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量子计算机的虚拟电厂分布式资源解聚合优化方法
1
作者 郭梦婕 王晗 +6 位作者 严正 张文博 陶玮 周新生 文凯 马寅 魏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36-2945,I0007,共11页
量子计算机是支撑高性能量子计算及其实用化的载体,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运行特性,为发挥量子计算优势,需要结合实际场景与问题选择科学可行的应用方式。该文以光量子计算机为依托,首先,提出面向虚拟电厂分布式资源解聚合优化的二次无约束... 量子计算机是支撑高性能量子计算及其实用化的载体,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运行特性,为发挥量子计算优势,需要结合实际场景与问题选择科学可行的应用方式。该文以光量子计算机为依托,首先,提出面向虚拟电厂分布式资源解聚合优化的二次无约束二值优化(quadratic unconstrained binary optimization,QUBO)模型构建方法,给出优化问题目标函数、等式和不等式约束对应QUBO模型惩罚项的转换方式,为应用光量子计算机求解电力系统运行优化问题提供可行的量子计算范式;然后,建立考虑虚拟电厂运行特征的冗余约束辨识方法与量子比特共用机制,尽可能减少QUBO问题求解所需的量子比特数量;最后,依托团队自主研发的光量子计算机真机开展应用测试,验证光量子计算机真机求解虚拟电厂解聚合优化问题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现电力系统优化问题通过光量子计算机真机求解的突破,也为未来大规模电力系统优化问题的求解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光量子计算机 虚拟电厂 分布式资源 二次无约束二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储的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林烽 缪源诚 +5 位作者 滕晓毕 米翰宁 徐澄科 严正 黎灿兵 陈思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1512,I0022,共13页
为应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的调峰负担,我国多个省份要求火电机组承担调峰任务。考虑到火电机组自身提供深调峰服务的成本较高,火电配储成为火电承担调峰责任的另一种技术路线。该文首先分析了火电机组深调峰改造和加装... 为应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的调峰负担,我国多个省份要求火电机组承担调峰任务。考虑到火电机组自身提供深调峰服务的成本较高,火电配储成为火电承担调峰责任的另一种技术路线。该文首先分析了火电机组深调峰改造和加装储能设施的成本与收益,并提出火储联合发电系统的配置运行优化模型。其次,通过分段线性化和二元展开法简化模型,实现模型的快速求解。结果表明,相比于火电仅开展深调峰改造或只加装储能,通过开展深调峰改造联合配置储能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提升火电的调峰能力和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深度调峰补偿 火电机组改造 配置方案 运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流变化对混合式10 MW Triple Spar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及耦合影响
3
作者 陆定红 李春 +4 位作者 岳敏楠 闫阳天 吴晓南 缪维跑 唐宏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227-7238,I0017,共13页
随着漂浮式风力机不断往远海发展,受到的环境载荷更加复杂,其中海流变化复杂度随水深增加而增加。该文以Triple Spar平台支撑的DTU10 MW漂浮式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叶素动量理论与势流理论结合分层海流,研究变海流及非线性海流对其动... 随着漂浮式风力机不断往远海发展,受到的环境载荷更加复杂,其中海流变化复杂度随水深增加而增加。该文以Triple Spar平台支撑的DTU10 MW漂浮式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叶素动量理论与势流理论结合分层海流,研究变海流及非线性海流对其动态响应及耦合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海流耦合风波作用会抑制漂浮式风力机的动态响应幅值;非线性海流相较于线性海流对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影响更剧烈;随海流流速增大,漂浮式风力机初始状态响应有所加剧,垂荡运动幅值先增后减,在海流流速1.5 m/s时最大,其他自由度运动幅值均有所抑制;由相关性分析得,在变海流作用下,纵荡与纵摇、垂荡反向变化,横荡与纵摇、垂荡反向变化,纵荡与横荡协同变化,垂荡与纵摇协同变化;1号和3号系泊协同变化且二者与2号系泊反向变化。该文可为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监测和稳定性调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力机 Triple Spar平台 动态响应 变海流 非线性海流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演进过程下省间-省内市场出清及定价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熠 王晗 +2 位作者 严正 冯凯 刘子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16-2131,共16页
为了促进电力资源在省间的余缺互济和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我国正有序推进电力市场改革,逐步实现省间-省内市场的耦合和全国统一市场的演进。根据省间-省内市场耦合程度的不同,该文将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层阶段、松耦合阶段和... 为了促进电力资源在省间的余缺互济和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我国正有序推进电力市场改革,逐步实现省间-省内市场的耦合和全国统一市场的演进。根据省间-省内市场耦合程度的不同,该文将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层阶段、松耦合阶段和紧耦合阶段。进一步考虑跨区、跨省以及省内输电的输电费回收问题,跨区直流输电线路与区域内交流输电线路按照传输电量收费,省内线路按照用户负荷用电量收费。构建了面向不同输电费收取方式的出清模型与定价机制,分层阶段采用顺序出清,松耦合阶段采用双层迭代出清,紧耦合阶段采用统一出清,定价机制均采用节点电价定价机制。最后,利用IEEE 39节点和118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出清模型和定价机制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输电费对出清和定价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间-省内电力市场 输电费 出清模型 定价模型 松耦合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