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性经验描写的“植入”进程——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中的音乐审美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武文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本文通过考察研究已作类分的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中的音乐审美问题,着重阐述其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的存在状态及表现方式,以说明感性经验描写在我国音乐批评写作中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 当代中国音乐批评 音乐审美问题 感性经验描写植入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姿态及其经验范式——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分类考察与研究
2
作者 武文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7,共7页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类别及其音乐审美问题的考察与研究,初步形成了六大类分及其经验范式的认识,为感性经验描写在我国音乐批评写作中存在的必要性提供基础说服力。
关键词 当代中国音乐批评 六种姿态 考察与研究 感性经验描写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劳动号子复调音乐形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小童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22-27,32,共7页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作的民间歌曲,是人类在长期的集体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基于“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领唱声部与众合声部之间呼应、交错与重叠的组合形式,使号子音乐产生了有意识的复调思维与结构形态。山东地区有...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作的民间歌曲,是人类在长期的集体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基于“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领唱声部与众合声部之间呼应、交错与重叠的组合形式,使号子音乐产生了有意识的复调思维与结构形态。山东地区有着不胜枚举且颇具特色的劳动号子,在其多声部结构形态视角下,通过实证性技术分析与理论阐述,从对比复调结构、模仿复调结构、支声复调结构和多因素综合的复调结构等几方面针对山东号子复调形态的构成实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号子 山东 对比 模仿 支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传播》创刊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嘉宾贺辞与发言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晶 丁以绣 +16 位作者 于润洋 陈迎宪 袁军 仲呈祥 闵惠泉 胡智锋 徐昌俊 刘永平 贾达群 叶松荣 金兆钧 伍国栋 居其宏 赵志扬 陈荃有 秦序 曾遂今 《音乐传播》 2012年第1期4-28,141,共26页
时间:2012年4月16日上午地点: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C405会议大厅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晶教授丁以绣同志致辞并宣读批复各位音乐界专家学者、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当我进入会场见到这么多全国音乐... 时间:2012年4月16日上午地点: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C405会议大厅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晶教授丁以绣同志致辞并宣读批复各位音乐界专家学者、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当我进入会场见到这么多全国音乐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到会祝贺《音乐传播》创刊,我突然对'音乐'一词产生一种敬畏感,由此想到'语感'这个词。叶圣陶先生讲语感的时候曾引用过夏丏尊先生的一段话,其意大致是: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感到说不尽的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 内部资料 传播学理论 艺术传播 曾遂今 音乐文化 音乐学界 编辑团队 音乐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约音乐的文化寓意
5
作者 王明华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1-74,共4页
一个时代的学术精神与其所对应的研究实践有着重要的联系。自约翰·凯奇之后,西方音乐领域出现了大量不同于以往的"新音乐",如何对这些新事物进行有效的学术研究,日益成为众人瞩目的思考点。在以"新音乐学"的... 一个时代的学术精神与其所对应的研究实践有着重要的联系。自约翰·凯奇之后,西方音乐领域出现了大量不同于以往的"新音乐",如何对这些新事物进行有效的学术研究,日益成为众人瞩目的思考点。在以"新音乐学"的学术精神为原则的指导下,以"简约音乐"为个案,对这一学术现象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义 时代特性 文化属性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音乐考级体系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莺 杨健 +1 位作者 郑炜珉 罗楚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由于诞生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英音乐考级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具体举措都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在资源整合与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总体说来,英皇考级擅长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培育“全才音乐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基本衔接了专业... 由于诞生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英音乐考级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具体举措都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在资源整合与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总体说来,英皇考级擅长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培育“全才音乐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基本衔接了专业音乐教育;而上音等国内考级更注重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培养“娴熟演奏家”。前者能够更多地反映音乐风格、教学法与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多样性;而后者则更倾向于通过标准化的练习曲与经典作品来进行系统化的技能训练。两者具有一定互补性,同时也折射出中英两国在音乐教育与评测标准方面的不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音乐教育 上音考级 英皇考级 学校美育 评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主义时期赋格“间插段”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燕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4期80-86,8,共7页
间插段是赋格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作为赋格曲中不稳定的非结构因素,从最初作为主题各次进入之间的连接载体,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在共性化的形态和功能基础上,融入时代风格和作曲家个人的个性化特征。故而本论文拟从间插段在浪漫主义时期所... 间插段是赋格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作为赋格曲中不稳定的非结构因素,从最初作为主题各次进入之间的连接载体,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在共性化的形态和功能基础上,融入时代风格和作曲家个人的个性化特征。故而本论文拟从间插段在浪漫主义时期所表现出形态和功能"演变"的一面加以考察,并窥探其显现出来的新特征对赋格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赋格 间插段 形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的交织与融合——贾达群《蜀韵》之技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段文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当代作曲家贾达群教授从事音乐创作30余年,其作品得到了音乐界的广泛好评,为两把小提琴、钢琴与打击乐而作的《蜀韵》创作于1995年,是作曲家音乐创作走向成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作品的音高材料、复调思维、节奏节拍以及音乐... 当代作曲家贾达群教授从事音乐创作30余年,其作品得到了音乐界的广泛好评,为两把小提琴、钢琴与打击乐而作的《蜀韵》创作于1995年,是作曲家音乐创作走向成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作品的音高材料、复调思维、节奏节拍以及音乐结构等多方面技法的分析研究,试图展示出该作品的整个发展脉络以及作曲家所追求的多元创作理念及其创作风格,以尽可能接近作曲家创作理念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达群 《蜀韵》 音高材料 复调思维 节奏节拍 音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腔曲牌研究若干问题辨正 被引量:1
9
作者 沈翊 吴宗辉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33-41,共9页
调腔是流行于浙东一带的高腔剧种,曲牌遗存丰富。作为调腔曲牌音乐研究的基本材料,《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在曲牌处理、唱腔符号分析等方面有不少疑误,导致包括《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在内的相关研究存在一些失误。借助... 调腔是流行于浙东一带的高腔剧种,曲牌遗存丰富。作为调腔曲牌音乐研究的基本材料,《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在曲牌处理、唱腔符号分析等方面有不少疑误,导致包括《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在内的相关研究存在一些失误。借助调腔抄本等资料,对《调腔曲牌集》《调腔乐府》和相关研究的失误加以考辨,能为今后的调腔曲牌研究提供考订思路、扫除部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腔 曲牌 《调腔曲牌集》 《调腔乐府》 辨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2年视唱练耳研究情况分析
10
作者 孟珠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2期51-58,共8页
视唱练耳学科是音乐学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视唱练耳能力是每个音乐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本文对新世纪以来2000—2012年期间有关视唱练耳教材、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力图从现有的科研成果中找出研究规律... 视唱练耳学科是音乐学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视唱练耳能力是每个音乐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本文对新世纪以来2000—2012年期间有关视唱练耳教材、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力图从现有的科研成果中找出研究规律,希望能够对更多的学习者有所启示,对视唱练耳学科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唱练耳 听觉训练 基本乐科 solfe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申克音乐理论体系“形式”与传统曲式理论“曲式”的差异
11
作者 郑毅 《北方音乐》 2020年第20期7-9,共3页
申克理论被称为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音乐理论之一,其作用在于着力探讨一首乐曲的深层结构力。文章以传统理论的曲式和申克理论的形式为研究主体,从思想支撑、理论基础、实际应用出发,对二者差异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供相关... 申克理论被称为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音乐理论之一,其作用在于着力探讨一首乐曲的深层结构力。文章以传统理论的曲式和申克理论的形式为研究主体,从思想支撑、理论基础、实际应用出发,对二者差异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克音乐理论 曲式音乐分析 差异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歌剧史上的乔瓦尼·西蒙·迈尔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明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2期46-49,共4页
在意大利歌剧研究领域,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正歌剧时代和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浪漫歌剧时代堪称歌剧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而处于世纪之交过渡期间的意大利歌剧发展状况却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领域。本文以处于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歌剧作曲家乔瓦尼... 在意大利歌剧研究领域,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正歌剧时代和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浪漫歌剧时代堪称歌剧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而处于世纪之交过渡期间的意大利歌剧发展状况却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领域。本文以处于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歌剧作曲家乔瓦尼·西蒙·迈尔为观察对象,试图通过对其历史地位、创作轨迹、歌剧特征和历史影响等方面的论述和思考,来探讨这一特定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创作情况。本文认为乔瓦尼·西蒙·迈尔是最早将浪漫主义观念注入意大利歌剧创作的典型音乐家代表,对迈尔歌剧的研究对于学界理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诸多歌剧流派的流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历史地位 创作轨迹 歌剧特征 历史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词歌
13
作者 贾达群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4,共23页
关键词 《无词歌》 一目 口口 一门 贾达群 一曰 音乐创作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拉姆斯的创新意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利军 《艺术探索》 2009年第3期70-72,共3页
勃拉姆斯是继贝多芬之后众作曲家面临的"音乐主题简洁性"问题的最终解决者,其采用的办法就是展开性变奏。而音乐散文则是音乐主题简洁性的必然产物。勃拉姆斯正是顺着这一思路来创作,将前辈们习以为常的"变奏"手法... 勃拉姆斯是继贝多芬之后众作曲家面临的"音乐主题简洁性"问题的最终解决者,其采用的办法就是展开性变奏。而音乐散文则是音乐主题简洁性的必然产物。勃拉姆斯正是顺着这一思路来创作,将前辈们习以为常的"变奏"手法和"发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同时又忠于前辈,对后来的诸多作曲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引起了德奥传统的继承人勋伯格的高度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创新 音乐散文 展开性变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创作巡礼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仁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07,F0002,共8页
2022年9月23-26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作品展演”系列音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热情讴歌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攀登艺术高峰的精品力作反映新时代、礼赞新时代。此次... 2022年9月23-26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作品展演”系列音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热情讴歌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攀登艺术高峰的精品力作反映新时代、礼赞新时代。此次系列音乐会上演的23部交响乐作品,是从“新时代交响一一全国交响音乐创作征选”活动征选的355部原创管弦乐作品(作品数量和参与力量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中,事先经专家评选、乐团排演,并广泛听取意见,对人选的近40部作品再由指挥家俞峰进行连续性深度排练,根据音响效果最终精选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响乐作品 中国音乐家协会 管弦乐作品 作品数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 艺术高峰 听取意见 音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里盖蒂木管五重奏《十首小品》作曲技法
16
作者 洪迪 《艺术探索》 2013年第5期90-92,共3页
里盖蒂的木管五重奏《十首小品》在节奏、音色、音区、力度等方面均有不同于前人的特殊处理手法。节奏整体无规律不重复,运用了休止符、固定节奏型、非量化性节奏;音色具有"唯音"式音响特点,使用了非乐音将音区逆向结合,将多... 里盖蒂的木管五重奏《十首小品》在节奏、音色、音区、力度等方面均有不同于前人的特殊处理手法。节奏整体无规律不重复,运用了休止符、固定节奏型、非量化性节奏;音色具有"唯音"式音响特点,使用了非乐音将音区逆向结合,将多种演奏法相结合;整体音区对置运用,充分发挥单簧管的特点;力度要求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盖蒂 《十首小品》 节奏 音色 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锣鼓谱的“形声”——以江苏地区戏曲与合奏乐种中的锣鼓牌子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承文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28-34,共7页
锣鼓谱为民间乐种、剧种中记录打击乐器音色、节奏的谱式。根据锣鼓谱的特性,将文字中“形声”的概念延伸到锣鼓谱中来,以江苏地区的戏曲锣鼓、吹打乐、锣鼓乐为例,分别对锣鼓谱的“形旁”和“声旁”两方面进行论述,借助文字中的形声与... 锣鼓谱为民间乐种、剧种中记录打击乐器音色、节奏的谱式。根据锣鼓谱的特性,将文字中“形声”的概念延伸到锣鼓谱中来,以江苏地区的戏曲锣鼓、吹打乐、锣鼓乐为例,分别对锣鼓谱的“形旁”和“声旁”两方面进行论述,借助文字中的形声与谱义的关系,进一步梳理锣鼓谱中“形声”之于谱义、演奏的关联与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锣鼓谱 形声 形旁 声旁 谱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时间轴上的合理结构”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宏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23-30,共8页
以贾达群教授提出的"时间轴上的合理结构"这一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对"时间""结构"等概念的溯源与延展,探讨了音乐存在的空间维度,"音乐时间"的量化手段,阐述了"物理时间"与"音乐... 以贾达群教授提出的"时间轴上的合理结构"这一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对"时间""结构"等概念的溯源与延展,探讨了音乐存在的空间维度,"音乐时间"的量化手段,阐述了"物理时间"与"音乐时间"的二元关系,同时,通过对两部作品"音乐时间"建构方式的剖析,进一步论证了"时间轴上的合理结构"这一概念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时间” 合理结构 “生命形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贝里奥《SequenzaI》中的音高逻辑
19
作者 郑梦娴 《北方音乐》 2017年第8期108-110,共3页
《Sequenza》是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奥的一套系列作品,主要为各种独奏乐器而作。贝里奥在这个系列的创作中不断对音高、节奏、音色等要素进行探索,挖掘各类乐器创作上的可能性。《SequenzaI》就是其在1958年为长笛而作的一首作品,本文... 《Sequenza》是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奥的一套系列作品,主要为各种独奏乐器而作。贝里奥在这个系列的创作中不断对音高、节奏、音色等要素进行探索,挖掘各类乐器创作上的可能性。《SequenzaI》就是其在1958年为长笛而作的一首作品,本文以音高这一要素为关注点,试图通过对音高素材、音高与结构的关系、多线性角度、隐性的音高行进逻辑等方面作一番梳理和说明,阐释现代语言在贝里奥这部作品中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里奥 SequenzaI 音高 线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