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保湿剂对皮肤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余慧 李琼 +3 位作者 张婉萍 武晓剑 崔俭杰 郑芸芸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3,共5页
考察了透明质酸、维他命原B5和甘油3种保湿剂对皮肤水分含量、经表皮失水率(TEWL)、弹性和皱纹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在涂抹6 h内对皮肤水分含量有明显改善作用,而透明质酸在长期使用(30 d)过程中会改变皮肤自身的水分含量;甘油在涂抹6 ... 考察了透明质酸、维他命原B5和甘油3种保湿剂对皮肤水分含量、经表皮失水率(TEWL)、弹性和皱纹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在涂抹6 h内对皮肤水分含量有明显改善作用,而透明质酸在长期使用(30 d)过程中会改变皮肤自身的水分含量;甘油在涂抹6 h内对TEWL降低效果明显,透明质酸长期使用则能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有效降低皮肤TEWL;维他命原B5由于对细胞的生长代谢起到促进作用,长期使用对皮肤弹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甘油和透明质酸长期使用对细纹的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湿剂 含水量 表皮失水率 弹性 皱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对发酵液中2-苯乙醇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荣绍丰 付艳丽 +1 位作者 王涛 何新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3-697,共5页
从5种树脂中筛选出一种吸附量大的树脂HZ816。研究了HZ816树脂影响吸附及解吸的因素,得出结论如下:HZ816树脂对2-苯乙醇平衡吸附量为151.3 mg/g,最佳吸附pH值为5.1,吸附为快速平衡过程,1.5 h内即达到吸附平衡。通过静态平衡实验及等温... 从5种树脂中筛选出一种吸附量大的树脂HZ816。研究了HZ816树脂影响吸附及解吸的因素,得出结论如下:HZ816树脂对2-苯乙醇平衡吸附量为151.3 mg/g,最佳吸附pH值为5.1,吸附为快速平衡过程,1.5 h内即达到吸附平衡。通过静态平衡实验及等温线方程,得出HZ816树脂符合Freundlich方程。在不同温度下,HZ816树脂随温度的升高对2-苯乙醇的吸附量下降,表明它对2-苯乙醇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最佳洗脱剂为无水乙醇,3倍树脂床体积的洗脱液可基本上将2-苯乙醇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而且洗脱峰集中,无明显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乙醇 大孔树脂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涤用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姗姗 杨斌 马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946,954,共7页
洗涤用品是日常使用的产品,其质量安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洗涤用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学风险物质,将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和避免洗涤用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人员采用多种分析测试技术,开发、建立了洗涤用品中化学风... 洗涤用品是日常使用的产品,其质量安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洗涤用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学风险物质,将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和避免洗涤用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人员采用多种分析测试技术,开发、建立了洗涤用品中化学风险物质的检测方法。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洗涤用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用品 质量安全 检测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蒸馏萃取法结合GC-MS/GC-O技术分析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 被引量:34
4
作者 肖作兵 陈合兴 +3 位作者 牛云蔚 吴旻玲 舒畅 朱建才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4-720,共7页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出7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24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酯类6种,杂环类16种,其他11种.采用...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出7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24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酯类6种,杂环类16种,其他11种.采用气相色谱-嗅闻(GC-O)结合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AEDA)技术分离出49种活性香气成分,其中对龙井茶香气贡献较大的有橙花叔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基吡嗪、2-乙酰基呋喃、芳樟醇、1-乙基-2-甲酰基吡咯、环氧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苯乙醇、吲哚、2-乙基-3,5-二甲基吡嗪、β-紫罗兰酮、顺式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茶 特征香气成分 顶空蒸汽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闻 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中4种不同捕集方式对茶叶香气成分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赵玥 肖成杰 +2 位作者 蔡宝国 李琼 崔俭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83-289,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吹扫捕集-热脱附(purge&trap-thermal desorption,P&T-TD)、搅拌磁子吸附(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动态顶空吸附(head space sorptive extraction,HSSE-1、HSS...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吹扫捕集-热脱附(purge&trap-thermal desorption,P&T-TD)、搅拌磁子吸附(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动态顶空吸附(head space sorptive extraction,HSSE-1、HSSE-2和HSSE-3)4种捕集方式联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杭州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山东崂山茶和福建乌龙茶进行分析,研究茶的挥发性香气组分。结果显示:茶的香气主要由烯类、醛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组成;4类茶均含有大量的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化合物,其中福建乌龙茶含量最高;杭州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和山东崂山茶属绿茶类,酯类、杂环类、芳香族类以及酚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通过HSSE-1、HSSE-2对茶叶香气成分进行对比,冲泡前后组分种类和含量略有不同。组分之间的差异使茶形成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茶叶的特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香气 固相微萃取 吹扫捕集-热脱附 搅拌磁子吸附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果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贾卫民 王之建 +3 位作者 吴晓红 苗彩芬 魏玉琪 李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7-990,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梅果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8种、内酯类4种、醛类12种、酯类23种、酮类2种、酸类8种、萜烯及萜烯醇类7种以及其他芳香族类化合物2种。分析了梅果发香前、中和后期分别具有...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梅果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8种、内酯类4种、醛类12种、酯类23种、酮类2种、酸类8种、萜烯及萜烯醇类7种以及其他芳香族类化合物2种。分析了梅果发香前、中和后期分别具有桃香、果香奶香和杏香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果 顶空固相微萃取 色质联用 挥发性成分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反应香精中的砷和汞 被引量:7
7
作者 武晓剑 李琼 +1 位作者 费玠 王丽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09-611,共3页
建立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连续测定反应香精中的汞和砷。考察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确定反应香精样品的微波消解试剂为硝酸:过氧化氢=6:2(V/V)、最高消解温度为210℃、消解时间为25min为最... 建立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连续测定反应香精中的汞和砷。考察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确定反应香精样品的微波消解试剂为硝酸:过氧化氢=6:2(V/V)、最高消解温度为210℃、消解时间为25min为最佳前处理条件;原子荧光的还原剂为20g/L硼氢化钾,载流液为5%盐酸。方法测定汞的回收率为99.2%~110.0%,砷的回收率为96.5%~113.1%。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对9种反应香精样品进行测定,其中砷和汞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反应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着色剂颜料红49 被引量:7
8
作者 马艳凤 李琼 武晓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458,共4页
建立了化妆品中限用有机合成着色剂颜料红49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方法。色谱柱采用C18反相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V(10 mmol/L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醋酸调pH=7)):V(甲醇)=30:70的混合溶液,等度洗脱,检... 建立了化妆品中限用有机合成着色剂颜料红49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方法。色谱柱采用C18反相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V(10 mmol/L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醋酸调pH=7)):V(甲醇)=30:70的混合溶液,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494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颜料红49在1~600μg/mL范围内与其相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μg/mL,回收率为90.94%~10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高效液相色谱 颜料红49 着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5种性激素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珊 李琼 +2 位作者 武晓剑 崔俭杰 郑芸芸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337,共5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5种性激素的含量。化妆品样品以甲醇提取,采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乙腈-水(65+35)溶液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42nm和290nm处进行测定。5种性激素的质量浓度均在0.100~10.0mg·L-1范围...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5种性激素的含量。化妆品样品以甲醇提取,采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乙腈-水(65+35)溶液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42nm和290nm处进行测定。5种性激素的质量浓度均在0.100~10.0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552~1.01 mg·kg-1之间,测定下限(10S/N)在1.10~5.04m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6.2%~11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9)在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性激素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检测化妆品中防腐剂十一烯酸及其锌盐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雪丽 李琼 +1 位作者 武晓剑 崔俭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6,共4页
采用硫酸催化甲酯化法检测了化妆品中的十一烯酸及其锌盐,并对甲酯化试剂、硫酸浓度、反应体系含水量、甲酯化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反应体系的含水量对产率影响较明显。以5%硫酸甲醇溶液为甲酯化试剂,65℃水浴中反应1 h... 采用硫酸催化甲酯化法检测了化妆品中的十一烯酸及其锌盐,并对甲酯化试剂、硫酸浓度、反应体系含水量、甲酯化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反应体系的含水量对产率影响较明显。以5%硫酸甲醇溶液为甲酯化试剂,65℃水浴中反应1 h,正己烷为提取溶剂,采用GC/FID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十一烯酸甲酯产率达95%以上,该方法在0.05~1.0 m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01 2%和0.004%。膏霜、乳液、化妆水和洗手液中十一烯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3%~104%,相对标准偏差为0.3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烯酸 甲酯化气相色谱法 化妆品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碱性紫2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艳凤 李琼 +1 位作者 武晓剑 崔俭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3,106,共3页
碱性紫2即新品红,为三芳甲烷类染料,结构式见图1,其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根据欧盟染料标准,碱性紫2是由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苯甲烷、邻苯甲胺和盐酸加热制成,常含有碱性红9、碱性紫14等杂质。我国《化妆品卫... 碱性紫2即新品红,为三芳甲烷类染料,结构式见图1,其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根据欧盟染料标准,碱性紫2是由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苯甲烷、邻苯甲胺和盐酸加热制成,常含有碱性红9、碱性紫14等杂质。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E2]参考欧盟化妆品指令76/768/EC,规定碱性紫2专用于仅和皮肤暂时接触的化妆品,在化妆品中最大质量分数为5mg·kg^-1。目前我国没有碱性紫2分析的研究报道,国外近年来也鲜有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卫生规范》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碱性紫 测定 有机溶剂 二苯甲烷 质量分数 结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复合体系在缓控释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玲玲 樊冬丽 武晓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6-158,共3页
介孔材料在缓控释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介孔硅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而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体系,可以实现在特定环境下药物的控制释放,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得到良好的疗效。介绍了几种功能性介孔硅缓控释体系的研究情况,并... 介孔材料在缓控释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介孔硅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而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体系,可以实现在特定环境下药物的控制释放,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得到良好的疗效。介绍了几种功能性介孔硅缓控释体系的研究情况,并对该体系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缓控释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香型无醛装饰纸饰面人造板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梁敏 徐建峰 +3 位作者 刘如 肖作兵 吕斌 龙玲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57,共6页
为降低人造板基材异味对饰面板产品气味的影响,在装饰纸浸渍用无醛胶黏剂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25%、0.50%、0.75%、1.00%)的香料,赋予装饰纸香味,探究香料添加量对无醛装饰纸饰面人造板香料缓释性能及表面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 为降低人造板基材异味对饰面板产品气味的影响,在装饰纸浸渍用无醛胶黏剂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25%、0.50%、0.75%、1.00%)的香料,赋予装饰纸香味,探究香料添加量对无醛装饰纸饰面人造板香料缓释性能及表面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别对浸渍胶黏剂、装饰纸的化学成分和装饰纸表面形貌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无醛装饰纸饰面人造板香料缓释性能较好,室温条件下90 d以后仍能释放出香味;香料与胶黏剂的相容性较好,未影响浸渍胶黏剂自身的性能。无醛装饰纸胶膜对香料粒子有适度的封闭作用,这有利于实现香料的缓释;同时饰面人造板的表面结合强度、表面耐水蒸气、表面耐污染腐蚀性能(丙酮)均达到GB/T 15102—2017《浸渍胶膜纸饰面纤维板和刨花板》的相关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醛胶黏剂 装饰纸 释香 饰面人造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甲醛缓释体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芸芸 李琼 张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29-1133,共5页
提出了化妆品测定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DMH)的间接方法。样品用纳什试剂处理后于沸水浴加热20min使甲醛衍生化,离心分离,移取上清液经C18固相萃取小柱纯化,所得洗脱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DAD检测器分别在波长210,4... 提出了化妆品测定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DMH)的间接方法。样品用纳什试剂处理后于沸水浴加热20min使甲醛衍生化,离心分离,移取上清液经C18固相萃取小柱纯化,所得洗脱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DAD检测器分别在波长210,410nm处测定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H)及甲醛。根据所得DMH量及甲醛总量可分别换算出DMDMH的量。用Kromasil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不同比例混合的乙腈及水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DMH及甲醛的线性范围依次为2.8~280,0.11~22mg.L-1,检出限(3S/N)为0.81,0.033μg.g-1。以3种化妆品实样为基体做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依次在93.4%~107.8%和97.9%~10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依次在1.7%~7.3%和0.8%~2.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1 3-二羟甲基-5 5-二甲基乙内酰脲 甲醛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的合成技术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超 毛海舫 +1 位作者 欧文华 潘仙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普通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为初始原料,N-溴代丁二酰亚胺作为溴代试剂,三乙胺为脱溴试剂,制得脱氢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以Pd/C作催化剂,环己烷作溶剂,在温度为20℃,氢气压力为0.4 MPa下,脱氢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经催化氢化合成顺式二氢茉莉酮酸甲... 以普通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为初始原料,N-溴代丁二酰亚胺作为溴代试剂,三乙胺为脱溴试剂,制得脱氢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以Pd/C作催化剂,环己烷作溶剂,在温度为20℃,氢气压力为0.4 MPa下,脱氢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经催化氢化合成顺式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经精馏得到的最终产品中顺式产品质量分数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香料 顺式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脱氢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催化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亚硝酸异丁酯和亚硝酸戊酯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俊秀 李琼 +1 位作者 崔俭杰 武晓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4,227,共4页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禁用物质亚硝酸异丁酯和亚硝酸戊酯的含量。化妆品样品中加入20 g·L^(-1)亚硫酸钠溶液1.0 mL后,用丙酮超声提取10 min,从所得提取液中分取2μL进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禁用物质亚硝酸异丁酯和亚硝酸戊酯的含量。化妆品样品中加入20 g·L^(-1)亚硫酸钠溶液1.0 mL后,用丙酮超声提取10 min,从所得提取液中分取2μL进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在10.00~1 000 mg·L^(-1)之间,亚硝酸异丁酯和亚硝酸戊酯的检出限分别(3S/N)为4μg·g^(-1)和2μg·g^(-1)。按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分别为87.1%~98.8%和86.8%~96.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9)均小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化妆品 亚硝酸异丁酯 亚硝酸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AV和AEDA对工夫红茶的PLSR分析 被引量:42
17
作者 肖作兵 王红玲 +2 位作者 牛云蔚 朱建才 马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2-249,共8页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4种中国工夫红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香气成分的香气活力值和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分别筛选出30、36种挥发性成分作为香气成分,结合2种方法确定22种香气成分为...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4种中国工夫红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香气成分的香气活力值和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分别筛选出30、36种挥发性成分作为香气成分,结合2种方法确定22种香气成分为工夫红茶的香气关键成分,并将其与感官属性和红茶样品进行偏最小二乘法相关性分析。确定对工夫红茶香气起重要作用的22种关键香气物质为:1-戊醇、叶醇、1-辛烯-3-醇、反式氧化芳樟醇、芳樟醇、顺-6-壬烯醇、香叶醇、苯甲醇、苯乙醇、橙花叔醇、戊醛、己醛、反-2-己烯醛、糠醛、(反,反)-2,4-庚二烯醛、苯乙醛、(反,反)-2,4-癸二烯醛、水杨酸甲酯、丙位-壬内酯、2,3-丁二酮、2-庚酮和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夫红茶 香气成分 顶空蒸汽蒸馏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 香气活力值 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化妆品中两种亚硝基物质
18
作者 闫俊秀 李琼 +1 位作者 武晓剑 崔俭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4-亚硝基苯酚和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两种亚硝基类禁用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化妆品样品经溶剂超声提取,经Fortis-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4-亚硝基苯酚和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两种亚硝基类禁用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化妆品样品经溶剂超声提取,经Fortis-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5~10μg/mL浓度范围内,两种物质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方法对4-亚硝基苯酚和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的检出限均为20ng/g,在三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94.14%~102.8%和96.3%~10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4-亚硝基苯酚 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萜基环己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香气表征
19
作者 李永宏 毛海舫 +2 位作者 何锡敏 欧文华 潘仙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以4-甲基愈创木酚和4-甲基乙基愈创木酚为起始原料,与莰烯进行烷基化缩合反应,然后再进行高压加氢,制得一种新的萜基环己醇类化合物,经人感官评价,具有木香香韵,其中用4-甲基乙基愈创木酚为原料制得的萜基环己醇类化合物,具有檀香特征香... 以4-甲基愈创木酚和4-甲基乙基愈创木酚为起始原料,与莰烯进行烷基化缩合反应,然后再进行高压加氢,制得一种新的萜基环己醇类化合物,经人感官评价,具有木香香韵,其中用4-甲基乙基愈创木酚为原料制得的萜基环己醇类化合物,具有檀香特征香味;用电子鼻对所制得的萜基环己醇类化合物与市售的檀香类化合物进行比较,发现用4-甲基乙基愈创木酚为原料制得的萜基环己醇类化合物与罗地亚檀香差别很小,风味轮廓相似。该工作的新颖性已为2008年7月8日由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06)出具的第L06-080103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愈创木酚 4-甲基乙基愈创木酚 莰烯 檀香 电子鼻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R分析樱桃酒呈味物质与感官属性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牛云蔚 孔佳丽 肖作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4-148,共5页
以6种不同厂家生产的樱桃酒为研究对象,进行感官评价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出樱桃酒样品的33种特征呈味物质,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同产地的樱桃酒聚集在一起成一类,不同产地的樱桃酒明显区分开来。通过偏最小... 以6种不同厂家生产的樱桃酒为研究对象,进行感官评价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出樱桃酒样品的33种特征呈味物质,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同产地的樱桃酒聚集在一起成一类,不同产地的樱桃酒明显区分开来。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对不同产地樱桃酒中特征呈味物质与感官属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甜味与葡萄糖、蔗糖、果糖呈现出显著正相关;涩味与丝氨酸、苯丙氨酸呈显著正相关;苦味与咖啡酸、谷氨、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呈现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呈味物质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