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ex2蛋白酶K291突变体性质和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杨帆 刘晓 +1 位作者 王之可 李素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9-705,共7页
利用毕赤酵母GS115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了两种Kex2蛋白酶突变体Kex2-K291L和Kex2-K291H。对比研究了天然Kex2蛋白酶和这两种突变体的酶学性质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天然Kex2蛋白酶相比,Kex2-K291H和Kex2-K291L两种突变体的... 利用毕赤酵母GS115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了两种Kex2蛋白酶突变体Kex2-K291L和Kex2-K291H。对比研究了天然Kex2蛋白酶和这两种突变体的酶学性质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天然Kex2蛋白酶相比,Kex2-K291H和Kex2-K291L两种突变体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两种突变体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与天然Kex2蛋白酶保持一致,均为pH 9.0和37℃,两种突变体的温度稳定性也与天然Kex2蛋白酶基本一致。与天然Kex2蛋白酶相比,突变体Kex2-K291H的pH值稳定性范围从5.0~6.0扩大至5.0~7.0。蛋白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突变体Kex2-K291H和Kex2-K291L的K_(cat)/K_(m)值分别为天然Kex2蛋白酶的1.85倍和2.05倍。突变体Kex2-K291H和Kex2-K291L在改善天然Kex2蛋白酶自降解问题的同时,提高了pH稳定性和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x2蛋白酶 突变体 毕赤酵母 稳定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键Cys139-Cys206影响人胰蛋白酶的稳定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之可 马强 +2 位作者 李强 刘晓 李素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3-591,共9页
胰蛋白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特异切割精氨酸及赖氨酸C端肽键。重组人源阳离子胰蛋白酶(recombinant human cationic trypsin:rht1)的稳定性明显高于重组人源阴离子胰蛋白酶(recombinant human anionic trypsin:rht2)。比较ht1和ht2... 胰蛋白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特异切割精氨酸及赖氨酸C端肽键。重组人源阳离子胰蛋白酶(recombinant human cationic trypsin:rht1)的稳定性明显高于重组人源阴离子胰蛋白酶(recombinant human anionic trypsin:rht2)。比较ht1和ht2的氨基酸序列和三维结构,二者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rht1比rht2多1对二硫键Cys139-Cys206。为解释该二硫键对其稳定性的作用,构建rht1的Cys139-Cys206二硫键缺失突变体rht1-dC139S-C206S和rht2的增加该对二硫键的突变体rht2-S139C-S206C。进行了重组表达和纯化,并测定rht1、rht2及两个突变体的酶学性质,对比其稳定性。结果发现,与野生型rht1、rht2相比,突变体的酶学动力学参数km和kcat值与最适pH均未有较大差异。但在pH3~12条件下的稳定性,rht1-dC139S-C206S比rht1低46.6%;rht2-S139C-S206C比rht2高30.3%。对比其热稳定性,40℃保温4 h,rht1残余活性为92.4%,而rht1-dC139S-C206S降为60%。60℃保温4 h,rht2-S139C-S206C残余活性为83.3%,而rht2完全失活。表明了该二硫键Cys139-Cys206对人胰蛋白酶稳定性的重要性。进一步进行结构模拟和分析,解释了该对二硫键对稳定性影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键 重组人源阳离子胰蛋白酶 重组人源阴离子胰蛋白酶 稳定性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性质及抑制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利 杨帆 +3 位作者 李素霞 郭奥 刘晓 王之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2-299,共8页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了重组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rBBTI)。对比研究了天然Bowman-Birk型胰蛋白酶抑制剂(BBTI)和rBBTI的酶学性质和稳定性,以及分别抑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rBBTI...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了重组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rBBTI)。对比研究了天然Bowman-Birk型胰蛋白酶抑制剂(BBTI)和rBBTI的酶学性质和稳定性,以及分别抑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rBBTI和BBTI都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对rBBTI的活性影响较大;rBBTI和BBTI抑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最适条件分别为pH 8、25℃和pH 9、16℃;二者的抑制机理相同,抑制胰蛋白酶时表现为典型的反竞争性抑制作用,而抑制糜蛋白酶时表现为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rBBTI和BBTI对胰蛋白酶的抑制效率均高于对糜蛋白酶的抑制效率,但rBBTI抑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效率略低于BB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重组表达 抑制动力学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组织梭菌胶原酶H在大肠杆菌中的分泌表达
4
作者 赵钱山 刘晓 李素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7-805,共9页
溶组织梭菌Clostridium histolyticum胶原酶H(ColH)作用于胶原蛋白的Y-Gly处,将其水解成小分子肽。通过在colH基因中融合大肠杆菌外膜蛋白A的信号肽序列,成功构建了分泌高分子量的ColH(116 kDa)的菌株,结果发现信号肽在N端的位置影响其... 溶组织梭菌Clostridium histolyticum胶原酶H(ColH)作用于胶原蛋白的Y-Gly处,将其水解成小分子肽。通过在colH基因中融合大肠杆菌外膜蛋白A的信号肽序列,成功构建了分泌高分子量的ColH(116 kDa)的菌株,结果发现信号肽在N端的位置影响其分泌效果,N端若有多余的氨基酸片段会显著降低信号肽引导胶原酶的分泌功能。通过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实验对诱导条件和培养基添加剂优化提高其分泌表达量,结果表明:在诱导温度为25℃、诱导菌浓OD=0.9、IPTG(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浓度为0.1 mmol/L、装液量为20%,镁离子浓度为10 mmol/L,诱导2.5 h后添加w为2%甘氨酸、诱导培养20 h,胞外胶原酶活性最高为0.68 U/mL,是优化前酶活的38.1倍,显著提高了分泌表达量。研究结果还表明,镁离子的添加可增加ColH的胞外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组织梭菌胶原酶H 正交实验 信号肽 镁离子 分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