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检察机关信息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的完善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盛 闫艳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5期46-47,共2页
信息网络安全建设事关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完善信息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的各项管理机制是当前检察改革的重要举措,必须通过信息安全保障与促进检察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检察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检察机关 信息网络安全 自主可控 管理机制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与检察监督 被引量:11
2
作者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课题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7-160,F0003,共5页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275条,增加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规定,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从检察机关近年来探索和试点的情况来看,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需要重点解决启动程序、决定模式等方面的规范化问题,...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275条,增加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规定,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从检察机关近年来探索和试点的情况来看,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需要重点解决启动程序、决定模式等方面的规范化问题,并应结合检察职能的发挥,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制度执行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记录 封存制度 检察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机关移动存储介质自主可控管理的对策
3
作者 陈震屏 闫艳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5期42-44,共3页
移动存储设备作为信息介质具有可兼容性,也使泄密等信息网络安全失控事件有可能随时随地发生。应该从提高人员素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自主性技术保障三个方面着手,保证检察机关能够自主控制移动存储设备使用中的信息安全风险。
关键词 检察信息 移动存储介质 信息安全 自主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检察信息网络安全防线的构筑
4
作者 吴盛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7期10-11,共2页
检察机关信息安全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保密工作。检察机关有必要建立专门化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将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建设纳入领导团队的议事日程,定期对相关建设工作进行谋划、部署和总结。
关键词 检察机关 网络安全 安全防线 保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之适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文俊 时明清 《东方法学》 2012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新增内容,这一制度的设立是恢复性司法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从具体操作层面看,有必要对这一制度细化。如在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及程序、适用中的补正问...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新增内容,这一制度的设立是恢复性司法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从具体操作层面看,有必要对这一制度细化。如在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及程序、适用中的补正问题、与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辨析、考验期内未成年人的矫正方式和撤销后程序设计等方面都应加以完善和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附条件不起诉 相对不起诉 犯罪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交易法律对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勇 李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基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事实和国际上普遍确立的低碳经济理念,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有关碳减排制度内容、世界各国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碳减排制度安排与实践路径进行评析,对中国碳减排的原则立场、政策取向... 基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事实和国际上普遍确立的低碳经济理念,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有关碳减排制度内容、世界各国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碳减排制度安排与实践路径进行评析,对中国碳减排的原则立场、政策取向和法律选择进行了探讨。在对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碳交易市场机制进行比较和评析的基础上,就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重点对中国CDM市场与碳交易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作了评介和预测,提出构建和完善中国CDM市场与碳金融市场的法律制度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碳交易 CDM 碳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犯罪预防理论的研究视角:从犯罪原因到犯罪断念的转向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思军 Jay X.Urban 吴盛 《政法论丛》 2007年第3期37-41,共5页
断念是行为主体(特别是青少年越轨者或犯罪人)在一段稳定的时期内对犯罪偏好明显与确定的拒绝。现阶段犯罪预防措施通过控制青少年犯罪原因遏制青少年犯罪增长趋势,绩效前景颇为黯淡。从聚焦于犯罪原因分析到致力于犯罪断念研究的战略... 断念是行为主体(特别是青少年越轨者或犯罪人)在一段稳定的时期内对犯罪偏好明显与确定的拒绝。现阶段犯罪预防措施通过控制青少年犯罪原因遏制青少年犯罪增长趋势,绩效前景颇为黯淡。从聚焦于犯罪原因分析到致力于犯罪断念研究的战略性转向将成为当代社会犯罪预防的重要突破。作为人生状态与行为过程的犯罪断念,在静态结构与动态运行的结合中发挥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犯罪预防 犯罪原因 犯罪断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网络淫秽信息牟利案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闫艳 倪冬梅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6期11-12,共2页
传播网络淫秽信息牟利罪的牟利行为性质不仅包括通过传播淫秽信息本身直接牟利,而且包括以传播淫秽信息为手段而间接牟利。间接牟取非法利益的具体行为方式不尽相同,根据司法解释计算牟利数额的标准也不相同。免费注册的黄色网站并不实... 传播网络淫秽信息牟利罪的牟利行为性质不仅包括通过传播淫秽信息本身直接牟利,而且包括以传播淫秽信息为手段而间接牟利。间接牟取非法利益的具体行为方式不尽相同,根据司法解释计算牟利数额的标准也不相同。免费注册的黄色网站并不实行会员制度,不能以会员数量作为评价该类网站牟利情节的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网站 淫秽电子信息 牟利 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与检验电子证据的若干实践要点
9
作者 闫艳 周元军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11期78-79,共2页
提取电子证据应当按照案发后及时保护好计算机犯罪现场、保存涉案计算机和各种资料、收集相关资料、询问当事人、现场勘查文档记录等步骤开展工作。电子证据的存储介质不同,对其检验与固定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 提取 检验 电子证据 存储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木马程序行为的定性
10
作者 闫艳 李炜 《信息网络安全》 2009年第11期14-15,共2页
故意传播木马程序属于现行刑法第286条第3款规定的"破坏性程序"。木马程序是一种由恶意攻击者秘密安装在他人计算机上的窃听及控制程序,其不仅是一般黑客的常用手段,更是网上情报刺探的主要手段之一。即使故意传播木马程序的... 故意传播木马程序属于现行刑法第286条第3款规定的"破坏性程序"。木马程序是一种由恶意攻击者秘密安装在他人计算机上的窃听及控制程序,其不仅是一般黑客的常用手段,更是网上情报刺探的主要手段之一。即使故意传播木马程序的行为是实现盗窃目的的手段行为,也应当认为传播病毒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目的行为不构罪的情况下应按手段行为定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马程序 病毒 传播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电子证据的程序规范研究
11
作者 闫艳 吕昊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3期37-38,共2页
由于电子证据是以数字化信息编码的形式出现的数据表现形式,因而具有高科技性、间接性、隐蔽性等特点,决定了电子证据的固定与刑事诉讼中其它证据收集的传统方法有较大的区别。固定电子证据应当遵循合法性、完整性、正当性以及科学性的... 由于电子证据是以数字化信息编码的形式出现的数据表现形式,因而具有高科技性、间接性、隐蔽性等特点,决定了电子证据的固定与刑事诉讼中其它证据收集的传统方法有较大的区别。固定电子证据应当遵循合法性、完整性、正当性以及科学性的程序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证据 固定 程序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手机淫秽信息“实际被点击数”的司法认定研究
12
作者 闫艳 罗斌 姜新维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4期28-28,43,共2页
手机用户浏览网页电子信息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不能直接将页面请求点击量认定为"实际被点击数",不成功的访问请求点击数应当进行扣除。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提出的页面访问最低成功率不能作为计算淫秽电子信息"实际被点击数... 手机用户浏览网页电子信息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不能直接将页面请求点击量认定为"实际被点击数",不成功的访问请求点击数应当进行扣除。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提出的页面访问最低成功率不能作为计算淫秽电子信息"实际被点击数"的参考标准。淫秽网站通过自己内网点击相关淫秽信息的点击量以及同一手机用户针对同一淫秽电子信息的重复点击量应当在"实际被点击数"中进行扣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淫秽电子信息 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实际被点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网上支付平台实施犯罪的现实状况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延祥 李炜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4期29-30,共2页
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依托互联网、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及金融支付模式改革而出现的电子支付中介,是一种高科技、高智能工具,与传统犯罪相区别,利用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施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智能化、犯罪侦查取证难等特点。有必要通... 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依托互联网、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及金融支付模式改革而出现的电子支付中介,是一种高科技、高智能工具,与传统犯罪相区别,利用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施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智能化、犯罪侦查取证难等特点。有必要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税收规则、积极建构网络犯罪立法等措施对利用网上支付平台实施犯罪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支付平台 金融犯罪 偷税 网络犯罪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赌球刑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疑难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严涵涵 李炜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6期19-21,共3页
由于网络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赌球活动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中国司法机关在打击网络赌球犯罪过程中必须解决国际、区际法律冲突等问题。因其共犯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只要其在中国境内开设的赌场有帮助行为,符合中国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国外... 由于网络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赌球活动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中国司法机关在打击网络赌球犯罪过程中必须解决国际、区际法律冲突等问题。因其共犯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只要其在中国境内开设的赌场有帮助行为,符合中国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国外网络赌球行为是否符合中国刑法相关犯罪的犯罪构成并不影响共犯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赌球 开设赌场罪 单位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的解释与认定 被引量:28
15
作者 "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课题组 丁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0-58,共9页
以刑法的实质解释论为立场,在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要素上能够实现罪刑法定原则下刑法的公平与正义。具有吸收公众存款资格的金融机构能够成为该罪的主体;该罪的行为对象"公众"可界定为具有社会性(或特定的但具... 以刑法的实质解释论为立场,在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要素上能够实现罪刑法定原则下刑法的公平与正义。具有吸收公众存款资格的金融机构能够成为该罪的主体;该罪的行为对象"公众"可界定为具有社会性(或特定的但具有随时向社会性发展的可能)的多数人;该罪中的"非法"是为特别提示司法工作人员注意:单位或个人依据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而吸收公众存款的,则具有违法阻却事由,不成立该罪;对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之中的"变相",应对其作实质性的理解,即通过各种手段不以"存款"的名义出现,可能吸收能够变现成资金的实物,最终达到了存款的目的,同样应入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司法认定 实质解释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的规定应属法律拟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杜文俊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5,共4页
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致人伤残、死亡的,虐待被监管人致人伤残、死亡的,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非法组织卖血、强迫卖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故... 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致人伤残、死亡的,虐待被监管人致人伤残、死亡的,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非法组织卖血、强迫卖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的规定,均属于法律拟制。也就是说,只要客观上导致了他人伤残、死亡的结果,不管行为人对于伤残的结果是否具有伤害的故意、对于死亡的结果是否具有杀人的故意,除意外事件外,均应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故意伤害罪 故意杀人罪论处 注意规定 法律拟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挪用资金罪司法认定中的若干疑难新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鹏 樊天忠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56,共6页
使用单位资金为个人债务提供担保是否属于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存在担保手续,而是要从实质上进行分析,判断单位是否对资金失去控制。上市公司高管逃避财务监管,个人决定将上市公司资金提供给关联企业使用的,属于"... 使用单位资金为个人债务提供担保是否属于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存在担保手续,而是要从实质上进行分析,判断单位是否对资金失去控制。上市公司高管逃避财务监管,个人决定将上市公司资金提供给关联企业使用的,属于"以个人名义"将资金供其它单位使用,应当认定为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罪与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之间属于静态法条交叉竞合,在实行行为同时符合两罪客观构成要件的情况下,应当从一重处断。由于证券交易市场涉及证券、资金两种财产利益载体以及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两种保管空间,在认定证券公司工作人员是否构成挪用资金罪层面,应根据其行为特点进行细致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用资金罪 违规担保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挪用客户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证据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规范性运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玉俊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4期25-27,共3页
电子证据具有可变性、复合性、无形性、分散性等特性,其收集固定与审查运用区别于传统证据种类,而目前国内刑事立法对其法律地位及证据能力均无明确规定,等待立法机关出台法律规范尚需时日,本文介绍了目前比较务实的做法,在刑事司法实... 电子证据具有可变性、复合性、无形性、分散性等特性,其收集固定与审查运用区别于传统证据种类,而目前国内刑事立法对其法律地位及证据能力均无明确规定,等待立法机关出台法律规范尚需时日,本文介绍了目前比较务实的做法,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不突破现有法律框架的前提下建立区域性证据规范,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规范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证据 刑事诉讼 规范性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基解密”事件对全球信息网络安全的启示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俊清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2期5-6,12,共3页
"维基解密"事件爆发后,网络安全重要性问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言论自由的底线、数据信息的保密势必会发展出全新且更为全面的法律标准。分析"维基解密"事件的启示是,掌握机密信息的计算机终端用户必须进行... "维基解密"事件爆发后,网络安全重要性问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言论自由的底线、数据信息的保密势必会发展出全新且更为全面的法律标准。分析"维基解密"事件的启示是,掌握机密信息的计算机终端用户必须进行全面的信息保护,政府信息安全知识亟待提高,私人或者公众数据库保护级别必须提高。与其从法律与道德层面对"维基解密"进行谴责,不如夯实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的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基解密 信息网络 安全 言论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淫秽电子信息犯罪最新发展及其监管应对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意欢 叶俊清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2期44-46,共3页
网络传播工具的发展加剧了淫秽物品的泛滥。青少年性教育阙如、网络信息资源良莠不齐以及网络法制责任意识淡薄是淫秽电子信息大量蔓延的深度原因。在强化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的综合治理的同时,司法机关应当通过合法取证、对淫秽电子信息... 网络传播工具的发展加剧了淫秽物品的泛滥。青少年性教育阙如、网络信息资源良莠不齐以及网络法制责任意识淡薄是淫秽电子信息大量蔓延的深度原因。在强化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的综合治理的同时,司法机关应当通过合法取证、对淫秽电子信息进行准确定性定量、优化办案流程等措施,实现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的有效惩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秽电子信息 网络犯罪 发展趋势 司法应对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