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结构性约束与主体性建构: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
被引量:
28
1
作者
杨发祥
叶淑静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109,共9页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职业认同关系到社会工作的行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序推进。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知和职业实践,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进程。职业认同是一...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职业认同关系到社会工作的行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序推进。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知和职业实践,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进程。职业认同是一个在客观情境下通过职业实践和社会互动形成主观感受和评价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未完成的,并随着社会工作职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新的变化。从整合性的视角来看,结构性约束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体制环境,而主体性建构则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行业动力。作为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的强势外在推力,政学两界既是动力又是约束,拷问着社工行业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外界推力一旦消失或减弱,社会工作行业的持续发展何以可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职业认同
结构性约束
主体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构建
被引量:
23
2
作者
杨发祥
王杰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5-131,共7页
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构建,是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重要表征。作为一种舶来品,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较晚、基础较差,话语权力较弱,在中西学科对话中尚处于边陲地位,这是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外生性约束;社会工作与西方...
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构建,是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重要表征。作为一种舶来品,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较晚、基础较差,话语权力较弱,在中西学科对话中尚处于边陲地位,这是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外生性约束;社会工作与西方历史传统和本土思想资源的断裂,以及与民众生活的区隔,是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内生性约束。政学两界主导的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在社会工作行政性和专业性之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结构性张力,而社工实务界的失语和服务对象的遮蔽,又扭曲了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实践回声。因而,如何基于理论自觉的高度,从主体意识、实践主体和思想根基出发,提高社会工作的话语权力,倾听社工实务界与服务对象的声音,促进社会工作话语体系的生活化传播,成为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话语体系
话语构建
本土化
理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工作证据为本的实践:演进脉络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
10
3
作者
范斌
方琦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84,共6页
证据为本的实践是西方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发展的重点。目前,证据为本的实践几近覆盖了西方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的各个层面,在微观、中观、宏观等三个层次体现出证据实例。本文在梳理西方证据为本的实践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比较国内社会工作证...
证据为本的实践是西方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发展的重点。目前,证据为本的实践几近覆盖了西方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的各个层面,在微观、中观、宏观等三个层次体现出证据实例。本文在梳理西方证据为本的实践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比较国内社会工作证据为本的实践,发现我国证据为本的实践在科学依据、高级别证据、标准化量表、人群与领域拓展等方面有提高空间。同时,本文提出发展社会工作证据为本的实践需要关注科学性、专业性和伦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证据为本实践
演进脉络
发展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社联动”的县域逻辑:内涵、机制与发展路径--以宜兴为例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振
侯利文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8期95-101,共7页
对于"三社联动"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命题,没有专业社会工作的县域城市亦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三社联动"的具体实践,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三社联动"模式。通过对江苏宜兴"三社联动"具体...
对于"三社联动"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命题,没有专业社会工作的县域城市亦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三社联动"的具体实践,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三社联动"模式。通过对江苏宜兴"三社联动"具体实践的考察,本文发现县域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三社联动"有着"社区居委会"、"社区自组织"、"社区工作者"三个传统社区治理主体之间协同、互动的独特内涵;是一种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整合社区既有资源,利用社区社会组织协助开展公共服务、组织社区自治的特殊联动机制;此外,县域城市的"三社联动"是对原有社会治理"存量"的优化,虽与大中城市社区对社会治理"增量"的拓展不同,但二者在发展路径上却"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社联动
县域城市
联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构性约束与主体性建构: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
被引量:
28
1
作者
杨发祥
叶淑静
机构
上海
高校
智库
.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工作
与社会
政策
研究院
暨
社会
学系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
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10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项目号:15ZDC02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职业认同关系到社会工作的行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序推进。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知和职业实践,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进程。职业认同是一个在客观情境下通过职业实践和社会互动形成主观感受和评价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未完成的,并随着社会工作职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新的变化。从整合性的视角来看,结构性约束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体制环境,而主体性建构则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行业动力。作为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的强势外在推力,政学两界既是动力又是约束,拷问着社工行业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外界推力一旦消失或减弱,社会工作行业的持续发展何以可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职业认同
结构性约束
主体性建构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构建
被引量:
23
2
作者
杨发祥
王杰
机构
上海
高校
智库
·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工作
与社会
政策
研究院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
学系
华东理工大学
应用
社会
学
研究
所
华东理工大学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5-13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郑杭生与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研究”(项目号:15ASH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构建,是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重要表征。作为一种舶来品,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较晚、基础较差,话语权力较弱,在中西学科对话中尚处于边陲地位,这是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外生性约束;社会工作与西方历史传统和本土思想资源的断裂,以及与民众生活的区隔,是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内生性约束。政学两界主导的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在社会工作行政性和专业性之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结构性张力,而社工实务界的失语和服务对象的遮蔽,又扭曲了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实践回声。因而,如何基于理论自觉的高度,从主体意识、实践主体和思想根基出发,提高社会工作的话语权力,倾听社工实务界与服务对象的声音,促进社会工作话语体系的生活化传播,成为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话语体系
话语构建
本土化
理论自觉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工作证据为本的实践:演进脉络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
10
3
作者
范斌
方琦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
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高校智库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84,共6页
文摘
证据为本的实践是西方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发展的重点。目前,证据为本的实践几近覆盖了西方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的各个层面,在微观、中观、宏观等三个层次体现出证据实例。本文在梳理西方证据为本的实践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比较国内社会工作证据为本的实践,发现我国证据为本的实践在科学依据、高级别证据、标准化量表、人群与领域拓展等方面有提高空间。同时,本文提出发展社会工作证据为本的实践需要关注科学性、专业性和伦理性。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证据为本实践
演进脉络
发展趋向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社联动”的县域逻辑:内涵、机制与发展路径--以宜兴为例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振
侯利文
机构
天津理
工大
学
社会
发展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
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高校
智库
华东理工大学
"
社会工作
与社会
政策
研究院
"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8期95-10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6ZDA07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差异性均衡权力体系框架下社区社会治理新路径研究”(14BSH011).
文摘
对于"三社联动"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命题,没有专业社会工作的县域城市亦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三社联动"的具体实践,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三社联动"模式。通过对江苏宜兴"三社联动"具体实践的考察,本文发现县域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三社联动"有着"社区居委会"、"社区自组织"、"社区工作者"三个传统社区治理主体之间协同、互动的独特内涵;是一种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整合社区既有资源,利用社区社会组织协助开展公共服务、组织社区自治的特殊联动机制;此外,县域城市的"三社联动"是对原有社会治理"存量"的优化,虽与大中城市社区对社会治理"增量"的拓展不同,但二者在发展路径上却"殊途同归"。
关键词
三社联动
县域城市
联动机制
Keywords
"linkage of communitie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worker"
county-level city
linkage mechanism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结构性约束与主体性建构: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
杨发祥
叶淑静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构建
杨发祥
王杰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社会工作证据为本的实践:演进脉络与发展趋向
范斌
方琦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社联动”的县域逻辑:内涵、机制与发展路径--以宜兴为例
刘振
侯利文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