹塘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总体低于水源。【结论】幼蟹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比较稳定,pH、COD_(Mn)、N和P等水环境因子影响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参照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指标标准,幼蟹塘区水质可归为轻污染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沙土 浮游动物 水质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态学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戴丹超 马旭洲 +2 位作者 张文博 张勇 周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6,共9页
为研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体健康状况,于2017年5—10月在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滆湖渔场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池塘进水处进行采样,对后生浮游动物进行种类鉴定和定量分析,并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体进行生态学评价。... 为研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体健康状况,于2017年5—10月在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滆湖渔场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池塘进水处进行采样,对后生浮游动物进行种类鉴定和定量分析,并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体进行生态学评价。调查共发现49种后生浮游动物,包括22种轮虫类、15种枝角类和12种桡足类。轮虫类的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枝角类的棘体网纹溞(Ceriodaphnia setosa)、美丽网纹溞(Ceriodaphnia pulchella)和直额裸腹溞(Moina rectirostris),桡足类的无节幼体(Nauplii)、跨立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varicans)和胸饰外剑水蚤(Ectocyclops phaleratus)为优势种。轮虫类密度最大,但生物量最小;而枝角类密度最小,生物量最大;桡足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则居中。RDA排序分析表明,温度、TN、PO4^(3-)-P和COD Mn是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池塘和池塘进水处均处于中污染状态,池塘水质并未显著优于池塘进水处,这与该地区河蟹养殖密度较大有关,今后应以合理的养殖密度为探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后生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兴高沙土地区幼蟹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丹青 马旭洲 +3 位作者 张文博 戴丹超 张勇 李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0-978,共9页
【目的】为了研究泰兴姚王高沙土地区幼蟹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方法】2018年6—10月对江苏省泰兴市江源农牧有限公司3个幼蟹养殖池塘和水源进行监测。试验设置水源组和幼蟹塘组,对这两组的pH、溶解氧(DO)、水温(T)、化学需氧量(CO... 【目的】为了研究泰兴姚王高沙土地区幼蟹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方法】2018年6—10月对江苏省泰兴市江源农牧有限公司3个幼蟹养殖池塘和水源进行监测。试验设置水源组和幼蟹塘组,对这两组的pH、溶解氧(DO)、水温(T)、化学需氧量(CODMn)、硝酸盐(NO3^--N)、亚硝酸盐(NO2^--N)、铵态氮(NH4^+-N)、总氮(TN)、磷酸盐(PO4^3--P)、总磷(TP)进行监测,并采用单样本t检验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整个养殖试验期间,幼蟹塘组的T、DO和pH与水源组差异不显著(P>0.05),幼蟹塘组的NO2^--N与水源组差异显著(P<0.05),幼蟹塘组的NH4^+-N、NO3^--N和TN总体低于水源组,CODMn、PO4^3--P和TP总体高于水源组。【结论】幼蟹塘的CODMn、TN和TP指标劣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级标准,但符合SC/T 9101—200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的一级标准。将养殖尾水直接排放,最终流入如泰运河,不会对其水体造成污染。高沙土生态养殖模式对养殖水体净化效果不足,此模式还需进一步优化。高温时期去除多余的喜旱莲子草(Altemautheua philoxeroides)和引入对氮磷吸收能力强的飘浮植物,是优化泰兴姚王地区河蟹高沙土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生态效益的两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沙土 幼蟹养殖 水质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兴滆湖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戴丹超 马旭洲 +1 位作者 张勇 周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73-2582,共10页
为研究宜兴滆湖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7年5-10月对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滆湖渔场3个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水源进行水质监测,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整个养殖期间池塘T、DO和pH与水源差异较小,TN、... 为研究宜兴滆湖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7年5-10月对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滆湖渔场3个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水源进行水质监测,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整个养殖期间池塘T、DO和pH与水源差异较小,TN、NH3-N、NO-2-N和NO-3-N总体低于水源,TP、PO2^--P和CODMn总体高于水源,池塘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形式含氮化合物的吸收转化.池塘和水源水质等级在Ⅲ类以上的频率分别为76.7%和50%,主要超标指标均为TN、TP和CODMn.池塘和水源的水质排序结果表明,养殖前中期池塘水质大体优于水源,后期及起捕后劣于水源,若将养殖尾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源,最终汇入滆湖,会对滆湖水体造成污染.高温季节及时割去伊乐藻冠层和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可能是优化宜兴滆湖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生态效益的两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水质 水环境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