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感性经验描写的“植入”进程——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中的音乐审美问题研究 |
武文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2
|
六种姿态及其经验范式——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分类考察与研究 |
武文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3
|
山东劳动号子复调音乐形态研究 |
马小童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1 |
2
|
|
4
|
《音乐传播》创刊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嘉宾贺辞与发言 |
张晶
丁以绣
于润洋
陈迎宪
袁军
仲呈祥
闵惠泉
胡智锋
徐昌俊
刘永平
贾达群
叶松荣
金兆钧
伍国栋
居其宏
赵志扬
陈荃有
秦序
曾遂今
|
《音乐传播》
|
2012 |
3
|
|
5
|
简约音乐的文化寓意 |
王明华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8 |
0 |
|
6
|
中英音乐考级体系比较与评价 |
黄莺
杨健
郑炜珉
罗楚然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7
|
浪漫主义时期赋格“间插段”研究 |
刘燕婷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14 |
2
|
|
8
|
多元文化的交织与融合——贾达群《蜀韵》之技法研究 |
段文晶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14 |
2
|
|
9
|
调腔曲牌研究若干问题辨正 |
沈翊
吴宗辉
|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
2020 |
1
|
|
10
|
2000—2012年视唱练耳研究情况分析 |
孟珠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6 |
0 |
|
11
|
对比申克音乐理论体系“形式”与传统曲式理论“曲式”的差异 |
郑毅
|
《北方音乐》
|
2020 |
0 |
|
12
|
意大利歌剧史上的乔瓦尼·西蒙·迈尔 |
王明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0 |
1
|
|
13
|
无词歌 |
贾达群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4
|
勃拉姆斯的创新意识 |
袁利军
|
《艺术探索》
|
2009 |
1
|
|
15
|
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创作巡礼 |
钱仁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6
|
析里盖蒂木管五重奏《十首小品》作曲技法 |
洪迪
|
《艺术探索》
|
2013 |
0 |
|
17
|
民间锣鼓谱的“形声”——以江苏地区戏曲与合奏乐种中的锣鼓牌子为例 |
唐承文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0 |
2
|
|
18
|
由“时间轴上的合理结构”引发的思考 |
张宏伟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9
|
解析贝里奥《SequenzaI》中的音高逻辑 |
郑梦娴
|
《北方音乐》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